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雜誌:中東「斷交風暴」影響幾何

一些卡達民眾製作並懸掛印有卡達埃米爾頭像的海報,以回應沙特等國對卡達的封鎖。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圍繞著卡達的「斷交風暴」可謂沸沸揚揚。6月5日,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巴林、埃及四國幾乎同時宣布與卡達斷交,切斷與卡達的海陸空交通,同時要求卡達外交官在48小時內離境,要求卡達籍公民在兩周內離境。隨後,利比亞哈夫塔爾政權、葉門、馬爾地夫、茅利塔尼亞、葛摩也宣布與卡達斷交,動作之快、範圍之廣令人錯愕。「遙想」2014年沙特、阿聯酋、巴林也曾突然召回駐卡達大使,去年初沙特還聯合多國與伊朗斷交。此次的斷交事件無疑讓舊傷未愈的中東再添新仇,同時還牽動了中東地區所有重要玩家。

帶有許多蹊蹺與詭異之處

海灣君主國之間的齟齬早已不是新聞。2014年3月5日,沙特、阿聯酋和巴林三國突然召回各自駐卡達大使,以抗議卡達「干涉海合會成員國內部事務」。後來在科威特的積極調解下,三國與卡達實現和解,結束了持續八個月之久的外交風波。而在此次斷交事件中,雖然沙特等國給出的斷交理由和措辭幾乎與上次如出一轍,但嚴重程度更深,還帶有許多蹊蹺與詭異之處。

其一,蹊蹺的「導火索」。5月24日,卡達官方通訊社發布卡達埃米爾塔米姆的某次演講,稱讚伊朗是「地區強國」「地區穩定力量」,認為「對抗伊朗是不明智的」。卡達通訊社隨後立即對上述消息予以否認,稱其網站遭到了黑客攻擊,所謂埃米爾的演講內容純屬捏造,目的是誣陷卡達。但沙特、阿聯酋官方媒體不管卡達的「申辯」,指責卡達支持伊朗、哈馬斯、真主黨、以色列,隨後沙特、阿聯酋、巴林、埃及宣布屏蔽卡達半島電視台,海灣局勢驟然緊張。6月3日,阿聯酋駐美大使的郵箱遭黑客攻擊,曝光了阿聯酋暗中支持以色列、詆毀卡達,甚至參與2016年土耳其未遂政變等「猛料」,導致海灣局勢進一步惡化,並最終釀成了「斷交風暴」。由於兩次網路攻擊針對不同的對象,很容易讓人猜想第二次是卡達方面的「報復」。但網路攻擊溯源問題向來困擾著各國執法機關,因此此次斷交事件的導火索註定會成為一樁羅生門式的「無頭案」。

其二,詭異的家族糾紛。沙烏地阿拉伯的沙特家族、卡達的薩尼家族、巴林的哈里發家族、科威特的薩巴赫家族都起源於阿拉伯半島中部內志地區,其祖先同屬龐大的阿奈扎部落。幾個世紀以來,各大家族在荒涼的阿拉伯半島上圍繞生存、財富、權力不斷爭鬥。實際上,除沙特1932年建國以外,卡達、科威特、巴林、阿曼、阿聯酋都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才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建國。對這些海灣君主國而言,家事、國事、部落事難以隔離、界限模糊。比如,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沙特家族為科威特王室提供庇護,被視作是對科威特20世紀初收留沙特開國君主伊本·沙特的回報;2011年沙特、阿聯酋出兵平息巴林亂局後不久,巴林國王第五子哈立德便迎娶了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的女兒;而在2009年,巴林的另一個王子納賽爾娶了阿聯酋迪拜酋長的女兒。與上述幾大君主之間相對密切的血親關係相比,卡達王室相對「另類」。據中東媒體稱,目前的卡達埃米爾塔米姆之父哈馬德是通過發動不流血政變上台的,沙特、阿聯酋等國王室對此頗有微詞,進而也較為輕視年輕的塔米姆。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直言不諱地將此次斷交事件稱為「家族宿仇」。

其三,複雜的地緣纏鬥。卡達雖是小國,但其外交是令人捉摸不透的矛盾綜合體:與伊朗關係友好,共享世界上最大的近海天然氣田,但又是美國最親密的地區盟友之一,境內有美軍在海外最大的空軍基地;長期支持、資助沙特等君主國敵視的穆斯林兄弟會,但又幫助沙特在葉門打擊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在敘利亞內戰中支持反對派武裝推翻巴沙爾,但在2008年曾贈送一架空客飛機給巴沙爾;與以色列保持著半正式的外交關係,但同時還收留了以色列死敵哈馬斯領袖馬沙勒。在斷交事件愈演愈烈之際,卡達似乎不為所動,迄今未表現出要妥協、服軟的樣子,土耳其和伊朗則旗幟鮮明地站在卡達一邊,「斷交風暴」無疑進一步放大了中東地緣衝突的複雜性。

