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女媧神話

女媧神話

王增永

根據各方面的材料可以斷定,在中國神話中,女媧神話是最原始古老的神話。它誕生於母系氏族社會,與漢語最早的語言一脈相承。通過女媧神話,人們不僅能夠了解到一個民族的女祖神話的基本內容,而且能夠窺測到這個民族的最深層最核心的文化因子。

一、女媧之名的初始文化內涵

關於女媧文化淵源的研究,有幾種觀點很有影響:一是葫蘆崇拜說,二是蝸牛崇拜說,三是蛙崇拜說。學者們的這些見解,表現出他們的某種獨特視角,他們的見解為後來的女媧神話研究開闢了道路。但他們的考訓有明顯的缺陷,一是他們都未能對媧字本身進行深入的直接考訓,只是以媧為支點,集中考訓受女媧文化影響的葫蘆崇拜、蝸牛崇拜和蛙崇拜。二是他們都認為女媧的生殖崇拜,是源自於人類對某種動物植物的生殖崇拜。事實卻恰恰相反。人對自身的生殖崇拜,是一切生殖崇拜的文化之源。

媧字是生殖崇拜的女性祖神形象。媧是女媧神名的專用字,要想探討女媧神名的由來,關鍵是要解開媧字的形體含義。除此之外,任何解釋都不能直接說明女媧神名的形成和文化內涵。

《說文》:「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從女咼聲。」媧是由女和咼兩字組成。女表示人名的性別,媧字的文化含義則主要由咼來表現。咼是其中的核心部分。《說文》:「咼,口戾不正也。從口,冎聲。段玉載註:「《通俗文》:『斜戾曰咼』。」 咼的兩個組成部分是冎和口。《說文》:「冎,剔人肉而置其骨也。象形,頭隆骨也。」《廣韻·馬韻》:「冎,剔人肉置其骨。」冎是被剔除掉肉的人骨架。冎是人骨架,是象形字,說明冎是咼的字根。冎、咼、媧三字在形體上明顯地表現出遞關係。

咼字中的口具有獨特的文化含義。口是人用來說話吃飯的生物器官。古人抽象思維水平較低,類比思維卻很發達。他們經常使用類比思維,對近似的東西進行聯繫對比。甲骨文中的口是象形字,形狀類似孔穴。古人很早就認識到人體共有九個竅穴。《管子·心術上》:「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莊子·知北游》:「故九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王冰註:「上竅謂耳目鼻口,下竅謂前陰後陰。」九個竅穴的形狀和功能,更為他們所熟悉。人口和女陰雖然一為橫型,一為豎型,但二者在外觀上的相似,特別引起古人的注意。原始的類比思維,使人口和女陰很容易成為古人方的聯想對象。有思維便會有語言反映。「口戾不正」其實是一句隱語,口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徵,《說文》中未能給予講明,說明因流傳時間已久,這句隱語到東漢時已不被大多數文化人所明白。許慎只是承襲前人的解釋,其中的真正含義他未能必清楚。

《廣韻》:「戾,《說文》:『曲也。從犬出戶下。』戾者,身曲戾也。」生殖器是身體的一部分,下身是生殖器的俗稱。「身曲戾」是在說身體曲戾,還是在說生殖器曲戾呢?如果從字面理解,應是身體曲戾。那它與《說文》的口曲戾又是什麼關係?從「口曲戾」到「身曲戾」,已多少暗示出曲戾與生殖器有關。用口表示女性生殖器,在古文化中並不僅見。清翟灝《通俗編·婦女》:「《元池說林》:『狐之相接也,必先呂。呂者,以口相接』。按:此傳奇中猥褻瘦語,乃亦有本。」口是雌性生殖器的隱詞。古有兔從口中生子的傳說。《論衡·奇怪篇》:「兔吮毫而懷子,及其子生,從口而出。」《博物志》卷2:「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口有雌性生殖器的功能。

