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基礎
07-18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概述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導個人結合自身情況及職業環境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確定教育、培訓和發展計劃等,並為自己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的過程。 按照規劃的時間跨度,職業生涯規劃可分為短期規劃、中期規劃、長期規劃和人生規劃四種類型。無論短期規劃還是長期規劃,都具有個性化、時間性、開放性、動態性四大特徵。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因成長環境、文化背景、個性、職業目標、社會認知等不同,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和方向必不相同,具有強烈的個性特徵。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都有一個時間跨度,一般人都是在人生規劃的指導下,進行長期、中期和短期規劃。高質高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切合實際、可持續發展、具有彈性,必須是在對主客觀條件進行充分地分析的基礎上,廣泛聽取他人意見而制定出來的,且在執行過程中不斷進行修正和調整。 當前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自身都非常重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教育部提倡高校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就業指導課程的核心教學內容列為必修課程。處於社會激烈變化中的當代大學生更應該改變就業觀念,打破從一而終的就業理念,根據各種變化不斷調整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作為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其理論的依據和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們從事職業生涯規劃的熱情。系統地學習、掌握生涯規劃的理論基礎直接關係到授課教師教學與指導的效果,關係到大學生制定生涯規劃的信心與積極性。 二、職業生涯規劃的哲學基礎 職業生涯規劃是否可行?職業生涯規劃對個體的成長與成功有否必然的聯繫,其答案是肯定的。從哲學的層面來講,「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2]人都有全面發展、自由發展、與外部環境和諧相處的需求。人類與生俱來的全面發展、自由發展、適應環境的需求,賦予了個體自由選擇的權利,賦予了個體把握自身命運、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這正是職業生涯規劃最堅實的哲學基礎。 (一)人的全面發展 人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通過實現自身需要、施展自身的能力、展示自身的個性、發展自身的社會關係,從而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的,包括體勞結合、技術提高以及情感、意志、審美和社會關係等全方位的發展。人是實踐的存在物,人的全面發展最終歸結為人的實踐活動的全面發展,歸結為通過施展個人能力的社會實踐而實現個人的需要。人的全面發展並不是追求面面俱到,成為一個全能的人,而是強調個性和卓越,強調通過個人能力的多方面發展來塑造豐富的個性。處在職業探索期的大學生們如何選擇人生髮展的方向,是可以規劃且必須加以規劃的。 (二)人的自由發展 人是自由的,自由體現在選擇的自主性、自覺性和社會性上。從人和客觀必然性的關係看,自由是對客觀必然性的認識;而從人的活動來看,自由是從可能性中選擇自己的行為方式。儘管社會條件制約著人的選擇,但人在多種選擇中具有主觀能動性,即個人可以通過對客觀必然性的認識和理解對客觀世界做出判斷,並依據自身判斷而選擇自己的行為。選擇的自由限度和人的判斷的準確程度呈正相關性。人所具有的對客觀世界的無限認識的能力以及對客觀事物相對選擇自由的權利,為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奠定了權利基礎,即任何人都有選擇自己存在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權利。 (三)人與環境和諧 人的本質在於其社會性,但又不排除人所具有的自然屬性。人置於環境當中,人與環境構成一對矛盾統一體,而人處於這對矛盾的主動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個人的發展必須與環境保持高度的協調,才可能過上健康、幸福的生活。職業生涯規劃所強調的認識自我,認識職業環境,做到人與職業匹配,正是基於解決人與環境的矛盾這一哲學命題而誕生的實踐環節。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哲學命題提供了職業生涯規劃中人職匹配的理論依據。 三、職業生涯規劃的心理學基礎 人作為一個自然在在物,在其誕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包含了其不同於其它同類的鮮明的個體特徵,這就是個人的天賦。同時,作為一個具有強大功能的生命體,其生命中蘊含著無限的潛能。後天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自我塑造、自我實現的過程,其塑造的方向、自我實現的程度與其需求動機、主觀努力息息相關。 (一)個人天賦不同 天賦就是天分,是個人成長之前就已經具備的成長特性。個人對某類事物或某些領域所具備的較之常人更多的愛好、嚮往、能力傾向性,使其可以在同樣經驗甚至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比他人以更快的速度成長起來,這就為個體的在某一領域的發展搶佔了有利條件,而這一條件不是每一個人在任何事物或任何領域都具備的。不同的人,所具備的能力傾向性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天賦。如何發現、挖掘、利用、施展天賦則成為個人後天努力的方向。個人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根據天賦的不同而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才成為一種迫切,否則,所有人都將在同樣的起點上對所有事物持有同等的機遇而展開體力和腦力的決戰。 (二)人的潛能無限 潛能就是潛在的能量,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被消滅,也不會被創造,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它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的總量保持不變。作為一個生命體其所蘊含的能量是無窮的,因為整個宇宙都將是其能量的來源或充電器。腦科學證明,人的神經系統的功能強大到接近無窮的境界。普通人畢其一生只開發利用了其腦容量的百分之三左右。人的潛能的無限是基於人體機能在理論上的無限而實際被利用的有限這一矛盾來界定的,這種說法並不唯心。人體機能的無限性深藏在我們肌體每一器官、每一組織、每一細胞甚至更小的機體單位中,善於利用者將在有生之年展示出更多、更大的能量,不善於利用者總顯得力不從心。人的無限潛力為我們進行生涯規劃,制定更高的人生目標奠定了物質基礎,也就是能量基礎。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正在於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激勵個體充分挖掘自身潛能,創造更多更好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並創造屬於自身的美好生活。