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讀《富爸爸,窮爸爸》(轉載)

我讀《富爸爸,窮爸爸》

by彗雅

「盡信書不如無書」,若全然相信某一個論調而因此大膽地改變生活目標,是極為不智的行為。相反地,若能對作者的某些「反常」的論點加以積極思考,改變自己的邏輯思維,進而轉換自己的想法或目標,才是閱讀此書的正確方法

口述此書的作者是一位自小生活在夏威夷島上的日裔美國人,在紐約完成大學教育後,由美國海軍陸戰隊派遣至越南擔任飛行員,退伍之後做過四年的銷售員;憑藉著自小由朋友的「富爸爸」處學來的投資理財知識,他大膽地以工作所得為資本進行房地產投資,也順利地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隨後在投資理財路上累積了可觀的財富,他在47歲之齡退休,改而從事財務教育的工作。打著富商身份及會計師記述者的招牌,他的窮父親及朋友的富爸爸灌輸予他的相異教育觀點、他的成功緻富秘訣、以及「讓錢為你工作」的口號,便是此書的靈魂所在。    事實上,真正使作者富裕的不是他的房地產投資或公司的營利所得,而是他的理財知識。經由不斷閱讀財經報導、參加座談、高薪聘請專家、與同行交換意見等動作,步步跟隨世界經濟脈動,敏銳的觀察力和果斷的執行力才是真正的財富根源。然而,在他誇耀致富過程的同時,一廂情願地認為「有錢等於有權」,野心在更改現有的教育制度,他錯誤地以為自己身為「少數」就可以是「菁英」,忘了害群之馬及壞了一鍋粥的那顆老鼠屎通常也即是那「少數」之人。事實是,一個人的智商及聰明程度不是由財富多寡來決定的。    他忘了提醒讀者,在擔任銷售員那四年歲月之間,辛苦卻踏實的過程才是他一生受用無窮的基礎。  他忘了提醒讀者,在爾虞我詐的金錢遊戲里,現實勢力的人交不到真心相待的朋友;且此時所謂的「朋友」只是周圍一群泛著銅臭味,帶有特定目的的對象而已。  他忘了提醒讀者,在每筆交易之間,他為金錢煩憂的痛苦掙扎過程。  他也忘了提醒讀者,其實投資理財的知識隨處可得(世上的人並不若他想像中愚不可及)。    他不斷地洗腦讀者,只有聰明的人才能成為富人;換言之,努力工作的人都是蠢才。  他不斷地洗腦讀者,要將生活的重心擺在求取財富上,認為金錢才是穩固心靈空虛的保障;他對「成功」的定義,只以金錢來衡量。  他不斷地洗腦讀者,人要自私地追求更多的財富,不必去管因為投機而導致他人重大損失的悲慘後果。  他也不斷地洗腦讀者,除了財務知識以外,其它領域的知識學問都是無用的。    他自以為是地認為規規矩矩玩「老鼠賽跑」的大多數人都是不快樂的窮光蛋;但不明白一個「人人守本分、個個司其職」的社會,才是造成國家富強且得以穩定成長的基石。  他贊成富人應該捐款,以「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美名來淡化銅臭,卻忘了說明捐款也有可能只是富人們避稅及沽名釣譽的一種手段而已。  他鼓勵人們去追求財富上的成功而忽略失敗,投資成功的案例在書中比比皆是,但失敗的例子卻顯少提及;他在每筆交易之中賺取的金額舉證隨處可見,但虧損的金額數字卻避而不談。  他提及窮爸爸說「貪財乃萬惡之源」;富爸爸說「貧困才是萬惡之本」;卻忽略了「錯誤的思想」才是萬惡之根。  他認為「行動者總會擊敗不行動者」,卻不提及那些不經大腦就「冒然行動的人總是失敗」的事實。    至今為止,世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比爾˙蓋茨,也是作者數次舉例的偶像派人物。他帶來的正面意義是:上帝是公平的,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能致富(先決條件是他進得去哈佛)。但是作者忽略了一個事實,他的偶像比爾˙蓋茨先生,也是少數能被人瞪白眼、丟雞蛋的人之一;因為他能夠致富的由來是:先免費奉送軟體程序,等到市場養大後,再蹦出來以「智慧財產權」的名義索高價、賺暴利。這樣不夠光明磊落的手段終究不值得尊敬,雖然這個富人也大做慈善動作,但終究挽回不了惡劣已極的道德名譽。    這本書也有些特殊的觀點值得提及,例如作者的「富爸爸」那種積極正面的思考邏輯便值得學習:化支付賬單的「壓力」成為謀取更多財富的「動力」;腦袋越用越活,腦袋越靈活就能賺取更多財富;說「負擔不起」是一種精神上的懶惰,而這種懶惰可能會導致貧困;如果你想獲得,你要先給予;房子不一定是一種資產,它也可以變成負債……等等。這種「撥反為正」的觀念僅僅被用來倡導金錢的重要性倒頗為可惜,若將其用在對學問、對促進全人類福祉的追求態度上,則影向力將更為遠大。    作者也提出「讓錢為你工作」的口號;誠然,擁有投資理財的觀念固然值得嘉許,但還應量力為之,若一昧重視金錢的得失而忽略了個人存在的價值,也是很可悲的一件事。一個汲汲營於累積財富的人看重的是「擁有」;擁有土地、樓房、汽車、股票、珠寶…等身外之物,擁有得越多越廣,在心理上便自以為踏實;但事實確是如此嗎?所謂守成不易,一個人擁有的越多,可失去的當然也就更多。相對的,若一個人投資的標的是「知識財」,追求的是對某件事、某行業專門知識的累積,這樣的資產才是真富裕;因為它是無形的「腦袋資產」,任何人也奪取不走的無價寶物。擁有健康的身體、充滿創意的腦袋、活力充沛的精神力量,才是真富足;「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是千古不變的警世銘言。    若以段章取義,作者提出「不為金錢工作」的觀點則非常正確。工作的目的應該擴大到精神層面的滿足,一份「好工作」除了給予個人穩定的收入之外,更應該滿足個人存在的意義。科學家們致力於為全人類創造更好的生存方式;作家們努力為讀者找尋生命的出路;醫護工作者們儘力挽救病患生命;律師們竭力維護人間正義;建築師們發揮創造力建造幸福家園;教師們全力培養優秀的下一代棟樑;修路工人們奮力搶救橋樑以供行人方便;演藝人員們賣力取悅觀眾……;不論各行各業,人人各司其職,賦予工作優越的使命,衍生出更廣大的人生意義。    「盡信書不如無書」,若全然相信某一個論調而因此大膽地改變生活目標,是極為不智的行為。相反地,若能對作者的某些「反常」的論點加以積極思考,改變自己的邏輯思維,進而轉換自己的想法或目標,才是閱讀此書的正確方法。財富和快樂是不能成正比的,一個人能否快樂要靠自己由心理上去樂觀構築,而不是靠華衣美食或萬貫家財就能得來的;心靈的富足快樂才是真富裕!

推薦閱讀:

[轉載]【小月瑜伽養生】家中靜坐冥想入門方法(上)
[轉載]微言大義61︳叔孫通為劉邦制訂朝儀始末
[轉載]學員的六親斷案例選錄
轉載:男女交往 只有這樣才會長久
【轉載】淡淡的薔薇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