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書:中國地理知識大全(K)
KKalakunlunShanmai喀喇崑崙山脈(KarakorumShanmai) 世界山嶽冰川最發達的高大山脈,中亞著名山脈之一。突厥語為「黑色岩山」之意。位於中國、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國的邊境上。海拔5570米的喀喇昆崙山口為印度與中國新疆之間的傳統商道;位於中國與巴基斯坦實際控制之間的邊界線上的明鐵蓋山口也是著名嶺道之一,為古絲綢之路所經。地質 喀喇昆崙山屬燕山褶皺系。大地構造的發育主要與印度次大陸向北位移並與歐亞大陸碰撞有關。主要大地構造期開始於白堊紀,並繼續到第三紀;山地抬升開始於晚第三紀,目前仍在進行。岩性以花崗岩、片麻岩、結晶板岩及千枚岩為主,南北兩側主要為石灰岩和雲母板岩。南側沉積岩常為花崗岩侵入體所切割,若干地區有板岩出露。喀喇昆崙山地震活動頻繁,震級甚有達9級以上者。有溫泉分布。自然特徵 包括它的東延部分(西藏高原的羌臣摩山和潘頓山)在內的喀喇昆崙山,寬度約為240公里,長度為800公里。平均海拔超過5500米。擁有8000米以上高峰4座,如世界第2高峰喬戈里峰(又稱K2或戈德溫·奧斯汀峰或達普桑峰,8611米)、加舒爾布魯木第一峰(8068米)、布洛阿特峰(8047米)和加舒爾布魯木第二峰(8034米);7500米以上高峰15座。喀喇崑崙山脈主山脊稱「大喀喇昆崙山」,各段分別以大冰川命名,分為7個「慕士塔格山」(冰山之意),自西向東分別為:巴托拉慕士塔格山、喜斯帕爾慕士塔格山、帕馬赫慕士塔格山、巴爾托洛慕士塔格山、廈呈慕士塔格山、呂莫慕士塔格山和薩色慕士塔格山。主山脊兩側的山地稱「小喀喇昆崙山」。北側為盧普卡爾山和蓋傑拉甫山;南側為拉卡波希山、哈拉莫什山、馬雪布魯姆山和薩爾托羅山。山峰崎嶇、山坡陡峻,懸崖和岩屑錐廣泛發育。山嶽冰川發達,世界中、低緯度山地冰川長度超過50公里的共有8條,其中喀喇昆崙山佔6條。它們是:廈呈冰川、巴爾托洛冰川、彼亞福冰川、巴托拉冰川、喜士帕爾冰川和卻哥隆瑪冰川。山脈的冰川總面積達1.86萬平方公里,長度超過10公里的冰川約為102條。中國境內的音蘇蓋提冰川位於喀喇昆崙山主山脊北側,長41.5公里,面積330平方公里,為中國已知最長的冰川。雪線分布西低東高,南低北高。最高雪線位於山脈東北部(5600~5700米),最低雪線出現於西南部(4600~4700米)。東、西段間主山脊兩側的雪線高度自西向東有逐漸增大趨勢。冰舌末端高度亦呈自西向東增大的特點:北坡自海拔2500米上升到4800米,南坡則從2400米升高到4400米。喀喇昆崙山冰川的大部分融水流入印度河的支流,自東至西為:努布拉河、協約克河、希加爾河、洪扎河和吉爾吉特河;東北部冰雪融水則補給葉爾羌河,向北流入中國,消失在新疆境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喀喇昆崙山主山脊的東、西段已為後期冰雪融水道所切穿,主分水嶺北移:東段已移至主山脊以北40多公里處,西段移至主山脊以北100多公里處。氣候 喀喇昆崙山垂直氣候差異明顯。如印度河上游一些海拔3000米以下的谷地,年降水量均不足100毫米,屬乾旱荒漠。大冰積累區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冬春受西風環流影響降水豐富,夏季亦有一定數量的降水,形成降水的兩個明顯峰值,以冬春為主。在正常年份,喀喇昆崙山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影響範圍較小,但西南季風強大年份常帶來暴雨性降水,造成洪水與泥石流災害。年最熱月0℃等溫線約在海拔5600米處。年0℃等溫線約與4200米等高線相一致,廣大山區終年低溫。喀喇昆崙山區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溫度變化巨大,並常有強風。動植物 谷地中以中亞植物區系佔優勢,而較多的歐洲植被類型則見於海拔較高處。大多數種、屬分布在海拔3500~4000米的溫帶。植物的垂直分帶僅限於北坡和西坡,由谷底向上依次為乾旱半乾旱草原、阿蒂米西亞森林草原、濕潤溫帶針葉林、亞高山樺屬和梣屬灌叢及高山植被。植被帶的界限,向北隨乾燥度的不斷增加而升高,致使中間森林帶範圍漸小而終於消失。在較溫濕的南坡,從谷地到海拔約3000米處,有松林、喜馬拉雅山杉生長,鄰近河流處可見柳和白楊。由此往上,為高山草原。喀喇昆崙山的動物包括雪豹、野生的氂牛和西藏羚羊。在南坡山麓地帶有野驢、短耳兔和土撥鼠。鳥類有砂松雞、西藏雷鳥、鷓鴣、朱鷺、白鴿及紅花雞等。人文概況 喀喇昆崙山的冰川,與當地人民的經濟活動關係至為密切。躍動冰川的快速前進,冰融水道的變遷,冰川阻塞湖的潰決及冰川泥石流暴發,都對山區農業、牧業、交通運輸產生巨大影響。如喬戈里峰東北,葉爾羌河曾於1961、1971與1978年分別發生過6270立方米/秒,4570立方米/秒和4700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危害下游道路、農田與水庫。村落分布亦受制於冰川。谷地為旱澇保收的中亞灌溉區之一。喀喇昆崙山區自然條275件嚴酷,交通閉塞,人口稀少。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人口僅數萬。在4400米以下以藏族為主。多務農為生,種植大麥、燕麥、玉米、杏樹等,並飼養家畜。少數從事畜牧業,游牧或半游牧,牲畜有氂牛、犏牛、綿羊和山羊等,間或也從事狩獵。其他民族有巴爾蒂斯族、拉達克斯族和普爾希基族,除普爾希基族信奉伊斯蘭教外,均信奉西藏佛教。(張祥松)Kanasi zonghe ziran jingguan baohuqu喀納斯綜合自然景觀保護區(Kanasi Integrated Nature Landscape Protect Region) 位於新疆最北部阿爾泰山南坡,布爾津與哈巴河兩縣境內。介於北緯48°23"~49°11"及東經86°45"~88°11"。