甲骨文中的冓字,為兩魚相遇相吻之形。《說文》:「冓,交積材也。象對交之形。」許慎的「交積材」之說,與甲骨文的形義不符。但其「對交之形」的解釋,卻多少反映出一些甲骨文的字義。《漢語大字典》:「冓,甲骨文象兩魚相遇之形。」鄭思賢在《神話考古》中分析說:「用兩條魚,頭對頭地組合在一起,如『人面魚紋』 嘴部所畫的兩魚相會,更突出了『交吻』;把它簡化為記事符號,即甲骨文『冓』字······既後世的『媾』字。」《詩·鄘風·牆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毛傳:「中冓,內冓。」鄭玄箋:「內冓之言,······淫昏之語。」冓同媾,指兩性交媾。兩魚相吻為冓,這又是一個以口代指生殖器的典型例證。

綜上所述,咼字的形體基本上是一個正面站立、雙腿稍微叉開,故意顯露陰戶的女祖神形象,「口戾不正」是其陰戶大開,形態略有變異的呈現。女媧是一個源自性崇拜和生殖崇拜的文化女祖。

二、女媧與殺母祭神習俗

冎是人骨架,女媧是華夏氏族的女始祖。古人把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其中必有某種文化觀念在起作用,這就是原始先民的祖骨崇拜信仰。《說文》:「死,澌也,人所離也。從歺人。」歺是半個人骨架。《說文》:「歺,列之殘也,從半冎。」死字是由人和半個人骨架構成。

死字甲骨文作□。商承祚先生解釋道:甲文死字「象人跽形,生人拜於朽骨之旁,『死』之誼昭然也。」 胡厚宣先生在《釋□》中也說:「考卜辭別有□字(七二),象人跽而拜於朽骨之旁,當即後世之死字。」 活人拜於死人骨前,正是後人向祖骨跪拜的畫面。祭祀祖骨,祈求先人的保佑和降福,是一種典型的祖骨崇拜行為。冎為整個人骨架,歺為半個人骨架,兩字意義近似。媧字用表示人骨架的冎作字根,表明女媧崇拜與祖骨崇拜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

祖骨崇拜曾相當普遍地流行於世界各地,是原始時代的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祖骨崇拜源自祖先崇拜和神靈崇拜。原始人看到人死之後,人肉很快腐爛,而人骨卻經久不朽,他們驚異人骨的神異,認為肉為陽性,骨為陰性,人死後神靈便轉移到骨里,自己祖先的靈性,都保存在他們的骨頭中,祖骨成為祖先的替代物。祖骨崇拜就是這樣產生的。

古代典籍對祖骨崇拜雖無明確記載,但卻有不少零星材料。例如死字,其字形便反映出祖骨崇拜的歷史事實。據考古學者的報告,中原地區在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時期,存在大量的二次葬、洗骨葬。二次葬和洗骨葬以及後來對先輩骨殖的重視,都是祖骨崇拜的遺風。

祖骨崇拜大概發生在母系氏族社會,為母系氏族社會的文化產物。屍通於女,通於母,即是很有價值的例證。王國維在《卜辭所見先王續考》中釋後曰:「字皆從女、或從母。從倒子、象產子之形······或從屍、與從女、從母。同意。」屍、母、女字形相通,說明死之「朽骨」可能為女性祖骨。

媧由祖骨崇拜而來,應該說已確定無疑。問題的關鍵是,冎是被人剔完肉的人架骨,那麼孕育女媧形象的祖骨崇拜,是自然死亡的祖骨,還是將活著的先輩殺死祭神,保存其骨而崇拜之呢?從女媧的傳說來看,後者是女媧形象的原型,女媧是一個因祭神而獻身的女祖先。中國存在過殺母祭神習俗。

