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經學習報告—歡喜心的來源(二)-凈空法師講述
玫瑰經學習報告—歡喜心的來源(二)
凈空法師講述
2001/5/3 新加坡聖安東尼女校禮堂 檔名:26-002-0001
我們感謝特麗莎修女給我們安排這一場的講座,我們的講題是「玫瑰經學習報告」。這一次沒有翻譯,我們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想在這兩個小時,把玫瑰經學習的重點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報告。不但天主教徒應當要學習,作佛教徒也不例外,希望我們也要認真的來學習。為什麼?這是聖人的教誨。這部經,我們由於時間的關係,不能詳細跟諸位做報告。它的內容總共是三個部分,一共有十五端,是全部聖經《新舊約》裡面的精華,這是天主教的早晚課誦,跟佛門裡面朝暮課誦同樣的重要。由此可知,這是我們學習真正重點所在。
第一個部分是歡喜奧跡,上一次曾經跟諸位報告過。歡喜來自聖人出世,聖教普遍大行於世,這是歡喜之由來。佛法裡面常說「常生歡喜心」,跟這個意思都能夠相通。在第一端裡面,就是開頭,我們應當要學習聖母瑪利亞的謙德。它把這個放在第一,用意非常之深,跟中國儒家的教學、道家的教學、佛家的教學,完全沒有例外。一個人如果不懂得謙虛,他什麼東西都學不到。《書經》裡面所說「滿招損,謙受益」,唯有謙虛的人,他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唯有謙虛的人,這世間大聖大賢、佛家所講的善知識才歡喜幫助他、歡喜教導他。人只要有稍稍的傲慢習氣,善知識縱然遇到了,也沒有法子幫助他。
《論語》裡面孔老夫子是用比喻的話來說,假使這個人他的德行、才華「有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孔老夫子一生最敬仰、最佩服的人,「使驕且吝」,假如他傲慢又吝嗇,夫子說「其餘不足觀也!」那就不必談了,他都是假的不是真的。謙德是多麼的重要!修行證果,無論是世出世間法,或者是哪一個宗教、哪一個法門,都是以謙德做基礎,我們應當要學習。
第二端,我們要效法上主、聖母的愛世人。謙德裡面生的愛心,愛心是真誠的愛心。世間所有聖賢的教誨,包括所有的宗教,可以說都是以「愛」為中心。在新加坡,有一位一百零二歲的年輕人,這大家都知道,許哲,她是一位老修女,虔誠的天主教徒,她也在學佛。別人問她:「什麼是宗教?」她答覆得非常之好:「愛就是宗教。」宗教就是愛,愛就是宗教,「神愛世人」;伊斯蘭教,你們看《古蘭經》,每一段經文前面第一句,「安拉確實是仁慈的」,他們稱上帝稱為「安拉」,在中國翻譯作「阿拉」;佛家講「仁慈博愛」、「慈悲」。所以,在這個世間,無論在哪一個國土,無論是什麼宗教,沒有不教人相親相愛,互相尊重,互助合作,這才叫神的教誨。
第三端,我們要學神聖的物質生活,經上講的「神貧」,這是《聖經》裡頭所說的「神貧」。在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清貧」,清是清高,清高物質生活一定貧乏,所謂是清貧、濁富,神聖是屬於清高。到底哪一種生活方式好?物質生活富裕是一般人所追求的,可是你有沒有想到你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如果你想明白、想通了,你就恍然大悟,這種享受得不償失。為什麼?縱然你這一生享受物質豐盛的這種生活,你來生變餓鬼、地獄、畜生,你往下墮落!
神聖,他的福報是我們世間人不能夠相比的。學佛的同修都知道,你們在三皈依裡面念的「皈依佛,二足尊」,足是滿足、圓滿,福報圓滿、智慧圓滿。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上帝是這一個大千世界裡面福報最大的,我們人間的帝王不能跟他相比。佛在經上比喻,人間的帝王跟上帝比喻,人間帝王跟上帝站在一塊,上帝是帝王,人間帝王像乞丐一樣。這是佛在經上的比喻,比得很好,才知道上主福報之大。
福報那麼大,為什麼耶穌的生活那麼樣清苦?佛的福報那麼大、那麼圓滿,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世,每天到外面去托缽?他的財產三件衣服一個缽,「三衣一缽」,晚上睡覺,找一棵大樹底下休息一下,「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他為什麼過這個生活?這個生活是啟發我們的,是幫助我們覺悟的。物質生活無需要太豐足,你每天吃得飽、穿得暖就足夠了,你還要有多餘的幹什麼?有多餘的,增長貪瞋痴慢;換句話說,增長造罪業的機會。佛這樣表現給我們看,中國孔子、老子也是這樣表現給我們看,天主也表演這個給我們看。由此可知,聖人對世間之愛心、慈悲是相同的,沒有兩樣。這是現身說法,那才叫真正大富大貴,我們世間人迷惑顛倒看不出來。所以,一定要懂得「神貧」真正的意義、真實的功德。
人,生活在世間,必須快樂,必須自由自在。你財富多了,你不快樂,你不自在。為什麼?天天心裏面牽掛著財富。錢多了,你擔心的事情就多了。身上沒有錢的人,他什麼都不要擔心,他多自在,他多快樂,他走到哪裡去,也不怕人偷他,也不怕人搶他,他一無所有,得大自在,這真快樂。你財富多了,身上戴著珠寶、金剛鑽,時時刻刻提心,怕強盜來殺你來搶你,放在家裡面,怕人家來偷你,你說你多擔心,你這個心理負擔多重,壓力多重,你活得多麼辛苦!神聖教給我們統統放下,為什麼?那些東西實在講,餓了不能吃,凍的時候不能當衣服穿,一文不值!你把它看得那麼寶貴,錯了,大錯特錯了。聖賢人住的房子都小小的,為什麼?好收拾,五分鐘、十分鐘就整理得乾乾淨淨了,這個生活快樂。如果一個人叫你住這麼大的房子,每天打掃都累死了,那不是人住房子,是房子住人,所以一定要懂得快樂自在。
