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 – 國學網
生平簡介
法藏(643——712),字賢首,生於唐貞觀十七年,俗姓康,因此也常被人稱康法藏、康藏、康藏國師等。他是康居國(今烏茲別克共和國撒馬爾罕一帶)人。對佛教傳播來說,西域諸國的地位相當重要,有從西域來華傳教的僧人,也有西域人到中國定居而成為高僧的,法藏即是其中之一。
法藏的先人曾做過康居國丞相,從他祖父輩起遷入長安,其父親康謐在唐王朝任左衛中郎將,他也出生在長安。
異常可惜的是,對於這位佛教史上佔據一席之地的高僧,我們卻很難知道他幼年及少年時期的詳細狀況。只能猜測著認為,既然出生在世胄之家,法藏想必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而他對佛教的信心也多半來自於康居族人的熏陶。據文獻記載,他在十六歲時就曾經到岐州法門寺的阿育王舍利塔前燃燒了一根手指作為「法供」,誓悟佛乘。次年,他離家到太白山求法,學習道家「餌術」的同時,參閱方等諸典——即包括了他終身精研的《華嚴經》,直到聽說母親身體不適,才中止下山。
回京之後不久,法藏知道智儼法師在雲華寺宣講《華嚴經》,就到那裡跟隨學習。智儼法師是法藏一生中最為關鍵重要的老師,這段求學經歷也是他一生中最為關鍵的階段。從那以後,法藏奠定了他日後的治學傾向。當時的長安擁有聲名顯赫的玄奘法師,以法相唯識學為顯學,而法藏捨近求遠,禮智儼為師,在譯場中又因與玄奘意見不合而退出翻譯工作,從這即多少可以窺見法藏當時的思想與學術志趣。
法藏以俗家弟子的身份,與智儼相處了整整九年,智儼門下優秀者眾多,其中法藏為中國華嚴宗體系的實際構建者,同窗義湘為新羅華嚴宗初祖,兩個國家的華嚴祖師在一師門下,也是佛教史上一段佳話了。到總章元年(668),智儼自知時至,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敦促法藏出家,並寫信給教界幾位大德說:「此賢者注意於《華嚴》,蓋無師自悟,紹隆遺法,其惟是人!幸假餘光,俾沾制度。」 隨後不久,法藏在那些大德的推薦下,應敕於太原寺剃度,並任該寺住持。四年以後,唐高宗降旨令京城十位名僧為法藏授具足戒——成為正式比丘僧人的標誌,賜號「賢首」。初為沙門,從起步階段開始,法藏就已經擁有了非比尋常的佛教地位,似乎昭示了他日後的光輝。
法藏出家之後,便在太原寺講《華嚴經》,這是他講經弘法的起點。在法藏一生中,前後共講了三十餘次華嚴,並曾經先後為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五人講學,因此被稱為「五帝門師」。他在講學時非常注重方法,講解玄理的時候,曾取來十面鏡子,分八方安置,上下方也各安一面,讓鏡子面面相對,而在中間安放一尊佛像,再燃起一盞燈來照射鏡面,就利用鏡子中重重映照的影響來說明什麼叫做「無盡緣起」。尤其有名的是他曾用殿腳的金獅子作譬喻,為武則天說明什麼是六相十玄,這一段內容後來集成《金獅子章》,成為華嚴宗名著。
除了講學以外,法藏也是名重一時的譯經大德,他生在漢地,又與西域有極大淵源,在語言關上幾乎不存在什麼障礙。從高宗調露元年到中宗景龍四年,前後三十多年時間中,法藏都積极參与譯經活動,特別是對他專一生之力的《華嚴經》,用心尤勤。華嚴漢譯始於東晉,共六十卷,又稱《六十華嚴》,法藏通過對勘梵文文本,知道晉譯有闋。唐高宗儀鳳四年,法藏聽聞中印度的日照三藏攜來許多梵本經論,其中有相當於《六十華嚴》的梵本,遂請其補譯缺失。武則天證聖元年(695),法藏襄助實叉難陀,根據于闐梵本譯出《八十卷華嚴》,這是華嚴諸種譯本中卷數最多的一部,但法藏仍不滿意,又與晉、唐兩譯對照,漸次補缺,直到聖歷一年(699),新譯《華嚴經》告成,法藏在洛陽佛授記寺宣講,深得武后賞識。在《華嚴經》之外,法藏所協助譯出的經書還有《密嚴》、《金光明最勝王》、《大寶積》等經。
在譯經活動中,法藏擔任的角色多是「筆受」與「證義」,證義一職對佛教教義的理解、闡釋、把握等要求極高,可見法藏以義理見長於諸僧。
法藏與唐皇室的往來極為密切,因此在其一生之中,有過不少為國家設壇祈雨、祈雪、建立法會的記載。其中以武則天的相關記載尤盛,神功元年(697),武則天因契丹犯邊,特詔法藏依經咒法配合征伐,法藏遂建立十一面觀音道場,按《神咒經》行道,事畢則受優詔慰勞。如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也是法藏佛教事業推行極為順利的助力之一,可以說,法藏是唐高宗至睿宗時,佛教教團與政府王室的橋樑。
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法藏正開始闡釋唐譯《華嚴經》,剛剛講到第一品《世主妙嚴品》第六行,但他已經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於是決定越次闡釋第二十七品《十定品》。在講完第「九定」後,於十一月十四日,在大薦福寺去世,圓寂前十二天,他剛剛度過自己七十歲的壽誕,僧臘四十有三。
十一月二十四日,沙門法藏葬於神禾原華嚴寺南,敕謚賢首。
推薦閱讀:
※《國學舉要-儒卷》序
※【國學】《聲律啟蒙》——繁體字
※回歸國學之源--用「觀象」構建通向和諧世界的思維通路
※心靈雞湯與偽國學的合流(下)
※朱元璋刪除了《孟子》原來是這個原因啊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