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鑒賞:中國畫中的不似之似,看完真長見識!

【摘 要】中國畫是富於表達意境的,不似之似正是迎合了這一審美意識而被畫家至為推崇。在做畫中何為似,何為不似,本文從不似之似的形成來分析中國畫的不似之似的思想來源及形成。   【關鍵詞】不似之似 形成與發展 思想來源 展望

     一、不似之似的形成與發展      初始期,中國畫畫面的不似之似的特徵有其淵源而繁複的發展歷程。從上古到魏晉是不似之似的初始期突出似。夏商時興起的人物畫是推行教化的工具,一種純客觀性直露而無味只是單層次的以形寫形。至晉代人物畫日趨成熟,顧愷之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繪畫重在傳神寫神通神,他評畫更是以神為中心強調物之神即不似。山水畫論中,南朝宋的宗炳受道佛影響提出物神以外的宇宙之道是一山一水之性靈,是以山水之靈通宇宙之道。那麼為人畫像或畫人物畫當然也必須以傳神為重。顧愷之論畫以傳神為美也就自然而然了。從此人物畫有了正確的道路和目標。接著山水畫花鳥畫等也都提出傳神的標準。傳神遂成為中國畫不可動搖的傳統。至齊梁時代謝赫總結繪畫的美學原則樹立了六法論的觀點基本上是在顧愷之的畫論中綜合概括提煉而得出的。就是不似之似由人之傳神到物之傳神又到筆墨傳神,傳神的不似之似成為中國畫的第一要義。   發展期,宋元是不似之似的發展期,突出不似。宋元畫重視主體情意的寄予,這源於唐詩的興盛,以情緒為先以物色留後,景中要有寄寓的情意且受佛禪影響,形成境生於外的理論。宋代文人畫論家正是以如此意義的詩入畫的,「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也有「枝幹虯內無端倪,石皴亦奇怪,如其胸中盤郁」的濃郁深邃,回味無窮。

  蘇軾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都因創作實踐中畫境筆墨的日益豐富而使畫家能更好的傳情達意至不似。其實傳主體之情意和傳客體之神是不可分割的。蘇軾在後期曾贊吳道子的畫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語於豪放之外,不差毫末。縱觀蘇軾畫論可知他推崇的是文人意志趣味與專業功力兼備的大家正格。聯繫上下文可知不求形似正是不舍形似。他不求的是毫髮無遺的形似追求的有所提煉概括取捨的簡潔誇張突出本質的形似,絕非本質的形似。   成熟期,首次提出不似之似的是石濤。「天地渾溶一氣,再分風雨四時,明暗高低遠近」,不似之似似之。石濤是畫論的集大成者,《玉幾山房畫外錄》中還錄有石濤題《松圖》句云:「畫松一似真松樹,予更欲以不似似之。真在氣,不在姿也。」不似之似有其繁複的淵源在繼承宋畫的基礎上發揮了米芾墨戲的聊以自娛和元畫引書入畫的揮灑寫意;至明清大家的筆墨在章法越發奇奧的同時也兼有經董其昌痛斥浙派縱逸,重平淡質樸。齊白石盛讚石濤詩云教鬼神泣的筆墨正是這種與山川言的畫筆,它完備的超越了滯形拘法的似,縱情放意的不似而達到了兼化兩者的不似之似是真似。不似之似是中國畫造型的最高原則,也是繪畫中最為傳統的部分,然而形象的不似之似得之於它的思想來源以及畫家的修養氣度,品德品行多個方面。      二、不似之似的思想來源      作為在場的藝術品和不在場的藝術的本源是相互貫通的,兩者橫貫於一個中間,中間使兩者疏而區分,也使兩者一體親密。這個中間也就是不似之似。

  (一)想像。不似之似靠想像而生,繪畫之所以不居於技術行列,主要靠心思。依靠目去觀察事物,這就需要想像去補充,因而中國畫的想像在繪畫創作中是極為重要,也是表達出不似之似境界的必要根據。   想像某種真實的東西存在於想像者的思維之中,眼不可見,但想像者如果是畫家,便可以把想像的東西畫出來,為目所見,但是想像中的事物也不可能也不必都畫出來,要以最能表達自己理想情感的一部分入畫,使想像中的事物變成目見中的畫上事物。通過對生活的能動反映在觀念中產生藝術形象的活動以及通過物質材料的運用把觀念中的藝術表象外化為實際存在的可為感官把握的藝術形象,即形成藝術作品的創作活動。繪畫藝術中是離不開想像的,中國畫中的典型特徵不似之似更為現實。   (二)跡化。不似之似的思想來源想像反映在畫面上即為跡化。中國畫的審美標準是自然全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自然本身就有無限的生命力和表現力,天地為至美,這種美是現成的。所以畫家只需跟隨自然,本樣呈現即可。

推薦閱讀:

中華詩詞鑒賞(春、夏、秋、冬、山、水、日、月)
宋詞《阮郎歸·客中見梅》鑒賞
銷夏·鑒賞·著錄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收藏有話說之—古瓷的鑒賞
「詩詞鑒賞」人間第一耽離別

TAG:中國 | 美術 | 國畫 | 見識 | 中國畫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