人與人之間沒有競爭,當然,更沒有鬥爭,只有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共享快樂,這是天道,這是聖道,我們應當要學。所以真正想修道,從哪裡修起?願意過這一種生活,神仙的生活。這一種生活,說實在的話,我非常佩服天主教徒,天主教神職人員他們過清貧的生活;而現在佛門裡出家的法師叫大富大貴,從前出家人叫「貧僧」,現在是富僧,比不上天主教的神職人員。我往年在台灣,在多瑪斯修道院教過書,我對他們往來也比較密切,了解也比較深刻,我非常尊敬他們,這是我們應當要向他們學習的。
歡喜第四端是守法服從,效法聖母瑪利亞的守法服從。這一條跟佛門裡面講的「持戒」,意思完全相同。不但對於經典裡面的道理、教訓,我們要守法、要服從,推廣開,我們對國家的憲法,地方政府社會裡面許許多多的法規,都不可以違犯。現在由於交通便捷、資訊發達,地球縮小了,觀光旅遊的機會非常頻繁,我們常常一個月走幾個國家。每一個國家他們的法律不一樣,風俗習慣不一樣,道德價值觀不一樣,我們都要懂。「入境隨俗」,到人家那個地方,一定要遵守人家的法令規章,不可以在別的國家用自己國家的法律標準,那你就錯了,那就不尊重別人。一定要尊重別人,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國與國之間也要互相尊重,族群與族群、宗教與宗教都要互相尊重,要互助合作。
新加坡這個地方這幾年做得還不錯。像去年伊斯蘭教他們要辦學校籌款,新加坡九個宗教聯合起來幫助他,好事。聽說今年印度教也要籌款,訂在六月,已經通知我了,我們熱烈的響應,全心全力的協助。這些事情,我也招致一些人來指責我、來罵我,說:「凈空法師叛教,佛教四眾弟子供養的錢拿去捐給其他宗教。」說我叛教,到我這兒來指責我。我就問他一句話:「你們每天都念四弘誓願,四弘誓願頭一句說「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句話怎麼講法?」伊斯蘭教是不是眾生?印度教是不是眾生?既然是眾生,我們要平等的幫助他。度是幫助的意思。佛教裡頭並沒有註明「眾生無邊誓願度,回教不度、印度教不度」,沒有這個註明,「眾生無邊誓願度」不就是平等的嗎?我們心量多小,多可憐!同樣道理,他們那些宗教經典裡面心量都很大。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他們是一家,《新舊約》裡頭講的「神愛世人」,沒有什麼佛教徒不愛、印度教不愛,沒有講。「神愛世人」,回教徒是不是「世人」?是!印度教也是「世人」,只要是人他都愛。所以我跟他們往來,我說上帝愛我,為什麼?我是世人,「神愛世人」。你想想看,那個心量多大!佛家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佛的心量如是,上主心量也如是,聖母、耶穌的心量也如是,哪有像我們這小心量!那還有什麼福報?中國諺語常講「量大福大」,你度量這麼小,你哪來的福報?所以,我們必須要懂得教義,真正明白道理,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絕不違背佛菩薩的教誨;不違背佛菩薩,決定不違背上帝,不違背聖母瑪利亞、耶穌的教誨。他們的教誨,你去看世間所有宗教,它都是通的。
世間為什麼有這麼多宗教?這個話說起來就太長了。這是因為過去科技沒有發明,每一個族群居住的地方彼此不相往來,造成一個閉塞的局面,那就是佛法裡面所謂「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如果我們懂這個原理原則就曉得,佛教講的諸佛如來,其他宗教講的上帝、上主、神聖,我們肯定是一個人的化身;在不同的地區,他用不同的身分,用不同的方法來教導眾生,雖然形式不相同、方法不相同,他的指標決定相同,方向決定相同,目的決定相同。這是我們在許多宗教經典裡面細心去讀過發現的,我們這樣才真正認識神,做神的子女、做神的學生。
歡喜最後一端是「耶穌十二齡講道」。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說「應身無方」,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應以什麼樣身分說法他就現什麼身分;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良師,好的老師。我們要學耶穌基督,他真行。我們同學當中有很多人謙虛,我覺得他學得都不錯了、他學得比我都強,請他出來講經說法教學,他搖頭。問他:「為什麼?」「我學得還不夠,等我哪一天學好了,我一定出來講經。」這一等,等了五十年,還沒學好。我有一個同學比我大,大我七歲,今年八十二歲;還有一個同學小我一歲,今年七十四歲。最近我給他們打電話,我說:「行不行?要不要出來弘法利生?」他們天天在台灣電視台裡面看我的錄像帶,很歡喜對我也很敬佩。我說:「我不如你們!做出這麼一點成績,比你們好像強一點。我膽大,我沒有學成我就敢出來。你一定要到學成才敢出來,我想恐怕再給你四百年,你還不滿意。」這個錯誤了,我們要學耶穌基督,十二歲就有膽子上台跟大家講經說法。