夏人有殺母祭神的習俗。《天問》:「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對這兩句詩,孫作雲解釋道:「本章的主語是啟……『屠母』,指啟屠殺他的母親塗山氏女媧,『屠』殺也,刳也,裂也,還不是一般的殺法。」孫作雲的這段話有兩點值得注意:⑴母是女媧。⑵塗山氏是被兒子啟殺死的。對啟母為什麼被殺,孫作雲認為:「母親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佔有崇高的地位,在父系氏族社會時期,其權力雖然被男子(父親)所代替,但在某種情況下,在某此氏族中仍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說:『在一切蒙昧中,在一切處於野蠻時代低級階段、中級階段、部分地也處於高級階段的野蠻人中,婦女不僅居於自由的地位,而且居於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女媧被認為是夏部族的始祖母,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女媧被他的兒子啟所殺,因為她還不肯退出歷史舞台,還有母權殘餘,還干涉兒子啟對於父親禹的財產的繼承,所以啟把她『幹掉』,而且還把她剖腹出腸,像屠殺牲口那樣的屠殺她。這就是啟屠母的實質。啟的時代,誠然已進入階級社會,但母權的殘餘,還未根除,大概經過啟這一次『屠母』,母權制的於威才在夏部族中徹底被剷除,就像在他的時代,酋長選舉制度徹底被根除一樣。由此可見,從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社會,以至於到階級社會,父權制的確立,也是經過劇烈的鬥爭,經過革命、暴力、流血,才促成這一天翻地覆的大變化。」

孫作雲把塗山氏被殺,歸結於母權制與父權制的鬥爭,實在令人難以信服。歷史事實很清楚,夏初已進入階段社會,這時連父系氏族社會都要進入歷史博物館了,又怎樣再次出現母權制與父權制的鬥爭呢?孫作雲的說法與歷史環境相去甚遠。再說女媧之腸的神話,也從一個方面證明了孫作雲的的失誤。《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女媧被殺之後的腸子能成為神,說明女媧(塗川氏)被殺,十之八九是一種帶有神秘性的宗教活動。

蕭兵先生從殺母祭神的角度,闡釋這兩句詩的內容,不僅見解新穎,而且接近於歷史的真實,蕭兵先生論述道:「夏啟……屠殺自己的母親,把她的屍體砍成一塊塊分埋四境各地,這是一種祈求甘雨和豐收的『模擬巫求』,見於古代墨西哥、非律賓、孟加拉、越南等地。夏啟祈雨之所以必須『屠母』,首先因為婦女被初民認為與繁殖、生產之事有關,她的鮮血、體液可以『透發』降水,促進豐收;其次,作為女族長,啟母具有更大的神秘功能,更善於跟上帝打交道(這些都帶有氏族這會的印記)。」女媧被殺是為了農業的豐收,子孫的繁榮。這是一種神聖的殘殺,被殺是為神獻身,殺人是為民祭神,整個活動都是在神聖的氣氛中完成的。

根據女媧被殺的媧字形體所表示的情形,這裡可以論定,女媧被殺之後,肉被埋掉,血被撤掉,而骨架則是被當作神物供奉起來,接受人們的祭祀朝拜。人骨架是女祖先的象徵物。女媧之名含有殺母祭神和祖骨崇拜兩種文化。

遠古人類給先祖命名,尤其是神話時期,一般都極為莊重,每個名字都有豐富的文化意蘊,反映人們對先祖的評價和敬慕,女媧是華夏氏族的原始母神,她的名字反映了華夏氏族對她的崇拜和仰慕。女媧是萬物的創造者,是人類的始祖神,生殖崇拜應是女媧神明的基本特徵。

媧的字根是冎,按照原始文化的發展規律,祖骨崇拜和殺母祭神應是母系氏族社會晚期或父系氏族社會的產物,這就是說,冎字應晚於媧字,實際卻與之相反,反而早於媧。這表明古人在創造媧字時。女媧神話受到祖骨崇拜的強大影響。女媧之名是一個多種文化交叉融合的產物,其中以生殖崇拜為根為主,兼含祖骨崇拜和殺母祭神習俗兩種文化因子,蛇文化、瓜文化和蛙文化是更後的融合。

