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圖集—近.現代之老莊畫說(2)
羅漢圖集—近.現代近.現代羅漢圖作品
7、降魔羅漢老莊畫說之一百零九:降魔羅漢畫中降魔羅漢表現為戲劇動作武士亮相,金雞獨立,高舉鐵缽,方盤大臉,怒目圓睜,鬚髮上指,耳飾綠珮,念珠飾踝,坦胸露腹,雙足赤裸,虎背熊腰,威武彪悍。畫中題字:聖智即人妖,極權而成魔。莫使為舵手,萬民墜劫波。降魔羅漢高舉鐵缽,又叫舉缽羅漢,諾迦跋哩陀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缽化緣的和尚。經常向施主們乞食,他化緣的方法與眾不同,是高舉鐵缽向人乞食。藉托缽福利世人,予眾生種植福德,並為他們講說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眾生。中國本來沒有「缽」字,這個「缽」字是從梵文中的 「缽多羅」中取第一音而創。缽多羅是和尚盛飯菜的食具,鐵制的,因此「缽」字從金,本字是聲旁。他修成阿羅漢果後,世人稱其為「舉缽羅漢」。諾迦跋哩陀尊者住在西方的牛貨洲,尊者的居地沃色窮瓦乃,光就在這裡誕生。據說是西方牛貨洲的六大國之一哈日札。在哈日札的中央有一座叫杜丹的高峻室山。山上有一個光耀四射的珍寶岩窟,住著五百賢人。由於他們的祈禱,這座岩窟變成了比帝釋天宮還要輝煌的居地。此後就被稱為「沃色窮瓦乃」。時至今日,諾迦跋哩陀尊者和他的伴從,七百個阿羅漢還住在牛貨洲。諾迦跋哩陀尊者的雙手作禪定手印,其含義如下:當尊者在信徒面前展示禪定手印時,可以幫助信徒逃脫惡趣;並可獲得菩薩十地之初的極喜地;獲得幸福,增長機智;增長對佛法的認識,看佛法猶如觀無雲之藍天。那些想獲得聲望的人;想托生為女人身的人;想獲得密友和親眷的人;想成為國王、王后、大臣、王子等高貴王族親戚的人;想觀仰佛陀面容的人;想得到大乘大菩薩評價的人;想實施「六度」的人,想成為佛近身弟子的人;想通過次第修習而成佛的人等等,據說都可以通過崇拜和祈禱諾迦跋哩陀尊者達到他們的目的。諾迦跋哩陀尊者的身世是這樣的:在古印度的室羅伐悉底城住著一位叫諾迦跋哩陀的人。雖然家境富裕,但他還是很憂愁。因為沒有兒女繼承香火。他知道,自己死後,家裡所有的財富和家產都將被國王拿走,所以終日悶悶不樂。有一天,他的妻子懷孕了。妻子是一位擁有五種超凡智慧的女人。她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丈夫,他非常高興,精心地照顧妻子,等待孩子出生。足月時,妻子生下一個非常可愛的男孩,由於前世作了善業,孩子出生時每隻手掌內握著一枚金幣。金幣拿走之後,手掌內又重新長出,非常奇妙,孩子就取名為「具金」。長大之後,這孩子的高尚無暇及生來具有遵循佛法的品性,使得他非常樂於施捨。他具有如此的慈悲心,總是不停地幫助別人。當他走在大街上看見苦行僧、婆羅門、貧窮的人就慷慨地施捨。因為他手裡有足夠的金市,所以他即使以各種方式施捨,也絕不會用盡。不久,諾迦跋哩陀的美名傳遍了室羅伐悉底城的每一個角落。一天,他來到祗陀林,在那兒看見了釋迦牟尼佛。當他看見釋迦牟尼善德形貌時,心中極為快樂。他上前跪拜行禮,坐下來聽佛陀說法,聽法的過程中,心中湧起以佛的無限信仰。他想為佛陀及其弟子準備一次宴會,請求佛陀恩准。為了籌集宴會的費用,他從手中取出足夠的金幣。在場的比丘看到這一切無不驚訝叫絕。