1980年劃為保護區,面積5588平方公里,其中絕對保護區1885平方公里。區內地勢北高南低,東北角的友誼峰海拔4374米,為阿爾泰山主峰。山體呈階梯式,垂直景觀明顯:①3200米以上為永久冰雪帶。②3200~2650米為高山墊狀植被帶。③2650~2500米為高山草甸帶。④2500~2300米為亞高山灌木草甸帶。⑤2400~1200米為山地針葉林帶。⑥1800~1400米的陽坡及河谷為山地灌木草甸帶。⑦1200米以下為低山蒿屬禾本科草原帶。區內氣候屬寒溫帶,山麓(海拔約500米)年均溫3.2℃,1900米處為-3.6℃,年均溫0℃線大致在海拔1200米處。年降水量山麓為300毫米,林帶上部約800毫米。保護區東部為布爾津河上游,西部為哈巴河上游,均為額爾齊斯河支流。區內有大小湖泊200多個,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大部為小冰磧湖。喀納斯湖海拔1370米,面積37平方公里,為區內最大湖;其次為阿克庫勒,在喀納斯湖上游35公里,面積9.4平方公里,海拔約2000米。區內生物為中國西部保存較完整的西伯利亞區系,與東北大興安嶺遙相呼應,並有其本身特點。植物垂直結構與中亞山地類似,中山林帶屬寒溫帶針葉林,上部為西伯利亞雲杉和西伯利亞紅松,下部主要為西伯利亞落葉松,陰坡為西伯利亞冷杉。高等野生植物500多種,其中百餘種可作藥用,鹿草、岩白萊等為本區所特有;曾發現原生野麻種,為育種及遺傳研究的基因庫。珍稀動物有盤羊、雪豹、北山羊、紫貂、馬鹿、兔猻、掃雪、猞猁、雪兔、黑琴雞、花尾棒雞等;還有本區及附近特有的松雞、岩雷鳥、花鼠、灰鼠、胎生蜥蜴、林蛙;其他還有棕熊、貂熊、獾豬、狐狸、旱獺、狗鹿、狼等。河湖中有紅鱗鮭、阿勒泰 、江鱈、北極、西伯利亞斜齒鯿等魚類,最後2種為在中國的唯一產區。保護區內風景秀麗,被譽為新疆的九寨溝。(楊利普)KashiShi喀什市[Kashi(Kaxgar) Shi]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轄市和行署駐地,南疆第1大城。維吾爾語地名喀什噶爾。元代以來一直為南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位於塔里木盆地西南,喀什噶爾河三角洲上部。市區面積97平方公里,人口22.59萬。《西域同文志》稱:「回語喀什為各色,噶爾為磚房,其地富庶多磚房,故名。」喀什附近地區已有2000餘年歷史,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中轉站,亦為中國西部最早的國際市場。疏附縣治原在喀什市區,原為喀什噶爾回城,1882年置。1953年喀什市從疏附縣析置後,疏附縣治遷至喀什市西南20公里的托庫扎克鎮。疏勒縣城在喀什市南9公里,原稱喀什噶爾漢城,維吾爾語亦稱罕那裡克,為皇渠或漢渠意,曾為屯田中心,疏勒是古老地名,突厥語意為水。1882年取漢疏勒直隸州名,1913年改疏勒縣。喀什市郊及疏附、疏勒2縣位於天山南支與西昆崙山之間,西有帕米爾高原,農業自然條件優越。喀什市年均溫11.7℃,10℃以上活動積溫4293℃,無霜期214天,一年可二熟。年降水量雖僅65毫米,因有克孜勒河水源,地下水豐富,灌溉水源在塔里木盆地屬豐富地區。由於農業開發歷史久,農業技術水平和農業生產位於新疆各縣市前列。附近地區農林牧產品和礦產資源豐富,喀什噶爾河有水能蘊藏量200萬千瓦,具有較好開發條件的達80萬千瓦;石油資源也有前景,可為工業發展提供多種原料和能源。20世紀50年代以前喀什僅有手工業。80年代初期,已建立紡織、機械、電力、水泥、化工、皮毛、食品、陶瓷等工業,有中小型工廠百餘座。手工業亦有很大發展。傳統手工業產品有小花帽、小刀、樂器、地毯等。農產品除糧食、棉花和油料等主要作物單產較高外,果樹栽培水平亦較高。著名優良果品有無花果、巴旦杏、石榴、櫻桃、阿月渾子等,次為西瓜、甜瓜和桃、杏。郊區農村村落較稠密,渠道清流,如江南境。市內有大清真寺等著名文物古迹。公路通烏魯木齊、吐魯番(火車站)及南疆主要城市,中國至巴基斯坦國際公路以喀什為起點。民航班機至烏魯木齊市和阿克蘇市。(楊利普)KaifengShi開封市(KaifengShi) 河南省轄市,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位於省境東部,轄5區及杞縣、蘭考、通許、尉氏、開封5縣。面積6444平方公里,人口419.33萬;其中市區面積359平方公里,人口67.9萬。開封一名始於春秋,取「開」拓「封」疆之意,距今已有2600餘年。因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發達,戰國魏、五代梁、晉、漢、周、北宋及金朝後朝國都均設於此,有「七朝古都」之稱。戰國魏時改名為大梁。東魏置梁州。北周以城臨汴水,改名汴州。五代梁改置開封府為東都,後晉改名東京開封府。後漢、後周、北宋仍名。宋代東京為開封歷史上繁盛時期,人口達百餘萬。金稱汴梁路。明清置開封府。1912年廢府存縣,為河南省會。1948年置開封市。1954年省會遷鄭州。市境地處豫東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在百米以下。市區西北部多沙丘。年均溫14℃。年降水量634毫米、水熱條件為市郊農業生產提供了基本保證。20世紀50年代前市區破敗,生產落後。50年代以來,已發展為具有食品、紡織、化工、機械、電力等部門的工業城市。有大型穀物聯合收割機廠、儀錶廠、高壓閥門廠、化肥廠、空分設備廠等全國重點企業。工藝美術品有汴綉、草編、年畫、書畫等。工業布局集中於3個新工業區:以機械工業為主的東郊工業區,以輕、化、紡為主的南郊工業區及以輕工業為主的西郊工業區。隴海鐵路穿越市境,市北黃河可通機帆船。市內有河南大學等院校。開封又因養菊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被譽為菊城,以菊花為市花。主要名勝古迹有相國寺、龍亭、鐵塔、禹王台、繁塔等。