專題 | 有一種幸福叫家門口養老

合肥晚報 2018年5月4日 記者 鄧艷梅 何芳芳

社區老人多,需要上門服務;不會智能手機,渴望有課程培訓;患有慢性病,需要提供居家健康服務……一件件具體的小事,就是老百姓的需求。

在老城區,老齡化人口多,需要更加專業化的為老服務。做出探索,以社區為服務平台、以社會組織為服務載體、以專業社會工作為服務手段,通過社會組織進駐社區,提供更加專業、定製化的服務。該街道通過購買居家養老合作社項目,探索融合政府、家庭、鄰里、社區社會組織、企業及其他各方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合作養老」模式。

養老需求多元 「合作養老」模式受青睞

「真是給我做好事了,這些孩子們太好了。」說起蕪湖路街道社會服務中心的社工們,家住蘭亭社區的80歲的顧奶奶連聲說。

事情還要從去年說起,社工在一次上門服務的過程中,發現顧奶奶家的插頭很多都是從外面撿的破插排接的,家中的電線沾滿了蜘蛛網,電燈和電風扇的開關已年久失修。

見此情景,社工急忙對顧奶奶說道:「顧奶奶,你家電線已經老化很嚴重,平時一個在家也很不安全,我們找師傅過來幫你維修更換。」

一句關心的話語讓老人連連道謝,「自從老伴離我而去之後,已經很少有人過來關心我的生活了。」老人的話讓社工特別動容。

很快,社工聯繫了樂邦慈善基金會的陳師傅對老人進行了老舊電線改造,切實提高老人居家安全係數。

當社工回訪顧奶奶時,她拉著社工的手不停地道歉,並把家裡僅有的一些水果都拿出來塞到社工手裡。

專業社工的融入讓社區的老人感受到了溫暖,這也得益於蕪湖路街道在為老服務上的探索。蕪湖路街道購買居家養老合作社項目,探索融合政府、家庭、鄰里、社區社會組織、企業及其他各方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合作養老」模式。

「老城區,老年人居住比較多。社區里的服務對象多,需求多元。尤其是城市的特殊老人包括高齡獨居、高齡空巢、低保特困、重病大病、殘障失能、孤寡失獨和『三無』老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更加突出。」蕪湖路街道社會服務中心的楊金曉說。

據悉,蕪湖路街道老年人數量約1.8萬人,占街道常住人口的16.36%,80歲以上老年人約3860人。

早在2013年12月,蕪湖路街道就引進專業社工服務機構在街道建立社會服務平台,以項目化運作方式,由專業社工開展面向老年人群的社會服務。其中,蕪湖路街道社會服務中心先後承接了「怡養家園——失獨老年家庭社工關懷服務項目」,「寧養照顧——關愛失能老人社工服務項目」,「居家養老合作社 ——社會工作介入特殊老人社區照顧服務項目」,「福滿江淮,老有所依」,「長學樂年 ——社區企退老者服務項目」,「老舊小區社會服務化服務——以金江苑小區為試點」等,覆蓋了轄區內的失獨老人家庭、失能老人及其家庭、高齡獨居或空巢老人、企業退休老人等不同類型的老年群體。

李爺爺的屋頂不再漏雨了

家住城南社區的李爺爺是低保三無人員,生活困難,身體也不好,住在老小區。由於年久失修,每逢雨天便漏水嚴重。

李老找到社工時,顯得有點好不意思,「我就是跟你們反映一下我這個廚房的屋頂漏水,要是不能修就算了,沒關係的,沒關係的……」

社工得知老人的需求後第一時間聯繫樂邦慈善基金會,在「樂養·互助」專項基金——居家養老合作社項目的支持下與維修師傅一起籌劃為老人維修屋頂。維修時,剛下過大雨,即將又要迎來一場大雨。見此情景,社工與維修師傅的心情都非常急切,希望能趕緊為老人修好屋頂。

可能是好事多磨,從確定維修方案到購買材料都困難重重,東西買的少商家不給送,給送的三輪車又進不來小區……萬幸的是最終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社工帶領維修師傅和志願者趕在大雨之前為老人修好了屋頂。

看著自家修好的新屋頂,老人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激動地對社工、維修師傅和志願者表達感謝。

「像這樣的服務我們經常開展,非常貼心。我們通過這種養老合作制在整合社區和社會資源上有很多優勢,從而更加多元化的,多層次的服務老人,讓老人感到幸福的晚年生活。」楊金曉說。

自蕪湖路街道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合肥愛鄰社會工作服務社,就接手了很多深入細緻的工作,開展為老服務。每一項服務,都有詳細的服務指標和服務進度,在老年人服務指標方面,主要包括日常探訪、外出陪伴、文體娛樂活動等方面的服務,贏得了社區老人們的點贊。除了提供細緻服務,針對不同需求,社會服務組織還可以提供定製、特色服務。

