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鹽井天主教堂
鹽井天主教堂位於西藏昌都地區芒康縣納西民族鄉,國道214線旁。該教堂是西藏目前唯一保存下來並持續在使用的天主教堂。
教堂於1855年由法國傳教士創建,但原教堂在文革期間被毀。現在的教堂是2000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整個教堂佔地面積12225平方米,建築面積2618平方米。教堂充分體現了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特色。藏式土木結構,建築風格結合了西方與藏族建築藝術特點,外部為純凈的白色,鐘塔高聳,內部整潔宏偉,裝飾是典型的哥特式高大拱頂,木質拱形內飾。天花板上繪有根據《新約》和《舊約》題材的壁畫。外部則吸納了藏族民居呈「梯」字形式樣,色彩艷麗的外牆和庭院顯現著別樣的風情,除了耶穌像、聖母像和一些裝飾品外,還有傳統的紅燈籠和潔白的哈達。與此相對的是個兩層樓的小四合院,樓上是神職人員生活起居的地方,樓下是宗教場所,小小的禮堂里,面對著聖母像殿堂里跪滿了虔誠的藏族信徒。
19世紀末,大批外國天主教傳教士和探險家踏上了雪域高原的土地,他們契而不舍地探求西藏的奧秘和開拓傳教的途徑。1865年,天主教傳到鹽井。據說,當時有3個法國傳教士取道四川來到芒康傳道。而首次來到鹽井打開傳教局面是鄧德亮神父和比神父。他們一開始是向當時的噶廈政府芒康管區的貢塘喇嘛處買些鹽井,收容無家可歸的人,為他們建立家園,使他們信奉天主教。後來,他們直接向當地的政府要求一張牛皮之地,而當時的地方主事人想,一張牛皮之地能有多少,便允了,可沒料到,傳教士把牛皮剪成一條牛皮繩,把整個上鹽井都圈了進去。這樣一來,傳教士既有地建起了規模宏大的西式教堂,還有田地供養被收容的人耕作。隨後,教徒們慢慢聚集在上鹽井落戶,教堂也隨之逐步擴大,並用英文傳教,
天主教的進入,使得淳樸的藏族人民又接觸到了另一種思維方式。自1865年至1949年歷經17位外藉本堂神父。解放後,宗教終止。直到改革開放後宗教又慢慢興盛起來。現教堂有神父1名,修女2人,主要為附近的500餘名天主教徒服務。每年的聖誕節、復活節及每周一次的彌撒,信徒都會前來用藏語讀《聖經》,用藏語詠唱讚美詩,也會不定時地前來禱告或懺悔。 傳教士們不僅恢復修建了教堂,而且與巴黎教會區域的教士取得了聯繫。這樣他們就得到了人員和物質上的幫助,後來,他們把三省一區(藏區一帶)所有的教堂融合為一個教區,教區先設在巴塘,後搬到康定。教區專門設立藏文學校,讓傳教士上學學習藏文,這樣可以更好地為藏族群眾傳教。上鹽井教堂第四位本堂神父叫尼德龍,他不僅翻譯了大量的藏文經書,而且還設立了夜校,聘請本地的老師為信徒授課,讓他們認字。這不僅提高了信徒的素質,而且增加了信徒的數量,從而天主教在本地的地位和影響越來越大,信徒越來越多。鹽井是西藏境內納西族聚居之地。鹽井村及其周邊地區納西族、藏族等各族群眾已多信天主教,他們每周都到教堂做禮拜。天主教在鹽井已經蓬勃的發展起來了。
佛教雖然作為一種外來文化,但被藏族人們接受、繼承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到了五世達賴喇嘛時期,僅佛教的宗派就達幾十個,佛教已逐漸衍化為本土信仰,成為藏傳佛教。而天主教要在藏傳佛教已成為本土宗教的地方來傳播卻經歷了不少的磨難和波折。從1905年開始就跟佛教發生了爭端,先是部分信徒死於佛教徒手中,後來雖然再沒有發生過流血事件,但是一直受到剛達寺全體僧尼和信徒的欺辱,鹽井的神父和信徒都敢怒不敢言,特別是最後一位外國神父,瑞士的杜神父在鹽井傳教期間雙方的矛盾衝突最為激烈,1940年左右剛達寺的僧尼第一次把杜神父驅逐出境,但在部分人士的協調下,杜神父再次回到鹽井,可是仍一直改變不了受佛教徒敵視的局面,這樣熬過了兩年的時間,1949年佛教教徒第二次把杜神父驅逐出境,杜神父帶著一位叫多西的教徒前往拉薩訴情,結果在路上死於剛達寺四位武裝喇嘛的槍口下,這樣便結束了外國傳教士在鹽井傳教的歷程。
