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中藥藥性理論的整理和教育
加強中藥藥性理論的整理和教育
湖南中醫藥大學 李鍾文
中藥藥性理論是中藥基本理論的核心部分,更是指導中藥臨床運用的主要依據。自《神農本草經》初步形成體系以來,歷代醫家都很重視藥性理論的總結和整理,至上世紀創辦中醫高等教育以後,在歷次修訂《中藥學》的總編中,中藥的藥性理論得到了不斷總結和完善。在中藥的性能一章,除了《本經》的四氣、五味、有毒無毒外,又增加了升降浮沉和歸經,基本上形成了中藥藥性的理論體系。但無論從整理古代文獻,或從現代研究的成就來看,都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尤其是現在已經改稱《臨床中藥學》了,中藥藥性理論成了中醫臨床用藥的指導理論,更應該加以充實和完善,以增強《臨床中藥學》的實用性。
一、古代醫家對藥性理論總結概述
眾多的中藥或植物、或動物、或礦物,其之所以能稱之藥物,在於它具有藥性,它能治病。而藥性的認識又是藥物通過長期的臨床運用,在反覆實踐中認識總結而形成的。探討藥性的源頭,不能不提到《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之所以能稱之為本草學之經典,不在於它是現存最早的本草著作,而在於它有比較系統的基本理論,而藥性理論又是其核心理論。它所記述的藥物已有三分之一已被淡出江湖,而至今還沿用的,其功效應用也已有了很大的改觀,有的甚至已面目全非了,但它所總結的藥性理論,如四氣、五味、陰陽、有毒無毒,則仍為臨床運用所遵從,而且得到後世醫家的發展。其中四氣、五味理論仍為藥性理論的核心。陶氏《本草經集注》蘇氏《新修本草》,只對《本經》藥性作了一些闡述,未有新增內容。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按藥性分成十類,謂「諸葯有宣、通、補、瀉、輕、重、澀、滑、燥、濕,此十種者,是葯之大體」,謂之十劑。陳氏雖然稱之為「十劑」,又謂是「葯之大體」,其實是藥性的概括。如宋代寇宗奭在此基礎上加上四性中的「寒、熱」二劑,謂之十二劑,後世更有續增者。十劑中的補瀉、輕重、燥濕,尤為明清醫家重視,推動了藥性理論的探討。金元醫家如張元素、劉完素、李東垣等,深入探索《內經》奧旨,密切結合臨床實踐,總結了用藥法象、升降浮沉和歸經理論等,進一步發展了藥性理論。(有關升降浮沉藥性和歸經理論,本人在《中藥藥性論》書中有全面總結,本文就不再贅述。)對藥性理論整理最全面的,首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洋洋兩大卷,集歷代醫家論述之大成,而且對許多藥性皆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其後的明清醫家,雖也有一些論述,但無以出其右者。有一點應該補充說明的是,以上提到的這些藥性,都可在《內經》找到他們的基因。因此我們在討論中藥藥性的時候,不能忘記從《內經》尋找根源,所以《內經》不愧為中醫群經之首。二、近代學者對藥性理論的探討
古代不少醫家對藥性理論作了不斷地探討和總結,但大多分散在本草書中,從《本經》的十三條,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洋洋兩大卷的序例,重要內容為藥性論述,其內容不可謂不豐富,但這些紛繁的論述,對於初學者來說,渺無頭緒,不知從何著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全國各地開始興辦中醫教育,中藥課程大都稱之為本草,不少選用《神農本草經》為教材,建國後舉辦的中醫進修班,也多以它作教材的,後來有用南京中醫學院編的《中藥學概要》的。上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中醫高等教育的開設,中藥學是其主幹課程,開始編寫了《中藥學》教材,在其上編·總論中,編有「藥物的性能」一章,簡要地總結了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等內容,基本形成了理論體系。以後各版教材內容略有增減,但基本範疇沒有多大變化。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始,一些學者對中藥理論進行了探討,在一些學術期刊上可見到零星報導。多數為文獻的探索,但也有一些實驗的報導。七、八十年代以來,對中藥藥性理論的研究逐漸增加,尤其對歸經理論的研究比較重視,不僅有文獻的研究,而且實驗研究也多起來了,從臨床到藥理、化學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實驗研究。1984年5月,在湖南長沙召開了「歸經理論1984年學術研討會」,到會代表40餘人,收到論文30餘篇,大大地推動了中藥理論的研究。