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政局」攪動日本政治地殼

「地震政局」攪動日本政治地殼【人物】:王屏    【相關事件】:日本大地震

摘 要:
由於救災工作迫在眉睫,國會表決以及選舉活動都將受到影響而滯後,菅直人政權獲得挽回威信的喘息之機。菅直人能否帶領日本國民跨越眼前的這道「戰後最大難關」,是考驗其是否能繼續執政的關鍵所在。
事件背景:
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發生9級地震,東京有強烈震感,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並引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

就在日本首相菅直人爆出違法接受外國人政治資金捐贈的當口,空前的「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了。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暫時緩解了菅政權的燃眉之急。國難當頭,朝野之爭不得不有所收斂。執政黨內部隨著仙谷由人和前原誠司的下台,其緊繃的態勢有所緩解,權力以及路線鬥爭在空前的天災面前也被淡化。沒有哪個派別的政治家願意在此刻接手這個爛攤子。不過,這場緊急的救災工作卻給菅直人內閣創造了一個「立功贖罪」的好機會。但是,在巨大地震導致的巨大損失面前,任何人似乎都無力回天。因此,菅直人內閣要想「立功」談何容易,弄不好,還要落得一個被追究責任的地步。雖說巨大經濟損失之後往往會拉動「內需」提升並引領經濟增長,但所需時間至少半年,可是,瞬息萬變的政局能否等到經濟奇蹟的來臨還是個未知數。

日本民主黨作為執政的新手,自2009年9月上台以來,歷盡千辛。上台伊始,執政的民主黨在首相鳩山由紀夫以及黨幹事長小澤一郎的帶領下,對外主張「日美對等」、「構建東亞共同體」;對內主張「行政刷新」、對官僚實行「大掃除」。民主黨政治家一改自民黨長期執政的頹廢態勢,給人以煥然一新之感。但是,這種上升態勢只勉強保持了半年左右。首先,其外交政策面臨來自美國的巨大壓力以及日本國內保守政治家與親美精英的強烈反對。其次,無視「官僚」的作用讓民主黨政治家在管理國家的過程中吃盡了苦頭。2010年5月底,鳩山無奈地與美國簽訂了有關駐日美軍基地搬遷的共同聲明。鳩山「與美對等」的外交路線破產。在內政方面,所謂的「政治主導」讓當時的鳩山首相孤軍奮戰,他成為缺少外務、防衛官僚配合的「光桿司令」,最終只好無奈地「解甲歸田」。

菅直人政權上台後,作為「選舉看守內閣」,其首要任務就是領導民主黨在2010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取勝。然而,結果卻是民主黨慘敗,日本政壇再現「扭曲國會」態勢。面對執政的困難局面,菅直人政權不但沒有及時地糾正鳩山政權末期的錯誤,反而大幅修正民主黨政權的執政理念與方向。民主黨上台前發布的「政權公約」不僅未得到落實,還自食其言出爾反爾。四鄰外交更是搞得雞犬不寧。9月份民主黨黨首選舉,菅直人在黨內國會議員中以微弱多數票上台。這意味著在黨內派閥鬥爭中,其政治根基並不牢固。但是,菅直人並沒有採取「和為貴」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團結黨內大多數。9月中旬菅直人第一次改組內閣成立後,「小澤派」受到排擠和打壓,加劇了其內部的權力鬥爭與路線鬥爭,大大地降低了民主黨政權的執政能力。

「小澤派」主張回到民主黨奪權時的「原點」,履行當時對選民的承諾。原口一搏甚至要將民主黨分為「民主黨A」與「民主黨B」,以此與菅直人一派的政策路線劃清界限。因此,菅直人繼任黨首並改組內閣以後的日子很不好過。先斷左膀官房長官仙谷由人,又失右臂外長前原誠司。菅政權內政混亂,外交四面楚歌。中日關係也經受著煎熬。改組內閣成立伊始便顯露「後菅時代」端倪,左膀右臂盡失成為「後菅時代」的主要標誌。正待「3月危機」來臨之際,「東日本大地震」突然發生。福兮?禍兮?

菅直人脫下西裝,換上抗震救災的工作服。國難當頭,「救災第一」。朝野之爭、路線分歧似乎在一夜間被凝固。近鄰各國也暫時擱置領土爭議,投入到「人道救援」的行列當中。日本歷史上空前的大地震,凍結了日本的政治勢力圖,也帶來了世界範圍內對日本的關注與同情。為感謝日本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災援助,也為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中國救援隊正在日本展開災後救援活動。但願中日兩國在共同與天災抗爭的過程中,促進相互的了解和信任。

13日下午,菅直人首相與最大在野黨自民黨黨首谷垣禎一會談,再次呼籲朝野共同應對救災。谷垣黨首也提出書面請求,建議動員海上自衛隊、警視廳、各都道縣警察機動隊參與救災,並希望美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能支援救災。同時,他還建議對福島的兩個原子能核電站的信息報告體制進行詳細的一元化管理,有一個「萬全的應對措施」。此前,自民黨與公明黨曾建議國會休會,但是,執政的民主黨沒有同意。最終,眾參兩院議長協商「自然休會」。本來,根據日本《國會法》第15條規定,正在召開的國會如果休會需經眾參兩院議員全體表決。所謂「自然休會」意味著國會在形式上仍屬召開狀態,如有需要,處在救災過程中的各位議員隨時可以對所需法案進行表決,這種做法也算是國難當頭朝野折中的結果。

無論如何,菅直人內閣在空前的大地震面前,將擔負起領導國民抗震救災的艱巨任務。此時此刻,想推翻現政權的政治活動得到收斂。不論是在野黨,還是執政黨內部的不同政見者,都將暫時偃旗息鼓投入救災工作。不過,他們將密切關注菅直人內閣在領導救災過程中的一言一行,如有過失,都將被一筆一筆地記錄在案。本來,目前的地震危機應該成為菅直人政權擺脫眼前政治困境的契機。但是,如此嚴重的災難,要想取得救災的大勝利,似乎前景不容樂觀。能夠預見到的是,通過救災支援,日本與周邊國家的緊張關係將得到適當的緩解。也就是說,菅直人內閣的周邊外交將有一定的改善。就內政而言,對於菅直人內閣來說,未來有兩大關口,一個是預算相關法案能否在國會獲得通過,另一個就是4月份的統一地方選舉民主黨能否獲勝。前者的關鍵是,法案如果在參議院遭到否定,眾議院再表決時如何拿到三分之二的票數;後者的關鍵是,菅直人是否具備領導這次統一地方選舉的威信。由於救災工作迫在眉睫,國會表決以及選舉活動都將受到影響而滯後,菅直人政權獲得挽回威信的喘息之機。菅直人能否帶領

推薦閱讀:

風水地殼歌(五)

TAG:日本 | 地震 | 政治 | 地殼 | 日本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