而今上鹽井村80%的群眾近600人信奉天主教,並有一名當地的藏族神父,名叫魯仁弟。每周禮拜,念譯成藏文的《聖經》。現在天主教的建築風格兼藏漢之長,並保留了一部分西洋風格。信徒的名字一般都由神父取名,名字和歐洲人相似。人死後(自殺的除外)按天主教的儀軌進行土葬。信徒的生活方式、習俗都與當地藏民族相同,且有部分家庭一家有兩種信仰,既有信天主教的教徒,也有信藏傳佛教的教徒。當地有趣的文化現象是:外來的納西族都信奉藏傳佛教,而土生藏族卻是虔誠的天主教徒。
鹽井是著名的井鹽產地,井鹽的生產已有上千年歷史,名稱也由此而來。這裡的鹽田,被稱為「陽光與風的作品」,至今仍完整保留著世界獨一無二的古老製鹽術。這裡的鹽田與一般那種一望無際的白色天然鹽場不同,這兒所謂的鹽田,其實是在江邊搭建的一些土木結構的平台。而這些平台的構建也著實要費一番工夫;首先,用較細的滾木沿坡搭建木框架,然後在框架的頂端鋪上一截截的木板,再用細碎石和粗泥夯實,最後一道工序是用極細的黏土把平台表面夯平滑,並以十幾平米為標準劃分成若干田塊,其中,靠邊的一塊鹽田的四邊壘高一些,用來儲存從鹽井背來的滷水,這樣整個鹽田的工程就完成了。
在瀾滄江兩岸長近300米的狹長地帶,鹽田綿延從江邊一直鋪排到山上,層層疊疊,有數千塊。這裡鹽水是從井裡打出來的。鹽水井就在江邊,這兒的鹽水井有的幾米深,有的近十米,工人們身背圓柱體的木桶,順著狹窄的木梯下井舀滷水,並將滷水存儲在鹽田邊的槽溝里。其他的工人將滷水從槽內舀出倒入鹽田裡。經過一天日頭的暴晒和江風的吹拂,第二天鹽田裡就結晶出白色的鹽粒了,人們再用一種齒口短而粗的木梳形器,把鹽粒掃起運到鹽庫里,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培丁鹽田了。經過一年滷水的滲透,鹽田下的支架上掛滿了鹽柱,一根根極像溶洞里的石鐘乳,把它們捻碎了就是鹽粒中的精品。鹽田每年要翻修一次,大約是在公曆的11月進行,即:把鹽田表面的土塊敲掉,把浸泡了一年的木框架卸下來,泡在清水裡,把木架里的鹽份提煉出鹽粒,再把木塊重新支在框架上,以同樣的工序再重建鹽田。
每次灌滿滷水,兩三天就能在每塊鹽田上收穫結晶鹽10來公斤。遠遠望去,鹽井蒸汽騰騰,井周霧氣瀰漫,走到井口,可見溫熱的鹽水在深約五六米的井下向上鼓突,咕咕有聲。更為神奇的是採用同一處的滷水源,相同的加工器材和同樣的加工技藝,在瀾滄江兩岸製成的鹽卻呈紅、白兩色。「有付出才有收穫」這句俗語,在這兒體現的淋漓盡致,也只有在這兒干過一陣的人,才會有更深切的體會。
鹽井地處藏東昌都地區的南面,是芒康縣的一個鄉鎮,這兒四面環山,處在瀾滄江的河谷之中。一條天然的狹長河谷把鹽井鄉分為兩段,依照藏族以河流的上下游命名的習慣,河流的上游叫上鹽井,這兒70%的居民是天主教徒,下游叫下鹽井,這兒的居民與上鹽井的部分居民都是佛教徒。兩種信仰的人們相處十分和諧,他們一起勞作,一起生活,卻各自信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並沒有帶來更多的隔閡和不便。從下鹽井前往上鹽井的峽谷拐角,立著一座白色的佛塔,五色的經幡在風中搖曳著與峽谷對岸的天主教堂遙相呼應。 還有,淡綠色的鹽池,雪白的鹽田,與湛藍的瀾滄江水和曠野花草樹木互相映襯,美不勝收。
推薦閱讀:
※在我國有沒有可能成為天主教紅衣主教?
※如何評價中特誓攻擊天主教文章《你所不知道的天主教》?
※傳教士怎麼看待太平天國?
※Σ?μβολο του Αγ?ου Αθανασ?ου
※天主教是如何在中國擴張的?地球知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