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靜物 · 作畫的思路與步驟

-----------最精彩的美術類公眾號------------

素描靜物是繪畫學習的基礎,一般我們寫生對象都是生活中最為熟悉的物體,如水果、陶罐、蔬菜、花卉等。我們要多都去觀察分析,找到每組靜物的表現方式,通過這樣的作畫思路養成良好的習慣。

靜物 · 作畫的思路


美術志/編輯部

作品自陳平老師

不鏽鋼水果類靜物分析/步驟

不鏽鋼器皿是常見的靜物之一,有著較為嚴謹的造型,表面如鏡面一樣光滑,受光源和靜物的影響較大,高光較為複雜多變,對周圍物體的反光較為強烈,小志提醒在作畫時切忌不要畫的太「花」,學會概括,適當地處理高光和反光,將反光和高光統一在整體的調子當中,與整體的調性和諧統一。

●第一步

觀察靜物組合:這組靜物是典型的四邊形構圖,雖然物體較少,但左右均衡,如圖中,以不鏽鋼茶壺為中心,左右水果在大小上構成了協調的畫面,並且高低錯落有序,大小比較得體。

●第二步

起稿:該組靜物的物體較少,比例就顯得愈加重要了,要強調出每個物體形體結構的完整性,找准物體的比例和透視關係,特別是後方的白盤和不鏽鋼茶壺,並且做到物體前後遮擋關係明確,空間分布合理。

●第三步

鋪大關係:進一步理解並確定出物體的形體結構,找出明暗交界線的位置和起止點,簡單的交代出襯布的走向和厚度。將畫面中物體的暗部和投影看作一個整體,這樣在之後的塑造中就能更加整體的把握畫面。

●第四步

初步塑造:一般可以從主體物入手,整體同步的展開塑造,分析畫面的黑白灰層次,明確每個物體的明度關係,應在物體之間多做比較,注意不同物體之間、不同襯布之間、桌面與北京之間、水果之間等的明度差別。

深入塑造:該步驟一定要從整體的把握畫面,塑造包括質感、量感、空間感等方面。不鏽鋼注意其固有色的表現,控制反光與周圍物體的關係,保持整體統一,增強物體的體積感和重量感;注意畫面前景的蘋果,到中景的水果和主體物,在到後景的擺盤和北京的虛實對比,拉開空間關係。

●第五步

調整、完成畫面:加強物體細節的豐富和耐看型,如圖中不鏽鋼的壺嘴、壺蓋、手柄、果子的蒂部細節等是需要加強客戶啊的,使作品達到豐富,完整的畫面效果。酒瓶與蔬菜靜物分析/步驟

●第一步

起形:起形時,首先卻定構圖,可使用長線條(輔助線)來確定物體大致的位置和比例關係。從整體關係入手,在明確物體的形體特徵,增強形體結構的完整性,錢後空間的明確性和透視關係的準確性。

●第二步

做大關係:根據光源,明確暗部與投影的區域,注意投影的朝向與光源的投影方向一致,小志提醒鋪排明暗時,將暗部與投影一起處理,並交代出桌面和背景的空間關係。

●第三步

初步塑造:可用紙巾會或擦筆等工具是畫面的暗灰調子更加柔和,使線條隱匿於畫面中;從明暗交界線出發,區分物體黑白灰之間的關係;投影的處理自然、貼切;主義不同物體的質感,畫面整體關係明確。

●第四步

深入塑造:虛化邊緣線,注意其與周圍環境的銜接;主義從暗部到灰部和亮部的層次變化,體現出塊面的轉折關係;在亮部區域用硬鉛排列出均勻、整齊、細膩、清單的線條,使物體的塑造更加完善、質感愈加強烈。

●第五步

調整,完成畫面:調整畫面的不足,主義細節的表現(如瓶口、砂鍋口沿、蔬菜蒂部等);營造整體畫面氛圍,主次分明,最終達到一個完成的畫面效果日常用品類靜物分析/步驟

●第一步

首先觀察靜物組合:感受、理解物體的形體特徵,畫面的組織以及物體間的黑白灰層次,做到胸有成竹。該組靜物體集中,畫面飽滿,畫面縱深感強,附有動勢。

構圖:整體歸納畫面,構圖時注意視覺中心明確;衡量和對比物體的長、寬、高,以及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比例關係,比較物體的角度和距離,不能出現透視問題,準確的勾勒出物體的外形和位置。

●第二步

做大關係:此步驟對整體畫面起到關鍵的輔助作用,確定光源,在理解結構的前提下,準確地找出每一個物體的明暗交界線位置,暗部的形狀,以及投影的方向,投影和暗部作為一個整體來畫。

●第三步

初步塑造:作為靜物素描,整幅畫面的黑白灰關係至關重要,要考慮到桌面、襯布、背景、主體物以及其他物品的固有色層次,可以在心中將每個物體的明度關係進行由深至淺的排序。這組靜物中明度較重的物體是鏡子和桌面,加強整個畫面的層次關係。

●第四步

深入塑造:在保持整體關係不變的前提下,進一步刻畫物體,始終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局部回歸整體」這樣一個循環過程,不要你陷入局部。繼續加強畫面的對比關係,體現出物體的質感。

●第五步

調整畫面:調整畫面,做到物體造型嚴謹,結構明確,畫面層次清晰,虛實關係、空間感強烈,主次分明,細節刻畫深入且富有節奏感,旨在使該作品達到完美的畫面效果。

MSZ·ART


推薦閱讀:

成功緻富的思路
小兒慢性咳嗽的診斷思路
扶陽論壇 思路與方法(李可)
康熙朝瓷器的鑒定思路
體態康復問答|你想擁有筆直的長腿嗎?關於X型腿的矯正思路

TAG: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