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專家解析當代青年價值思維密碼
新華微博
【字型大小:大中小】【列印】這些天,本報與浙江省教育廳聯合發起的「新青年的價值觀」主題活動(見《浙江日報》11月28日13版),接連報道了浙江師範大學的吳鶴群、祝盼飛和張成武,浙江科技學院的愛心毅行支教群體,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大四女生徐瑤,浙江工商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生曹秋芳等新青年群體,引起了大學生道德建設方面專家的關注。「無論哪一個時代,青年人的人生價值都需要與老百姓現實的普遍利益和價值需求聯繫在一起,與社會基本任務和主要矛盾聯繫在一起。」我們一起報道新青年的熱度開始延伸到理論界,在我省一些高校中甚至還舉行了相關討論,如何豐滿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讓更多的新青年成為那些挺起國家和民族脊樑的人,請聽專家解析當代新青年的價值思維密碼——尹浩冰(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看了浙江日報連續刊發的反映當代大學生道德「微」力的感人故事,雖是平凡善舉,卻感人至深。事實再次證明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當代青年的行為及其價值取向。改革開放以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變,這些改變必然導致價值觀的轉變,而在價值觀的轉變過程中,受衝擊最大的是處於成長期的青年。現在的社會更開放、思想更多元了,人們對青年價值觀的討論也愈發熱烈和深入了。處於轉型關鍵期的中國,不僅給青年帶來價值追求新境界,同時一些負面東西也在衝擊著青年的價值觀,感謝浙江日報和省教育廳能擎起引領這一次青年價值觀大討論的大旗。社會的包容、發展和新媒介滲透、影響,提醒我們要重視文化多樣化對當代青年的影響。文化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為青年提供更多的價值選擇機會,但也給青年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文化多樣化會消解社會主導價值觀,如捨己救人、見義勇為等被功利價值消解;文化多樣化會模糊青年的道德認知,而只有正確的道德認知,才能做出道德判斷,才會產生道德情感,進而才會形成道德意志和信念,最終才會有道德實踐;文化多樣化會紊亂青年的價值選擇,如對集體主義的批判與解構,導致對「人生的最大價值是實現社會價值還是實現自身價值」的選擇陷入迷茫。青年要形成正確的主導價值觀,不僅需要明確自己要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該做什麼、怎麼去做,更要明確關於自己和家庭、自己和國家、自己和社會的責任關係圖譜。除此之外,社會和學校更要營造一種向善的氛圍,倡導一種向美風氣。中國青年尋找價值的道路仍然向前延展著,一旦青年的個人價值取向與社會的現實要求相互統一、緊密聯結,中國就是有希望的,青年就是可信賴的。
推薦閱讀:
※專家共識∣肝硬化腹水的中醫辨證論治
※專家解讀留日學生刺母 盲目留洋引發心理危機
※教你成為按摩專家(三十一)按摩手法之平推法(治療腰酸背痛)
※著名專家點評精粹—低位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
※美專家傳授中老年柔軟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