相國寺位於市中心區,為1400年前北齊文宣帝刨建,現存清建藏經閣和大雄寶殿,在八角殿內有木雕四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巨像,鐘樓上尚存巨鍾,「相國霜鍾」被稱為汴京奇景。龍亭位於市西北隅,原為宋皇宮御苑的一部分。翰園碑林有刻碑1800多塊,為繼西安、曲阜兩大碑林之後的第3大碑林。全長400米的宋都御街已於1991年4月落成開放。(李潤田)KaiyuanShi開原市(KaiyuanShi) 遼寧省重要商品糧基地之一。位於省境北部,遼河中游東岸。面積3165平方公里,人口59.43萬。開原老城建於遼,遼聖宗開泰八年(1019)置咸州,元屬開元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將開元路治所移至咸平府,改名開原,並設三萬衛,清康熙三年(1664)置開原縣。1988年改縣級市,並為省直轄行政單位。市境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海拔200~600米低山丘陵,西部為海拔50~100米沖積平原,遼河、清河、柴河、寇河、沙河流貫境內,水源充足。年均溫6.5℃,1月均溫-14.4℃,7月23.8℃。年降水量677毫米,無霜期145天。市郊出產稻穀、玉米、大豆、向日葵、山楂、中草藥材、大蒜;工業有電力、採礦、衣機、化肥等。哈大鐵路縱貫市境西部。市內崇壽寺塔建於金正隆元年(1156),高45.8米,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熊樹梅)KaiyuanShi開遠市(KaiyuanShi)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市,新興工業城市,蔗糖生產基地,滇南交通中心。位於紅河州中部,面積1950平方公里,人口24.01萬。開遠歷史悠久,北部小龍潭煤層中曾挖掘出古猿牙齒化石,證明開遠亦為古人類居住地之一。約在二千多年前與中原即有聯繫。西漢為益州郡屬地,西晉後屬興古郡和梁水郡。唐初為黎州州治,元為阿寧萬戶地。明初置阿迷州。1913年以後改為阿迷縣,1931年改稱開遠縣,1981年設市。市境位於滇東高原南部陷落盆地內。盆地東側為山地,西部為台地和沿瀘江分布的河谷平原。東北部南盤江兩岸為中山峽谷區。開遠壩區海拔較低,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條件較好。糧食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甘蔗為大宗,此外,產花生、烤煙等。開遠市為滇南工業重鎮,以採煤、發電、化肥、水泥等部門為主。小龍潭煤礦是全省最大褐煤礦,供應滇南及昆明等地,電力以火力發電為主;此外,有大量合成氨、水泥、糖等供應省內外市場;食品工業發展較快,開遠「甜藠頭」已進入日本市場。開遠交通便利,昆明至河口、寶秀的窄軌鐵路均經市境;公路線通昆明、文山、箇舊、河口、建水、石屏、屏邊及廣西的百色。(陳永森 王霞斐)KailiShi凱里市(KailiShi)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新興工業城市。位於黔東南苗嶺北麓,清水江上源龍頭江畔。面積1306平方公里,人口37.68萬;其中苗族人口佔61.2%。元置凱里安撫司,明改置凱里長官司。清雍正年間開闢苗疆,置凱里衛。1911年後改為凱里分縣,隸屬爐山縣。1956年復置凱里縣,並定凱里鎮為自治州首府。1983年設市,城市重新規劃建設。建有食品、輕工、建材、木材加工、煤炭、化工和電子工業等。湘黔鐵路通過市區,公路通鄰近各縣,水陸交通方便。(陳永孝)KangdingXian康定縣[Kangding(Dardo)Xian]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和經濟中心,川藏公路交通重鎮。位於省境西部大渡河支流瓦斯溝上游。自唐以來即為中國內地入藏的要道,藏漢兩族物資交換的貿易中心。面積1.14萬平方公里,人口9.66萬。縣府駐爐城鎮。舊稱打箭爐,是藏語「打折渚」諧音,因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交匯於爐城鎮而得名。另一說為諸葛亮遺將郭達在此造箭故名。爐城鎮三山環抱,二水夾流,具峽谷城鎮特色。工業有毛紡、農機、電力、石棉製品、印刷、食品等。附近多溫泉,尤以城南榆林宮和城北二道橋兩溫泉最著名。(鄭霖)KekeYanhu柯柯鹽湖(HohYanhu) 蒙古語青魚鹽湖之意。位於青海省烏蘭縣境內氂牛山下一小盆地內。湖面海拔3010米,東西長約28公里,南北狹窄,面積119平方公里。湖水為鈉鹽型,漸趨乾涸,現僅東西兩端有小面積水面。晶間滷水來源為穿過山前傾斜平原砂礫層後在其前緣遇粘土層而溢出的泉水,泉眼665處以上。鹽礦蘊藏量大,每平方公里達750萬噸左右,便於露天開採,再生能力強,建有柯柯鹽廠進行開採。(魏晉賢)Ke』erqinCaoyuan科爾沁草原(HorqinCaoyuan) 又稱科爾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稱命名。位於北緯42°5"~43°5",東經117°30"~123°30"。海拔250~650米,處於西拉木倫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間的三角地帶,西高東低,綿亘400餘公里,面積約4.23萬平方公里。屬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翁牛特旗、奈曼旗、敖漢旗與哲里木盟的開魯、通遼和科爾沁左翼後旗和庫倫旗轄區。地質構造上屬於松遼台向斜、吉林准褶皺帶和內蒙古褶皺帶三大地質構造單元。第四紀以來草原西部緩慢上升,東部輕微下沉,由下更新世到全新世相繼沉積了厚達200餘米的鬆散岩系,組成了坨、甸的物質基礎。氣候冬寒冷、夏炎熱,春風大。年均降水量360毫米,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不均,多集中6~8月份,冬季以西北風為主,春秋則為西南風,年均風速3.5米/秒,最大風速可達21.7米/秒,大風日數常達30天左右。