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作者不結婚之迷

轉自 新浪論壇 > 博論壇 > 文化漫談《傲慢與偏見》作者不結婚之迷 [2008-06-09 12:46:33] (初識干戈著)奧斯丁這個名字對我們中國觀眾都很熟悉,在英國更是家喻戶曉。我們因為《理智與情感》認識她,因為《傲慢與偏見》喜愛她。因為《愛瑪》而了解她。她的一生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十一年,但卻為我們後代留下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精神寶藏。今天重讀奧斯丁的小說,那漫不經心的諷刺,那睿智幽默的語言,那峰迴路轉的情節,都會深深地打動你,讓你感覺到她的笑,她的淚,她的煩惱,她的嘆息,甚至她嘴角神經質的微微一顫。看了又看她筆下一個又一個大團圓的結局,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美麗多情的奧斯丁竟會是一個終其一生都守候在閨房的獨身主義者。瀏覽過她周圍人對她的評價,竟說她是一個做作的人。沉思了數月有餘,我才漸漸明白,我最鍾情的作家原來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她的性情就像冰天雪地里燃起的幽藍色火焰,是一個有時連她自己也難以琢磨的矛盾中的舞動精靈。她的生活時時刻刻處在矛盾當中。 奧斯丁寫過許許多多動人的愛情故事,自己卻從未步入過婚姻的殿堂。糾其原因,我們不能把它簡單地理解為獨身主義,癥結正是她矛盾的婚姻觀。她的婚姻觀大概有如下幾點: 其一,當時的英國女人們結婚的目的大多數是為了得到精神上和物質上的保護,而奧斯丁恰恰出生在一個既不太窮,又稱不上富有的中產階級家庭,她的家庭中有慈愛的父母,友愛的兄弟姐妹,大家濟濟一堂,並不會體會到如今天獨生子女一樣的孤獨寂寞,有父母的關心,兄弟們的照顧,她大概經常很滿足,很快樂了吧。 她父親是鄉村牧師終生未嫁,有比較穩定的收入,奧斯丁自己也有一點微薄的稿費,靠著這些來源過日子,她雖然不能得到嫁入上流社會所能得到的錦衣玉食,但至少粗茶淡飯,也能衣食無憂。不至於還達不到溫飽水平,至少也得是個小康。所以,她有自由選擇嫁與不嫁的物質權力。 其二,奧斯丁的不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有一位知己的好姐姐。奧斯丁的姐姐卡桑德拉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淑女。她溫和的性格,聰明的頭腦和優雅的舉止,使我們這位從不輕易讚揚別人的清高的作家深深折服。奧斯丁所有的心裡話,所有的秘密和隱私,全都會向她心中這位最高貴的姐姐傾吐,我們從她和姐姐的信中就會找到答案。傲慢與偏見中的大姐簡,雖然用了作者自己的名字,但這個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情脾氣,就如她的親愛的大姐姐一般。 正如《愛瑪》中寫到的愛瑪的家庭教師兼親密夥伴一樣,她不願「遠嫁」,是否就是捨不得離開這個從小一起長大,對她亦師亦友,亦母亦姐的卡桑德拉溫暖庇護的肩膀?亦或是在姐姐未婚夫溘然離世,決定終身不嫁後,也看破紅塵,心甘情願陪著她不幸的姐姐?這些我們都無從知曉,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奧斯丁的不嫁,與她的姐姐獨守空房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其三,她外表堅強果敢,實際內心卻溫柔含蓄,這使她在幸福的關鍵時刻錯失良機而遺憾終生。她的初戀,奧斯丁家中的朋友,湯姆·勒弗洛伊,曾經追求過她,也確使她芳心暗動。可是好景不長,當湯姆不得不離開時,簡的含蓄和羞怯,讓她把心中久久藏著的我愛你三個字含著淚咽下了肚子。而湯姆也最終沒有提出求婚的請求,使得一對戀人如勞雁分飛。 望著湯姆漸行漸遠的背影,簡只是嘆了口氣,不無諷刺地說:「他根本沒有愛過我,只是我自作多情,現在我只有反過來嘲笑自己罷了。」她只能用這種假設來聊以自慰,假裝自己根本沒有在乎過。一笑而過,換來的卻是刻骨傷痛。正如傲慢與偏見中伊利莎白的好友卡羅蒂說的:「要是一個女人在自己心愛的人面前,也用這鐘技巧遮遮掩掩,不讓她他知道她對他有意思,那她可能就沒有機會搏得他的歡心。」正是奧斯丁自己說過的話,卻在她身上得到了殘忍的實踐。 從古至今,文人自古便是如此,他們善於把自己熾熱的情感深深埋藏於內心,等待著被白馬王子(白雪公主)發現或拯救。殊不知那樣的事僅僅發生在童話故事中,現實生活是很少見的。他們閉住了自己的口,緊鎖了心門,以至於讓有情人也無法打開。這樣的含蓄,這樣的忍讓,會給自己帶來多少好處,他們從不考慮。生活中,機會都是靠自己來把握,錯過了就不會再來。愛情也是一樣,就如同盛開的蓓蕾,雖然美麗,卻容易凋謝,每個人都得小心地保護它。正如易中天所說的,錯過了愛情也就錯過了人生,我們的幸福,要靠自己來爭取。誰見得,大膽奔放的表達就有失淑女紳士的風度。不然,韓國的豪傑春香怎麼能一代代地火下去呢,就是因為春香敢於爭取,爭取屬於自己的幸福。其四,奧斯丁是個作家,她所有的夢想與希望,失望與落寞都可以流露在筆端,而不會鬱郁悶在心裡。