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品味黃平「古橋文化」

橋樑,是給人們提供跨溝過壑之便的交通設施。如今隨著城鄉建設的飛速發展,許多地區因城市改造、鄉村公路修建、拓寬和延伸,在交通設施的更新換代中,多數肩負歷史使命的古橋也在隨著寬敞便捷的交通而退出歷史舞台,甚至大部分地方的古橋已難覓蹤跡或被置而閑之,被人淡忘。僅在一些偏僻的地區,才能有幸一睹這些古橋的文化風貌。如在貴州省黃平縣,由於遲到的開發和政府加大保護力度等原因,這裡還完好地保存著數百座明清時期的古代橋樑,它們或橫卧於城鎮里供人們瞻仰、步行,或隱身於深山峽谷中默默承受風雨的洗刷。雖然歲月的無情和新興的交通設施迫使它們「退居二線」,但從壽命和耐力上,「橋族」中新潮的「子孫」們對具有蒼勁雄姿和堅硬背脊的「祖先」始終是望塵莫及。來到黃平縣境內,人們還能一睹那些千百年來曾經風光一時古橋遺風。

永寧橋 位於黃平縣城北門,橫跨苗里河,是縣城至舊州及餘慶等地所經的古石橋。據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及嘉靖《貴州通志》記載,始建於明宣德年間(距今580餘年)。弘治年間被山洪沖毀後,興隆衛(今黃平縣城)人李文祥籌款重修。橋為單孔石拱結構,青石築砌,橋面長14.4米,寬7.06米,高9米。40年代初,曾作為黃平至餘慶縣公路橋樑。新中國成立後,黃平縣人民政府在永寧橋下方30米處另建公路橋,使該古橋從承載車輛的崗位上「退居」下來。現成為人們賞鳥聊天的集散地。

平龍橋 原名永安橋、通濟橋,因距黃平縣城10華里,故稱「十里橋」。橋樑橫跨苗里河面。初為「石橋三梁」,明洪武年間創建。1553年毀於洪水。嘉靖23年(1554),興隆衛指揮張時舉向鄉人倡議重修,民眾踴躍捐助。當時的御史張雨檄還專門撥出銀兩支持,使平龍橋的通過6年的斷斷續續的施工,於嘉靖29年(1560)建成七孔連拱石橋。萬曆27年(1601),播州土司楊應龍兵卒為阻官軍追擊,將橋拆毀。萬曆29年,貴州巡撫郭子章撥款重建,更名「平龍橋」。清乾隆丁未年(1787)5月,該橋再次被為山洪衝垮。隨後官民又出力重修,第二年2月竣工。橋長79.4米,寬7.25米,高7.64米,兩旁有石欄維護,望柱鐫有「乾隆丁未」字樣。橋側有清乾隆52年及光緒24年所豎四角攢尖頂四棱碑二方:一方為公德碑,另一方為曉諭碑。民國22年(1933)修築湘黔公路,黃平縣將大橋鋪墊為公路橋。今被列為黃平縣文物保護單位。

折桂橋 折桂橋古稱雲泉橋,靈泉橋,俗稱南門橋。在縣城南門百餘米處,曾為黃平至貴陽必經之橋。《貴州圖經新志》、嘉靖《貴州通志》及康熙《貴州通志》均載曰建於明代。清代時期,地方官員常在此設宴為應舉士子餞行。取「月中折桂」之意,因名「折桂橋」。橋為單孔石拱結構,橋面長12米,寬7.5米,高7米。橋旁原有社稷壇與善化寺,今毀。1933年修築湘黔公路,將此橋鋪墊為公路橋,沿用至今,現為鄉村公路橋樑。

「玉峽晴虹」雙橋 「玉峽晴虹」雙橋位於黃平縣城東北6.5公里的東坡鄉曬金石村,距湘黔公路北上約200米。據嘉慶《黃平州志》載為「明朝里人狄應旃建」。雙橋所在地景色迷人,雙岩陡削,一水中通,破空下注。崖間鍾乳玲瓏,「水色山光鳥日影相炫耀,不可名狀」,古時為「黃平八景」之一。原東岸倚崖建有單坡屋面寺廟一座,因年久失修,現已無存。當時的玉虹橋為滇楚驛道主要橋樑之一,長8.8米,寬6米,高9米,兩端各有踏垛5級。其約15米上方另有一座形制較小的石橋,橋東岩壁有清代進士王耘的摩崖題刻「玉峽飛虹」及「崖雲含宿潤,溪月動晴輝」等額聯。現雙橋完好,玉虹橋兩端所連驛道猶存,是黃平縣文物保護單位。