後由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高曉山教授發起並聯合全國其他六個單位共同組織,於1986年8月在青海西寧召開了「中藥理論1986年全國學術會議」,大會收到論文440餘篇,內容涉及中藥理論的各個方面。促進了對中藥理論的進一步縱深研究。會後又由高曉山教授組織幾個院校的老師編寫了《中藥藥性論》一書,它對古代本草文獻和當代學者有關中藥基礎理論的研究,作了系統、全面的整理和總結,反映了當時中藥理論研究的全貌。特別是對應用現代科學方法對藥性理論研究的新進展的總結,並提出了今後中藥基礎理論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到目前為止,還是研究中藥基礎理論的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獻。本世紀以來,中藥基礎理論的研究,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和國家中醫管理局的高度重視,把中藥藥性理論列為973重大課題,對其進行科學研究。如四氣、五味、歸經、毒性等的研究。幾年來已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這些新成果、新進展都應加以總結,反應到我們的教材中來。
三、如何總結和完善中藥藥性理論
通過以上兩方面的回顧,可見現在的《臨床中藥學》中,藥性理論部分還是比較薄弱,有待整理加強,增加新的內容。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曾寫過一篇「中藥藥性理論概述」的小文,簡要地論述了藥性的十個方面,其中有五個方面已在現有教材之中,但還有五個方面有侍整理充實納入本章。
1、偏勝之性。藥物具有偏勝之性,是藥物賴以治病的根本特性。故張仲景說:「人體平和,惟須好將養,勿妄服藥。葯勢偏有所助,令人臟氣不平,易受外患。」仲景所說的「葯勢偏有所助」,就是指藥物的偏勝之性。王冰也說:「無毒之葯,性雖平和,久而多之,則氣有所偏勝。」這裡的「氣有偏勝」的「氣」,實際也是指藥性而言。朱丹溪亦說:「葯則氣之偏,可用之暫,而不可用之久。」丹溪所指的「氣之偏」也是指藥物的偏勝之性。明清以來,論述更多。如繆仲淳說:「藥石稟天地偏至之氣者也,……然所稟既偏,所至必獨。」更說明了藥物偏勝之性的來由。張景岳論之更詳,他謂:「葯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者,以氣味之有偏也。」進而說到「蓋氣味之正者,穀食之屬也,所以養人之正氣。氣味之偏者,藥餌之屬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氣。其為故也,正以人之為病,病在陰陽偏勝耳。欲救其偏,惟氣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這裡他既說明了「穀食」與「藥餌」的根本區別,同時也指出了「以偏救偏」是藥物賴以治病的根本所在。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到藥物的偏勝之性,既是各種藥物的一種基本特性,同時也是其他各種藥性的基本特性。而且還指出了在應用偏性之時,只可用之暫而不可用之久。以上內容只要稍加整理,就可成為藥性的一節。
2、陰陽藥性:藥物有偏勝之性,主要反應為陰陽之性,總體來說就是偏陰偏陽。藥物具有陰陽的特性,有廣義與狹義的不同。廣義的陰陽,各種藥性都有陰陽屬性;狹義的陰陽,即指藥物的氣味而言。陰陽藥性,早在《內經》已有較多的論述。如在《陰陽應象大論》中,就有「陽為氣,陰為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等論述。這裡對陰陽藥性的依據與功能等內容,作了較全面的論述。它充分地運用了陰陽理論來概括藥物的這一基本特性,既把氣味作為陰陽藥性的總綱,又在氣與味中進一步分陰陽。如以味為例,不但有「味為陰,薄為陰之陽」之說,而且還有「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之分。後世在氣味陰陽藥性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發展,又總結出「升降浮沉」的藥性理論。此外,四氣、五味、歸經、潤燥剛柔等藥性理論,都有其陰陽之屬性,這就是廣義的陰陽藥性。陰陽藥性的應用,在《內經》中也有所論述。如謂「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文中雖然講的是氣味,但聯繫其全文來看,實際是講陰陽藥性在臨床上的具體應用。以上偏性和陰陽兩節的內容,是藥性的總綱,故現有教材把它放在概述中講,但這是藥性的綱領,應該分列。既可以單獨分節論述,也可以合成一節講授。