此後,諾迦跋哩陀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坐在佛陀面前聽其說法。釋迦牟尼佛就針對他的情況講述了高深的佛法,從而使諾迦跋哩陀獲得了預流果。諾迦跋哩陀把他的財富分給朋友,施捨給苦行僧人、婆羅門和窮人。然後他徵得父母的同意離家修習佛法,被釋迦牟尼佛收為弟子,及時地獲得了阿羅漢果位。佛陀的眾弟子對諾迦跋哩陀的業行驚嘆不已,他們懇求釋迦牟尼佛講一講諾迦跋哩陀憑上世的什麼善業取得了如此的成就,佛陀對他們說: 「所有這一切都是上世積累的無盡的善業的業果,當人壽二千年之際,護光佛來到了此世間。在他完成了一生主要的十二件大事圓寂後,國王對護光王零散的佛骨深表敬意,由此建造了一座佛舍利塔。完工之後又舉行了盛大的落成慶典。藝術家製作了兩尊護光佛的塑像。一位賭徒往兩尊佛像的每隻佛手掌中繫上一塊金幣。祈禱說,但願來世萬事如意。由於賭徒,今世的諾迦跋哩陀的這一善行,使他今世獲得了阿羅漢果位。」諾迦跋哩陀尊者的一生給人們最大的啟示是善惡業報的法則。善業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和歡樂;惡業則會帶來悲傷和痛苦,這是一條不能迴避的自然法則,不論是做了什麼業,哪怕是些微的小業,都會有業力的報應。上世的善業,不僅使我們托生在善趣、從輪迴之苦得到持續的救助;善業還會給我們每托胎一世的生活帶來吉運。諾迦跋哩陀尊者為後世僧人樹立了榜樣。只要遵從釋迦牟尼佛用以指導尊者的真純之路,由於佛陀的教導,我們將會擁有細緻入微的所有善德成就。2015/04/03/15:55
8、友鹿羅漢老莊畫說之一百一十:友鹿羅漢畫中白鹿渾身雪白,雙角高昂,微眯雙眼,靜卧於地。友鹿羅漢鬚髮花白,身著紅袈裟,腰纏酒葫蘆,耳飾綠玉珮,跣足倚白鹿,靜坐小憩,遙望遠方,泰然自若,若有所思。畫中題字:野有白鹿,與我心契,朝暮永伴,音思子期。友鹿羅漢,又叫坐鹿羅漢,賓羅跋羅多尊者,曾乘鹿入皇宮勸喻國王學佛修行。端坐神鹿,若有所思,泰然自若,清高自賞,高雅平易。賓羅是印度十八姓之一,是貴族婆羅門的望族,跋羅多是名。他本是印度優陀延王的大臣,權傾一國,但他忽然發心去做和尚。優陀延王親自請他迴轉做官,他怕國王啰嗦,遂遁入深山修行。有一日,皇宮前出現的一名騎鹿和尚,御林軍認得是跋羅多,連忙向國王報告。國王出來接他入宮,說國家仍然虛位以待,看他是否回來做官。他說回來是想導國王出家,他用種種比喻,說明各種慾念之可厭,結果國王讓位太子,隨他出家做了和尚。賓羅跋羅多尊者舒式坐於松樹下,左手托缽,右手持筆翻挑石桌上經書,書旁香爐青煙裊裊。侍者持羽扇而立。賓羅跋羅多尊者手中所持的經書和法缽據說是處於惡趣的眾生獻與尊者的禮物。賓羅跋羅多尊者為了幫助沒有機緣聆聽和實踐佛陀教法的惡趣眾生,為他們說法。說法之後,惡趣眾生向尊者奉獻了這兩件禮物。處於惡趣的眾生看到或者觸摸到經書或法缽都將得到多方的援助。舉例來說,由於邪念而墜入惡趣的人,看到或觸摸尊者的兩件標誌,將會減緩所受的痛苦。聾啞人、盲人、精神失常的人,或者持誤見的人,經書和法缽將幫助他們恢復感官、神智的正常,並可信奉佛法、棄除誤見。他們還可獲得智慧和兩種榮辱感:榮辱感一是來自害怕公眾責難的心理,一是來自自我內心的反省和唯恐受到自身譴責的心理。以上是賓羅跋羅多尊者授與眾生的恩惠中的一部分。