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胃寒的癥狀

胃寒證,是指陰寒凝滯胃腑所表現的證候。多由腹部受涼,過食生冷,過勞倦傷中,復感寒邪所致。下面響石潭具體說一下胃寒的癥狀。

  【臨床表現】胃脘冷痛,輕則綿綿不已,重則拘急劇痛,遇寒加劇,得溫則減,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噁心嘔吐,或伴見胃中水聲漉漉,舌苔白滑,脈弦或遲。

  【證候分析】本證以胃脘疼痛和寒象共凶為辨證要點。寒邪在胃,胃陽被困,故胃脘冷痛。寒則邪更盛,溫則寒氣散,故遇寒痛增而得溫則減。  胃氣虛寒,不能溫化精微,致水液內停而為水飲,飲停於胃,振之可聞胃部漉漉水聲,水飲不化隨胃氣上逆,可見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噁心嘔吐,舌苔白滑,脈弦或遲是內有寒飲的表現。  中醫學非常重視「胃氣」,認為「人以胃氣為本」。胃氣強則五臟俱盛,胃氣弱則五臟俱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所謂胃氣,其含義有三:其一,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胃為水谷之海,有受納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為順,以通為用的特性。  這些功能和特性的統稱,謂之胃氣。由於胃氣影響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直接關係到整個機體的營養來源。因此,胃氣的盛衰有無,關係到人體的生命活動和存亡,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在臨床治病時,要時刻注意保護胃氣。  其二,指脾胃功能在脈象上的反映,即脈有從容和緩之象。因為脾胃有消化飲食,攝取水谷精微以營養全身的重要作用,而水谷精微又是通過經脈輸送的,故胃氣的盛衰有無,可以從脈象表現出來。臨床上有胃氣之脈以和緩有力,不快不慢為其特點。  其三,泛指人體的精氣。「胃氣者,谷氣也,榮氣也,運氣也,生氣也,清氣也,衛氣也,陽氣也」(《脾胃論·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  胃氣可表現在食慾、舌苔、脈象和面色等方面。一般以食慾如常,舌苔正常,面色榮潤,脈象從容和緩,不快不慢,稱之為有胃氣。  臨床上,往往以胃氣之有無作為判斷預後吉凶的重要依據,即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所謂保護胃氣,實際上保護脾胃的功能。臨證處方用藥應切記「勿傷胃氣」,否則胃氣一敗,百葯難施。

推薦閱讀:

秋季易犯胃寒 5款食療方驅寒暖胃
胃寒艾灸_藍珞
胃寒的人有什麼吃上的禁忌嗎?
胃寒經常服用附子理中丸好嗎
玫瑰花茶溫性良性?

TAG:胃寒 | 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