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減負」憑什麼拿古詩詞開刀

「刪詩減負」,刪減掉的是中華文化的精氣神
教材「減負」憑什麼拿古詩詞開刀

2014-09-1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銳話題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吳振東、俞菀)近來,古典詩詞和散文傳承不斷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一方面,一些地方的中小學教材里古詩詞嚴重縮水;另一方面,「國學」熱度持續上升,眾多家長紛紛把孩子送往各類「國學班」接受傳統文化教育。教材「減負」該不該拿古詩詞開刀?「中國網事」記者多方採訪有關專家學者,他們認為,相比於課本中新增的那些「時髦」作品,古典詩詞歌賦的德育和美育作用更為明顯,更有利於文化基因的傳承。教材可「瘦身」,古詩非「贅肉」  據了解,隨著新一輪課改工作的展開,一些地方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刪除了部分古詩詞。記者從教育部門了解到,改革的初衷並非認為詩詞學習不重要,而是給課堂「減負」,尊重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將古詩詞移至「聽讀材料」,希望以更豐富的教學形式、更自主的學習時間來幫助孩子理解這項傳統文化精髓。但「刪詩減負」一說仍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爭議。古詩學習究竟是不是負擔?傳統文化在當今又該如何更好地傳承?一些網民和專家疾呼,教材可「瘦身」,古詩非「贅肉」。「女兒今年讀大學了,小學一年級的課本,她只記得那幾首詩,其他那些空洞的和時髦一時的文章,老早忘到了九霄雲外。」上海市浦東新區機關幹部、「寶寶念詩」微信公眾賬號發起人韓可勝認為,詩歌是千百年檢驗下來的韻文,更容易記,也讓人終身受益。中國民俗學會理事、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翁敏華說,古典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深奧晦澀。漢語言自古富有音樂性,「秉承『中國性』,很重要一點就是要精心呵護並不斷激發孩子身上的『詩性』。」在傳統文化中汲養更易獲得「幸福感」  「課餘在家,殊無聊賴。聞街外有賣花之聲,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覺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最近熱傳於網路據稱為「民國時代小學生作文」,引來不少人「膜拜」。不少網民認為,愛詩的人往往更愛生活,保有一顆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懂得從古人智慧中吸取涵養,更容易在當今時代獲得「幸福感」。韓可勝舉例說,北宋汪洙編寫的一組《神童詩》,都是當年給孩子啟蒙用的教材,行文很直白,卻流傳深遠。「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這些經過千百年歲月沉澱的詞句,愈發顯示出中國人的聰明智慧和文化底蘊。「社會的進步,有時候也讓人迷惘,找不著幸福感。」韓可勝說,很多時候,這種「迷惘」是與跟傳統文化的割裂有關的。  「我們不要自認為現在的孩子就不喜歡古典的東西。很多詩歌朗朗上口,音韻優美,孩子學起來也很快樂。」上海家長張先生說,課本刪減詩詞給學生「減負」,初衷值得肯定,但難免有矯枉過正、捨本逐末之嫌。「因為國學根底淺,孩子的作文總是顯得乾癟無味。我們並非希望老師一味教孩子識字、背誦,而是幫助他們理解蘊含其中的精神。語文課不能減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氣神。」傳承文化精髓:課本為綱,課外為輔  傳統文化應該如何更好地繼承和發揚?  傳統文化是中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詩文的教育傳統,在當今不僅不應該減弱,反而應該加強。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中心教授朱大可認為:「中華傳統文化是不能被割裂的,語文課本無論是增減古詩詞、散文,還是加入流行文化元素,作為語文教育的探索是必要的,但必須審慎對待,或可給予一線教師、家長、學生更充分的話語權和選擇權。」朱大可等專家還提出,古代優秀的詩詞歌賦及文化元素,要大力擴展其運用至課外的途徑。例如,可借鑒西方經驗,開發以文化元素為主題的教育類遊戲應用;同時,優秀的兒童影視作品、兒童劇、音樂劇中,也要有傳統文化主題。「目前,一些兒童劇水平之低令人不忍直視。如果能有好的兒童作品持續湧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才能煥發生機活力。」  翁敏華認為,傳承中國文化,除了學校,家庭氛圍也很重要。「更關鍵的是,整個社會要形成尊重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的氛圍,只有整個教育系統形成合力,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真正在孩子心中紮根,教材的修訂也會更接地氣。」翁敏華說。
推薦閱讀:

群眾路線教育的生動教材——「以焦裕祿為鏡」之一
努力實現教材向教學內容的有效轉化
對音樂教材教法的實踐
這部幾近完美的電影編劇教材片你看了沒?
【教材PPT】《戰略管理:定位與路徑》第3章:定位

TAG:詩詞 | 古詩詞 | 教材 | 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