道學在哪裡學的?我常常講,在講台上學的。儒家有一句話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個話說得好,人最大的禍患是喜歡做別人的老師。我們上台講經是不是做別人的老師?不是。我常常講,這個話我在講席當中講過很多次,我上台是學生,台下坐在那裡的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監學,我上台來把我所學習的做出心得報告,我這個也是「玫瑰經學習報告」。我是學生,學生才上台提出學習報告,不敢為人師。
我們首先是學謙德,歡迎大家批評指教,我才會有進步。如果等到自己學到自己滿意才出來弘法利生,永遠沒有那一天,你學到等覺菩薩還不滿意。從前李炳南老居士教導我,學一句就講一句,學兩句就講兩句。別人問,我知道的答覆他,不知道的就說我不知道。孔老夫子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我們學習良好態度。我不是聖人,我也不是老師,我不是說什麼都知道,我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我慢慢學。講台上是學生,講台下面坐的是老師,這樣才能成就,才能把東西學好。這是歡喜奧跡里的精華,我們要記住,要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我們就真正得受用。
第二段是痛苦奧跡,第三段是榮福奧跡,這兩段有密切聯合關係。我在這上面加了一個「生」、加了一個「滅」。「滅」是什麼?要滅痛苦,要生榮福。苦從哪裡來的?苦來自無知;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一無所知,苦從這兒來的。樂從哪裡來的?榮福來自覺悟。覺悟就快樂,迷惑就苦。所以佛法的教學,它的中心、它的宗旨就是破迷開悟,那個果就是離苦得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要不修學這個法門,這一生就苦不堪言,所以我非常感謝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感謝章嘉大師替我在佛法上奠定了根基,我才逐漸能契入,才真正能夠享受到聖賢的快樂,擺脫掉人世間的痛苦,我這五十年-今年整整五十年,在我身上兌現了。所以,我歡喜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大家。今天跟全世界的人來介紹,不是專講佛經,不是專講佛教,而是講多元文化,全世界各個宗教都是教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耶穌對於一切眾生的同情心,無有窮盡的愛心,我們要能夠深深的體會。做他的門徒、做他的學生,如果希望擺脫這些痛苦的境界,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佛在經上講八苦、三苦,佛有沒有擺脫這個世間一切的痛苦?確實擺脫了。耶穌有沒有擺脫?確實擺脫了。擺脫,為什麼還做這些痛苦的樣子?這些樣子是做給這個世界眾生看的,不是他真有苦。你要是認為真有苦,你錯了,那跟凡人有什麼兩樣?他真的沒有苦,唱戲表演,表演給你看的,讓你覺悟,教給你在痛苦當中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我們在這裡學這個,學這種學問,學這種能力。
痛苦第一端裡面,極度恐慌當中,祈禱愈發懇切。宗教裡面的祈禱,佛教裡面的念咒、念佛,道教裡面的畫符,形式、方法不相同,裡面實質內容沒有兩樣,都是要達到一心不亂、至誠感通,現在社會上一般人講的心靈感應,這個方向、目標完全相同的。道教目的是要跟鬼神感應,佛教裡面念咒、念佛是要跟佛菩薩取得感應,祈禱是要與上主、上帝取得感應。會不會有感應?會,誠則靈。古聖先賢教給我們,祈禱、念咒、畫符必須要做到真誠、清凈。第一個條件不懷疑,不懷疑自己,不懷疑我祈禱的對方。第二個條件,絕不夾雜一個妄念。這個非常重要,夾雜一個妄念就不靈,交通就斷掉了;一個妄念不許夾雜,就通了,就取得感應。從感應當中我們就得到訊息,怎樣趨吉避凶,這就落實到我們實際上一些災禍的問題,就可以能夠迴避,就知道怎樣去應付,所以,形式當中有實質的內容。如果你一面祈禱一面還打妄想,這個祈禱等於零,決定沒有效果;畫符的時候,這一道符畫的時候打妄想,這符不靈;念佛,念佛裡面夾雜著妄想,古大德常講「喊破喉嚨也枉然」,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痛苦第二端,「耶穌受鞭打苦刑」,許許多多無知之人毀謗他、侮辱他、戲弄他。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道的時候、弘道的時候,這些事情我們也遇到。遇到怎麼處理?這個地方耶穌做了榜樣,教給我們最殊勝處理的方法。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我們自己學習,把聖賢教誨介紹給一般大眾,遭遇的毀謗很多,甚至於還有陷害,這是一般人沒有法子接受的,一般人決定起來反抗;我們今天學會了,耶穌受種種侮辱,他絕不抵抗,決定沒有反駁,甘心情願接受,這裡面有大學問、真功夫,我們應當要學習。