大風是沙地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全區日照2900小時,日照率達67%,10℃以上活動積溫3160℃,無霜期140~150天。科爾沁草原坨、 、甸並存。坨子地是指相對高度2米以上的流動、半流動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土壤為白沙土和黃沙土,植被主要有沙米隱子草、蘆葦、小黃柳、榆樹等。 地是指相對高度在2米之內較平緩的沙土地,土壤為黃沙土和栗沙土,植被主要有隱子草、羊草、冰草等。甸子地則指分布在坨、 地內部及其之間的低濕地,多由各類草甸土組成,植被主要由羊草、寸草苔、地榆、拂子茅、馬藺等組成。科爾沁草原歷史上曾為河川眾多、水草豐茂之地。據記載,公元10世紀時自然條件是「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直至19世紀初扎魯特旗東南還留有松林。但至19世紀後期,因濫墾沙質草地,砍伐森林,曾號稱「平地松林八百里」的赤峰以北而今已成茫茫沙地。由於人類對草原的不合理利用,甸子地不斷縮小,坨、 地擴大,沙化面積急劇增加,最終形成了大片沙地。坨甸兩者所佔相對面積為3:1,生產發展和人類生活受到直接威脅。為防止沙化、草場退化和土壤鹽化,採取了草場封育,翻耕補播、人工種草、引洪淤灌、防止過牧及營造防護林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科爾沁草原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的多民族聚居區。(郭紹禮)KekexiliShan可可西里山(HohXilShan) 崑崙山脈南支,或稱可可稀立山,蒙古語為「青山」之意。橫貫西藏自治區東北部與青海省中西部。西起木孜塔格峰(海拔7723米)之南,東止楚瑪爾河與沱沱河間的青藏公路以西,呈東西走向。可可西里山東接巴顏喀拉山,二者同為中國三疊系分布最廣、發育最好地區。山體大致為—巨大復向斜,三疊系位於軸部,二疊紀地層出露於兩翼;與褶曲軸面近於平行的逆沖斷構造亦極發育。藏北瑪爾蓋茶卡北岸,所見二疊紀灰岩竟逆沖於羌塘高原北部第三紀砂礫層之上,成為飛來峰。可可西里山於印支運動開始上升,喜馬拉雅運動中更劇烈隆起,第四紀並有火山活動。山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僅青藏交界處有少數雪峰超過6000米。山地與其南北側閉塞湖盆地面相比較,相對高差僅三四百米。山勢一般平緩,多年凍土廣布,高處少永久性積雪與冰川。由於地處內陸,氣候乾燥,除北側有淡水湖欽馬湖外,其餘南北星羅棋布之湖泊均為鹹水湖。東部楚瑪爾河寬谷內甚至出現沙丘。山地草原草類稀疏,人煙與畜群均少。(魏晉賢)KelamayiShi克拉瑪依市(KaramayShi) 新疆以石油工業為主的新興工礦城市,自治區轄市。克拉意為黑,瑪依為油,因產石油故名。位於準噶爾盆地西緣,加依爾山東麓。轄4區。面積9500平方公里,人口19.90萬。市境原為戈壁荒漠,1956年開始油田建設,1958年5月設市。市境大部地區位於雨影面,平均年降水量114毫米。北部地當風口,每年有8級以上大風75天,年蒸發量達3500毫米,為天山以北最高記錄。最北部的烏爾禾,風蝕地貌發育,有著名的「風城」。市區年均溫7.9℃,極端最高溫42.9℃,平均無霜期220天,為天山以北地區所罕見。年產油450多萬噸,工業產值佔新疆工業總產值23%。公路可通北疆主要城市,民航班機和輸油管道已通烏魯木齊。(楊利普)Kezi"erShikujiKucheJingneiShiku克孜爾石窟及庫車境內石窟(KiziiGrottoesandgrottoesinKuqa)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拜城、庫車縣境。兩縣古為龜茲國,為西域佛教中心,佛寺甚多。已發現的石窟除著名的克孜爾(意為紅色)外,還有庫車縣境4處。克孜爾石窟又稱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拜城縣境東南,渭干河峽谷段北岸,為新疆洞窟最多、壁畫最完整的石窟群,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約開創於東漢末年,早於內地石窟,元代開始廢棄。現有編號石窟235個,其中40號以東及60號以西,沙崖崩滑堆成斜坡,未見下層石窟,可能為碎石堆掩埋。較完整的有74窟,除個別窟有「天寶十三載」(754)、「貞元十年」(794)等漢文題記外,其他為龜茲文及近代維吾爾文。石窟中除供佛像作禮拜的「支提窟」外,也多供僧徒修行的「毗訶羅窟」。壁畫藝術以當地民族風格為主,漢族文化也有影響。不少佛教塑像被盜竊或已損壞。保存的優美壁畫有許多反映歷史上現實生活的畫面,如畜牧、狩獵、耕作的場面,也有歌舞蹈、騎乘、建築、商業貿易的畫面。175號窟有二牛抬杠耕作及用坎土曼鋤地圖像。壁畫中的人物形象及供養人畫像是研究當時社會與服飾的珍貴資料;極樂圖中的「舞練」、「擊掌」等畫面是龜茲舞蹈的形象記載;使樂圖和使樂天圖描繪各種樂器演奏情景,有橫笛、琵琶、排蕭、觱篥等龜茲樂器,還有獼猴、鹿、象、獅、虎、鳥類等動物畫面。庫車縣境四石窟 ①森木塞姆(意為細水長流)石窟,位於城東北40公里牙哈鄉河崖上。較完整的有52窟,上有大寺遺址,兩岸有寮房,大部為供佛像作禮拜的「支提窟」,形式與克孜爾同。只有第49號窟為「毗訶羅窟」,供僧人居住。石窟及壁畫大部被破壞,壁畫風格與克孜爾類似。突出題材為佛本生中獼猴故事畫,如獼猴王捨身救群猴,獼猴被鷙鳥所抓獅子王捨命相救,還有猿攀樹、騎鹿故事。石窟的創廢時間與克孜爾大致相同。②瑪扎伯哈(意為墳院的果園)石窟,位於牙哈鄉克內什村東南5公里山坡上。現存34窟多已崩塌,較完整的有4窟及僧房、儲藏室窟。壁畫有佛在鹿野苑、白鹿聽經圖等。③克孜喀拉罕(意為姑娘留在那裡)石窟,在庫車新城西北15公里山溝崖壁上。