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入門知識大匯總累積篇6
玉器入門知識大匯總累積篇6:
——轉網友韋掄鏵資料《玉器入門知識大匯總》(九)
玉帶板 玉帶是鑲玉片的革帶,在服飾上用玉帶,肇始於唐代。唐代以玉帶入官服,用以標誌官階的高低,因而帶上的玉板(稱為帶板)均有一定之規。鑲在帶兩端的圓角矩形帶板叫「鉈(獺)尾」,中間的方形或長方形帶板叫「銙」,有的鑄有孔或附環,用以懸掛物件。唐代根據帶板的數目來稱帶,如「十三銙帶」。 唐至元玉帶板 唐代玉帶板,銙多製成方形,其雕琢方法多採用壓地隱起的方法,圖案邊緣用細而短的密集陰刻線整齊排列雕刻,然後自邊緣向內緩緩凹下,使中部紋飾凸起,與邊緣同高,再用較粗的陰刻線勾勒出輪廓,有如淺浮雕。唐代帶板一般都較厚,有的帶板還鑲以金邊,或以玉為緣,內嵌珍珠及紅、綠、蘭三色寶石。帶板素麵的較少,一般均為淺浮雕人物、花鳥、動物紋飾。帶板上的圖案以西域胡人形象最具特色,人物高鼻深日,著裝奇異。據載,此類玉帶板應屬西域產品或中土仿品。 宋、遼、金、元四朝皆雕造玉帶板,在此期玉雕中佔有重要地位。帶挎或方或矩,製作規整,四角方正,面底同大,與唐代已明顯不同。帶板上雕刻的紋飾以雲龍、花草、人物、鳥蟲為主,尤其遼金更用具有山林情趣的自然場景入畫,所刻UJ林熊鹿、花鳥魚水風格寫實,自然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唐代盛行的西域題材紋飾已經不見,宋代㈩現了道裝人物帶板。如江西上饒南宋建炎四年(1130)趙仲湮墓的即是典型。在雕刻技法上,此時期多採用深層鏤雕方法來琢刻紋飾,所刻花鳥雲龍,數層疊壓成立體狀,細部用細陰線勾勒,花草葉脈也能刻得井然有序。帶板的形制在這個時期也發生了變化,帶挎除原有的方形、長方形外,新出現了桃形銙。元代帶銙還新出現了四角內凹成海棠瓢狀形的。玉人物帶板 唐 長5厘米 估 價:RMB 10000—15000 成交價:RMB 11000
白玉雕花鳥帶板 宋 6.8×0.7厘米 估 價:RMB 8000 成交價:RMB 8000 鏤雕花鳥紋。兩朵綻放的花居於中間,花瓣飽滿,花蕊竟秀,極富生機。上部雕一回首鳳鳥,貽然自得,頗顯悠閑。刻工精細,玲瓏剔透。 明代玉帶板 明代玉帶板數量較多,近年來考古發掘於墓葬中的整套帶板也不少。現今傳世品的玉帶板,大多是零散的帶銙和鉈尾。帶銙由長方形、桃心形、豎條形組成,另外還有委角長方形和方形帶銙。裝飾分素麵、透雕、鑲嵌寶石三種形式,所雕紋飾同元代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早期仍有元代遺風,以雲龍紋為主。明中期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開始流行,帶板上的紋飾幾乎全部轉為吉祥題材,如松鶴、麒麟、三羊、百狩等。 明代玉帶板早期的雕刻多是立體的深層鏤空,可以看出明顯的元代手法。明中期出現了分層鏤雕的琢法,先用減地法留出上層圖案,在降低的地子上再鏤雕底層圖案。這種風格與同期的雕漆特點相一致,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但也失去了宋元時期自然寫實、生動逼真的特點,成為一種程式化的、呆板的圖案化紋飾。此期玉雕的刀法也變得硬直險峻。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檳墓的玉帶板可作為此時的典型代表。明晚期在雕工上呈現出粗獷簡略的風格,與早期有所不同。玉帶多數為20銙,圖案雖有定製,但頗為靈活。 明代玉帶板的邊框比元代玉帶板窄,紋飾以龍紋為多,此時期還出現了嬰戲圖紋飾的玉帶板。明代最具特色的雕琢技法是先減地留出主題紋飾,在降低的地上透雕所需輔助紋飾,然後再加工主題紋飾,使得整體紋飾起伏感很強。