在過去有一段時間,我沒有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所以我也記不得是什麼時候了,在中國、在台灣、在新加坡,甚至於報紙、雜誌裡面,指著名字來罵人,台灣有一些同修傳真給我,他們要組織一個小組來寫文章反駁,我立刻打電話告訴他們:「萬萬不可!」他們說:「怎麼辦?」「隨他罵去!罵累了,他就不罵了。」你要知道,吵架,兩個人對吵,愈吵愈起勁,才吵得起來;一個人在吵,這一方面一句話不說,他吵累了,自然就不吵了。所以我說:「我們一句話也不要說。他報紙、雜誌寫文章,隨他寫;他寫累了,他就不寫了。」決定不能有反應,一有反應,「我罵這個有效,你看,他接受了」;我沒有反應,罵得沒有效,沒有效,最後是罵他自己。這是耶穌教我們的,這是佛陀教我們的,決定沒有反抗。
不但沒有反抗,沒有瞋恨的意思,還歡喜。歡喜什麼?替我消災、替我消業障,所以我對他感激都來不及了,我怎麼會恨他?我怎麼會討厭他?如果我要恨他、要反駁他、要報復他,他麻煩可大了。佛家講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何必做這個傻事?所以,遇到別人毀謗我、侮辱我,自己總要清楚,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是他不了解我產生誤會,可以原諒的。說原諒,我們已經不夠厚道了;若無其事,再生起感恩之心,這樣才好。將來再見面,歡喜,好朋友。決定不可以跟人家做冤家、做對頭,這錯誤!所以耶穌接受鞭打,就如同佛經裡面講的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一樣,告訴我們一個什麼事情?實在講,告訴我們一樁秘密,這個秘密就是過去世的因果,因果通三世,告訴我們業因果報決定不能夠避免。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與一切眾生要結善緣,不要結惡緣。必須知道,在這個地球上,哪怕是一根小草,它從地上生長出來都有它的用意,決不是無緣無故生出來的。它有它的用意,什麼用意?我們現在從總的方面來說,是維繫地球的生態平衡。我這個話是真的,但是能夠體會的人不多。所以,那一根小草我們都要尊重它、都要愛護它。你把這個小草拔掉,把它毀滅掉,你就是破壞地球生態平衡。你不要看那一根小草沒有什麼,它是維繫整個生態平衡的。這個地方要是受損害了,別的地方受損害。現在很多科學家在調查這些動物、這些鳥獸,有很多動物瀕臨絕種,它為什麼會絕種?生態平衡被破壞。這些動物有某一些逐漸逐漸絕種了,到最後就臨到人了,人也會在這個世界上絕種。如果頭腦不冷靜、沒有智慧,他觀察不到,他覺悟不到。這些宗教典籍裡面教我們愛護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包括植物、包括礦物。念念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這個好!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白、應當要學習。
第三端,「耶穌受茨冠之苦辱」,這也是受盡許許多多的侮辱;第四端,「耶穌背十字架上山」;第五端,「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三端都是忍辱圓滿之相,業障消盡之相,我們要懂得,我們要學習。集再大的苦難,我們要能夠忍受。忍辱的功德,所有宗教裡面的神聖都相同。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作忍辱仙人他受的那些侮辱,我們一般凡人無法想像,他能受得了,他能夠歡喜忍受、無怨無尤,所以他能夠成就。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成就?別人給我們小小的折磨,我們就受不了,還在想方法去報復他,這成什麼話?這哪裡叫學道?你怎麼能夠體會到宇宙人生虛空法界國土眾生是一體?你體會不到!完全隨順自己煩惱習氣,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基督教裡面,我們常常看到人穿的背心,「我是罪人」。佛教裡面,《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得很明白,「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跟《聖經》裡面講的沒有兩樣。為什麼是罪?隨順煩惱習氣,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罪。
聖人教我們回頭,「回頭是岸」。怎麼回頭?隨順聖賢人的教誨,把自己的成見放棄。也就是我自己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肯定是錯誤的,經典裡面教訓肯定是正確的;依照經典裡面的教誨,我們的想法、看法、作法、說法就正確了,這個道理要懂。我們在這裡看到耶穌那一種消業障,那一種仁愛、不抵抗,縱然被釘死在十字架,他留給後世的,他是個義人,他是為救眾生而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是凡聖分水之處,什麼是凡人、什麼是聖人,在這裡就見到了。凡人念念為自己,聖人念念為眾生決不為自己,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受一點苦難算什麼?
