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四要
養生名著—《萬氏家傳養生四要》
此書為明代萬全所著。萬全,明代著名醫學家,字密齋,湖北省羅田縣大河岸人,大約生於1488年,卒於1578年。祖傳三代名醫,其祖父萬吉坡,父萬筐均從醫知名。萬全不僅臨證經驗豐富,且認真總結,著書立說,當時被譽為「醫聖」。
萬全所著之書甚多,僅刻版收入《四庫全書》的書目就有10種,共108卷,計有《保命歌括》35卷、《養生四要》5卷,《痘科心法》23卷,《育嬰秘訣》4卷,《婦人科》3卷,《廣嗣紀要》16卷,其《傷寒摘錦》2卷,諸書從養生至內、婦、兒諸科均有涉及。萬氏不僅是一位臨床醫學家,於養生亦有研究。他廣泛搜集前人養生學的資料,匯萃諸家之長,參以己見,並親自實踐,著成《萬氏家傳養生四要》一書,他說:「養生之法有四,曰寡慾,曰慎動,曰法時,曰卻疾。」夫寡慾者,謂堅忍其性也;慎動者,謂保定其氣也;法時者,謂和於陰陽也;卻疾者,謂慎於醫藥也。堅忍其性則不壞其根矣,保定其氣則不疲其枝矣;和於陰陽則不犯邪矣,慎於醫藥則不遏其毒矣。養生之要,何以加於此哉。」下面僅就萬全所說的四條養生原則加以具體說明:
第一,寡慾。
萬氏認為飲食,男女情慾是人之兩大慾望,亦是人之常情,此二者皆應節制,強調這是養生長壽的重要方面。
萬氏贊同邵子「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的觀點。他認為,五味稍薄,則能養人,令人神爽;而其味稍多,則隨其臟腑而備有所傷,指出酸多傷脾、辛多傷肝、咸多則傷心、苦多則傷肺、甘多則傷腎。欲善生長壽,宜從每日作起,方保無恙。
第二,慎動。
萬氏說:「人身之中,只有此心,便是一身之主,所謂視聽言動者,此心也,故心常清靜則神安,神安則七神皆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心勞則神不安,神不安則精神皆危,便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又說:「人之性常靜,動處是情,人之性未有不善,乃若其情,則有不善矣。心純性情,吾儒存心養性,老氏修心煉性,佛氏明心見性,正養此心,便之常清常靜,常為性情之主。」可見,萬氏是主張慎動主靜的,並具體指出,視過損明,語過損氣,思過損神,欲過損精,人們應當「儉視養神,儉聽養虛,儉言養氣,儉欲養精」。
這裡要指出的是,萬氏養生之慎動觀,並非強調靜止不動,而是要求動而中節。其所倡目宜常瞑、發宜常櫛、齒宜數叩、津宜常咽、背欲常暖、腹欲常摩,均是從動而中節的觀點提出的。在其養生慎動觀點的指導下,萬氏又具體指出打坐,調息是養生主靜的工夫,因為二者可使心不妄動。
第三,法時。
萬氏說:「凡大地之氣,順則和,竟則逆,故能致災咎也。」說明了萬氏繼承了順四時養生的思想。他根據《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具體提出「春夏教以禮樂,秋冬教以詩書」的方法。他認為,這種方法亦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法也。蓋春生夏長,乃陰氣發泄之時,教以禮樂者,歌詠以養其性情,舞蹈以養其血脈,亦養陽之道也;秋冬收藏,乃陰氣收斂之時,教以詩書者優遊以求之,涵詠以體之,亦養陰之道也。
第四,卻疾。
萬氏在《內經》「治未病」思想啟發下,提出了卻病養生的一系列方法。如他說:「不知保身一失也,病不早治二失也,治不擇醫三失也,喜峻葯攻四失也,信巫不信醫五失也。」他提出健康之人,重在自身調養,重在生活中調攝,藥物之使用乃不得已而求之,不可濫用,正所謂「無病服藥,如壁里良柱,為害甚大。」對於已患疾病,萬氏除強調早治外,亦強調辨證施治。
(原文)
夫食色,性也。故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口腹之養,軀命所關。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屋廬子之無解於任人之難也(1)。設如方士之說,必絕谷,必休妻而後可以長生,則枵腹之瘠(2),救死不贍,使天下之人墜厥宗(3)者,非不近人情者之惑歟?