(三)動機決定行動 天賦和潛能,作為一種不能自運行的物質存在,只是為人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可能性,而觸發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的機關也存在於人的肌體內,這就是人的動機。動機是個體的一種能動性,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核心,它決定個體思維和行為的發生、方向、強度和持續性,它作為人體機能的一種內在驅動力,激勵著個體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恩格斯說:「決不能避免這種情況:推動人去從事活動的一切,都要通過人的頭腦,甚至吃喝也是由於通過頭腦感覺到的饑渴引起的,並且是由於同樣通過頭腦感覺到的飽足而停止。」 [3]這段話表明,人的所有的行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人的需要產生動機,動機觸發行動,行動使人不斷地接近或達到自己需要的目標物。職業生涯規劃強調生涯目標的確定,強調生涯路徑的選擇,而生涯目標正是人的需要,是人的較高層次的需要。人正是在不斷地滿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完成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所以說,動機理論為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生涯目標的理論基礎。 四、職業生涯規劃的社會學基礎 心理學上所論證的職業生涯規劃的可行性,只是從純粹個人的需要、發展的角度出發。作為高度社會化的人類,其一切行動的根據還得由其所處的社會條件所決定。從人類社會的角度講,一方面社會允許、鼓勵個人實現其自身的價值,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社會也要求在儘可能的範圍內合理地配置全社會的人力資源,做到人盡其材,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這樣才可能實現全社會的和諧安定,實現人類的共同的價值目標。 (一)實現個人價值 個人價值的自我實現是指全社會每個人都有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的需要。只有當個人的潛力充分發揮並表現出來時,人們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每個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實現的傾向,當一個人較低層次的需求獲得基本滿足之後,便會轉而嘗試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對生命的滿意度也隨之提高,而滿足的最高境界就是個人價值的自我全面實現。個人價值實現同時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自我實現是以個體以自我為中心的實現方式,其主要標誌是自我的心理滿足包括自我認可、自我接納、自我欣賞甚至自我陶醉;另一方面,價值實現又是以社會貢獻為中心的實現方式,其主要標誌是外界對個體的評價,包括家庭承認、組織承認以及社會承認。作為個人追求的價值實現,不僅是個體社會化的需要,更是社會共同發展的需要。只有當全社會的每個人朝自我實現前進時,社會才會處於一種穩定、有序的狀態,才符合人類自身的發展目標。可以說,我們所處的社會是支持個人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它以社會成員個體的有序的規劃來完成整個社會的有序規劃,以社會成員個體的全面發展來完成整個社會全面發展。 (二)合理配置人才 社會的目標就是個人目標的集合,社會理想是個人理想的集合。為了完成社會目標或社會理想,作為人的最大集合體的社會,它天然具有配置社會資源的責任。社會資源配置的核心就是對人的配置,對人材的配置。人材配置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能夠把最優秀的人才安置到最合適的崗位上,讓每一個社會角色找到最合適的人來擔當。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引導不同類型的人走向不同的社會角色,完成不同的社會任務,是行之有效、成本最低、自下而上的一種人材配置策略,其所產生的良性結果為整個社會所期待。大學生作為社會勞動力資源的新生力量,他們的就業情況直接關係到全社會的切身利益。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充分了解社會對人材的需求,找到最能發揮自己才能的位置,勾畫未來成功、幸福生活的藍圖,達到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 (三)構建和諧社會 對社會而言,大學生就業關係到人才資源的科學配置,關係到社會的穩定,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發展。對大部分學生而言,他們是在對自己未來職業並不清晰的情況下上的大學,如何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就顯得尤為迫切。大學生自身和諧發展和充分就業,既是創建和諧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提升大學生的職業能力,縮短大學生從高校到社會的距離,減少大學生個人和社會的就業成本,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減少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對於構建和諧社會,保證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五、職業生涯規劃應用理論 在職業生涯規劃的實際操作中,我們會用到各種理論,其中以心理學、管理學理論居多。總結起來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類。 一是人格特質理論。特質理論認為,特質是決定個體行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組成元素,也是測評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單位,其應用在職業生涯規划上較多有卡特爾16因素人格測驗、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MMPI、MBIT性格測試等。 二是職業發展理論。金斯伯格職業發展理論就將人的職業發展劃分為準備、選擇、適應、穩定、衰退和結束六個主要階段,每個階段都其特定的任務;施恩職業錨理論主要認證個人的職業生涯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而沉澱出穩定的價值取向,主要有技術、管理、創造、安全、自主等五種價值取向。 三是職業選擇理論。帕森斯的特質因素論和霍蘭德的職業類型論都強調個人特性與職業特性的匹配相關度。霍蘭德將職業環境和從業者人格都分為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傳統型六種,具有某種人格特徵的人與具有相似特徵的職業匹配度最高,個體的人格與環境之間的匹配是職業滿意度、職業穩定度和職業成就度的基礎。 四是管理學理論。如奇特蘭的職業決策模型認為個體在面對職業、職位、生涯抉擇時,總會權衡客觀價值與個人價值觀之間的衝突,儘可能選擇獲得最大收益及最小損失的結果,並總結出來個體從事職業決策時的具體流程。戈夫曼等提出的印象管理模型作為一種個人自我調節的理論,認為個人總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影響別人形成的對自己的印象,即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試圖使別人積極看待自己,儘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別人消極地看待自己。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亞當·斯密:市場經濟理論無與倫比的先驅(下)
※中醫基礎理論 第6講 六腑
※周老師講中醫基礎理論9(3期班)
※科學家提出地核構成新理論
※「子午流注針法」之理論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