釋迦牟尼佛每天吃一餐,不像我們吃三餐,吃一餐而且吃得很少,他的學生也是這樣的,後世的學生也有很多保持釋迦牟尼佛這種生活方式。早年我追隨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日中一食,五十年如一日,他吃得很少。我跟他十年,我看到他那個生活方式我很感動,我學他,我也學日中一食,所以我在台中十年當中有一半的時間,就是五年我日中一食。但是我的功夫比不上他,我一餐比他吃得多,那個時候在台灣,好像是民國六十年代,他一餐只要兩塊錢,我一餐要三塊錢,這一點我不如他。他一個月生活費用只要六十塊錢,六十塊錢合美金不到兩塊錢;但是我的生活費用一定要九十塊錢,差不多一個月需要美金三塊錢。自在!吃飯是麻煩事情,不是好事情;而且吃多了,吃了一身毛病。古人講得沒錯,「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愛說話的人常常惹禍、惹是非,多吃東西的人常常容易生病,不是好事情。所以吃東西適可而止,不要吃得太飽,通常人講的是,中國人講養生之道,七分、八分飽,非常之好。早晨、晚上喝一點水。我現在在新加坡,要是不是在凈宗學會跟大家一起吃飯,我平常晚上吃一根香蕉,或者是一個木瓜、一個蘋果就夠了,非常簡單。早晨的時候,一杯飲料就夠了,多麼自在,多麼省事,沒有那麼麻煩。我們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飲食上也是罪過、也是錯誤。
你要說我這種生活方式不健康,我今年七十五歲,七十五年不生病,醫院沒有我的病歷,什麼叫健康?許哲一百零二歲,沒有生過病,她比我的時間還久。前幾天,從中國來的同修帶來一位法師的照片,四張照片我都看到了,我問:「法師多大年歲?」他告訴我:「今年一百四十一歲。」仙風道骨,我看了好歡喜!一百四十一歲!好像是三個廟的方丈、一個廟的監院,一百四十一歲還在工作,還沒有退休。所以,愈是簡單的生活愈健康、愈長壽。什麼道理?心清凈。心清凈,身就清凈;身心清凈,境界就清凈。到這個時候,那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境隨心轉」,那怎麼不快樂?永遠生活在快樂裡頭。眾生為什麼苦?眾生是「心隨境轉」,那你就苦不堪言。我們要學佛菩薩,「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修行沒有白修。
我們要知道,頭一個是要明道,你要明白,然後再悟道、修道、證道;清涼大師跟我們講信、解、行、證四個階段,要認真努力去做。今天在全世界,我接觸的宗教很多,我歡喜跟他們往來。我勉勵這些宗教徒們、傳教師們、宗教一些領導人,宗教的儀式、形式當然是很重要,這是表法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經典的教育,我們今天說的「宗教教育」,這個重要。如果只有形式而沒有教育,換句話說,只有軀殼沒有靈魂,這是死的,這是得不到真實利益的。如果想得到聖賢教誨真正的利益,一定要從經典當中去學習,把經典的理論、把經典裡面的教訓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真的所謂是脫胎換骨,有這樣大的功效。
這部經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榮福奧跡」。榮福來自覺悟,覺悟一定要靠經典的教誨。所以要讀經,要研究經典,經典裡面所講的道理要明白。上帝、聖母瑪利亞、耶穌教我們的一些教訓,我們要記住,我們要遵守、要奉行,你才能真正得到榮福。榮福第一端,「耶穌復活」。經典裡面的義趣,對復活更深刻的精神意義的信仰,「對將來需懷希望,對現在需有信心」,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在教會裡面說,你能不能得救,關鍵就在這兩句;在佛法裡面,你能不能成佛、成菩薩,關鍵也在這兩句。我們今天修學,能不能有成就?還是這兩句。就是修學凈土求生極樂世界,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首先跟我們講「信」。信,他講了六條,第一個是信自。「對現在需有信心」是「信自」,「對將來需懷希望」是「信他」。接著大師跟我們講,要「信理」、要「信事」、要「信因」、要「信果」,他提了六條。六條中最重要的是前面這兩條,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
中國古時候教小學、教童蒙,念《三字經》。《三字經》上,頭一句就把這個事情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個「善」字不簡單,這一個「善」字很少人能認識。我們一般人看到這個善,善的對面是惡,善惡之善。「性本善」不是善惡的善,你要把它解釋為善惡的善,你就全都錯了,它那個善是絕對的善,不是相對的,是純善,圓滿的善,深廣無邊際的善。這個善在一般宗教裡面,這是神、這是上帝;在佛法裡面講,這個善是佛陀,如來果地上的功德,究竟圓滿。中國的聖人、佛教裡面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這個善德是所有一切眾生人人都具足的。決不是說釋迦牟尼佛他有,你們沒有,佛不是這個講法;我們統統都有。
雖然統統都有,他的起作用,我們不起作用,這是什麼原因?他起作用是他沒有障礙,所以他圓滿起作用;我們不起作用,是我們把自己的性德障礙住了。什麼東西障礙?煩惱障礙了,自私自利障礙了,妄想分別障礙了,我們是被這些東西障礙住了。如果我們把這些東西淘汰得乾乾淨淨,完全放下了,佛說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德能、我們的相好跟他完全一樣。佛說的這些話,我們要多想想。佛經是古時候翻譯的,文字比較深一點,確實有些地方難懂。但是其他宗教有現代人翻譯的,不妨多去看看,你多看,佛經你就會懂了。這些大聖大賢他們的心量是相同的,他們之間絲毫隔礙都沒有。
我們這個世間宗教與宗教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許許多多的隔礙,這個現象不是好現象。這種現象如果不能化解,彼此互相懷疑、互相猜忌,愈猜愈訛,最後變成了誤會,變成了競爭、鬥爭、戰爭,會產生不良的後果。那要怎麼辦?要通,貫通。為什麼?宗教與宗教之間他們的創始人,他們所尊崇的這些神明,神明與神明之間,乃至於創始人與創始人之間,他們都通的;這一種通,用現代的話來講是心靈感應。為什麼?他沒有煩惱,他沒有妄想,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所以一切通達。我們今天是上面通了下面不通,麻煩在這裡。我們一定要認清楚,我們上面是通的,我們底下也要通。通了,問題解決了,問題就化解了。所以今天多元文化就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大家疏忽多元文化的教學、多元文化的教育,科技發展到極端,這個世界最後的狀況是毀滅,那就是經典上講的世界末日。《聖經》的最後講世界末日,《古蘭經》也講世界末日;我們東西方自古以來許多預言都講到世間在這個階段有災難,雖然沒有說是末日,有嚴重的災難。我們想想,這個災難會不會發生?