有編號者46窟,38個較完整,「支提窟」和「毗訶羅窟」各半。11個窟有殘餘壁畫,多為佛本生故事中的鹿、猿、鳥等圖像,畫風較簡陋,開鑿時間約在東漢末年至北朝。有2窟的甬道中有斷髮、披甲、佩劍、腳著長靴的武士供養人像,可看出當時龜茲武職官員的服飾。④庫木土拉(意為沙漠烽火台)石窟,又稱庫杜拉千佛洞。在城西南30公里渭干河東岸。是現今新疆僅次於克孜爾石窟的第2大石窟群。共72窟,塑像已全毀,壁畫較完整者有31窟。其中特有題材為:34號窟有5~6層連環故事畫,每層中間有墨書龜茲文題記;出現許多經變畫,如西方凈土變、藥師變、彌勒變等;漢文題記多,次為龜茲文題記,說明盛唐以後漢文通行於龜茲地區。從壁畫及題記看,石窟開鑿於西晉時代,繁榮於盛唐以後,藝術風格頗受唐朝影響,是龜茲地區石窟藝術與中原藝術最接近的一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利普)KongtongShan崆峒山(KongtongShan) 道教聖地。中國史志記載最早名山之一,號稱「西來第一名山」。古籍名空桐,俗稱崆峒。又因山體特徵,有雞頭、笄頭等別名。位於甘肅省平涼城西15公里,涇河上游主流與其北岸支流後峽河之間。長100公里,平均寬15公里,海拔1870~2100米。最高峰山勢陡峻,樹木蔥籠,形成北西西走向的一道天然綠色屏障,故名翠屏山,海拔2123米。地質構造上屬小關山逆斷層,垂直斷距約700米,上三疊統延長群的褐紫色與綠色礫岩及白堊紀底礫岩等垂直節理髮育,經侵蝕形成許多岩崖峽谷及奇峰絕壁等特殊地貌。山頂有兩級老夷平面:2100米的香山頂,上覆第三紀紅層;1900米左右的一級經切割為東、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諸台環列,各有奇勢勝景。合天台、插香台與靈龜台,號稱「八台」,與「四嶺」(鳳凰嶺、獅子嶺、蒼松嶺與棋盤嶺)、「二峰」(蠟燭峰與雷聲峰),同為崆峒山地貌的自然奇觀。諸平台與山麓帶先後修建了佛、道二教基地的「九院」、「十二宮」,共有寺觀42處,大多集中分布在「五台」區,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現僅保存法輪寺的宋石經幢,十方院的元蟠龍石柱,東台寶慶寺的元代石壁及明建凌空塔,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崆峒山多特殊文化勝跡,山上有廣成子洞,山麓有問道宮和廣成泉。又有望駕山及撒寶岩,傳為望秦始皇駕臨及始皇巡幸撒寶處。東台懸崖的岩洞有玄鶴洞和青龍洞(一名歸雲洞),亦為崆峒名勝。1980年在山南的崆峒前峽修成崆峒峽水庫,水電站裝機容量1890千瓦,具有發電、養魚、灌溉及遊覽等綜合效益。有直達中台的登山公路。(馮繩武)KongMiao孔廟(Confuciuslemple) 中國歷代帝王祭祀孔子之地。位於山東曲阜市內。孔子死後第2年(公元前478),魯哀公將孔子的三間故居「因以為廟,歲時奉祀」。西漢以來,歷代不斷給孔子加封追謚,孔廟規模逐漸擴大。現存孔廟為明清兩代所建,佔地21.8公頃。前後院落九進,有三殿、一閣、一壇、三祠、兩廡、兩堂、十三亭、五十四門坊、碑碣二千餘通。氣勢雄偉,布局嚴謹,左右對稱,是中國現存的寶貴古建築之一。大成殿是孔廟主體建築,初建於北宋,清代重建,高32米,重檐九脊,金碧輝煌,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殿之首。大殿正面並列的十根深浮雕二龍戲珠盤龍石柱更為罕見的建築藝術珍品。奎文閣、杏壇、聖跡殿、東廡、西廡及碑亭等藝術價值亦高。廟東南側有高5米的漢白玉孔子雕像。孔廟及附近的孔府、孔林合稱「三孔」,均系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孔府西與孔廟毗鄰,舊稱衍聖公府,為歷代衍聖公官署和私邸。歷代重修、擴建,規模宏大,南北九進院落分中、東、西三路,樓房廳堂463間,佔地16公頃。主體建築在中路,前為官衙,後為內宅,最北為花園,是中國封建社會典型的官衙與內室相結合的建築。府內保存歷史文物數萬件,明清兩代孔府檔案近萬件。孔林在曲阜城北1.5公里處,又稱至聖林,系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佔地200餘公頃,周以高大寬厚的林牆,長達7.5公里余。林內古樹參天,鬱鬱蔥蔥,林下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儀成群。(李樹德)KucheXian庫車縣(KuqaXian)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轄縣,天山南麓重要綠洲。位於塔里木盆地北部。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3.17萬。縣府駐庫車鎮。據《西域同文志》,「波斯語庫為此地,車為眢井(即坎兒井)」。縣城附近現有坎兒井遺址。庫車附近地區西漢時為龜茲國,東漢時西域都護府駐庫車,唐龜茲都督府和龜茲鎮(軍事據點)亦駐庫車。《大唐西域記》等書亦稱屈次、邱茲、屈茲。《元史》作庫徹,均為對音。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設庫車辦事大臣,光緒九年(1883)置庫車直隸廳,1902年改直隸州,其時州境包括新和、沙雅。清末沙雅縣析出,1913年直隸州改庫車縣,1930年析出托克蘇縣(後改稱新和)。縣境北為天山,南為塔里木、渭干、庫車等河流沖積平原。天山有煤、銅等礦產,清曾設銅廠鑄幣。煤礦已開採。東部依奇克里克有小型石油礦,年產原油數萬噸。縣境所在庫車盆地內含鹽岩層達萬餘平方公里。南部荒漠草場產著名羔皮羊。山前平原熱量資源豐富,庫車城年均溫11.5℃,10℃以上活動積溫4330℃,平均無霜期249天。產長絨棉、無花果等喜溫植物。著名果品有小白杏、香梨、石榴等。地當交通要道,主要有沿天山南麓的公路幹線。北起獨山子,3次穿過天山的天山公路以此為終點。民航班機可至烏魯木齊市。在縣境北部海拔2000米處公路旁有高山湖大龍池。