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小方治癒妊娠惡阻驗案六則
仲景小方治癒妊娠惡阻驗案六則
小方,是七方之一,指方劑之小者。以小方治輕病,可免葯過病所,戮伐生氣,妊娠病尤然。此文以張仲景的小方治療妊娠惡阻,以饗讀者。
1.小半夏湯
林某,23歲,2005年8月16日初診,妊娠48天,漾漾欲泛,口淡多涎,脘餒納欠,喜食酸物,大便疏,3~4天一解,無腰腹疼痛。舌稍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清肝溫胃。 方劑:烏梅丸加味。
烏梅9克 細辛3克 乾薑5克 黃連3克 當歸3克 淡附片3克 川椒3克 桂枝6克 党參10克 炒黃柏3克 小麥30克,4劑。
2005年8月27日二診,B超檢查宮內活胎,胃脘不適,漾漾欲泛,大便乾結,日解一次。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溫中行氣降逆。 方劑:小半夏湯加味。
生薑5片 半夏15克 橘皮15克 小麥30克,4劑。
2005年8月31日三診,胃脘轉舒,納可,大便溏頻2天,臍腹隱痛,矢氣增多,舌脈如上。
治法:清腸溫胃。 方劑:小半夏湯合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炒黃芩9克 炙甘草6克 炒白芍10克 半夏15克 生薑8片 大棗6個 陳皮15克 神曲10 薤白10克,3劑。
2005年9月3日四診,大便已經正常,胃脘輕微不適,舌脈如上。
方劑:小半夏湯加味。
生薑5片 半夏15克 橘皮15克 砂仁(沖)4克 炒粳米30克,5劑。
按語:小半夏湯是《金匱要略》治療「心下有支飲」而嘔的方劑,僅半夏和生薑兩味藥物。方中半夏燥濕逐飲,生薑制半夏之性,又降逆止嘔。惡阻嘔吐常由飲邪作祟者,小半夏湯時常組合其他方劑治療。此案初診表現為寒熱錯雜之象,加上患者喜食酸物,首用烏梅丸治療,竊以為對證,不意事與願違。二診時改用小半夏湯合橘皮湯加味,葯僅4味,而起病霍然。此案對我是啟示是惡阻患者常常對於各種不良的氣味具有異常的敏感性。在遣方用藥時,能簡則簡,能用平和者即不用氣味雄烈之品。小方對於惡阻如此,對於其他疾病應該亦然。
2.五苓散
吳某,30歲,2006年2月16日初診,因不排卵黃素化卵巢綜合徵引起繼發不孕4年就診,經治療之後,已經妊娠50天,食後數小時即嘔吐已經3天,嘔吐食物及酸水、膽汁,飢不欲食,口乾口淡,左側腰痛。舌稍紅,苔薄白,脈細滑。
治法:溫胃止嘔。 方劑:茯苓甘草湯合半夏乾薑散。
茯苓12克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 生薑5片 半夏12克 乾薑5克,4劑。
2006年2月20日二診,嘔吐口水,狀如泡沫,口乾口淡,帶多微黃,舌脈如上。
治法:溫胃化飲,止嘔。 方劑:五苓散加味。
桂枝6克 茯苓12克 炒白朮10克 澤瀉10克 豬苓12克 乾薑5克 半夏15克,4劑。
2006年2月28日三診,服藥之後,惡阻逐漸減輕直至消失。
按語:五苓散是《傷寒論》、《金匱要略》治療外有表證內停水濕的方劑,具有溫陽化氣,滲水利濕的功效,葯有豬苓、澤瀉、白朮、茯苓、桂枝。水濕痰飲為陰邪,可以停留於人體的某一部位而產生疾病,此時治當溫陽蠲飲。此案病惡阻,初診時以溫胃止嘔的茯苓甘草湯合半夏乾薑散治療,雖嘔吐食物及酸水、膽汁已經控制,但仍見嘔吐口水,狀如泡沫,口乾口淡,本著《金匱要略》「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之旨,改用五苓散加味治療,惡阻向愈。
3.半夏厚朴湯