青玉一路連科帶板 明 v 6.9×4.5厘米 估 價:RMB 12000 成交價:RMB 12000 每塊帶板上均雕鹿紋,蓮花,諧音一路連科,寓意連連中舉。
白玉透雕風紋帶板 明 7×1厘米 估 價:RMB 12000 帶板邊框琢連珠紋,中間鏤雕鳳鳥。為明代典型帶飾。
白玉透雕雲龍紋帶板 明 6.5×0.8厘米 估 價:RMB 10000帶板近正方形,鏤雕花卉為地紋,上面雕一行龍。「花下壓花」是朗代鏤雕技藝的一大特點。
銀鑲白玉雕龍紋帶板(十塊) 明 12.5×8厘米;6×5厘米 估 價:RMB 80000 每塊玉板均以騰龍為主題紋飾,全部採用浮雕技法,外鑲銀框,:士觀氣魄,顯示了佩戴者高貴的身份地位。 附:皇帝御帶 以短粗陰線及壓地隱起法雕刻胡人吹奏形象,系唐代玉帶板的典型之作。佩系玉帶是古代官場禮服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嚴格的規定,以帶板的質地、紋飾、塊數不同,來表示品級的高低。1943年四川省成都市前蜀帝王建墓的盤龍紋玉帶,是目前所僅見的唐、五代時期完整的成套玉帶,也是前蜀帝王建的隨身御帶,可謂無價之寶。它由7塊方形帶板與1塊圭形鉈尾板組成,帶板及鉈尾皆扁體,玉質潔白溫潤,每塊板上均碾琢龍紋圖案,具有浮雕效果。龍頭回望,雙目圓睜,炯炯有神;龍身蜷曲,在雲中盤旋;四肢健碩,龍爪剛勁有力。龍的神態生動,為研究中國龍紋的演變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鉈尾背面有陰刻楷書118字,記載永平五年(915),前蜀帝後宮失火,玉料也在其中,然經烈焰燒後依然「溫潤潔白異常」,王建深為讚歎,命玉工製成「大帶」,並記述「夫火炎昆崗,玉石俱焚,向非聖德所感,則何以臻此焉,謹記」,來表達自己對此帶的珍愛。 剛卯、嚴卯和司南佩 剛卯、嚴卯最早見於《漢書禮儀志》、《漢書王莽傳》及《後漢書輿服志》上。剛卯、嚴卯得名於開首銘文:「正月剛卯」、「疾日嚴卯」,除此之外,兩者的鑒定要點是完全一致的。剛卯、嚴卯是漢代用以驅除疫鬼的祥佩玉,正方柱體,中心貫孔,以穿系赤、青、白、黃四種顏色的絲帶。剛卯因涉嫌有「強劉」之意(卯字為劉字的假借字),王莽新朝時曾一度廢止,東漢時又恢復使用。 漢代剛卯、嚴卯均作小方柱形,上下穿孔貫通,四面有銘,一般每面8字,共32字,也有第一面10字,余面共8字的。文曰:「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是當。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庶疫剛癉,莫我敢當。」在「正月剛卯」4宇下有的加「既央」兩字。嚴卯文為「疾日嚴卯,帝令夔化,慎爾周伏,化茲靈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剛癉,莫我敢當。」文字的意思是乞求神靈保佑,辟除不祥。字體為漢錄,筆道直硬,推測是用利器反覆刻划上的。剛卯、嚴卯除玉制的外,還有其他質料的,如金、銅等。明清兩代,剛卯,嚴卯亦有仿古、偽古作品,所仿製的除四方柱形體外,還有六棱、八稜體。銘文系用砣子砣成,與漢代作品有差別。 司南佩的造型為兩長方柱相聯體,頂部有一勺,底部為盤形,中間束腰,在凹槽處有橫穿孔,可穿帶佩掛。司南佩最早在漢代的墓葬中,玉質潔白。宋代有仿品出現,玉質多帶桂花色泌、牛毛紋等,但器的各部與漢代相比刻劃的過渡自然。明代的司南佩,邊緣鋒利,線條較硬,呈工字形或圓柱形,拋光技術較好,玻璃光感很強。到了清代,一改傳統的頂部勺形,有的似鳥形,有的是方形,器腰間的凹槽較深,器體的稜角圓滑,光澤較好。有穿孔的可做佩飾,沒有穿孔的則作為陳設品了。梅玉用質地酥鬆之玉材製成古器,然後以濃重烏梅水煮上一晝夜,玉質松處被滾水搜空,宛如水激之痕,再以提油法染色,仿冒古玉受水浸蝕者。
