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清代皇子的必修課
清廷吸取了前朝的歷史教訓,非常重視皇子的教育。雍正時設上書房,皇子、皇孫、曾孫及近支王公子弟年滿6歲進上書房分房讀書。皇子們讀書入學年齡早、學習時間長、規矩嚴、課程多。學習內容包括滿文、漢文、蒙語、弓箭等。所讀書籍以「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為主。
▼ 溥儀識字卡
現珍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大學圖》也印證了清朝對皇子們儒家文化教育的重視。原圖長131厘米、寬63厘米,宣紙手工繪製。
《大學》,中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代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以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至南宋淳熙年間,朱熹撰《四書集注》,將它和《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列「四書」之首,使《大學》成為南宋以後理學家講倫理、政治和哲學的基本綱領,在封建社會後期影響極大,是中國歷代帝王必讀之書。清代將其加譯滿文,成為滿漢合璧形式,作為清朝皇室子弟日常學習的課件。
康熙皇帝就曾回憶,他幼時讀書從不間斷,累得咳血,仍然堅持,每日將老師指定的課文念上120遍,之後再背誦一段新的內容,直到把《大學》等完全背誦下來。
《大學圖》作者呂撫,字安世,號逸亭,浙江新昌人,清代藏書家,生於康熙十年(1671年)十二月,卒於乾隆七年(1742年)四月。他為便於世人掌握《大學》之道,繼承儒家思想,恪守人世間倫理道德規範,以一目了然的圖譜形式繪輯了該圖。後傳入清朝皇宮之中,成為皇子皇孫學習儒家思想的重要教材。
▼《大學圖》
▼重新繪製的《大學圖》
圖由四部分組成,依次為《大學》《心圖》《操存》和《省察》,以圖譜形式繪輯。《大學》部分所展示的,是儒學三綱八目。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綜述,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抓住這三綱八目就等於抓住了一把打開儒學大門的鑰匙。其內涵包括「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前面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後面 「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間的「修身」一環,則是連結「內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內修」項目連在一起,是「獨善其身」;它與後面的「外治」項目連在一起,是「兼善天下」。兩千多年來,它鑄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讓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秉持「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信念,實踐人生的追求。
▼《大學》滿漢文合璧
《大學圖》是儒家經典《大學》的通俗圖解與形象詮釋,言簡意賅的詞句詮釋了《大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明了儒家思想文化精髓和基本內涵。該圖簡明、新穎、獨特、便於學習、記憶和掌握,有些標題和詮釋可謂作者的獨創和人世經歷的總結,是一幅難得的、具有博古鑒今意義的思想倫理道德圖譜。同時,它也成為清朝皇帝修身養性、內聖外王的道德標準。
推薦閱讀:
※大學在宿舍經常「被」熬夜是什麼感受?
※校史可能有水分,但浪潮你也是腦子進水了
※關於中國大學的打油詩,經典打油詩,打油詩
※大學新生報到13件必備物品,對於96%的學生少一項都不行!
TAG: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