孔子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蓋男子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精氣益焉:精者,血之液;氣者,精之導也。少之時,氣方盛而易溢。當此血氣盛,加以少艾之慕,欲動情勝,交接無度,譬如園中之花,蚤發必先萎也,況稟受怯弱者乎?古人三十而娶,其慮深矣。
古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大衍(1)之數五十,天地之中數也。陽數二十五,陰數二十五,男子三十而娶,因其陽常不足,故蓋之以五;女子二十而嫁,因其陰常有餘,故損之以五也。是故,長男在上,少女在下,則震兌交而為歸妹也(5)少男在上,長女在下,則艮巽交而為盅也(6)。歸妹之吉,帝已以之;盅之凶,晉候之疾不可為也。
人能知七損八益,則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不知此者,早衰之道也。何謂七損八益?蓋七者,女子之數也,其血宜瀉而不宜滿;八者,男子之數也,其精宜滿而不易瀉。故治女子者,當耗其氣以調其血,不損之,則經閉而成病矣;男子者,當補其氣以固其精,不益之,則精涸而成疾矣。古人立法,一損之,一益之,制之於中,使氣血和平也。
今之男子,方其少也,未及二八而御女,各通其精,則精未滿而先瀉,五臟有不滿之處,他日有難形壯之疾,至於半衰,其陰已痿,求女強合,則隱曲不得而精先泄矣。及其老也,其精益耗,復近女以竭之,則腎之精不足,取給於臟腑,臟腑之精不足,取給予骨髓,故臟腑之精竭,則小便淋痛,大便干秘,髓竭則頭傾足軟,腰脊酸痛,屍居於氣,其能久乎?故呂純陽仙翁有詩云:
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伏劍斬愚夫,分明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
其男子傷精,病小便淋痛,大便干秘者,以腎開竅於二陰。其溺塞者,氣病也。時陰病難者,血病也。宜補其氣,則津液行而溺自長;補其血,則幽開通而便自潤也。宜補腎利竅丸主之。
男子夢交而泄精,女子夢交而成孕,或有淫氣相感,妖魅為祟,神志昏惑,魂魄飛揚,日久不愈,如顛狂乃召巫覡以逐之,抑未矣。苟非得道,如許旌陽,薩守堅者,必不能驅治之也,惟務成子螢火丸方可除也。
右上三條,皆不能清心寡欲病。
盂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寡之者,節之也。構精者,所以續綱常也;寡慾者,所以養性命也。予嘗集《廣嗣紀要》:一修德,二寡慾,然則寡慾者,其延齡、廣嗣之大要乎?予嘗讀《易》,「澤上有水」曰節(7),滿而不溢,中雖悅慕,若險在前,心常恐陷。節之,時義大矣哉!若或反之,水在澤下(8),則以漸滲泄其涸也,可立而待矣。困於坎中,猶有悅心,困而又困,雖有盧扁不可治也。生、人所欲也。所欲,復有甚於生者乎?死,人所惡也,所惡,復有勝於死者乎?帷其溺於聲色之中,盅惑狂悖,由是而生有不用也,由是而死有不辟也,《詩》云:「士也無極,二三其德。」此之謂也。
有人於此嘗語人曰:「欲不可縱,縱則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哀。」可謂知養生矣,至於暗居獨處之時,目有所接,心火?起,雖有災害,亦莫之顧。故曰:寡慾只在謹獨。
今之養生者曰:心者,神之主也;腎者,精之府也;脾者,谷氣之本也,三者交養,可以長生。苟神太煩則困,精太用則竭,谷太傷則減,雖有補益之功,不能勝其旦暮之牿矣(9)。廣成子曰:「服藥千朝,不如獨宿一宵。」誠哉,斯言也。