三、女媧造人

神話中有創造人類功績的神靈,大都是某個原始氏族的始祖神。就是以造人的功績論,女媧也是當之無愧的華夏氏族的女始祖。

《淮南子·說林篇》:「皇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高誘註:「皇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時,化生陰陽。上駢、桑林,皆神明。女媧,王天下者也,七十變造化,此言造化治世非一人之功也。」這篇神話內容多少有些模糊混亂。「皇帝生陰陽」,是化生天地之陰陽,還是人的陰陽兩性器官,含義並不太明確。從上下文看,應是指人的陰陽兩性器官。上駢、桑林二神除本篇之外,未見其他材料的記載。按照神話的發展規律,女媧的「七十化」應是一個獨立的神話故事,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女媧化生神話的完整內容現已無法看到。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以後,男性佔據了社會的主導地位,為了增加男性的文化業績,男性神靈逐漸滲透進化生神話。「皇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即是在這種意識的影響下後加的。「言造化治世非一人之功」,不過是為男性神靈涉足化生神話所尋找的一個理由而已。女媧等神靈化生人類,似與盤古獻身化生不太一樣。文中字裡行間顯示出女媧等神靈化生人類之後,生活依然如初,並沒有獻出生命。這點與女性生育相似。

《楚辭·天問》王逸注對女媧七十化的神話情節也有記載。《天問》:「女媧有體,熟制匠之。」王逸註:「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其體如此,誰能制匠而圖之乎。」內容與《淮南子·說林篇》有一定差異。首先是多了「一日』,之說,女媧的『七十化』是一天之內完成的。二是只講女媧『七十化』,未提皇帝等其他神靈,所以說女媧造人開始是獨立進行的。但究竟怎麼化人說得還是不太清楚。

從《說林篇》和《天問》的兩家內容來看,女媧的『七十化』只是化人,未涉及其他事物。但《說文解字》說法與以上兩家不同。《說文》在解釋媧字時說:「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按照許慎的解釋,女媧不僅化育了人類,而且化育出世界萬物。女媧是創造世界的女始祖。

女媧「摶黃土作人」的神話,是中國以泥土造人神話的最早記錄。《太平卸覽》卷78引《風俗通》:「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縆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縆人也。」李白《上雲樂》:「女媧戲黃土,團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間,蒙蒙如沙塵。」人類先祖用泥土造人,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話中多有表現。古巴比倫神話、希臘神話、西伯來神話都有用泥土造人的情節。除了女媧神話以外,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有類似神話。神話中關於「富貴者」與貧賤凡庸者」的解釋,很可能是後來增加的內容。

古人對女媧產生較早有清楚的認識。《說文》:「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姜嫄、簡狄等女祖,都是感天而生子,創立一個氏族,她們是神聖母。《說文》關於媧的解釋十分明確,女媧沒有生育,不屬於某一個氏族,她是神聖女。神聖女與神聖母的區分,體現出古人已把女媧當作遠古女始祖。列女媧為三皇之一,正是這種文化觀念的影響所致。

四、女媧補天

女媧補天神話,名曰補天,事實上實際內容要比補天廣泛的多。包括修復天地、疏浚河流、拯救天下蒼生等。

《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爛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中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況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

《論衡·談天篇》:「儒書言:『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此久遠之文,世間之言也。」

《列子·湯問》:「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婦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女媧補天神話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人們可以從多種角度對它進行分析。

1、在女媧補天神話中,大地之所以遭到毀壞,有兩個不同的說法,一是原因不明,似為自然如此。二是人為的,罪魁禍首是與他人爭奪帝位的共工氏。兩種說法相比,原因不明的神話可能產生在先。共工氏爭奪地位的神話已是原始社會後期的神話。

2、女媧補天神話的出現,說明在遠古時期,遠古人類曾認為天是由石頭構成的實在物質,不然就不會有補天之說。《論衡·談天篇》:「天乃玉石之類也。」「天,體也,非氣也。」從天而落的隕石,誤導了原始先民的思維,使原始先民將天看作是由石頭構成的。

3、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完全是在遠古制陶工藝的基礎上想像出來的。五色石是彩陶的延伸,補天是制陶工藝的理想升華。