信徒看見尊者持法的手作禪定手印時,將獲得如下的幫助:他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不同學科的淵博的知識。法缽就像一件大如意寶或者是寶瓶,所有看見它的人都能從法缽處滿足他們的各種願望。法缽可以幫助人們獲得「七聖寶」幫助神和獲得幸福。對賓羅跋羅多靜心祈禱、誠心供奉,還可獲得如下的恩惠:棄除疾病、痛苦;免除國王的懲罰;防止盜賊的襲擾;增加體力和腦力;減免貧窮的苦惱。賓羅跋羅多尊者的居住在東方勝身洲,佛教宇宙觀所說四大洲之一,位於東方。這裡有一座山叫拉聶日山,山中經常有仙人出入,是仙人生處。山的中央有一座奇妙的岩窟,叫生靜洞。據說那裡曾經住過當地一位富有的國王。國王死了之後,他手臂上的肌肉被運到此洞中,因而得此山名。「拉聶日」的意思是「手臂肉山」。這座山後來成為眾仙人的居地,據說山上的岩窟因一菩薩在其中祈禱而得名。無論任何人在洞中靜修,都能完全主定,因而把此洞稱為「生靜洞」。也有文獻說賓羅跋羅多尊者居住在西方牛貨洲。可能是尊者曾在那裡住過。根據釋迦牟尼臨終遺言,賓羅跋羅多尊者沒有離開人世間,他和一千名阿羅漢一起護持傳播佛陀的教法。2015/04/04/06:16
9、挖耳羅漢老莊畫說之一百一十一:挖耳羅漢畫中挖耳羅漢腰纏酒葫蘆,雙耳飾綠珮,坦胸露肩,跣足而坐,閑逸自得。左手持耳勺,掏著左耳垢,左眼迷離,嘴角上揚,一臉的舒爽快意。畫中題字:謊言成耳垢,真言難為通。一針得聰徹,蚊聲似雷鳴。那迦犀那尊者,也叫那迦希尊者,以論"耳根清凈"聞名,故稱挖耳羅漢。那迦譯作中文名龍,犀那譯為軍,那迦犀那即龍的軍隊的意思,喻其法力強大,有如龍的軍隊。挖耳羅漢住在印度半島坡山上。他也是一位論師,因論《耳根》而名聞印度。所謂耳根,是由於醒覺而生認識,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六種根源之一。所謂六根清凈,耳根清凈是其中之一。佛教中除不聽各種淫邪聲音之外,更不可聽別人的秘密。因他論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凈。其閑逸自得,怡神通竅,橫生妙趣,意味盎然。那迦犀那尊者的兩種標幟:法缽和禪杖,據說是尊者為居住在四天王天里的眾神和其他善相護法神、龍傳法時所得。尊者傳法之後,所有的神、龍都心生信仰,為尊者奉獻了很多的供品。此外,他們還給尊者奉獻了很多隨人意願而任意取用財寶的如意寶瓶。尊者收下了這些寶瓶,進行加持後將眾多寶瓶變成一隻法缽作為標幟。無論任何人,只要看到、觸摸到或者觀想寶瓶,都可獲得去除心智和軀體兩方面缺陷的恩澤。禪杖是恪守戒律的僧人所用的器具。禪杖的聲響,即禪杖上的錫環的撞擊聲。可以把人們從愚痴中喚醒,誰聽到禪杖的聲音都將醫治心智方面的頑疾,從各種苦難中解脫,從愚痴引起的痛苦中解脫,並可產生對「三寶」的執著信仰。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人們還可以從尊者處獲取更多的恩澤和成就。那迦犀那尊者的生平:那迦犀那尊者出生在北印度色瑪地方一王室家庭。他長大以後,必將承襲王位。但是這位王子明白國王這個位置必然與戰爭、稅收、制訂法律等一系列的世間暴力及瑣事相聯。於是,他放棄了王位繼承權,來到釋迦牟尼佛面前償還他過去所做的惡業,請求佛陀導引他出家為僧。釋迦牟尼很高興地答應了他,剃度他出家為僧。這樣,王子就成了僧人。有一些文獻記載了釋迦牟尼佛五十五歲時剃度那迦犀那的情形。