這既是作家的優點,也是他們的缺陷,既幫助他們疏解了心中的鬱悶,也使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與世隔絕,過著修道士一樣的生活。所以,每當心情不快,或是十分高興的時候,奧斯丁都會拿起筆,走進她的幻想世界,創造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來娛樂自己,同時,也給我們後人留下現如今可以追念她的鮮活的文字。 其五,她心中的白馬王子可能始終沒有出現。當觀看新版傲慢與偏見電影時,達西在音樂聲中緩緩走來,觀眾們都百感交集,連影片的化妝師都說,我寧願是故事中的人物。小說中的人物是作家創造的,就如同自己的孩子,沒有一個作家能不愛惜的。可想而知,連觀眾都這麼喜歡劇中的達西,何況奧斯丁自己呢。她不僅喜歡這個人物,而且很可能把這個有血有肉的男主角當成自己心中理想的配偶了。要知道,她當時創作傲慢與偏見時,只有二十二歲芳齡啊,誰知道她寫的是不是自己心中的王子呢。但要知道,現實生活中這樣既有財有貌,又有德有才,而且侮辱過他還不生氣的,寬宏大量的忠實男子可是少之又少,還能鍾情於你的更是微乎其微。現實生活中,有錢有勢人總成眷屬恐怕才是事實。可見,奧斯丁要想找到這樣的伴侶,要比她創作這部流芳後世的經典小說還要困難,所以,她也就不得不獨身了。 以上五點是她不必結婚的證據,但奧斯丁並不是一個冷漠無情,看破紅塵的隱士,相反,她內心中充滿火一樣的激情,就像那奔騰的江河要咆哮著匯入大海。二十二歲的如花年華,怎能耐得住寂寞?即便是擁有善良的家人,她也沉迷於美好愛情的幻想。有了激情和才華,自然不吐之不快。於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便誕生了。傲慢與偏見中獨立有思想的伊利莎白,不正是奧斯丁本人的化身么?當伊利莎白說:「」時,那是作者在呼喊著內心的聲音。她願得到愛情,但決不能以自尊和人格獨立作為犧牲。她嘲笑一切可笑的事物,嘲笑人們愚蠢,虛榮,自以為是的缺陷,同時,也大膽地拒絕了有權有勢的達西的求婚。這才使得達西不僅重新認識了伊利莎白,也重新認識了自己,改正了傲慢的毛病。她的小說中,雖然門第相差懸殊,但兩人終於突破了心靈上的重重阻礙而走到了一起,奧斯丁的願望是多麼單純可愛,多麼令人起敬。雖然我們不能說傲慢與偏見就是她的自傳,伊利莎白就是她本人,但我們至少可以承認,伊利莎白身上有許多奧斯丁的影子。只有有感情的人才能創作出令人感動的作品,一個作家必須具有飽滿的情感。同樣,奧斯丁就是這樣一位作家,用自己的靈魂鑄就了這不作品。正如蒲松齡用創作狐仙的故事來填補自己對現實的不滿,救贖自己的靈魂,奧斯丁也是一樣。 在她的後期作品裡,愛瑪是最具成就的一部。主人公愛瑪是個熱心,善良,同時又自以為是的人,相對伊麗莎白的完美,她似乎更接近我們普通人。在經歷一系列磨難後,她才終於意識到,原來自己的真愛就是身邊這個一直不斷地指出她的錯誤,令她頗感頭疼的康奈利先生,這是否也從側面反映了奧斯丁本人的經歷。她曾拒絕了求婚者的請求,也許到了中年,她感到很是後悔莫及吧。畢竟年華已逝,自己心中的真愛也隨著歲月,流水落花春去也。 縱觀奧斯丁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她總是在不斷想要勸導女士們什麼。從最開始的理智與情感,瑪利安就是因為太過情感用事而被欺騙,伊麗莎白因為心存偏見而險些錯過了達西,愛瑪因為不喜歡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而一直漠視對奈特利的感情,每一部小說中,似乎都想勸薦著人們什麼東西,她的這些生動的,深入淺出的諄諄告誡一定曾幫助過不少人理解人生,但這鐘太過理性的人面對婚姻也勢必謹小慎微,不敢轟轟烈烈去愛。生活中,許多愛情是沒有理性的,是憑著某鍾感覺和緣分的。所以太過小心地尋找,幾乎沒有人能符合她的標準。 奧斯丁總是嘲笑那些為了保護而結合的婚姻,但她從未嘲笑過婚姻本身。在她的小說中,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淑女總是為了尋求婚姻的保護而委曲求全地嫁給了那些愚蠢卻自詡高明的傢伙,奧斯丁從來都是對此嗤之以鼻。比如傲慢與偏見中夏綠蒂嫁給了柯林斯,伊利莎白就感覺到她們之間不可能在出現過去那樣的友誼了。為什麼?因為她們根本的價值觀不同了。但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總是能找到愛自己,並且不在乎自己門第的紳士,這說明奧斯丁承認愛情的存在,肯定自尊基礎上的相親相愛的婚姻會給幸福帶來多大的好處,對於這點,她已經讓自己筆下的女主角不斷地實踐過了,她對這樣的幸福是很有把握的。依此來看,也決不能把奧斯丁認為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獨身主義者。
推薦閱讀:

十一屆國展入展作者-----周建旭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八》作者:李百葯
豆酥糖(作者:蘇青)
拍岸竹枝詞(1-383) 作者:拍岸
趕鬼 作者:赤川次郎

TAG:結婚 | 偏見 | 傲慢 | 作者 | 傲慢與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