4西北高東南低是中國地理的自然形態,補天神話認為這種狀況是因為「天柱折,地維絕」的原因,已具有解釋神話的性質。神話的這個內容應該是較晚出現的。

5、根據《列子·湯問》的說法,女媧與共工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女媧補天與共工頭觸不周之山是兩個各自獨立的神話,各方面情況說明《列子》的記載是有道理的。女媧神話的主要內容除去生殖崇拜以外,是化人造人和補天治水。其他內容都是後來衍生的。因而可以肯定地說,女媧神話要比共工神話古老得多。女媧與共工的君臣之爭,完全是後人的想像創造,其產生的時代,最早也只能是父系氏族社會。

女媧補天的神話從整個內容來看,表現出較為濃厚的北方內陸民族的神話色彩。其中天是由石頭構成,用四根柱子撐住。「日月星辰」在西風,「百川水潦」在東南,這些想像都不是南方或海濱的民族所想像得出的。考古的材料說明,用四根柱子撐住屋頂的帳篷式建築,是中國北方遠古時代的典型建築。以此可以推測,女媧補天神話是北方民族逐漸完成的。

五、女媧止雨

進入原始農業社會以後,雨對人類有了更為重要的影響。雨水的多少直接關係到農業的收成。作為華夏氏族始祖的女媧,其神靈為雨神也是理所當然的。

《論衡·順鼓篇》:「『雨不霽,祭女媧』,於禮何見?伏羲、女媧俱聖者也,舍伏羲而祭女媧,《春秋》不言。董仲舒之議,其故何哉?······俗圖畫女媧之像,為婦人之形,又其號曰女。仲舒之意,殆謂女媧古婦人帝王者也。男陽而女陰,陰氣為害,故祭女媧求福佑也。傳又言共工與顓項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憋足以立四極。仲舒之祭女媧,殆見此傳也。本有補蒼天立四極之神,天氣不和,陰道不勝,儻女媧以精神助聖王止雨湛乎?」

王充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文化立場,對「雨不霽,祭女媧」表示不解,對董仲舒關於「男陽而女陰,陰氣為害,故祭女媧求福佑」的解釋表示贊同。其實這種解釋完全是以今釋古,以封建文化解釋原始文化。「雨不霽,祭女媧」的風俗和神話,是地道的母系氏族社會的文化。女媧是補天治水的女性祖神,止雨正是治水的一種延續。

六、女媧蛇身的文化淵源

《楚辭·天問》王逸註:「傳言女媧人頭蛇身。」《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伏羲鱗身,女媧蛇身。」李善註:「《列子》曰:伏羲、女媧,蛇身而人面,有大聖之德。」在遠古神話里,除去女媧為身之外,還有伏羲,但身為蛇體的初始神靈則是女媧。女媧創造人類,化育外物,鍊石補天,滅火治水,堪稱為中華民族最古老和最偉大的民族聖母。她的蛇軀形象不僅沒有引起後人的厭惡之情,反而使人感到神秘,感到聖潔。蛇軀幾乎成了女媧獨有的專利品。

女媧之所以能夠以蛇軀傲然於文化藝術的聖殿,是歷代學者比較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或言祖先崇拜,或言圖騰崇拜,或言動物崇拜,或言人類生物演化意識的體現。其中尤以圖騰崇拜說最為盛行,主張女媧是以蛇為圖騰的原始部落的女祖先。這些觀點雖然或多或少地含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們都不是構成女媧蛇身形象的主要原因。原始祖先創造女媧蛇身最初的、也是最核心的文化意識並未得到真正的揭示。其實女媧的蛇軀是女性生殖器的隱語和象徵。它源自原始祖先對女性生殖器崇拜的觀念,是生殖崇拜文化歷史衍化的結果。

文字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以抽象的符號系統,反映了人類的思維水平,概括了人類社會豐富物質生活和廣闊的文化觀念,成為人類文化的歷史儲存庫。因而想先從蛇字入手,藉助文字元號,探求蛇與女性生殖崇拜的文化關係。