那迦犀那成為僧人之後,深入全面地學習「三藏」,及時地獲得了阿羅漢位。釋迦牟尼佛稱讚他為「斷絕塵緣的弟子中最好的一位」。為了報答釋迦牟尼佛,尊者希望以他的能力所及做一些使佛陀最為快慰的事,也就是傳播佛陀的教法,幫助他人。於是,尊者來到四天王天,即六欲天第一重天。那迦犀那來到這裡後,向天神講授了佛法,眾天神聆聽了佛法,從而信奉佛法,皈依了「三寶」。那迦犀那尊者的業績為後世樹立了這樣一個典範:他向我們展示了財富,榮華和權力以及作為王子的榮耀都是微不足道的;相反,它們蘊含著極大的危險。這猶如在毒蛇鼓漲的蛇頭陰影下小憩,或者是用舌頭去舔抹在劍刃上的蜂蜜,充滿了危險。尊者告誡我們,一個人過去無論犯了多大的罪孽,只要皈依「三寶」,懺悔過失并力求補過,就可以驅除罪愆,凈化靈魂。通過上述的方法和其他善業功德,尊者引導眾多弟子走上了至善之路。那迦犀那尊者的居地翁羊山,據說是王舍城的主山。翁羊山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在這裡住過的一位聖賢。當時,這位聖賢得到梵天神的幫助,找到了一處靜修地。靜修地是一座山,山上有一塊寬闊平坦的山坡地,故稱「翁羊」,藏語音譯,意思是「寬廣的平面」。也有文獻說尊者的居地是在白頂山,或許是翁羊山的異名。根據釋迦牟尼佛的意旨,那迦犀那沒有離開世間。他和一千二百名阿羅漢一起住在翁羊山,護持和傳播佛陀的教法。2015/04/04/07:00
10、豐干羅漢老莊畫說之一百一十二:豐干羅漢畫中的豐干羅漢,耳飾綠珮,眼睛眯離,誇張其口,坦胸露腹,仰面朝天,忘情大笑,雙手撐地,幾卧於地,芭蕉扇、酒葫蘆,棄置一旁。小拾得手扶禪杖,身披袈裟,一臉的幼稚可愛,雙眼迷離,喜笑顏開,師徒二人親如父子,開心至極。畫中題字:山行遇拾得,小兒成詩僧。因緣賴機遇,道同運不同。豐干羅漢,豐干禪師,傳說是彌陀化身,唐代高僧,約生活於公元七、八世紀,剪髮齊眉,衣布袋,居天台山國清寺。這裡有一個閭丘胤有眼不識彌陀佛的故事:閭丘胤本是唐朝的朝議大夫,受詔作台州刺使,起程那天,忽然頭痛如絞,苦不可耐。乃命醫診治,而竟越診越痛。就在這疼痛不堪之時,忽然來了一位僧人,自稱豐干禪師,從國清寺來,過此相訪。閭刺使以頭痛甚劇,醫治無效,便諮詢其有無良方,以診治頭疾。豐干禪師卻從從容容,不慌不忙地笑著說到: 「身居四大:地、火、水、風,病從幻生,若欲除之,應須凈水。」清凈之水,竟可以治病。於是,便以凈水一杯與豐干,豐干持水,誦咒一時,吸了一大口,對準閭丘胤頭上噴去,使得閭刺使滿臉滿頭全身,盡成淋漓,不一刻功夫,頭部劇痛,豁然而愈。這就使得閭丘胤不得不驚奇而敬佩了。正待申謝,豐干禪師卻說: 「台州地屬海島,山嵐毒風慎重,到日必須擅自攝護。」於是,閭丘胤便問:「不知當地有無賢士?確是值得敬仰的人物。」豐干禪師卻很巧妙而含蓄地回答說:「見之不識,識之不見,若欲見之,不得取相,乃可得見。」閭丘胤一聽豐干講到這裡,立刻接著說到: 「那是當然的,絕對不可以貌取人,所謂『以貌取人,失之交臂』。你說啦!那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 「啊!這人的來頭可大,有一位名叫寒山子,是文殊菩薩降世,而遁跡在國清寺里。另一位拾得,卻是普賢菩薩的化身,他們變成一副貧苦窮相。而且,還有一點瘋狂情態,或去或來,都在國清寺的庫房裡,或者就在廚房內掌火呢。」