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家琦:輿情研究服務於中國政治學話語體系的三個向度
作為跨學科的研究領域,輿情研究涉及政治學、新聞學、傳播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但相對於其他學科,輿情研究在政治學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強。根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的立項查詢系統,在2005—2014年間以「輿情」作為課題名稱關鍵詞搜索到的84條數據中,新聞學和傳播學的立項最多,共32項;政治學的立項只有6項,佔7.1%。中國政治學必須加強對輿情領域的研究,才能為建構中國特色政治學話語體系做好服務。
豐富本土政治學概念
近年來,中國政治學界越來越意識到整理開發本土政治學核心概念的必要性,強調用中國話語講清楚中國實踐。
作為輿情研究最基本的概念,輿情是一個充分體現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詞語。「輿」字在春秋末期出現,原指車,後與「人」連用,意為「眾人」。「輿人」之後又出現了「輿人之誦」、「輿人之議」等詞語,表示一般百姓的意見、言論。據查,「輿情」一詞最早出現在897年唐昭宗的一封詔書中:「朕采於群議,詢彼輿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此後,「輿情」一詞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加,《四庫全書》中共出現1100多次。這些用法體現了輿情的兩層含義:其一指民眾的情緒,表現為「輿情歡載」、「輿情震駭」等;其二指民眾的意見和願望,表現為「察輿情之向背」、「俯徇輿情」等。近年來,「社會輿情」、「網路輿情」等詞多次出現在黨和政府的文件中。
雖然國內學界目前對輿情內涵的界定各異,但基本認為輿情的核心在於民眾的意見、態度等,與中國歷史上對輿情的釋義相符。廣義輿情指民眾的態度;狹義輿情則將其限定為政治指向性的民眾態度,和政治學中的政治態度是一個範疇,但更側重於普通民眾的政治態度。因此,適時地將對民眾政治態度的研究,轉變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輿情研究,不失為建構中國特色政治學話語體系的重要策略。
除了輿情概念具有本土特色之外,從輿情現象中概括抽象出的理論和方法也有助於豐富中國政治學研究,比如輿情表達方面的研究。輿情表達是政治過程的起始。從中國輿情表達的主體看,制度內的表達主體數量多且地位高、真正民間社團性的主體很少;從輿情表達渠道看,新媒體表達渠道相對發達,而體制內傳統表達渠道的功能發揮不充分。這些特殊性所形成的輿情現象和規律需要政治學加以關注,比如網路輿情與輿論相互轉化所形成的「輿情雪球」現象對於解釋公眾議程對政策議程的影響,「輿情支持與輿情危機」對政治穩定和合法性研究的延展,黨和政府建立的「社會輿情彙集分析機制」對中國政治溝通理論和制度方法的初步總結,以及日趨興起的輿情指標和預測預警研究對政府績效評估和公共管理提供的技術支持等。
增強政治學大眾化色彩
綜觀西方政治學研究的發展,政治學的枝繁葉茂需要在學科的哲學化、科學化和大眾化三個層次上展開,三者共同發展才能促使政治學學科體系趨於完整。政治學哲學化是基於學術理性的考量,注重挖掘政治目的、政治價值;政治學科學化是在實踐中驗證政治理想的可行性,注重對政治問題的科學分析;政治學大眾化是將政治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民眾的語言,引導民眾積極有序地參與政治活動,提高政治活動的技能。
中國政治學在這三方面都需要深入研究,政治學大眾化尤其緊迫。實踐中,政治學理論的公眾關注程度相對較低,政治學與經濟社會活動的創新性對話方式相對稀缺。因此,在進一步加強學術規範建設的同時,中國政治學需要構建「公民政治學」,致力於向普通民眾傳授公民政治理念與常識、公民政治權利及維護、公民政治參與和與政府對話的基本技能等內容,積極引導公眾走進政治學,協力推進社會建設。
在促進政治學大眾化方面,輿情研究的優勢明顯。輿情研究關注民眾和政府的相互關係,在強調尊重輿情、規範政府行為的同時,也包含了注重民眾責任、引導民眾有序表達和理性參與的學科職責,提倡和平對話的協商途徑,避免過激衝突的群體性事件和民粹主義傾向。民意調查是輿情研究的常用方式,它一方面是一種公民參與機制,使人們討論的社會問題更容易形成清晰的民眾意見,提高決策者有效把握社會政治心理、科學優化政策體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能在公共關係中為民眾提供信息、影響媒體報道與公眾議程,潛移默化地影響民眾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培養民眾多視角地關注公共事務,從而塑造民眾的理性參與意識。
打造客觀認識中國新平台
首先,輿情研究能增強中西方政治學話語體系交流的共通性。從最基礎的研究對象——「輿情」來看,它既具有中國本土特色,又與國際通用的「民意」概念相對應。在西方政治學中,民意研究是一個重要方向,很多著名的政治學者都探討過民意問題。在新興的網路民意研究中,西方政治學界也涉足頗多。有學者分析了1998—2014年間關於網路民意的千餘篇英文論文,其中「參與」、「政治」、「民主」等關鍵詞出現的頻次都較高,表現出網路民意研究在政治學中的重要性。紮實推進中國政治學中的輿情研究,將為中西方學界乃至媒體和政府間關係提供對話溝通的必要平台。
其次,輿情研究能增加中國政治學話語的親切感。輿情研究分析普通民眾對公共事務的觀點,研究對象的草根性既包含了民眾對改革成果的滿意和認同,也包含了民眾對現實問題的批評和未來發展的期待。將普通民眾的意見進行有效的理論概括,不僅能夠完整呈現中國社會心理的狀態,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動力機制;而且能夠反映中國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訴求,使中國的形象更親切、更接地氣。可以說,增強輿情研究,客觀分析民眾不同層面的價值需求,是以學術方式為中國政治文明建設助力的時代要求,更是以學術方式為中國政治過程有序展開的理論使命。
再次,輿情研究能提升世界對中國民主發展績效的認同度。通過定量研究考察政策變遷和民意之間的關係是西方民意研究的一個重點。在數量和質量上加強對中國輿情的定量研究,深度剖析輿情與中國政府決策過程的內在聯繫,有利於向世界介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積極成果。可以說,輿情和政策關係研究從一個側面為中國政治過程研究提供了實證論據,在實質意義上就是要不斷鞏固和提高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人民性,把中國人民對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肯定和新要求不斷融匯於黨的執政使命,切實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作者單位: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沙祖康?
※有哪些漂亮但無用的制度設計?
※當了解中國現實政治時,如何超越政治八卦和宮廷權斗?
※有哪些比較生動的政治書籍和哲學書籍值得推薦?
※政治准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