縣境附近文物古迹甚多,沿渭干河峽谷有千佛洞石窟(見克孜爾石窟及庫車境內石窟),為僅次於敦煌的藝術寶庫。附近還有古代渠道遺址。(楊利普)Ku"erleShi庫爾勒市(KorlaShi)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位於塔里木盆地北緣、孔雀河畔。面積7450平方公里,人口25.11萬。清設哈阿璊驛(軍台),1929年設庫爾勒設治局,後改縣。1960年起為州府駐地,1979年設市。市北鐵門關有孔雀河峽谷14公里,已建成鐵門關及石灰窯等梯級水電站。塔什店有煤。附近幾縣農產品豐富,生產糧、棉。特產庫爾勒香梨。開都河上游有畜產品。博斯騰湖周圍盛產蘆葦。1960年以後庫爾勒鎮和塔什店均列為重點建設區,建有食品、紡織、機械、電力、煤炭、建材、化工、造紙等工業。目前重工業集中於塔什店,輕工業集中於市中心周圍。南疆鐵路已修築至庫爾勒市,將向西延伸至阿克蘇、喀什等地,擬建的新疆至青海格爾木鐵路亦將以庫爾勒為起點。民航班機可通至烏魯木齊及且末。(楊利普)KuandianManzuZizhixian寬甸滿族自治縣(KuandianManzuZizhi-xian) 遼寧省丹東市屬縣,遼寧重點林業縣。位於遼東低山丘陵東南部,鴨綠江下游北岸。面積6194平方公里,人口44萬。縣府駐寬甸鎮。寬甸得名於寬甸子,始於唐代。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宜於耕獵之故。清光緒二年(1876)設縣。1989年設立自治縣。縣境地勢東北部較高,多海拔千米以上山峰,花脖子山主峰1336米,為全省最高峰。寬甸鎮附近有黃椅山、青椅山等火山。氣候涼爽濕潤,年均溫6.5℃,1月均溫-12.8℃,最低-38.5℃;7月均溫22.4℃。年降水量1136毫米,集中夏季,是省內降水最多地區。無霜期135天。林業資源豐富,林地面積、木材蓄積量均佔全省首位。以落葉闊葉林為主,多柞、樺、胡桃楸、水曲柳等。特產有板栗、柞蠶繭、山葡萄、木耳和中草藥。鐵路有鳳上線(鳳城—上河口)和沈丹線相接。主要公路有鶴大(鶴崗—旅順)、鐵長(鐵嶺—長甸河口)等幹線。鴨綠江可通行客貨輪。電力工業發達,建有水豐(中朝共管)、太平哨、太平灣等水電站。還有採礦、化肥、水泥、機械、紡織、造紙和食品等工業。縣境有中國最大的硼礦。(熊樹梅)KultunFeng奎屯峰(KuytunFeng) 位於中國、俄羅斯、蒙古3國交界處,在友誼峰的北北西方向,兩峰間直線距離僅2000多米。海拔4104米,也是阿爾泰山脈的塔蓬博格多山匯的高峰之一。自然情況與友誼峰基本相同。(袁方策)KuitunShi奎屯市(KuytunShi)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區中心之一,輕工業城市。西距烏蘇縣,南距獨山子礦區,均為20多公里。面積1036平方公里,人口21.99萬。原為奎屯鎮,屬克拉瑪依市轄。1975年8月從克拉瑪依市分出設立奎屯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遷此。1979年9月自治州首府遷回伊寧市後,為自治州轄市。《西域同文志》稱:「維吾爾語奎屯謂冷,地居大山之陰,氣候早寒,故名。」附近地區原為游牧地,清屬庫爾喀喇烏蘇廳(廳治所在地即今烏蘇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墾區中心,周圍有農墾團場10多個。奎屯市由原來人口稀少的牧區小鎮迅速發展為初具規模的輕工業城市。工業有紡織、食品、農機修造等,工業產值約佔新疆工業總產值25%,其中90%為紡織和食品工業產品,棉針織品和多種食品品質優良。附近甜菜種植面積大。奎屯地當烏魯木齊及伊寧至克拉瑪依、塔城、阿勒泰等地要道,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鐵路經此並有公路班車與天山以北重要城市聯繫。(楊利普)KunlunShanmai崑崙山脈(KunlunShanmai) 橫貫中國西部的高大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東到柴達木河上游谷地,於東經97°~99°處與巴顏喀拉山脈和阿尼瑪卿山(積石山)相接,全長2500餘公里;南北最寬處在東經90°,達350公里,最窄處在東經81°附近,為150公里。山勢宏偉峻拔,峰頂終年積雪,屹立在塔里木盆地與柴達木盆地之南。山脈北部與盆地的高差3500~4500米,南部與高原的高差500~1500米。地質崑崙山脈與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間均以深大斷裂相隔。昆崙山地區以前震旦係為基底;古生代時為強烈下沉的海域並伴有火山活動,古生代末期經華力西運動褶皺上升,構成崑崙中軸和山脈的中脊;中生代產生拗陷,經燕山運動構成主脊兩側4000米以上的山體。崑崙山脈與秦嶺構成分隔中國南部與北部的緯向山脈。崑崙山脈的新構造運動極其強烈,晚第三紀以來上升大約4000~5000米;葉爾羌拗陷中的礫石層厚度2500餘米,河谷高階地上則分布有第四紀火山凝灰岩和火山角礫岩;克里雅河與安迪爾河的上游均保存有中更新世玄武岩流與火山口,1951年在於田縣境昆崙山中的卡爾達西火山群的一號火山曾爆發,並伴有現代火山泥石流。東部昆崙山第四紀以來上升了2800餘米,其相關沉積物在柴達木盆地中的埋藏深度達2800米。昆崙山的新構造運動具間歇性,葉爾羌河、喀拉喀什河、尼雅河均形成4~5級階地;各河出山口形成4~5級疊置的洪積扇。自然特徵 昆崙山北坡瀕臨最乾旱的亞洲大陸中心,屬暖溫帶塔里木荒漠和柴達木荒漠,山前年降水量小於100毫米,西部60毫米,東部20毫米,若羌僅為15~20毫米。年降水量隨山地海拔增高而略增,暖溫帶荒漠被高山荒漠所取代,由特有的墊狀駝絨藜與西藏亞菊組成。源於崑崙山脈北坡諸河流,源遠流長,匯流於塔里木盆地與柴達木盆地內流水系。崑崙山脈西高東低,按地勢分西、中、東3段:①西段。從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賽圖拉與葉爾羌河上游的麻扎通過的新藏公路,構成崑崙山脈西、中段的分水界。