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師修養的幾個真實故事
1.教師勞動的特點之一——創造性
有一次支玉恆老師要上一節作文公開課——《有趣的活動》。上課前,支老師在教室外拾到了一張廢報紙,從上面看到了一篇文章,討論學生為什麼不喜歡校服的事。支老師一下產生了靈感:為什麼不讓學生自己設計校服呢?讓孩子自由討論設計思路,各顯神通撰寫設計方案、產品說明書,再配上設計圖樣,這肯定會受到學生的歡迎。於是他放棄了原來的教學設計,臨時改上《創意校服》。這節課,學生討論熱烈,發言積極,氣氛活躍,習作效果非常好。2004年4月,支老師應邀到浙江象山石浦鎮上公開課。很多老師希望聽他上《創意的校服》,他自己原來也準備上這一課。可是,當支老師乘車踏上石浦港的一剎那,他立刻被眼前那碧海藍天、千帆競發的景象所震撼。於是,一個衝動產生了:學生每天生活在這樣美麗的環境中,一定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感受。於是,支老師臨時把這天的習作改成《石浦之歌》。果然,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講述了他們生活在海港邊很多動人的故事。當一個女孩講述到爸爸出海打魚,家人等待的焦急心情時,竟情不自禁地哭了。
這種既富有創意的生成性課堂教學,猶如清風拂面,讓人耳目一新。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水乳交融,和學生的情感需要水乳交融,語文學習因此而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孩子們探索表達的慾望被充分激發和調動起來了,原本令孩子頭痛的習作變得十分輕鬆和有趣,主動學習、主動表達成為尋常的風景。當然,支老師改變教學設計,絕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建立在他廣泛閱讀所形成的深厚知識基礎上,建立在對孩子學習心理的深刻把握上,建立在他十幾年如一日的學習思考上。沒有這樣的基礎,也就沒有老師的教育機智,沒有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2.磨刀不誤砍柴工
有一位伐木工人,工作十分賣力。第一天,他看了18棵樹,老闆表揚了他。第二天,他幹得更加起勁,但是只砍了15棵,老闆還是表揚了他。第三天,他加倍努力,結果卻僅僅砍了12棵。這位伐木工人覺得很慚愧,跑道老闆那兒道歉,說自己力氣好像越來越小了。
老闆問他:「你上一次是什麼時候磨斧子的?」「磨斧子?」工人很詫異地說,「我天天忙著砍樹,哪裡有工夫磨斧子!」
「磨刀不誤砍柴工。」只砍樹,而不磨刀或者顧不得磨刀,就是你即使有一身的蠻勁,效率也會越來越低。其實,教育也是這樣。我們每天都在「砍樹」——備課、上課、輔導、談心、改作業,還得應付上級各種檢查。我們很敬業,很付出,可常常感到學生越來越難教,為什麼呢?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多長時間沒有磨斧子了?」我們認為:一位教師的成長,除了要有積極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責任心外,還得注意科學、合理的工作方式。其中讀書、反思、研究和寫作,就是最好的工作方式。一方面,如果一個教師沒有在書海里摸爬滾打一番的功夫,成不了優秀教師。我們的古人曾指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一個人沒有廣泛閱讀,行萬里路,不過是一名腳夫;讀萬卷書,才能具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一方面,沒有對自己工作有過究根問底的研究過程是不合格的教師。正如蘇霍姆林斯所說:「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時停止的、貧乏的,在他身上就會明顯地在教育教學反映出來。教師不尊重『思想』,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然而,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的勞動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麼任何提高教學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
3.教不研則淺
案例1:上海教科院普通研究所的前身——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前期,曾經舉辦過三期「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培訓班,,參加這個班的教師被稱為「黃埔一期」。若干年後,當人們在去探訪這些「黃埔一期」的「畢業生」時,驚訝地發現,他們已經不在「原地」了。幾乎所有的人不是被提拔了,就是被委以新的職務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些教師在培訓後,參與了學校教育研究活動,正是研究讓他們變化了。這種變化使他們在同輩人之中顯得更為優秀。
案例2:一些基層學校在申報各級各類課題的過程中,學校領導時常表示:「其實課題能否理想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讓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加強學習和經受鍛煉。」當基層學校的各種試驗項目得到驗收並獲得種類成果獎時,很多校長都表示,學校獲得科研成果獎不是目的,目的是學校里的一批教師通過這樣的研究活動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和快速成長。因此,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研究室培養教師的最好方式;成長才是最大的成果。
透過這些案例,我們深深地意識到,凡是有較強研究意識的教師,與其他教師相比,他們成長的速度更快,職業境界更高。反之,只能是一位平庸的教師,或者充其量算是一位認真工作的教師,算不上學生的導師,教育藝術的大師。