好像是在前年的年底,一九九九年的年底,我曾經聽一個朋友告訴我,他說有一位神學院的院長,很感慨的說了一句話:「末日應該在這個時候現前,為什麼沒有現前?是什麼原因把這個時間推後?」我聽到有人這個說法,我對於他這個講法同意,確實是延後,但是延後得很有限,不是無限期的延後;延後的時間不長,我們必須要有高度的警覺。我怎麼知道延後的時間不長?我們很冷靜的觀察現代社會現象你就知道,現在整個世界社會的現象反常,反常不是好事情。中國古籍有一部《春秋左傳》,《春秋左傳》裡面曾經說道:「人棄常則妖興。」「棄常」就是社會反常,社會反常變成什麼現象?妖魔鬼怪都興旺起來了。
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他所說的預言也是講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些邪師是妖魔鬼怪。現代人看到妖魔鬼怪非常喜歡,他不排斥,愛得不得了。佛法講妖魔鬼怪是什麼?殺盜淫妄,凡是教人干殺盜淫妄的就是屬於妖魔鬼怪。你看看現在社會大眾對他們什麼態度?歡迎、喜歡。教他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他掉頭而去,理都不理你,他說「你是老古董,你這個思想落伍了,你已經過了時代」。我們從這個地方細心去觀察,就知道末日是很難避免的。有人問:有沒有方法避免?在理論上講,肯定有。什麼方法?只要社會大眾回頭是岸,真正每一個人都能夠斷惡修善,遵從上帝、神聖的教誨,這個災難就化解了,這些社會不良的現象自然就沒有了。
可是這個話說得容易,做起來難。你勸人家回頭,人家肯不肯回頭?不肯回頭!不肯回頭,我們還是要勸,我們要盡到自己的責任,肯不肯回頭是他的事情,我們的責任盡到了。但是自己決定要回頭,為什麼?佛法裡面講,共業裡面有別業。這個社會遭到重大的災難,遭大災難,人不會死完,不會的。逃不過災難的,這是共業;但是大災難之後,他還能夠活得好好的,別業,這個事實我們要了解。我們修跟他們不一樣,他們作惡,我們修善;他們虛情假意待人,我們誠誠懇懇待人。不要認為:我誠誠懇懇待人,我在這個社會處處要吃虧!沒錯,眼前小虧可能是吃一點,後頭有大的便宜,災難來的時候你可以不受。小虧不肯吃,大福就沒有分;肯吃小虧,後頭有大福在,這個道理不可以不懂。
所以,頭一樁事情要懂得保護自己不受外面境界誘惑,這個比什麼都重要!不受誘惑。我講經常常勸勉同修,不要看報紙、不要聽廣播、不要看電視。什麼原因?這些東西天天在誘惑你,你要是沒有定功、沒有智慧,你會受它的影響。看看報紙、看看新聞,今天這一家東西降價,明天那個又新出產品,第二天一早你就跑去了,辛辛苦苦賺的錢都被它騙跑了,你的心是浮動的;統統不看、不理會,我家裡面這些傢具哪一樣東西都可以用幾十年,不被外境誘惑,這個道理在此地。
剛才台灣有記者來訪問我,她說:「法師,照你這樣說法,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裡面,有許多知識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我要不看這些東西怎麼辦?」所以聽話要會聽,如果把這個話的意思曲解了,不但不得利,反而受害。佛家開經偈「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重要!要懂得這個話真正的意思。我們現在生活在這個世間,各人有各人的行業,各人有各人生活的方式,與我的生活、與我的工作行業有關係的這些知識,我要接觸、要知道、要學習;與我生活行業沒有關係的,不聞不問,這就對了。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盡量的少接觸。古德教導我們說「知事少時煩惱少」,你知道的事情多了你煩惱就多,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你認識人太多了是非就多,沒有必要認識的人,何必去跟他認識?沒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何必去打聽?這不叫自找麻煩嗎?所以我們了解這個道理,才曉得聖賢教誨如何正確的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落實在自己工作裡面、處事待人接物裡面。
