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科學》講述老北京與水井的不解之緣_特別推薦_北京電視台
主持人:今天節目的專家主講人依然是北京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文濤老師。吳老師多年來從事北京歷史地理方面的研究。今天,吳老師將要為我們講述的,是一段咱老北京與水井的不解之緣,這故事還要先從王府井大街上的一口水井說起……這裡是我們所熟知的王府井大街,作為北京這座城市的中心地帶,它永遠是一派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然而,在這條大街的北端,總有些人們好奇地朝一個地方駐足觀望,目光所及,原來竟是一口坐落在此的銅蓋水井,通過上面的文字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口井出現於明朝中葉以後,在本世紀二十年代曾經被湮沒,之後在一九九八年的王府井大街整修改造時被發現和保護起來,那麼,這口老井的背後承載著怎樣的故事?它和歷經滄桑的北京城又有著怎樣的淵源呢?專家:北京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副研究員 吳文濤王府井大街始建於元代,最終形成規模在明永樂年間。史上還曾得名「十王府街」和「王府大街」,從這些名字中不難聽出,這條街因曾有眾多王府聚集而得名。不過後來,此地逐漸演變為了以「井」字為中心的地名——王府井,而這一井字,指的正是我們剛才所看到的那口老井!那麼這口井究竟因何而聞名?它又有什麼特別之處,而被載入地名之中呢?這一切,還要先從水井和老北京人的關係說起……
衚衕、水井、城門樓子,它們的身影曾交匯出了一段老北京城的滄桑歲月。最初,老北京城——薊城的起源就是在蓮花池附近、一條著名的永定河沖積扇溢出帶上,這裡的地下水極其豐富。經考古發掘,僅在會城門至宣武門、和平門一線,就發現了151座從東周到西漢時期的瓦井。到元大都時,城區各坊遍布水井,有很多以井命名的衚衕,可見,居民的飲水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井水。到了明清時期,隨著人口的增加,鑿井之風大開。北京城內外城約有衚衕兩千一百餘條,平均每十條衚衕就有六眼井。這一景象正應了當時京城流傳的一句俗語:有水必有井,衚衕隨井走。可見,昔日京城百姓與水井的密切關係。甚至曾經有人說,衚衕一詞,本身就是水井的意思。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稿件來源:魅力科學責編:山芋相關報道
推薦閱讀:
※34款電視櫃設計,業主都搶瘋了!
※電視該如何挑選 這5點你要記清楚
※智能機頂盒都應該具備哪些功能?如何觀看電視節目
※電視櫃裝得好,客廳顏值至少提高3倍
※獨家盤點跑到電視上去相親的10大明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