有位特級教師曾經指出:「教不研則淺,研不教則空。」研究是一種意識、態度,不是簡單的方法,是教師主體意識、主體精神、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體現。它是一種自覺的教育精神,是教師成長的「催化劑」。
現實教育教學中來看,多數教師認為研究只是專家或者教研人員的事,高不可攀,與己無關。於是天天走進課堂,卻沒有對教學進行深度的理解和探索;天天面對學生,卻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天天面對教材,卻不能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和設計課堂教學;天天面對困惑,卻習以為常,甚至麻木不仁,不去思考和解決。正因為這樣,教師的教學變成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機械勞動。
從教師自身成長來看,研究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通過研究使他們不再滿足於知識的傳聲筒與教材的揚聲器,而是把自己當成一個理性的有思想,有見解,有獨立判斷和決策能力的人,時時關注學科發展的動態,處處搜集著教學反饋的信息,並高屋建瓴地進行研究。把教室當作最好的天然實驗室,把學生當作最好的試驗和作者,教學與研究成為自己職業生命的兩條腿,反思與研究成為自己一種專業的生活方式和職業發展的內在需要。
從教育教學改革來看,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可以使課程、教學與教師真正融為一體。只有教師基於研究的教學,才能真正實施新課程。沒有教師自主的專業研究,就沒有自下而上的課程改革。
4.學習別人的經驗貴在移植其思想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四快糖果》的故事,早在教育界傳為佳話。故事是這樣的:
當年陶行知人育才學校校長的時候,有一天他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同學,就將他制止,並責令他到校長室等陶行知到辦公室,見王友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第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來了。」王友驚疑地接過糖果。接著,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塊糖果給王友:「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行知又說:「據我了解,你用你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陶行知掏出第三塊糖獎給了王友。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說道:「陶……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陶行知又掏出第四快糖果說:「你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獎給你一塊。我的糖果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陶行知先生面對犯錯誤的學生沒有採取正面教育的方式,而是用獎勵塊糖果辦法,欲揚先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個故事為人們稱頌。可是有一位班主任老師也用同樣的辦法獎勵打人的一名學生時,卻遭遇了尷尬。整個教育過程與陶行知的教育故事十分相似。這位學生承認了錯誤,拿著老師講給的四塊糖果說了聲:「謝謝老師」,轉身跑了。老師為自己學習別人的經驗而獲得了成功感到十分得意。但接下來的一幕(他突然產生了去看看這位學生回到班裡會有怎樣的想法和做法)卻讓他大傷自尊:當老師走到教室門口時,只聽這位學生說:「快來看!這是老師給我的糖。」大家紛紛圍了上來,又聽他說:「你們知道老師為什麼給我糖嗎?」他買了個關子,然後給繪聲繪色地講了剛才發生的故事。老師氣壞了,正想衝進去,又聽他大聲說:「我以為是什麼好東西呢,幾塊爛水果糖,我才不稀罕呢!」一句話將老師剛才的得意擊了個粉碎怎麼會是這樣的結果?為什麼同樣的教育方法,陶先生做了很有效,而如今自己做了卻毫無效果?
那麼,究竟什麼原因是這位老師所模仿的經典教育案例會遭到失敗?
首先,教師只是機械地模仿別人的經驗。儘管發生的事件很相似,模仿的也一樣,但這種模仿只是別人經驗的外在表徵,而沒有抓住教育的根本。正如葉聖陶先生曾經指出:「學習別人的成功教法當然很必要,但是不宜生搬硬套,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做適當的變通。同一種教法,因為教的人不同,學的人不同,收到的效果可能有很大的不同。」(《重讀葉聖陶·走進新課標》第80頁)蘇霍姆林斯基也強調:「即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學方法,只有在教師加入了自己的個性,對一般的東西加入了自己的,經過深思熟慮以後,它才是有效的。」「學習優秀教學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第114頁和115頁)有人感嘆斯霞老師的課,有人也想複製他的課,可形式是可以複製的,但其中的「味」是怎麼也複製不出來的,因為這「味」是斯霞老師集幾十年教學智慧於一身,把一生的教學智慧集中在一節課上。
其次,教師忽略了時代的不同,忽略了教育對象與環境的差異。雖然故事發生很相似,但時代不同,教師不加思索和研究,依樣畫葫蘆,生搬硬套,結果肯定失敗。所以,我們要永遠記住齊白石先生的忠告:「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教師吧:關注人民教師
推薦閱讀:
※中公教師網
※2018年內蒙古特崗教師怎麼考?
※六月 高舉祂為大教師
※【園長論壇】踐行園本教研,引領教師成長
※如何做一名幸福的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