榮福第一端是耶穌復活。復活這一樁事情像神話一樣,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我們宗教信徒能承認,但是現在一般社會大眾決定不能承認,他說這是假的,人死了,已經變成枯骨,骨頭已經變成化石、變成泥土,他怎麼能再變成一個活人?這不可能。佛教給後世的學生們,經典要講得圓融、要講得自在,所有宗教的教學也不能離開這個原則。我們如果講對復活更深刻的精神意義的信仰,現在一般研究科學的能接受了,所以我們說「耶穌復活在世間每一個人的心中」,這個大家沒有話說。今天全世界知道有耶穌的人恐怕比知道有釋迦牟尼佛的人還要多,這就是他復活在我們心中,我們敬仰他、以他為榮。後頭這一句重要,「向他學習」。中國古人所說的,這些人死了以後「留芳百世」;他成功了,軀殼雖然死了,他的精神永存在世間,永存在每一個人心裏面,這是何等的偉大!我們這些凡人死了之後默默無聞,過了幾年連兒孫都忘掉了、都不知道,這個很慚愧。他為什麼能夠活在一切人心目當中?沒有別的,捨己為人,肯為眾生服務而已。釋迦牟尼佛活在每個人心中,他老人家住世八十年,他八十歲走的。一生,幾乎五十年的時間,為社會大眾服務。所有的宗教家、宗教創始人,都是多元文化的教育家,都是多元文化的教育工作者,這是我讀了很多宗教書我得到的結論。他們的教學是無私的大愛,他們不分國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平等的教導,熱心的教導,毫無偏心的教導,真了不起!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一個事業,無論是世間是出世間,事業的成就必須有後繼之人。中國古人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後頭沒有繼承人,你的事業做得再好,你的成績等於零。為什麼?你死了以後,你的事業就結束了,等於零。什麼樣才是成功的事業?你死了之後後頭有繼承人,後面繼承人比你做得更好,那你是成功了;做得跟你一樣,這是平平;做得不如你,你失敗了。所以,後後勝於前前,這是真理。為什麼後人會超過他前面一代?前面一代基礎奠定了,他在這個基礎上再往上建,一定是高過一層。像蓋大樓,我們第一代蓋了一層,第二代蓋第二層,第三代他蓋第三層,一層比一層高。所以第一代要把根基打厚,他可以永遠往上蓋,第一代的大德就是他的根厚,大德大能非常深厚。怎樣承傳?承傳是教學。我們現在這一代人疏忽了,把聖賢的教誨淡忘。
在古時候的中國,宗法社會。統治的帝王他一就職,第一樁大事是選拔繼承人,培養繼承人,中國人說的「立太子」,第一樁大事,接班人,他的事業永遠延續下去。一個家庭也要培養底下一代的家長,小孩生下來就培養他。你做一個買賣、開一個商店,你是個老闆,商店開張那一天開始,你就會選拔你的接班人,這才是一個成功的事業,不至於到自己臨命終的時候手忙腳亂,找不到接班人,這個事業是失敗的。從家庭到國家,同一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得。講到我們今天從事於宗教的事業-宗教教育事業、宗教教學事業,這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工作,我們也不能違背這個原則。我明白、我懂得,我就幹了。
我最近在澳洲建了一個道場,現在正在向政府申請註冊,大概最近註冊文件就會批下來。註冊還沒有批下來,我已經選拔繼承人,我就培養。我這個繼承人的選拔大公無私,是讓道場裡面的住眾你們大家選舉,你們選一個會長出來,選一個秘書,選一個財務。我現在選都是選兩個人,會長選兩個,秘書選兩個,財務選兩個,將來移交的時候,在兩個當中選一個移交給他。現在就選拔,現在就培養,現在就叫他參與工作;到將來不用移交,他已經很熟了,政府登記名字改一改就行了,這個多痛快!多省事!一定要記得,人一定會死,占那個位子佔到臨死都不肯放手,死了也帶不去。要想把事業做好,做得真正成就,培養接班人比什麼都重要!培養接班人,那就是「復活」;要沒有培養接班人,死定了。所以耶穌這一種示現,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你家庭會興旺,你公司會發達,無論你搞什麼團體,你都能夠把它搞活了,這是「復活」對我們的啟示。
第二端「耶穌升天」。升天是自行化他功德圓滿,這是心境的提升,突破空間維次。我曾經遇到不少人問我:「法師,你為什麼要學佛?」我的答覆很簡單:「提升自己的境界。」古人讀書,為什麼讀書?讀書志在聖賢。從凡人提升到聖賢,這是提升境界,學佛是提升境界。你為什麼要學天主?提升境界;這一生我在人道,來生我生到天道,天道比人道高太多了,這是不同維次的空間。接受聖賢教誨沒有別的,變化氣質,提升境界。所以「升天」兩個字我們不能夠疏忽。你看看人家不斷的往上升,我們天天往下墜落,那還得了嗎?天天搞名聞利養、搞貪瞋痴慢,往下墮落,這錯了!世間的名利、五欲六塵的誘惑,我們一定要提高警覺,小心謹慎,那是什麼東西?那是陷阱,那是糖衣裡頭包的毒藥,不可以輕嘗,輕嘗沒有一個不墮落的。所以我在澳洲建個道場,澳洲很多朋友問我:「你為什麼選擇在圖文巴這個地方?」圖文巴是個小城,人口只有八萬,非常保守。我為什麼選這個小城?小城誘惑少。我看到那個地方晚上五、六點鐘商店都關門了,沒有娛樂的場所;人都很老實、很儉樸、很忠厚。喜歡過都市生活,到那邊一定不習慣,那邊像鄉村一樣。這就是我選擇道場處所的道理,儘可能減少誘惑,幫助我們身心得到安靜。