豐干禪師說完,便告辭了。於是,閭丘胤上任以後。沒有忘記豐干禪師的話,上任三天,親自微服來到國清寺,問一位老和尚: 「在你們寶剎中,過去有一位豐干禪師在這裡住過嗎?」 「有的,有的。只是現在遠遊去了。」閭丘胤又問:「還有兩位貧士模樣,又好像有些瘋狂情態的行者,現在何處?」老和尚思索了一會說: 「啊!那是住在唐興縣寒岩里寒山子以及住在本寺庫院的拾得了。」閭丘胤對於豐干禪師所說的人和地,都獲得了證實,他非常高興,回到衙門,便命唐興縣令,要他查明具報。不久,唐興縣令也申報此事屬實。閭丘胤又多了一層證實,乃用台州刺使的全部儀仗,朝衣朝冠前往禮拜。一抵國清寺,驚動了全體寺眾,大家都恭敬的迎接這位當地最高的行政首長。於是,閭丘胤便問寺眾說:「你們這國清寺里,以前有一位豐干禪師,他的住院在哪兒?還有拾得和寒山兩人,現在何處?」當時便有一位名叫道翹的寺僧,出來回答說: 「啊!只是要問他們嗎?豐干禪師的住院,就在經藏的背後,現在並沒有人居住,只是有一隻老虎,常時來此吼叫一陣而去。」 「是真的嗎?還有寒山和拾得呢?」閭丘胤追問道。 「當然是真的,決不敢欺騙太守!「道翹和尚回答,又說道: 「寒山和拾得兩人,正在廚房裡面,立刻就可以見到他們。」於是,閭丘胤就請他先行引導去察看豐干禪師所住過的禪院,把院門打開,只見院內虎跡斑斑,非常清晰。閭丘胤察看過後,又問道: 「豐干禪師住在本院的時候,所作何事?」 「他日間只是舂米,以供養寺眾,一到夜裡,就唱歌自樂。」他們這一行人,將豐干禪院察看過了,便又到廚房去察看寒山和拾得兩人的實際情況。當他們一踏進廚屋,便聽到裡面有兩個人在那兒對笑著。正當那兩個人大笑未已的時候,閭丘胤跑了進去,早已跪在他倆面前,向他倆頂禮膜拜著。於是,寒山和拾得兩人都叫喊著說: 「豐干饒舌!豐干饒舌!……」叫了幾聲,而且寒山還拉著閭丘胤的手,搖了幾搖,便又說道: 「你自己遇彌陀而不識,向我們頂禮做什麼!?」從他們兩人的口中,閭丘胤才知道所謂豐干禪師,原來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再來欣賞詩僧拾得的詩:古佛路凄凄,愚人到卻迷。只緣前業重,所以不能知。欲識無為理,心中不掛絲。生生勤苦學,必定睹天師。常飲三毒酒,昏昏都不知。將錢作夢事,夢事成鐵圍。以苦欲舍苦,舍苦無出期。應須早覺悟,覺悟自歸依。人生浮世中,個個願富貴。高堂車馬多,一呼百諾至。吞併田地宅,準擬承後嗣。未逾七十秋,冰消瓦解去。迢迢山徑峻,萬仞險隘危。石橋莓苔綠,時見白雲飛。瀑布懸如練,月影落潭暉。更登華頂上,猶待孤鶴期。松月冷颼颼,片片雲霞起。呍鴨鋼厴劍菽殼蚶鎩谿潭水澄澄,徹底鏡相似。可貴靈台物,七寶莫能比。可笑是林泉,數里少人煙。雲從岩嶂起,瀑布水潺潺。猿啼唱道曲,虎嘯出人間。松風清颯颯,鳥語聲關關。獨步繞石澗,孤陟上峰巒。時坐盤陀石,偃仰攀蘿沿。遙望城隍處,惟聞鬧喧喧。豐干禪師今存壁上詩二首:余自來天台,凡經幾萬回。一身如雲水,悠悠任去來。逍遙絕無鬧,忘機隆佛道。世途岐路心,眾生多煩惱。兀兀沈浪海,漂漂輪三界。可惜一靈物,無始被境埋。電光瞥然起,生死紛塵埃。寒山特相訪,拾得常往來。論心話明月,太虛廓無礙。法界即無邊,一法普遍該。本來無一物,亦無塵可拂。若能了達此,不用坐兀兀。2015/04/06/00:00
