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性股骨頸骨折的複位技巧與治療策略
定義:用各種手法或者用機械的方法或機械與手法牽引並用的方法都不能使移位的股骨頸骨折得到正確的複位,稱之為難複位性股骨頸骨折。
好發類型和年齡:
1,好發於青壯年的嵌插骨折
骨折斷端相嵌(近端嵌入遠端)
2,好發於中老年人的嵌插骨折
骨折斷端相嵌(遠端嵌入近端)
3,由於巨大暴力引起的圓韌帶斷裂的頭下型骨折ⅢC型——骨折端完全分離(頭懸吊,漂浮)
發病率:約佔股骨頸骨折的4%
治療方法:
根據股骨頸骨折治療指南,55歲以上的患者如果不能理想複位,就應做髖關節置換。小於55歲特別是青壯年就必須行切開複位。
在2003年至2007年我院治療的2015例股骨頸骨折當中,需切開複位的佔2.11%,共計43例。
自2008年8月至今,我院共收治股骨頸骨折2000餘例。
由於使用了股骨頭,干三維互動複位的技術,無一例切開複位。
股骨頭、干三維互動技術:前方入針1,確定進針部位,術者必須先觸摸股動脈。
2,標記股動脈體表投影,用無菌記號筆標記股動脈波動的部位及走行。
3,第一枚克氏針進針點選擇及角度,在股動脈外側1.5-3cm處,透視下垂直向股骨頭方向打入第一枚克氏針。
4,第二枚克氏針的打入方法及位置,根據第一枚克氏針的位置在其上方或下方,垂直與身體的縱軸打入第二枚相同直徑的克氏針。
5,克氏針的直徑與打入的深度,直徑:2.5-3mm,深度:必須超過直徑的2/3,兩枚針的距離最好在4-10mm之間。
6,骨折端互動對位方法,根據股骨頭移位和旋轉的方向,術者把持克氏針的根部進行三維旋轉,直至解割複位。遠端骨折片必要時進行逆向旋轉。
7,導針固定方法,骨折端複位滿意後,術者把持住2枚克氏針,然後由助手或者術者打入第一枚導針固定骨折端,導針最好達到髖臼壁。之後,打入另外兩枚導針,常規擰入空心釘。
8,輔助複位方法,如果由於內收肌的牽拉,遠折片向內下方移位,單純旋轉股骨頭不能滿意複位,可用無菌巾單向外上方牽引大腿根部。 注意粗隆的大小,以防旋轉。
股骨頭、干三維互動技術:側方入針
適用於肥胖、不易觸及股動脈的患者。
在C型臂透視下,於股骨大轉子上方的3cm處從下向上傾斜約20o向股骨頭穿入克氏針。
把持克氏針在水平位、冠狀位及矢狀位旋轉股骨頭,調整近端骨折片位置。同時助手向相反方向對肢體遠端進行內旋、外旋、內收及外展等操作,使骨折遠、近端在三維方向互動對位。骨折複位滿意後採用3枚空心釘進行固定。
推薦閱讀:
※趙榮萊教授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經驗
※1225.治療風溜(受風團、蕁麻疹)偏方1
※咳嗽的治療和保健方法(簡便易行 且行之有效)
※六款芹菜食療方 治療老人高血壓
※中醫辯症治療銀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