青玉剛卯 明 長2.8厘米 估 價:RMB 6000 玉剛(嚴)卯流行於西漢晚期至東漢,當時稱「雙卯」。此剛卯青玉質,正方體,每面陰刻直書8字銘文,中心貫孔系佩繩,當為明代仿漢製品。
白玉司南佩 明 2.5×2.8厘米 估 價:RMB 8000-10000 白玉略泛黃,由兩長方柱體相連構成,頂—勺,底下圈足,古代用於指南或占卜吉凶。
白玉司南佩清 高2.8厘米 估 價:RMB 11000 白玉製成,造型雖仿漢,但缺乏靈透、協美之精韻。 玉觿 玉觿為角形玉器,造型可能來 源於獸牙。原始社會有佩帶獸牙的習 俗,後來以玉仿之,遂有玉觿之形。 玉觿於商代流行,其後歷西周、春秋戰國,至漢而不衰,漢以後消失。玉觿除用於佩帶裝飾的功能外,古人還以此作解繫繩結的工具。因此儘管各代玉觿造型變化繁複,卻總不離上端粗大,下端尖銳的基本特徵。同時,佩帶玉觿被認為具有解決困難的能力,是一個人聰穎智慧的表現。 新石器時代玉觿於江蘇省吳縣張陵山良渚文化墓葬中,呈扁平角狀,兩端以透雕技法鏤出丫形花紋等,器邊亦作凹凸起伏的變化。商。西周玉觿造型簡潔,多作牙形,上端穿孔,下首尖銳,觿身琢簡略紋飾。西周玉觿頗似月牙形,器內飾龍紋、人紋等。龍紋觿柄部為龍首,龍身彎曲,上飾捲雲紋,尾部飾三角紋,頷下、尾端各鑽一小孔。春秋戰國時玉觿的形制發生了巨大變化,今所見這一時期的玉觿均處理成龍、虎、獸、鳥形象。動物的頭部為上端,尾部琢成銳角,身體彎曲成自然的曲線,透雕結合隱起的運用使其動物形象變化多端,且相當生動。 漢代玉觿趨簡化,多數呈細長牙狀和寬三角形,紋飾主要有絞絲紋、勾雲紋,水平不及戰國。西漢早期玉觿與戰國相近,一種作「s」形龍紋,身出尖卷狀裝飾,尾為錐形,身、尾飾雲紋,並刻出輪廓線;另一種呈彎月形,一端琢出龍首,一端似錐狀,身飾雲紋,有輪廓線,耳部穿孔。西漢中、晚期和東漢玉觿皆為彎月形,但與早期不同。中期玉觿有的寬端作龍首,背上方透雕出纏枝的蟠螭、鳳鳥等。也有在器上僅用陰線琢出獸首、雲紋軀身的,頭部鑽一孔。晚期玉觿寬端一般透雕作回首的龍形或鳳形。
青玉龍首紋觿 商晚期 青玉質,表面灰黃沁。扁平形,作獸牙,獸角狀,如彎月形,刀工樸拙有力。
白玉觿 清中期 長13厘米 估 價:RMB 50000—70000 玉材潔白無暇。柄端雕鏤一獸,觿身呈流線形彎曲,別緻靈巧。
白玉角觿 清中期高10.5厘米 估 價:RMB 35000—50000 因材施工,紋飾繁複,造型奇特 玉笄 遠古時代山頂洞人已有用玉石、牙角裝飾身體的意識。商代時玉首飾已佔據首要地位,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戰國。到了隋唐,貴婦人更重視妝飾,大量使用玉簪釵、玉步搖、玉插梳,此時期還出現了貴金屬與玉複合的金(或銀)鑲玉首飾,這種風氣一直傳承到明清時期。 笄是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用的飾物,後世稱為「簪」。《說文》:「笄,簪也」。玉笄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商代玉笄製作有了較大的進步,殷墟婦好墓的夔龍首玉笄,頭部扁平,雕成夔龍形,大鉤喙,短尾上卷,用勾撤法琢出「臣」字眼,笄桿光滑平素,整個器形典雅。古樸。商以後直至宋代玉笄數量不多,形制無大的變化,自漢代始笄首普遍加以裝飾,笄身仍主要呈光素圓柱。宋代玉笄雕造趨於精緻,首部花紋比例加大,多雕鳥獸、花草形。明清兩代玉笄製作最精。明代有長短兩種,短粗的是男子用來持冠的,細長的則是女子簪發用。明代精緻者常見刻有「陸子岡」款,明清玉笄尺寸一般長在15厘米以下,略短於商周時期的笄。