據悉,蕪湖路街道採取「1+X」PPP模式,利用種子資金,引入公益資本按照1:1配套原則設立「樂養·互助」專項基金。用於支持專業社會工作介入社區養老服務,實現轄區普通老人和特殊老人的文化互助養老和關懷互助養老目標,構建一個互助養老、關懷養老、專業養老相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同時蕪湖路街道利用閑置服務用房及設施,引入企業資本成立金玫瑰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並提供專業養老服務。

三大養老服務項目的「私人訂製」

楊金曉告訴記者,「居家養老合作社項目將目標人群定位在社區普通老人和特殊老人,其中特殊老人包括高齡獨居、高齡空巢、低保特困、重病大病、殘障失能、孤寡失獨和『三無』老人。社工需對老人進行需求評估,從中選擇有條件加入合作社的老人,與之簽訂相關協議,明確權利以及義務,才能成為養老合作社的社員,享受到合作社提供的服務。」

住在金江苑小區93歲獨居老人盈奶奶感受到了養老合作社的好處。前些日子,盈奶奶家的冰箱壞了,她為此十分頭疼。原來盈奶奶是包河區90歲居家養老服務券的享受者,憑著服務券,奶奶每天都可以吃上送來的飯餐。有時候送餐的工作人員會送一些饅頭、餃子等易保存的食品,可這個節骨眼上,冰箱壞了,可急壞了盈奶奶。

社工馬曉婉第一時間去盈奶奶家查看情況,隨後便啟用居家養老合作社項目里的「安福樂」居家安全改造計劃。聯繫到合作社的社員單位的維修公司的師傅,師傅二話不說,抓緊時間就趕過來為奶奶修理了冰箱。項目根據老人的收入情況,為奶奶支付了修理冰箱的所有費用。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每次都來看我陪我說話,這次還給我解決了這麼大一個難題。比我閨女還親吶!」盈奶奶拉著社工和師傅的手久久不願放開。

據悉,居家養老合作社項目中的合作養老由社區養老、專業養老、文化養老三大部分組成。社區養老融合家庭、鄰里、社區、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包括親子養老、鄰里養老、社會組織公益性養老和志願服務養老。

專業養老以金玫瑰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依託,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為轄區老人提供專業、貼心服務。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立醫療保健站,以老年人群需求為導向,重點解決老年人醫療保健問題,低償或無償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健康諮詢、康復保健、口腔檢查等服務。並在金玫瑰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立中心食堂以及社區大食堂,為社區老人提供低膽固醇、低糖、低鹽、低油脂的各類營養套餐。其中轄區內60歲以上的老人可享受低償或無償就餐服務。同時,根據社區老人的情況,對需要提供送餐服務的老年人分層次收取適當費用。

文化養老則包括各類學習娛樂服務的老年大學以及通過服務改變老年人及家庭養老觀念,給予老年人健康養老、生命關懷的養老服務。充分利用養老中心場地大、服務功能齊全的優勢。除老年大學已有的健身球、氣功、太極班等,增設舞蹈提高班、書法班、山水畫班、模特班等。此外,社工通過開展孝道弘揚、耄耋安全計劃等改變老年人及家庭對信息安全、孝道觀念等問題的看法,培養社區居民尊老愛老意識,弘揚孝道文化。

孵化公益組織 拓寬服務思路

趙殿芳是南園社區「俏夕陽」舞蹈隊的隊長,也是社會的熱心人。炎熱夏天,她和社工一起送清涼慰問高齡特殊老人;中秋節,她為準備愛心餐;每逢社區內的高齡特殊過生日,她帶來表演歌舞,還熱情的陪同老人聊天解悶。

「通過參加這些社區志願活動,我發現在社區有很多高齡老人沒有人陪伴,我是個熱心人,總想著自己能做點什麼,而且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要發動大家廣泛參與,人多力量大。」就這樣,趙殿芳開始發動舞蹈隊的隊員,組織成立了「溫情暖暖」志願服務隊。

隊伍組成了,那麼接下來該如何發展呢?這是讓趙殿芳頭疼的事情。恰巧,蕪湖路街道有了社會組織公益園項目,只要符合條件都能申請,這下可樂壞了趙阿姨。

在社工的幫助下,趙阿姨以志願服務隊伍的名字為主題進行了項目申請並成功獲選,項目的申請成功,為志願服務活動的開展不僅提供了資金支持,也給予技術上的指導,趙阿姨的心頭大事得以解決,志願服務開展的有模有樣。

2017年,蕪湖路街道成立了社會組織公益園,助力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及社區社會組織的獨立運作,增強社區參與力量,並孵化培育志願類、互助類、參與類社區社會組織。並通過小V專項基金,激活社區社會組織及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積極性。如今一年過去了,社會組織公益園項目讓居民參與和貢獻與日俱增,居民對社區融入程度也增強了。


推薦閱讀:

經典語錄:一生長長短短的時光,與你有關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
80後小夫妻 另類幸福婚姻!
天香——秋天的幸福
勤奮的人生才能輝煌,豁達的生活才能幸福
離幸福很近【10】

TAG:幸福 | 養老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