3、補瀉藥性:藥物具有補瀉的藥性,亦在《內經》已有論述,對補瀉藥性論述比較系統的,要稱《臟氣法時論》,篇中以五臟苦欲的方法來論述藥性的補瀉,即以五味性能對五臟生理功能的順逆,並用五行生剋關係來概括藥物對各臟腑的補瀉之法。不同的味對不同的臟腑皆有補瀉之性,而不單言某葯為補,某葯主瀉。後世討論補瀉藥性,多宗《本經·序例》精神。即以藥物扶正與祛邪等主要作用來概括補瀉藥性。在陳藏器創立的「十劑」中,首列了補瀉二劑。後世逐漸擴充,成為了藥性的一個重要方面。一種藥物的補瀉性能,往往具有雙向性;而且隨著不同的炮製、配伍也可以發生變化。這又增加了補瀉藥性在藥性理論中的靈活性。這種補瀉藥性,比起《內經》中以五臟苦欲來論補瀉,自然便於準確理解和掌握,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也更大。歷代醫家對於補瀉藥性的理解和應用,往往帶有一定成見,有的重視補益之品,忽視祛邪性能的藥物;有的則只重祛邪之品而忽視扶正藥性的應用。這些傾向都有它的片面性,扶正與祛邪是對立的統一,補與瀉的藥性也是相對而言的,故應用中又有以補為瀉和以瀉為補之說,這又與苦欲補瀉之法有其內在聯繫。我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自編教材時就把它單獨成節列於藥性之中。其他教材也有列入的。臨床上辨證用藥,強調寒熱虛實之別。寒熱之證有四氣可調,虛實之候有賴於補瀉藥性以治。因此補瀉藥性一節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補上一節。
4、潤燥(剛柔)藥性:藥物的潤燥,就其形體而言,多指藥物的質地而言;但本文則是作為藥物的藥性而論的。藥物的剛柔,則主要是藥物作用性質的概括,但也與藥物的質地有密切聯繫。由於它們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實際大多談剛柔者多以潤燥為其主要內容,故合而論之。潤燥藥性,《內經》中已有「辛潤」「苦燥」之說,但只作為五味理論的一部分,陳藏器所論述的「十劑」中亦概括了「燥」「濕」二劑,後世發展成為治療「燥」「濕」二證的主要藥性,所謂「燥可去濕」「濕可去燥」則是燥濕藥性的具體應用。後世言藥性的燥濕,不單是辛潤、苦燥,五味之中皆有潤燥的藥物。剛柔之說,本源於《易經》,《內經》有「石葯之氣悍,芳草之性美。」雖然說的是氣、性,但實指藥性剛柔而言。後世進而把藥性的動靜、燥濕、緩急等效用都歸納於剛柔之下,但主要偏重於動靜與潤燥。凡具有益氣、昇陽、輕宣、燥濕、浮動、強壯等藥性的藥物,都屬於剛性藥物;而具滋陰、養血、沉降、潤燥、緩和等藥性的藥物,都屬於柔性藥物。潤燥剛柔藥性,也是臨床辯證用藥的一個側面,尤其對於風燥與水濕,陽亢與陰凝等病證的治療更為重要。外感之證,雖有風寒暑濕燥火之謂,但總以寒熱風濕為主。寒熱之症,有四氣藥性可據;燥濕之證,則有賴於潤燥藥性為治。明清以來,許多醫家對燥濕藥性都有所論述,內容甚為豐富,只要稍事整理,即可成論。
5、輕重緩急藥性:輕重者,本為辨葯之體也。然在藥性之中,亦有輕重之性。十劑中有輕重二劑之名,還有通宣之劑,亦多屬輕劑,而滑瀉之劑,則多兼重降之義。藥物之輕重,審其形則言其體,辨其用則言其性。然其體之與性,既有區別,又有聯繫。體輕之品,多屬輕劑,如發表、昇陽之品多體質輕浮;體重之葯,多屬重劑,如礦石、鱗介之類,多屬重鎮之品。但體輕之品,並非都是輕劑,體重之葯,亦非均屬重劑。如番瀉葉體輕而瀉下,石膏體重而解肌,則不能以其體之輕重而審其性用。故藥性之輕重,仍以臨床療效為其認定的標準。至於緩急之性,主要言其藥效之速度。藥性之緩急,與藥物氣味的厚薄,偏性的強弱,毒性的大小,以及各類藥效的性質都有一定的聯繫。如巢元方曾說:「藥性,草木則速發而易竭;土石則遲發而難竭。」臨床上有「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之說,這裡的緩急雖然是就病證而言,但實際上治療標證急證,往往以剛急氣悍之品為主;治療緩證固本,則往往用柔和性緩之品。故緩急藥性也是辨證用藥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把輕重緩急藥性加以整理成論,列為一節,亦不失為藥性多元化的一個側面。
除上所述,尚有藥性專長論、草石異性論、藥品生熟論、根稍異性論等理論,對於藥性的認識以及藥物的臨床應用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由於這些理論大多有一定的局限性,多隻作為認識部分藥物的說理方法,因此,這裡就不作贅述了。但把這些內容作為其他藥性加以總結,集成一節介紹,也有一定意義。
再者,中藥藥性理論,大多教材都把它稱為「中藥的性能」,說是性質與功能,這種解釋不太確切,概念比較模糊。只有上一版教材把它稱為「藥性理論」,我覺得這樣稱呼比較準確。還有一點就是毒性一節,我強烈建議把它從本章移出,另列一章比較合理。有關理由我在「關於中藥毒性的幾點討論」中有詳說,這裡就不再贅述。
推薦閱讀:
※心理學——你知道
※父母該如何教育好孩子
※毀掉一個孩子,三個字足夠了!
※若孩子沒有明確的目標或追求,家長是否應該替孩子決定呢?這樣造成的影響是好還是壞?
※哪些著名搖滾樂手具有非音樂領域的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