玉笄商 8.8×0.9厘米 本件造型呈菱形錐狀;頂部有凹槽玄紋,玉身分為三節,以便於橫穿繩時固定繩位之用。菱形的製作較少見。質地為青玉帶蒼斑,轉呈深青色,其中頂部受沁為暗紅深咖啡色。
黃玉笄 商 8.5×0.8厘米估 價:RMB 4000 黃玉質,作扁圓長條形,上粗下細,通身光素無紋。
白玉鳳首笄宋 長10.8厘米 估 價:RMB 4000—6000 白玉質,笄身細長,笄頭透雕一鳳首。
玉分心 明9×6厘米 估 價:RMB 12000 其造型若群峰並峙的山嶽,其中主峰最高,兩側略低,下視如筆架山。正面中間浮雕一端坐的仙人,身著寬袖大袍,儀態安祥,左右為肋侍弟子,四周襯以鶴鹿靈芝等吉祥紋飾。玉分心的內側平素,略有橫向圓弧,便於在狄髻上鑲嵌。
玉挑心明 長11.7厘米 估 價:RMB 12000 用上等白玉做成花葉、花瓣形托底,花瓣、花葉各自形成深槽,尾部做成榫形柄,與定陵的佛像挑心風格近似,可惜托底上的鑲嵌物已脫落,但仍不失為一件俏麗的藝術佳作。 附:玉挑心與玉分心 所謂玉挑心、玉分心都是明代的首飾名。最早定名時把握不準,曾叫「白玉簪子」、「白玉嵌片」等,經過查證文獻及和近年明代墓葬實物比對,最後改定為玉挑心和五分心。原來明代流行銀絲編成的頭罩,也叫狄髻,俗稱狄鼓,是已婚女刁女的正裝,家居外出時均可佩戴,死後還可以隨葬。狄髻是在銀絲髮鼓正面嵌玉挑心,後面嵌玉分心,明時已形成定製。挑心、分心也有金質的、銀質的,也有鎏金銀鑲玉的,也有搭配紅藍寶石的,甚是講究。玉挑心、玉分心這一稱謂,在當前收藏界不被人熟悉和認知,但它確是明代貴婦人重要的玉首飾,通過以上實物介紹,再參照相關文獻和實物,大致可以了解它的功能、佩戴方法、插嵌部位以及組合關係,從而對明代婦女妝飾有更清晰的認識。 玉杖首 手杖是老年人輔助步引的得力工具,品種眾多,造型豐富。材料有紅木、花梨木、白蠟木、楓木、羅漢竹,方竹、橡竹及藜藤、鶴骨。杖首嵌以玉飾,稱玉杖首。 玉杖首品種很多,有龍首紋、雲龍紋、羊首紋、馬首紋、鵝首紋、鳩鳥紋,雕刻精細、生動,富有寓意。據文獻載,漢高祖時就以鳩杖賜予老人。賜玉杖目的是祝願老人健康長壽,飲食不噎。廣西漢墓曾發現一件玉杖首,料為黃色,龍形,龍張口露齒,耳後抿,頜下似有須,頸部刻細鱗片,龍身呈索狀。以龍頭圖案作為裝飾的手杖,唐、宋、元時都有製作。明清時,玉杖首品種更加豐富、普遍。
墨玉雲龍紋杖首 明 6×3厘米 估 價:RMB 15000 圓雕。玉呈黑色,少部呈灰色。以減地手法雕雲龍紋,粗獷奔放。
墨玉馬頭杖首明長6厘米估 價:RMB 16000—25000 圓雕。玉呈黑色,均勻油澗。張嘴,似嘶鳴狀,生動鮮活。刀工精細,神態畢現。
青玉羊頭杖首清 長6厘米 估 價:RMB 10000 圓雕,玉質瑩潤。陰線刻圓眼,嘴微開,溫順乖巧。
白玉鵝首形鳩杖首 20世紀 長9厘米 估 價:RMB 15000—20000 圓雕鵝首,長喙,圓眼外凸,玉質白中帶黑斑。以鵝首做杖首,寓吉祥長壽意。 附:高年授杖的由來 尊老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高尚美德。歷史上,關於我國古代尊老活動的最早記載見於《禮記·月令》,文中提出每年的仲秋之月,「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飲食」。由周代倡導的高年授杖一事,一直延續到兩漢以後,並且有了進一步的改善。漢初,規定80歲以上的老人,才有資格享受,成帝建始年間,降到?o歲。