胡某,24歲,2005年11月15日初診,原發不孕2年,經治療之後已經妊娠72天,噁心,胸悶,頭暈一周。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行氣燥濕,和胃降逆。 方劑:半夏厚朴湯。
半夏12克 川朴5克 蘇梗10克 茯苓12克 生薑5片,5劑。
2005年11月7日複診,服藥之後惡阻消失。中藥守上方續進5劑,以鞏固療效。
按語:半夏厚朴湯是《金匱要略》治療「婦人咽中如有炙臠」的方劑,葯有半夏、厚朴、 茯苓、生薑、干蘇葉,具有行氣散結,降逆化痰的作用。妊娠惡阻常由於脾不運化,痰生氣阻而成,對於惡阻輕症,半夏厚朴湯便可以治癒。
4.半夏散及湯
俞某,25歲,2005年9月22日初診,妊娠58天,噁心,口淡多涎,納可,腰酸。舌稍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溫中和胃,調氣降逆。 方劑:半夏散及湯加味。
半夏12克 桂枝5克 炙甘草6克 生薑6片 茯苓10克 陳皮10克,5劑。
2005年9月29日複診,惡阻消失。
按語:半夏散及湯是《傷寒論》治療「少陰病,咽中痛」的方劑,葯有半夏、桂枝、炙甘草,功能滌痰開結,散寒止痛。此方很少有人用於治療妊娠惡阻,然而方中半夏降逆止嘔,桂枝溫中,炙甘草健脾和中,本身就是一張溫中止嘔的方劑,配合生薑、茯苓、橘皮,療效更佳。
5.小柴胡湯
吳某,30歲,2005年7月23日初診,妊娠64天,噁心,嘔吐膽汁,咽喉不適,身冷咳嗽噴嚏。舌稍紅,苔薄白,脈細滑。
治法:清肝和胃,疏肌解表。 方劑:小柴胡湯。
柴胡10克 炒黃芩10克 党參15克 半夏15克 炙甘草5克 生薑4片 大棗4個,4劑。
2005年8月18日初診,因便秘就診,上藥服後,惡阻即消失。
按語:小柴胡湯是治療少陽證的主方,少陽證有「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諸症,經文又有「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之訓,此案噁心嘔吐膽汁,兼有外感,屬於肝胃不和、寒熱錯雜、兼有表證者,由於方證相符,故投之輒效。
6.大黃甘草湯
李某,25歲,2005年7月26日初診,妊娠44天,進食10分鐘後即嘔吐食物及酸水已經3天,口淡多涎,納欠,下腹脹,矢氣多。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清熱通腑,溫胃降逆。 方劑:大黃甘草湯合橘枳薑湯、小半夏加茯苓湯。
制大黃5克 炙甘草5克 陳皮12克 枳實5克 生薑10片 半夏15克 茯苓10克,4劑。
2005年8月3日複診,惡阻明顯好轉,口水減少,口淡,噯氣,矢氣多,大便先硬後軟,日解一次,舌脈如上。中藥守上方加吳茱萸3克、木香5克,4劑。
按語:大黃甘草湯是《金匱要略》治療食已即吐的方劑,葯有大黃、甘草兩味。「食已即吐」,病因火熱而見火性急迫上越之象,故《中華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年出版)稱大黃可治「胃熱嘔吐」,因大黃寒涼導下,使熱不上炎,此猶疏通浚下,以制上溢也。此案系寒熱錯雜兼腑氣不通之證,故以大黃甘草湯與橘枳薑湯、小半夏加茯苓湯相伍,以寒熱同治,順調腑氣,降逆止嘔,然此終非閉實之證,故大黃份量宜其少,經制入煎又緩其性,故無舛錯。
發表於《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推薦閱讀:
※妊娠和哺乳期,復方感冒藥不是想用就能用
※老婆難產服用人蔘解決問題的經歷
※妊娠惡阻
※艾灸治療妊娠嘔吐
※基因相似的夫婦易「妊娠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