11、開心羅漢老莊說畫之一百一十三開心羅漢畫中的開心羅漢,盤膝而坐,慈眉善目,面露微笑,敞開胸懷,一尊佛相正坐在他的心中。畫中題字:醍醐貫頂天門開,悟性原本自性來。遍朝聖廟佛不見,原來佛坐自心懷。開心羅漢,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開心見佛,各顯神通,佛力無窮。戍博迦尊者,即唐玄宗時來長安的善無畏尊者,梵名戍婆揭羅僧訶,意為凈獅子。他是中天竺國王之太子,因自幼神姿異常,國王對他特別寵愛,十歲讓他統帥軍隊,十三歲就繼承了王位。他的兄弟不服,起兵作亂,善無畏平定了兵亂,對弟弟說:「你來做皇帝,我去出家。」他的弟弟不信,他說:「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說也奇怪,他打開衣服,弟弟看見他的心中果然有一佛,因此才相信他,不再作亂。善無畏尊者風度翩翩,氣魄豪爽,聰明睿智,超拔群英,五乘貫通,三學深究,總持禪觀,妙達其源,藝術技能,無不精湛,就這樣仍不滿足,依然孜孜追求最高境界。八世紀初,應唐中宗的邀請,他從那爛陀寺出發前往中國,歷經艱辛,漸至中國西部,唐睿宗派僧若那、將軍史憲一行至玉門關外迎接,約在西洲與他會合,於716年抵達長安,時年已八十。玄宗對他十分禮遇,奉為國師,尊為內道場教主。首先在宮廷皇族中傳法,後經再三請求,獲准居外,曾居長安興福寺南塔院、西明寺及洛陽福先寺、聖善寺。719年,另兩位大名鼎鼎的密教祖師 —— 金剛智三藏與不空三藏,亦來到大唐。因這三人同開大唐密教,又同在玄宗開元年間,故史稱「開元三大士」。從開元五年,公元717年起,善無畏奉詔翻譯佛經,系中國首位系統翻譯密教經典者,他來華時,已年逾八旬。所以他翻譯的經典不多。《開元釋教錄》卷十載他的譯經只有四部十四卷,其名稱如下:《大毗盧遮那成佛種變逆特經》七卷,即《大日經》,是密宗的重要經典;《蘇婆呼童子經》三卷;《蘇悉地揭羅經》三卷;《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一卷。善無畏三藏,為弘揚密教,闡釋教理,傳授儀軌,在東、西二京設置道場、開壇授法。其傳承者有大興善寺沙門一行,入室弟子有寶畏、明畏,俗弟子有著名文學家李華,還有從學者寶思、智嚴、溫古、義林、喜無畏,以及新羅,今朝鮮僧人玄超,日本僧人道慈等。善無畏還精擅繪畫,他畫的曼荼羅,精妙異常,長期在宮中流傳。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善無畏想回西域終老,皇帝降旨,說了他一大通好話,意思想挽留他繼續留在大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十月七日,善無畏奄然而逝,享年九十九歲。開元二十八年十月三日,葬於龍門西山廣化寺。宋代贊寧曾撰《高僧傳·唐洛京聖善寺善無畏傳》。後人有詩讚曰:釋宮尊種,龍扶出池。舍位成道,為人天師。度微塵眾,行甘露慈。風清熱惱,月破昏疑。法本不生,我今無得。隨方演教,聿來中國。帝後承迎,天花滿選;斷蒼爸校ㄎ耪安貳百千萬億,調伏其心。灌頂自昔,聲聞現今。山王高妙,海月圓深,示滅非滅,空悲鶴林。伊水西山,冥冥石室,金棺已閉,式瞻元日。雙寶紹明,教尊言密。歸我法者,因權悟實。2015/04/07/07:07