今指利刃語人曰:「是可蹈乎?」曰:「不可。」指鴆毒語人曰:「是可咽乎?」曰:「不可。」因語人曰:「佳麗之色,利於刃也;膏粱之味,毒於鴆也。遠而疏之,不可狎也。」則群笑而起,一朝病生,迎醫治之。販以百金不愛也(10)。臆!「曲突徒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其此之謂也。
夫男子十六而精通,至六十四歲而精竭。女子十四歲而經行,至四十九歲而經斷。初生之時,形體雖具,精血猶未生也。必待哺乳之養,水谷之氣,日生月長,男子十六而精始溢,女子十四而血乃瀉,成之何其難也?男子八八而精竭,女子七七而血盡,敗之何其易也?即夫以十年所生之精血,尚不免於百半之用,譬諸草木,氣聚於春者,復敗於秋也,雖欲留之,只有許多分數。況以難成易敗之精血,不知愛惜,反暴疾之,所以不待八八、七七之期而早斃矣。
交接多則傷筋,施泄多則傷精。肝主筋,陰之陽也,筋傷則陽虛而易痿。腎主精,陰中之陰也,精傷則陰虛而易舉,陰陽俱虛,則時舉時痿,精液自出,念慮雖萌,隱曲不得矣。當是時也,猛省起來,遠色斷想,移神於清凈法界,歌舞以適其情,谷肉以養其身,上藥以補其虛,則屋破猶堪補矣。苟不悔悟,以妄為常,乃求興陽之葯,習鑄劍之術,則天柱折,地維絕,雖有女蝸氏之神,終不能起家中之枯骨也。
今人好省者,以御女為長生之術,如九一采戰之法,謂之奪氣歸元,還精補腦,不知渾濁之氣,渣渣之精,其機已發,如蹶張之弩,孰能御之耶?已(泄)之精,目不能制,豈能采彼之精氣耶?或謂我神不動,以采彼之氣,不知從入之路何在也?因此而成淋瀝者有之,或謂我精欲出,閉而不泄。謂之黃河逆流,謂之牽轉白牛,不知停蓄之處為癰為腫者有之,非以養生,適宜害生也。
古人有見色不動,如鳩摩羅什之受宮人(11),這是鐵漢,如何學得?必如司馬公之不置姬妾,關雲長之屏美女,劉倚(12)之卻名姝,然後可養此心不動也。堅白不至而欲自試於磨涅(13),其有不磷緇者(14),幾希!
項羽喑啞,叱吒幹人,自廢垓下之變,乃與虞姬對位,漢高祖見太公置俎上,略無戚容,誅戮功臣,何其忍也!病革(15)之時,乃枕戚姬之膝而垂涕焉。蘇武在匈奴吞氈嚙雪,所持節旄盡落而志不屈,何其強也!乃納胡婦生子。雖曰項羽之泣虞姬,恨別也;漢高祖之泣戚姬,防患也;蘇武之納胡婦,為養也;然尤物移人,終然不免。
古人教子,舞刀、舞劍、學文,朝習夕游焉,所以涵養德性,禁其非心也。故能氣質清明,德業成就,福壽綿長。今之人則不然,所以福德不及古者遠矣。
配匹之際,承宗祀也,婚姻以時,成男女也;夫婦有別,遠情慾也。故身無痾疾、生子賢而壽。今人不知宗祀為重,交接以時,情慾之感,形於戲謔,燕婉之私,朝暮陽台,故半百早哀,生子多夭且不肖也。故曰:寡慾者,延齡廣嗣之第一緊要也。
(注釋)
(1)屋廬子:指孟子弟子屋廬連,戰國時人,著書言彭聃之法。屋廬,複姓。任人:內心包藏兇惡之人。(2)枵腹之瘠:猶飢餓之病。枵,空也。(3)墜厥宗:墜,即落下,引申為失去。厥,他的。墜厥宗,意為為絕他的時嗣。(4)大衍:言揲蓍之法。古代用數蓍草莖占卜的一種迷信方法。(5)歸妹:《周易》卦名;兌下震上。兌卦上爻為陰爻,為少女,處于震卦下爻陽爻為長男之下。震兌二卦相交,符合陰陽調平之理,少女與長男結合,為吉,故算歸妹(妹可出嫁)。帝以合歸妹之卦以成婚而吉。(6)蠱:《周易》卦名,巽下艮上。巽卦初爻為陰,為長女,震卦上交為陽少男,據陰有餘而陽常不足之理來推,陰陽失調,易使人惑亂,故少男長女不能婚配,此謂交女太多,陽更不足。晉候溺於此,故疾不可治。(7)節,《周易》卦名,下為兌,兌代表澤,上為坎,坎代表水,故曰「澤上有水。」《象》曰:「節,君子以制度數。」