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道政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舉行授杖禮,給老人授杖。漢時還頒布了詔書,規定授杖老人,不但允許「出入官府、郎弟(第)」,還准許「行馳道旁道」。馳道是天子馳走馬車之路,絕對禁止其他人行走。即使是皇帝的兒子,也同樣在嚴禁之列。詔書明確提出嚴禁對高年老人擅自徵召、系拘,也不準欺毆辱罵,如有人敢違反,將被處死。東漢王杖詔書中曾記載了一件關於地方小吏毆辱王杖者案件:汝南地區雲陽自水亭長張熬,毆辱了授杖者,還拉他去修治道路。在當時,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汝南太守都無法判決,上報廷尉,漢代廷尉相當於現今的最高法院院長,卻也不能決斷,只好奏聞皇帝。皇帝的回答很簡單:還議什麼,棄市!棄市是古代公開執行死刑。判處棄市,用意告誡臣民要尊敬老人。對於給高年老人賜的王杖,詔書要求地方官吏及時給予整修。 玉具劍 在劍柄與劍鞘上鑲嵌的玉飾,我們稱之為玉劍飾;飾玉的劍稱作玉具劍。一柄完整的玉具劍由4個玉飾物組成,它們分別是劍首、劍格、劍琉、劍秘。 劍首一般稱為玉鐔,最早的實物於春秋晚期的墓葬中。戰國時劍首圓而薄,中央飾有渦紋,外緣有弦紋、雲紋、卧蠶紋等裝飾。漢劍首較戰國厚度變小,正面凹塌,背面有一個圈槽,圈內有2到3個斜穿孔,光素無紋,正面比背面的直徑略大,形成斜坡狀。 劍格也稱護手,在劍飾中數量最少。它是鑲嵌於劍柄與劍身交接處的玉質飾物,正視略成長方形,中部逐漸凸起一脊,側視為菱形斷面,穿孔有長方形、橢圓形和菱形。劍格的兩面均琢有紋飾,如獸面紋、捲雲紋、幾何紋。浮雕的螭紋等。也有的劍格通體光素無紋。 劍璏(wei)是鑲嵌於劍鞘上,供穿帶佩系之用。璏俗稱文帶。璏在幾種劍飾中占的比例最大,以漢代和傳世的數量最多。璏嵌於劍鞘中央,正視為長方形,其上雕琢雲紋、獸面紋、螭虎紋等紋飾。底下有一方框,便於革帶穿過,可固定劍於腰帶上。目前所見最早的玉劍璏是戰國時期的,漢代劍璏體積較戰國加大,下面的孔高於前代,孔的上壁厚於下壁。劍璏表面用勾撤法起邊挖地雕出邊框,並琢有螭虎紋和獸面紋,製作細膩,磨製光滑。宋代以後出現一些仿品。 玉珌是安在劍鞘尾端的玉製品,流行於戰國秦漢時期。戰國劍珌直身、體圓、較厚,早期光素無紋。戰國晚期,出現了琢有獸面紋和捲雲紋的劍珌。漢代劍珌器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或梯形,紋飾以螭紋為主,採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製細膩,拋光極好。
青玉雲矩紋劍首 戰國 長3.5厘米 估 價:RMB 15000
青玉劍格與劍珌 戰國 長4.7厘米 估 價:RMB 15000
白玉劍珌 漢長7.7厘米 估 價:RMB 30000--40000白玉局部有沁色,長方形,兩端下垂內卷。一側有貫孔,孔內拉絲紋,器面壓地隱起龍紋,陰刻線細若遊絲,毛雕痕迹顯著,為東漢劍飾。
白玉劍首與劍璏 漢 估 價:RMB 15000—35000
白玉雕螭虎紋劍璏 明 長8.8厘米 估 價:RMB 20000—22000 玉質潔白,正面浮雕一螭虎紋。螭虎紋是漢代很常見的裝飾題材,其形近似於壁虎而長頸,約盛行於戰國後期,此件為明代仿製品。
白玉雲紋劍璏 清13.3×3.5×1.4厘米 估 價:RMB 15000 上端雕一獸面,中線上刻如意頭形雲紋,兩側對稱布置丁字形相交的勾雲紋,這種圖案華麗而富變化的紋飾是劍飾中常見的裝飾題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