12、托塔羅漢老莊畫說之一百一十四:托塔羅漢畫中的托塔羅漢,坐于山石之上,著一身紅袈裟,長須雪白,飄然如瀑,劍眉倒豎,直指蒼穹,耳飾綠玉珮環,手托七層寶塔,雙眼圓睜,目光如炬,怒視寰宇,看透世事。畫中題字:寶塔鎮何妖,酒色財氣權。寸心留凈土,世代有福源。托塔羅漢,蘇頻陀尊者,是佛陀所收最後一名弟子。為了紀念師傅,特地手托佛塔,作為佛祖常在之意。塔,是取梵文「塔婆」一詞的第一音而製成的中國字。佛教傳入中國以前沒有塔,故特造「塔」字,佛教中的塔,是用來載佛骨的器具,塔也就成為佛的象徵。托塔羅漢不是托塔天王,托塔天王是菩薩,菩薩和羅漢是有區別的:菩薩是「大乘」修成的果,羅漢則是「小乘」修成的果。托塔羅漢手托七層寶塔,佛法通靈,威而不怒,道行超群。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蘇頻陀尊者的標幟是拿在手裡的經書。經書的意思是遵照釋迦牟尼佛的旨意傳播他的教法,以各種方法矢志不移地幫助別人,對別人要有慈悲之心,幫助別人的一個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給他們講說佛法,當講述「三藏」時,經書所代表的就是蘇頻陀尊者對此的權威闡述。據說每個看見或者觸摸到經書的人都將獲得尊者的佑助,幫助他獲得藝術和各門學科方面的知識;給予他克服人間苦難的見識和勇氣;並能使之成為一名教法的嚮導;成為具有高深智慧的天才;成為佛的心腹弟子。除此之外.還可以從蘇頻陀尊者處獲得其它的恩惠。蘇頻陀尊者的生平是這樣的,古印度洛瑪中地方有一戶人家邀請釋迦牟尼佛前去講法。佛陀講法之後使很多人皈依了佛門。洛瑪中地方還有一富戶,他和一位與自己種姓相同的女子結婚,與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在佛陀赴請後不久,富戶的妻子懷孕了,足月後生下一個兒子。可是剛生下的嬰兒全身瘡疤,從瘡疤口上流出很多的膿血,散發出一種惡臭。見此情景,夫婦倆非常害怕。富戶利用自己的身份和錢財,請了很多的醫生和術上、想方設法為兒子治病,並請人精心護理病兒。為了治病,富戶不惜破費錢財,但這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無益的。因為嬰兒的病根是他上世所造的惡業。這個孩子的身體總是用布包嚴,以便不讓外人看到他身上的瘡疤,因而起名叫「蘇頻陀」,意思是「隱形」。此後,一個偶然的機會,蘇頻陀來到了抵陀林,在那兒看見至善至美的完人釋迦牟尼佛。他心中很是驚奇,就給佛陀行鞠躬禮表示敬意。釋迦牟尼佛立即知道了蘇頻陀身心兩方面的痛苦,就針對他的情況為蘇頻陀講法。講法之後,蘇頻陀即刻透悟了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短暫,棄絕塵緣,出家成了僧人。以後他及時地獲得了阿羅漢果位。蘇頻陀的朋友們也聆聽了佛法,獲得了透曉一切知識的成就。蘇頻陀尊者據說住在比呼拉一個叫住生獅洞的岩窟內。也有文獻說是日沃帕吉阿丹山。也可能是比呼拉山的另一種叫法;或者是尊者曾在那裡住過一段時間。根據釋迦牟尼的旨意,蘇頻陀尊者沒有離開人世間,和一千四百名阿羅漢伴從一起住在比呼拉山,護持和傳播佛陀的教法。2015/04/08/08:08
推薦閱讀:
※畫說《易經》序言(下)
※⊙ 畫說 | 春季穿搭怎麼能少了這個時髦單品!
※畫說《易經》序言(上)
※畫說金融史23—尋求中國皇帝的特許權
※燎原說畫之畫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