蛇亦作虵,《廣韻》:「虵,蛇俗子。」古代典籍中使用「虵」地方很多。例如:《荀子·勸學》:「蟹六跪而二鰲,非虵顫之穴而無所寄託,用心躁也。」《論衡·吉驗》:「堯使禹治水,驅虵龍。水治東流,虵龍潛處。」

《說文》:「也,女陰也,象徵。」認為也字是表示女性生殖器的象形字。虵由也和蟲組合而成,這就含蓄表明,蛇與女性生殖文化具有一定的聯繫。古代蛇有時是女性的象徵物。《詩經·小雅·斯干》:「上莞下簟,乃安斯寢。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蛇是女性的祥瑞之徵。

縱觀有關女媧神話的材料,最能夠說明蛇身為女性生殖器官象徵的,應算是女媧伏羲的人首蛇身交尾圖。圖中交尾的文化意義,絕非圖騰崇拜或其他某一種文化觀念所能概括。它凝聚了原始先民深沉豐富的思想感情和宏博神秘的哲學認識,是一個永遠富有活力的藝術創造。它用交尾表示夫妻關係,用蛇軀象徵二人的生殖器,鮮明地表現出生殖器崇拜的文化特徵。蛇這個概念,在古人的意識中,已不單是自然動物的稱呼,在許多場合里,它已成為女性生殖器的隱語和象徵。作為生殖器的象徵,蛇身既表示女性,也表示男性。但從生殖崇拜的歷史發展來講,男性生殖崇拜所產生的時代,一般較女性為晚,為女性生殖崇拜觀念的擴展。因而在事實上,蛇軀在它的童年時代,只是象徵女性生殖器。

蛇作為男女性器官的象徵,是人類原始文化的以組成部分。這種情況不僅中國有,世界許多民族的文化中,也都存在著這種現象。蛇能夠成為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徵,與原始人的類比思維密切相關。在原始人的眼裡,吐信的蛇口,特別像女性陰門的形狀。光滑如水的蛇軀,近似於人類的裸體。蜿蜓如飛的滑動,潛含著無窮的力量。簡單而具體的聯想,使蛇成為性器官的替代物。就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中,女媧的蛇軀形象被人們創造出來。女媧的蛇軀形象,浸透了中華民族的生殖力量,它是人類繁衍意識的崇拜升華,美的生殖文化。

當然,作為人類社會的文明內容,任何一種文化都不能孤立地產生和發展,都必然與其他文化緊密結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性器官崇拜文化也是如此。它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也緊緊地和圖騰崇拜、祖先崇拜聯結在一起。但是,女媧蛇軀是以性器官崇拜文化為始為主,則是十分清楚的事實。

七、「女媧之腸」的文化含義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這則女媧神話中的材料,內容雖有些零亂,但由於它記述的是女媧神話,內容又與其他材料不同,因而受到神話學者的普遍重視。

人身體的某一部分化為某物,這在神話中並不罕見,如盤古創世神話。「女媧之腸」神話的費解之處,主要在於女媧是華夏氏族的女始祖,是「摶黃土以造人」的神聖女,這裡為何又出現「女媧之腸」?盤古創造天地萬物是用整個身軀,「女媧之腸」化為神靈,為何只用腸,而不用其他身體器官?郭璞注《山海經》時,對這段神話是這樣闡釋的:「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化,其腹化為此神。」他將腸解釋為腹。寬泛地講,人的生殖器官屬於腹部,腹可以懷孕,可以生育。腸是腹的一部分,它有化育神靈的功能也是順理成章的。這種把小概念變成大概念,然後再用大概念解釋小概念的方法,不能說完全不行,但認真追究起來,還是未能解決「女媧之腸」的疑問。