西段主要山口有烏孜別里山口、明鐵蓋山口、紅其拉甫達坂及康西瓦等,為通往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位於西昆崙山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平均海拔為5500~6000米。受重重山體阻擋,使喀拉喀什河谷中的年降水量僅為25~30毫米,雪線附近的降水量則達300毫米左右;北坡降水量大於南坡,主峰形成現代高山冰川作用中心,年均溫0℃等溫線大致沿4000米等高線通過,最高山帶的年均溫為-15~-7.5℃。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前者的冰川面積為300平方公里,有20餘條冰舌向下散射:北坡冰舌最長為23公里,東坡和西坡20公里;冰舌下達的海拔高度為3900~4900米。後者的冰川面積275平方公里,有16條冰舌下溢,東坡最長21公里,冰舌下達高度5300米。西坡冰舌的長度20公里,下達高度4000~4500281米。雪線高度北坡5500米,南坡5800米,慕士塔格一帶雪線為4800~5000米。塔什庫爾干谷地的海拔3100~3900米,年均溫3℃,年降水量70餘毫米;谷地以東山地的現代雪線,北坡為5000~5200米。發源於西段的主要河流有葉爾羌河,主要靠冰雪融水補給,在盆地北部匯流成塔里木河。西段山地北坡為山地荒漠和高寒荒漠景觀。低於2700米的前山及中山帶下部為紅沙與合頭草荒漠,礫-石質的山地棕漠土,上部為崑崙蒿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鈣-淡栗鈣土。2700~3000米的下部沙土地帶為合頭草荒漠,上部為紫花針茅、銀穗羊茅佔優勢的山地草原,陰坡出現小片雪嶺雲杉林,與山地草原構成山地森林草原。在3000米的塔什庫爾干寬谷中為高位沼澤化草甸。3100~3900米乾旱冰磧丘陵與冰水沖積扇分布著雌雄麻黃為主的灌木荒漠。谷地兩側4000米以上為以粉花蒿和墊狀駝絨藜佔優勢的高寒荒漠。4500~5500米的高山為刺磯松、高寒棘豆高寒半灌木荒漠。海拔5500~6500米的高山下部為高寒稀疏植被,上部為寒凍風化帶。6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②中段。位於新藏公路與車爾臣河九個大坂山即東經77°~86°,主脈向南略呈弧形;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蘭山口是該段聯繫新疆—西藏通道。中昆崙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如烏孜塔格(6250米)、慕士山(7282米)、瓊木孜塔格(6920米),平均海拔5000~5500米,北坡雪線5100~5800米。主要河流有喀拉喀什河、玉龍喀什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及安迪爾河,除和田河上源喀拉喀什河和玉龍喀什河水量較大,有利灌溉外,其他河流出山後很快沒入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山地下部為合頭草、紅沙半灌木荒漠,棕漠土;上部為沙生針茅、短花針茅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鈣土;向上過渡為針茅、昆生蔥、崑崙蒿為主的高寒荒漠草原;在海拔4500米山地內部坡麓及岩屑坡上,墊狀駝絨藜、糙點地梅組成稀疏的高寒荒漠;在海拔4500~5500米的下部為稀疏植被,上部為寒凍風化帶,更高山峰則為冰雪帶。③東段。向東略呈扇形展開,分為3支:北支祁漫塔格山,其南隔以阿牙克庫木盆地,東延為唐松烏拉山、布爾汗布達山;中支阿爾格山,東延為博卡雷克塔格、唐格烏拉山與布青山,地形上與阿尼瑪卿山相接;南支為構成青南高原上的主體山脈可可西里山,東延與巴顏喀拉山相接。昆崙山埡口是青藏公路必經之道。東昆崙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平均海拔4500~5000米,積雪分布在5800米以上的山峰。昆崙山埡口一帶的雪線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400米。雪線附近的年均溫-9~-8℃;山間谷地西大灘(4200米)一帶的年均溫低於-3℃,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山地頂部年降水量略有增加,青藏高原北坡現代多年凍土的下界在4200米左右。主要河流有流入塔里木盆地中的車爾臣河;流入柴達木盆地的有那仁郭勒河、烏圖美仁河、格爾木河及柴達木河,前者由冰雪融水補給,屬於塔里木內流水系;後四者由降水與湖水補給,屬於柴達木內流水系。山地北坡為荒漠化草原,在海拔3600米以下為乾燥剝蝕的基岩山地,幾無植物生長,溝坡及岩屑堆上散生有墊狀駝絨藜,紅沙、合頭草荒漠;3600~3800米過渡為紫花針茅亞高山草原;3800~4500米的山地下部是以小嵩草為主的草原化高山草甸,上部為墊狀植被;4500~5000米以上過渡為稀疏的高寒植叢和寒凍風化帶;5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張維信)KunmingShi昆明市(KunmingShi) 雲南省省會,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工業城市。中國西南門戶、歷史文化名城、對外開放城市。轄4區及安寧、富民、呈貢、晉寧、宜良、嵩明6縣和路南彝族、祿勸彝族苗族2自治縣。面積1.5561萬平方公里,人口354.93萬,其中市區2081平方公里,人口152.46萬。居民除漢族外,尚有回、彝、苗、白、哈尼、納西等少數民族,共佔總人口的12%。戰國時期楚人於滇池地區建立滇王國。西漢屬益州郡谷昌縣,晉為晉寧郡滇池縣。