其四,混亂的美國政策。在這次斷交事件中,美國政府始終在釋放混亂、矛盾的信號,反映出美國總統、國務院、軍方在此問題上莫衷一是。事件爆發後不久,特朗普就發推特表示:「很高興看到我訪問沙特得到了回報,他們將對資助極端主義的行為採取強硬措施,所有證據都指向了卡達,也許這將是終結恐怖主義暴行的開始!」但就在同時,國務院卻說美國並未乾預沙特等國的斷交決定,直至事發前才獲得相關通知,國務卿蒂勒森也呼籲沙特等放鬆對卡達的封鎖。緊接著在6月14日,美國防長馬蒂斯又與卡達國防大臣簽署軍售大單,擬向卡達出售數十架F-15戰機,合同總額高達120億美元;美軍的兩艘軍艦也在同時抵達卡達,與卡達海軍舉行聯合軍演。雖有觀點認為美國對卡達軍售大單為奧巴馬時期就已確定的項目,但此刻高調公布未免讓人產生美國「兩頭通吃」的印象。目前,美國眾多智庫的學者都認為美國實際上並未真正了解沙特和阿聯酋的意圖,矛盾的政策是美國決策混亂的表現。

風暴過後,影響幾何

對卡達來說,疾風驟雨般的「斷交風暴」毫無疑問不是好消息,但其實質性影響尚不能妄下結論。首先在政治上,斷交事件對卡達王室統治衝擊有限。卡達王室薩尼家族歷史悠久,家族成員已超過6000人。卡達曾於1913年、1949年、1960年和1995年發生四次不流血政變,其中三次為父子爭權、一次為叔侄內鬥,均屬於王室內部矛盾,最終都未危及薩尼家族統治,更沒有衝擊卡達的社會穩定。目前這場危機確實令年輕的卡達埃米爾承受了一定壓力,但不會嚴重影響卡達社會秩序。其次在經濟上,卡達恐遭受一定損失,但不會徹底崩盤。在過去幾年,卡達憑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積累了巨額財富,2017年1月外匯儲備高達340億美元。目前,由於沙特、阿聯酋、巴林和埃及的銀行業者開始縮減與卡達的業務,導致卡達外匯市場遭遇「美元荒」,很多在卡達的外籍勞工難以把錢匯回國內。但仍有很多西方銀行照常在卡達展開業務。除金融外,沙特、阿聯酋的交通封鎖對卡達航空業、航運業造成一定的干擾,但集裝箱船隻的航運線路已經調整,不再經由阿聯酋,而是轉道阿曼。因此,卡達固然會過幾天「緊日子」,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將陷入動蕩。

從地區層面看,伊朗、土耳其毫不猶豫地力挺卡達。伊朗通過緊急食品援助、增加航班班次馳援卡達;土耳其除了食品援助外,還向位於卡達的軍事基地增派軍隊,開展兩國聯合軍演。不過,並不能就此斷定中東格局將重組為「反卡達」與「挺卡達」兩大陣營的對壘。目前擺在卡達面前有三條道路。一是向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妥協,這意味著卡達必須在伊朗、穆兄會問題上作出政策調整,減少乃至中斷對穆兄會的資助,停止對塔利班、哈馬斯等組織的扶持,改組甚至關停半島電視台。就目前情況看,卡達似乎並沒有低頭的意思,是否會妥協仍有待觀察。二是表面上做足低頭的姿態,暗地裡我行我素。卡達或許會在重壓面前選擇暫時性的忍氣吞聲,通過科威特的斡旋找個台階下,避免更大的損失,但暗地裡並不改變其與伊朗保持友好關係、支持穆兄會的基本戰略。如果這樣,短期內海灣局勢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但隨時有可能再度緊張。從2014年的外交風波來看,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三是拒不「認錯」,倒向土耳其、伊朗一邊。卡達國內已經有人提出類似建議,但這意味著卡達將付出難以想像的戰略代價——不僅面臨遜尼派國家的集體圍攻,而且可能招致美國的強烈打壓,因而可能性最小。

雖然沙特、阿聯酋對卡達態度嚴厲、手段強硬,但這終歸是阿拉伯遜尼派內部的兄弟鬩牆,存在可以妥協甚至交易的空間。目前,雙方雖然並未直接公開對話,但已出現緩和跡象。如果海灣國家能藉此開誠布公地理清一些陳年舊賬、劃清彼此的利益邊界,說不定會對地區的長久和平穩定產生積極作用,讓「壞事」變成「好事」。(成稿於6月18日)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推薦閱讀:

美死了!世界上最迷人的50個地方(二)
【世界三大珠寶品牌】Tiffany & Co.(蒂芙尼)
唐山世園會,讓世界傾聽花開的聲音!
【暢遊世界】加拿大蒙特利爾
人死之後真的可以一了百了嗎?

TAG:中東 | 知識 | 世界 | 雜誌 | 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