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矽谷看懂區塊鏈:亞馬遜和Google也會被顛覆嗎?丨開氪
(實習記者梁耀祥、周筱琳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為《矽谷早知道》專欄訪談,附上音頻節選。收聽全部請點擊這裡,或掃描上圖二維碼。
雖然我一直在做技術方面的報道,也對各種黑科技很感興趣,但卻一直覺得 "區塊鏈" 生澀,且讓人頭疼。但和矽谷區塊鏈創業者 Tom Ding(丁磊)聊過幾次後,我開始覺得區塊鏈很有意思。
這次訪談的嘉賓正是Tom,他不但深入淺出解釋了區塊鏈,也分析了區塊鏈領域哪些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可行,哪些不可行。他也聊了為什麼在區塊鏈應用面前,也許Facebook、Google、Amazon這些大公司都可能被顛覆。
訪談嘉賓丁磊(Tom Ding),矽谷區塊鏈密碼學實驗室 String Labs 聯合創始人兼 CEO,旗下孵化有下一代去中心雲計算平台 DFINITY。區塊鏈大學(Blockchain University)聯合出品人。此前曾在Ebay工作。
精彩部分如果去看技術行業的各個熱門趨勢,可能最抽象和不好理解的就是區塊鏈。因為科技史上大部分創新都和生產力相關,讓人做更少工作,讓機器做更多工作;但區塊鏈帶來的最主要的顛覆卻是生產關係上的。
AI 提高的是機器的智力;區塊鏈改變的是遊戲規則,如何讓遊戲更加公平。
其實很多行業都在解決信任問題。以前我們需要有大機構或政府來進行擔保,但現在這些可以抽象為一種賬本記錄,或遊戲規則的執行。所以這是巨大的革命。
在傳統世界裡,我們提到打車,會想到滴滴、Uber等公司作為中心來協調相關服務和資源,它們是整個生態的核心。但在新的世界裡,我們可以建立一套協議,用一套軟體代碼來規定遊戲規則,在永不間斷的公共區塊鏈平台上完成所有協調任務。
下一代的雲應該是怎樣的雲?應該是無伺服器架構,無需維護的雲——永遠不會出錯,不會癱瘓,不擔心擴容,病毒或其它感染。從某種角度來講,區塊鏈已是天然下一代雲計算的實現。
個人覺得三四年間,會出現一個至少在一個領域裡廣泛應用的,基於區塊鏈的類推特、優步工具。應該不會太遠了。
提及人名與機構
中本聰:比特幣協議及相關軟體創造者。他於 2008 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描述了一種被他稱為「比特幣」的電子貨幣及其演算法;2009年,他發布了首個比特幣軟體,並正式啟動了比特幣金融系統;2010年,他逐漸淡出並將項目移交給比特幣社區的其他成員。據信他持有約一百萬個比特幣,這些比特幣在2013年底的價值超過十億美元;
戴維(Wei Dai):華裔計算機軟體工程師,創建了Crypto 實驗室。曾於1998年發表文章闡述一種匿名的、分散式的電子現金系統,他將其命名為「b-money」;
Roger Ver:因進行比特幣相關的早期投資,而被稱為比特幣耶穌;
Nick Szabo:計算機科學家,於1994年提出智能合約概念;
以太坊(Ethereum):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稱為「以太虛擬機」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來處理點對點合約。於2013年建立;
Vitalik Buterin:以太坊創建者。
The Dao:以太坊上一個進行風險投資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2016年6月被黑客攻擊,造成市值5000 萬美元的以太幣被黑客盜走,最終導致以太坊的一次硬分叉。
往期精彩節目Elon Musk 的救世之戰
投資前,來故意製造一些爭議
摩拜ofo出海靠譜嗎?看矽谷模仿者怎麼說
霸主大疆和哭泣的矽谷無人機,以及它們的危與機
Enjoy!
推薦閱讀:
※區塊鏈悖論
※工行區塊鏈應用有望落地國內銀行「觸鏈」再升溫
※區塊鏈100問(13-15)
※中國981石油鑽井平台開始在緬甸安達曼海作業|中海油|區塊
※區塊鏈100問(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