榮福第三端,「神聖降臨」。天主的愛,藉著所賜予我們的神聖,已傾注於我們心中。這個神聖的降臨是天使,是天主的代表、天主派來的使節,我們這個世間人稱他們為「先知」,這個稱呼很好。我們中國人也有這個稱呼,中國在古書裡面解釋「教」這個意思,「教」是什麼意思?「先覺覺後覺,先知覺後知」,這叫教學,這叫教育;所以稱他們為「先知」,稱他們為「先覺」,非常有道理。我們向他們學習神聖的大智、大仁、大勇,從他們的身上我們真正能夠接受到天主的愛;我們接受到天主的愛,然後就要把天主的愛從我們身上發揮出來,代天主愛世人。我們不能這樣做,不是天主的門徒;一定要把天主的愛從自己身上分發出去愛一切眾生,發揮天主的大智、大仁、大勇。我們向先知學習,這才是榮福的落實。
榮福第四端,「聖母蒙召升天」。基督的復活,正是基督徒的信仰和希望的中心。榮福第四端在整個《玫瑰經》裡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端,可以說是整個《玫瑰經》的中心。在這一端,給所有的基督徒帶來了光明的希望。我這邊的解釋,幾句話:反璞歸真,回歸自然;這是說聖母蒙召升天是反璞歸真,回歸自然。這裡面顯示出「聖善」,聖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相對就不善,這個聖善就像佛法裡面講的不二法,不二法是聖善。
學佛的同學,你們對於《六祖壇經》都很熟悉。《壇經》裡面印宗問六祖,他知道他從黃梅來,他問他:「黃梅五祖忍和尚,對於禪定、解脫怎樣講法?」大概印宗對於這兩樁事情講得不夠圓滿,所以向能大師請教。能大師的答覆:「禪定、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印宗從這個地方聽到就覺悟了。不二是聖善,你會用了,你懂得這個意思了,佛法終極的目的是入不二法門,你入不二法門,在佛法裡面講,你就成佛,你就證果。如果在這個地方真正體會得,覺悟過來,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眾生跟佛不二)、性相不二、因果不二、理事不二,你就得真解脫,你就得真自在,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當然就放下了,這是聖善。表現在行持上,跟一切大眾相處聖愛、聖智,這叫「永生」,這是永恆的。
末後一端,「天主立聖母為天上母皇」。立之真諦,表聖母誠為護世天王之母,為總護世者。這個道理我們要能體會,要發心效法聖母瑪利亞,我們要愛護這個世間。你要愛,你就要保護,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要懂得保護的方法。剛才我說了,一根小草,一棵小樹,你要真正有愛心,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一定會尊重它,你一定會愛護它,一定會去幫助它,完成它生長的目的,充實它生長的意義。這是天主、基督的精神,如果你連這個都不懂得,你的修學怎麼會有成就?諸位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你就曉得天主教跟佛教是一不是二,所有宗教都是一不是二。世界原本是和平的,眾生原本是和睦的,萬物原本是平等的,為什麼會搞成今天這個樣子?都是眾生妄想分別執著裡頭產生的變態,不是正常。上主的教誨、佛菩薩的教誨沒有別的,教導我們恢復正常而已。用現在科學家的話來說,怎樣恢復地球上的生物生態平衡,我們問題解決了。一草、一木,一沙、一塵,都有它存在的意義,都有它存在的目的,我們應當多想想。
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段經文我就跟諸位報告到此地。我想將來如果有時間,我們可以細細的來探討,那就更有趣味了,我們學的東西會更多,對於我們的生活、對於我們的工作、對於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會有很大的幫助。好,謝謝大家,謝謝修女。
【按】本講座文字檔查找方式:在「凈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地址http://ft.amtb.tw/或http://ft.hwadzan.com/)中輸入關鍵字或該文檔名(
推薦閱讀:
※關於比喻的解釋--釋經學
※易經學堂:八卦到64卦只是隨便疊加?帶你尋秘文王64卦「真相」!
※山海經學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學記6
※《經學大師鄭玄》舒大剛編(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