隋、唐時置昆州。唐永泰元年(765)築拓東城,為南詔東都。後改為鄯闡城。宋大理國於此廣建宮室。公元1271年,元設昆明二千戶所,隸屬於鄯闡萬戶府,「昆明」一名始於此,1276年置雲南行中書省,設昆明縣,隸屬中慶路,為雲南行中書省治所。明時改中慶路為雲南府,昆明縣屬之,仍為雲南省省會。清因之。1931年劃昆明縣置昆明市。抗日戰爭時期為中國大後方重鎮。布境位於滇東高原,除北部因普渡河不斷深切,地面較破碎外,大部分地區以起伏和緩的中山、丘陵和相對陷落的盆地(俗稱壩子)為主。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壩子多達70個,佔全市總面積的15%。壩子海拔約為1600~2100米,多是新生代形成的斷層陷落盆地,以滇池盆地最大,內有西南第1大湖——滇池,池周為由20多條河流和滇池淤成的沖積、湖積平原,土層深厚而肥沃,昆明城區即位於盆地內。盆地周圍山地海拔2000米以上。祿勸縣轎子山4247米,為市境最高點。高原面石灰岩廣布,喀斯特地貌發育,以路南石林為最典型。昆明是世界著名「春城」,屬亞熱帶高原型季風氣候,有四季如春,一雨成冬,乾濕季分明的特點。氣溫年較差10~12℃,比同緯度的桂林低8~10℃。如按氣溫劃分四季,則昆明春秋相連長達9個多月,冬季不足3個月。年降水量約1000毫米,雨季5~10月,降水占年總量的89%。11月~翌年5月為乾季,降水稀少,晴天多。日照充足。河流分屬於長江、珠江和紅河3大水系,大部分屬長江流域的滇池水系。早在明、清時期,隨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貿易的發展,昆明就已出現染織、煙草、制茶、絲線和食品等工業作坊。但直至1949年以前,全市僅有50多家工廠作坊,現代工業依然甚少。50年代以後,昆明初步建設成為擁有機械、冶金、輕紡、化工、建材、食品、香料、皮革、電力、儀錶、橡膠、塑料、造紙等多種工業部門結構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其中,以機械、冶金、化工等為主的重工業約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3%,以輕紡、食品為主的輕工業約佔47%。捲煙工業在全國有一定地位。昆明及其附近地區礦藏主要有磷、鹽、鐵、煤、石英砂、鋁土、石灰岩等。磷礦品位高,開採條件好,已探明儲量為13億噸,形成年產300萬噸的生產能力。新建的三聚磷酸鈉廠是中國生產合成洗滌劑和多種化工原料的最大工廠。中國首座最大規模的鈦礦基地於1990年初建成投產。昆明市按功能分區,城區為黨政機構、商業、科教文化、金融財政的集中地;西郊為以汽車等交通機械為主的黑林鋪、綜合性工業的馬街和以銅冶煉為主的普吉等組成的工業片區;東郊為以中小機械工業為主的小壩、以農業機械製造為主的曇華、以鐵路樞紐為主的羊方凹和倉庫貨場為主的涼亭所組成的工業片區;北郊為以機械製造為主的茨壩和捲煙、食品為主的上庄組成的工業片區。遠郊為以鋼鐵冶煉為主的安寧工業衛星城;以機械、儀錶為主的海口工業區;以磷礦、磷化工業為主的昆陽—白塔村—小海口工礦區;郊區為農業發達的商品蔬菜、奶牛和水果生產基地。雲南省交通樞紐。民航有通往仰光、萬象的國際航線及通向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西安、香港等地和省內的保山、思茅、昭通等航線。昆明巫家壩機場是中國重要的航空港和五大國際口岸機場之一。昆明是貴昆、成昆及昆河(河口)窄軌鐵路的起訖點。公路主要有昆畹、昆洛、昆河、貴昆等幹線通往鄰國和鄰省,還修築了通向路南石林風景區的二級公路和至安寧的一級公路。滇池有市內航運線。昆明有雲南大學、昆明工學院、昆明醫學院、雲南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17所;有天文台、紫外線輻射和高山物理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76個。1990年落成的雲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是中國科協系統最大的青少年科技中心。昆明是一座歷史悠久、山明水秀、四季如春的多民族邊疆文化名城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市境有許多名勝古迹和風景區,其中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處。主要有大觀樓、圓通寺、銅瓦寺、大德寺、筇竹寺、古幢、講武堂、石塞山古遺址、古代航海家鄭和故里、著名音樂家聶耳墓等。著名風景遊覽區有西山、滇池、安寧溫泉、黑龍潭、昆明植物園、茶花園和路南石林等。(陳永森 王霞斐)KunyuShan昆嵛山(KunyuShan) 又名姑余山,山東半島東部名山。延伸在文登、牟平2縣間,略作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50公里,面積244平方公里。山地平均海拔517米,主峰泰薄頂(俗稱太婆頂)海拔923米,為山東半島第2高峰。山體主要由元古界花崗岩組成,節理髮育,斷層較多,山脊呈鋸齒狀,經長期風化剝蝕,山勢陡峻,峰巒聳立。山中多「V」型峽谷,谷深坡陡,形勢險峻。流水以主峰為分水嶺,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昆嵛山土層深厚,氣候濕潤,植被生長良好。主要樹種有落葉闊葉林櫟屬,次生針葉林以赤松為主。滿山蔥綠,流水潺潺,風景秀麗。昆嵛山北麓有龍泉溫泉(俗稱龍泉湯),常年湯沸泉涌,如龍吐水,雲霧蒸騰。泉水最高溫度達52℃,含有氟、硫等多種成分,可治療多種疾病,溫泉建有浴池、療養院等。(李樹德)
美景美圖精品美文音樂空間音畫圖文職場技巧感悟哲理星座運情生活智慧史海鉤沉健康智慧書畫古玩網頁特效電腦技巧在線書架精美相冊
您已閱覽
分
秒感謝光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