謂要強調節制人的慾望。(8)水在澤下:以卦象來說是困卦,坎下兌上,《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下卦陽爻困於坎中,猶溺於女色之中,則所得之病即使扁鵲也難治療。(9)牿:牛馬牢也,又同桎梏之梏,此謂整天處於精氣神的耗損之中。(10)貺(kuang況):謂贈,不愛,不吝借之意。(11)鳩摩羅付之受宮人:當為鳩摩羅什及受宮人。鳩摩羅什,晉代高僧,天竺人,7歲出家,從師受經,日誦千偈,妙解大乘經,後秦時入中國,被待為國師之禮。受宮人,為受宮刑之人,即太監。此謂僧人和太監能起色不起。(12)劉倚:後漢、宋、元、明史皆載有劉琦之名,但卻名姝者不詳為何朝之劉琦。(13)磨涅:猶石磨。(14)磷緇:謂使堅白之物受磨而薄,受染而黑,喻受外境影響而同化。(15)革:急也。病革:即病急。
(按語)
本段原文選自《養生四要》之《寡慾第一》與《廣嗣紀要》之《寡慾第二》,都是論述縱慾之害和寡慾之利的。但內容各有側重,互不重複。本篇是側重於論述養生長壽必須節制房事,《廣嗣》篇側重於論述欲得優生子嗣則必須寡慾。至於如何節慾,原文重複強調了《廣嗣紀要》中「寡慾只在謹獨」之法,以使「夫婦有別,遠情慾也」。還指出:「古人教子,舞刀、舞劍、學文,朝習夕游焉,所以涵養德性,禁其非心也。」這就是要豐富文娛體育活動,且使「氣質清明,德業成就,福壽綿長」,是積極有益的養生之道。
此外,原文論述寡慾的一個重要思想,也是必須提倡的,即反對早婚。如原文引用呂洞賓的詩云:「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伏劍斬愚夫,分明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髓骨枯。」這首詩形象地指出早婚有喪生殞命之害,還用利刃、鴆毒為喻,警告縱慾之人,還從臟腑氣血理論上闡明節慾養生的重要性,並批判了好色者「以御女為長生之術」的荒謬說法。大力倡導他人提出的「欲不可縱,縱則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哀,可謂知養生矣」。
(原文)
五味稍薄,則能養人,令人神爽,稍厚隨其臟腑各有所傷……初傷不覺,久之則成病也。人食必兼味者,相因欲其和也。無放飯,無流者(1),節之禮,謹防其過也。凡人食時微覺胸中不快,此食傷也。服消導之劑以助脾之傳化,不可隱忍,久則成積矣……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縱口,當念病從口入,惕然自省。如上古之人,飢則求食,飽則棄余,可也。苟不如節,必饜足(2)而後止,則氣味之偏,害其中和之氣。傳化之遲,斯成苑(3)病之積矣。為脹為滿為痛,縱一時之欲,貽終身之害。
——《養生四要》
(注釋)
(1)歠(chuo卓):飲。
(2)饜(yan足):飽足。
(3)苑:疑為「菀」字之誤。菀,積也。
(按語)
本段原文主要談飲食養生之意義,認為腸胃是飲食水谷受納。消磨之場所,飲食多少應有分數。過多腸胃則不能受納,或溢而上出,或不得消化而停滯於中,此與《黃帝內經》「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的觀點是一致的。
推薦閱讀:
※睡眠美容養生讓你容顏煥發
※飲食養生指南 揭露日常最傷骨骼的6種食物
※決明子之養生之道
※夏至節氣如何保養?養這一點,勝過補一年~24節氣養生大全~
※秋季最養生的八大最佳食物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