袁珂在《古神話選擇》中說:「至於女媧之腸化而神的神話,疑女媧亦有死,死後亦如盤古之有化身,則因書厥有間,不能詳其底蘊了。」袁珂對自己的推測說得十分謹慎。

要想把「女媧之腸」的文化背景弄清楚,必須從傳統的腸文化論起。人類對自身的了解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遠古之初,人類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認識到人的內臟要比皮膚、四肢重要得多。皮膚、四肢損壞或缺少一點並無太大的危害,起碼不會危及生命。內臟則絲毫損害不得,否則就會有生命危險。人們對內髒的重視,使內臟逐漸產生某種神聖性。後來人們還發現,內臟器官各有各的功能,它們對人類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腸是人的內臟之一,受到尊崇乃至神聖化是符合古人心理的。《白虎通·性情》:「小腸大腸,心肺之府也。主禮義,禮義者,有分理,腸亦大小相承受也。」在古人的觀念中,腸雖然沒有心重要,但它卻與之相連相應。用腸、衷腸、柔腸等表示人的內心和情懷,足以說明腸在內臟器官中的地位。

腸之靈性的另一方面,是它在人類生殖上的作用。卵巢是女性和雌性動物的生殖腺,除生產卵子外,還分泌激素,促進子宮、陰道、乳腺等的發育。人的卵巢在腹腔下部的骨盆內,為扁橢圓形,左右各一個,分別列在子宮的兩側。連接卵巢的是輸卵管,長10厘米左右,古時人體生理學知識十分淺陋,古人看到卵巢和輸卵管形態似腸,便認為它們是腸,是腸的延伸。對於這一點,在古代和現代都可以找到某些證據。北方民間因母豬的卵巢和輸卵管血管較多,呈淺紅色,稱其為花腸,把閹豬叫作掏花腸。當某人尤其是男人,對某個異性感興趣時,人們就會嘲弄他有花花腸子。這花花腸子即是由女性花腸轉化而來的,花花太歲、花花公子都是如此。

稱女性卵巢、輸卵管或生殖器為腸的直接證據,是民間諺語「腸里出來腸里熱」,這句多出自母親之口。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親兒落馬撞殺了,親娘如何不疼,可不道腸里出來腸里熱,我也顧不得的,我看孩兒去也。」明無名氏《怒斬關平》第四折:「便好道腸里出來腸里熱,我如今與孩兒送一頓飯,與孩兒吃了呵,以表俺子母心腸。」民間現在還很流行這種語言。《中國諺語集成》廣東卷:「千金不及過腸子。」原註:「過腸子,親生子。」孩子由腸子里生出,這已把腸子與生殖器明確地等同起來。

明確了腸與女性生殖器官的關係,也就揭示出形成「女媧之腸」的原因。「女媧之腸」的腸,既是消化系統的腸,也是生殖系統的腸。是花腸,是生殖器官。女媧是原始女祖,她的腸能化為神又何足為奇。

八、女媧的族屬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女媧是漢族的女性先祖一直是毫無凝問的。古時一些學者把女媧列為三皇,就足以說明這個問題。直到1938年,芮逸夫發表《苗族的洪水故事與伏羲女媧的傳說》一文,提出女媧是苗族的女性先祖,這才引起學術界的爭議。聞一多在20世紀40年代發表的《伏羲考》這篇文章,也明確主張女媧是苗族的遠古女祖。多年來這種觀點一直影響很大。概括地講,芮逸夫和聞一多的主要根據有如下四條:

1、女媧神話到戰國時期才出現記載,時代較晚。而且先秦典籍中並不多見,主要見於漢代文獻。

2、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楚辭·天問》,而楚文化屬於江南少數民族。

3、南方一些少數民族的圖騰是蛇。《說文》:「蠻,南蠻蛇種。」又「閩,東南越蛇種。」

4、現在苗族還流傳著大量的女媧與伏羲的神話傳說。

其實女媧是苗族先祖的說法是相當偏頗的,或者說具有明顯的歷史局限性。如有關女媧神話的記載,既不是戰國時期才出現,更不是最早見於《楚辭·天問》。在《說文解字》中媧字存有籀文。籀文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字體,又叫大篆,起源於西周后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的秦國。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車同軌,書同文,籀文被廢棄不用。現在所能見得籀文,主要都保存在《說文解字》和後來出土的《石鼓文》、《詛楚文》中。許慎撰寫《說文》時,《石鼓文》、《詛楚文》尚未出土,籀文材料僅存於《史籀篇》。《史籀篇》是我國見於著錄的第一部尚處於萌芽狀態的字典,相傳為周宜王太史籀所作。《漢書·藝文志》載:「《史籀》十五篇。」自註:「周宜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時亡六篇矣。」還說:「《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許慎《說文解字》序曰:「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兩家說法如出一轍。《史籀篇》現已遺佚。東漢光武帝初年散失六篇,剩下九篇,許慎見到的大概也只能是殘剩的九篇,並把它們收入《說文》中。宋本《說文》共標明籀文225個,其餘的已與小篆相混,無法辯識,這225個籀文,是《史籀篇》保存至今的主要村料。媧有籀文,說明女媧神話最早錄於《史籀篇》。

再者說,中國遠古時代以蛇為圖騰的也不是南方少數民族,北方許多原始部族也是以蛇為圖騰,如燭龍和0收部族。蛇是夏部族的圖騰之一。《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說文》說蠻、閩為蛇種,未說漢族為蛇種,是因為漢族文化先進,原始部落的圖騰色彩在當時已比較隱晦。而南方少數民族文化部落後,還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圖騰崇拜文化,所以《說文》才有這種說法。

第4點理由就更站不住腳。中原漢族除去典籍記載以外,在民間的一些地方女媧與伏羲的崇拜和信仰也十分興盛,甚至超過苗族。只是由於漢族文明程度高,傳統文化豐富廣博,女媧神話只是百花園中的一朵,屬於民間文化。苗族與漢族相比,文化比較落後單純,原始文化成分保留得比較多,女媧神話因而顯得比較突出,但實際上女媧的文化之源是在漢族。

肯定女媧神話出自漢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女媧的媧字之音非常古老原始,是漢語第一實詞「八」的擴衍和發展也是女性生殖崇拜的文化之果。

2.女媧神話的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西周后期,是漢族的文化典籍《史籀篇》。

3.女媧摶黃土造人,黃土屬於北方的土質。

4.女媧補天神話中對於的認識和描述都是中原屋宇文化的折光反映。

5.女媧的「七十化」和「化育萬物」之化,是漢族傳統文化的概念。

6.「女媧之腸」神話的內容完全是漢族文化的思維趨向和生活語言。

7.女媧的蛇身是漢族生殖器崇拜的產物,其後才與圖騰崇拜緊密結合。

8.女媧與伏羲的兄妹婚神話,雖然不能說是漢族所獨有的神話,但屬於漢族文化也是相當明確的。戰國時的《楚辭·天問》只講到女媧,未提一句伏羲。長沙西漢女媧與伏羲交尾圖雖然早於中原地區出現,但很可能是秦漢統一中國之後傳過去的。

從女媧的名字到女媧神話的主要內容,女媧都無可置疑地是漢族的女性先祖。女媧神話是漢族文化的神話。當然,考稽中國古史,苗族是中原原住民族的一支,堯、舜時遷居南方,論根源苗族亦出自古華夏民族,他們崇祀女媧與伏羲也是里所當然的。但從他們主要只是傳承女媧與伏羲兄妹婚神話,其他內容幾乎未能傳承這一點來看,女媧與伏羲的兄妹神話還是可能由漢族傳過去的。

[注釋]

①《神話考古》,文獻出版社1985年版,第285頁。

②《殷墟文字類編》,轉引自《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版。

③《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商務印書館1952年版。

④存《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版。

⑤《天問研究》,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198--199頁。

⑥同上書,第200頁。

⑦《楚辭與神話》,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64頁。


推薦閱讀:

《山海經》中的神話人物(上)
心理神話學的世界【輯一】
管理神話之23:隨便多少人你都能管
神話第1集最精彩的是哪?
《無心法師2》里的怪力亂神|(二)越臟越污穢越能驅邪?

TAG:神話 | 轉載 | 女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