平播橋 平播橋在縣城西北的舊州鎮之東2公里處,橋橫跨冷水河上。明萬曆時貴州巡撫郭子章平定播(暴)亂後創建,故名。清雍正13年(1735)橋毀於兵亂。乾隆初年,寶相寺僧人與地方秀才丁有光、善士杜之麟等募捐款物修復,不久毀於大水。乾隆54年(1789),平播寺弟子印元計劃繼承師志復橋,通過知州袁治商與從舊州紳士的支持下,得到社會的踴躍捐款,並於上流200米峽谷口重新修建。依山作柱,鑿石為足。從秋季開始,次年二月落成。橋為單孔石拱結構,橋面長23.6米,寬5.87米,高6.9米。1944年鋪墊為公路橋。1957年,人民政府於下游另建公路橋後,平播橋「退居」下來,今為黃平縣文物保護單位完好保留下來。

福眾橋 福眾橋在縣城西北25公里的舊州鎮西門外,與城外橫街相連,西接老里壩長庚街。為五孔連拱石橋,橋面長67.7米,寬7.3米,高9.2米。據嘉慶《黃平州志》載,橋為明時黃平知州古德恆創建,時名「古梁橋」,亦稱「古公橋」,系12孔蓋梁式平橋。清康熙27年(1686),古梁橋被大水沖圮。此後人們仍按原樣重建,只是更名為「會通橋」。乾隆15年(1750)復修,黃平州貢生楊光廷、庠生張學堯等重修「以石易木」。乾隆37年(1772)再次水毀,州人劉漢芳、劉琬西、劉濟川、張鵬程等捐募巨金,重建為5孔大石拱橋,取名「福眾橋」。道光戊戌年(1888),橋又為大水衝垮。紳士林茂昭等再籌集巨資以豬血、糯米、黃豆漿等固砌,使後來在1935年5月的「水打老李壩」中,西端橋頭僅垮塌一側。抗戰初期,由於修建飛機場的需要,政府將其鋪墊為黃余公路橋樑,一直使用至今。現為黃平縣文物保護單位。

聖果橋 原名東陵橋,位於縣城東北12公里的飛雲崖景區前。明崇楨年間,由貴州提督學道龍文光創建,清乾隆60年(1795)圮,嘉慶4年(1799)貴陽知府程氏重修,更今名。橋跨秀水溪,單孔石拱結構,橋面長12.2米,寬4.32米,高8.10米,兩側砌以淺浮雕花鳥圖案石欄。橋西為月潭古寺,東有娟秀石峰,古木森森,波光粼粼,為「飛雲崖八景」之一,景名「虹橋卧波」。

聖果橋為古滇楚驛道橋樑,1933年鋪墊為公路橋,現與飛雲崖連同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丁未橋 丁未橋在縣城東北約3公里處,為滇楚驛道橋樑。單孔石拱橋,橋面長19. 87米,寬6.8米,高8.9米。丁未橋原名石龍橋,橋下石長丈余,有龍形,淺水粼粼與日光相映,躍躍欲動。清乾隆52年(1787)夏,橋樑毀於山洪,橋復傾頹。同年,黃平知州袁治重建。由於該橋重建系丁未年,故名「丁未橋」。到光緒30年(1904),兩岸石墩發生傾圮,黃平城紳士解春浦、張培芝、王壽春籌款募修完固。1933年鋪墊為湘黔公路橋樑,沿用至今。

安瀾橋 安瀾橋在縣城東南的谷隴鎮岩英村西南1公里處,距縣城42.5公里,橋頭兩峰高峙,峭壁層峋,橋鑿岩為基,雄跨兩岸,高13.1米,跨徑12.7米,為單孔石拱橋,橋面長9.9米,寬6.5米,原護欄高45厘米(今毀),兩端各有踏垛11級與13級,橋東北殘存脂刻行楷橋名碑l方,款識陰刻「乾隆丁酉」、「張榛題並書」字樣,現缺一「橋」字。橋西南怪石嵯峨,古柏垂蔭,置有石凳供行人歇息。原豎有清乾隆42年(1777)重安土司張榛撰寫的《安瀾橋記》碑,今毀無蹤。據嘉慶《黃平州志·藝文》所載,該碑記稱。「司治路捷,黃、施商販絡繹。不減通衢,唯於此為二溪所阻,春夏之時,群山吐液,怒浪千層,行人停岸躊躇,臨河返駕」。張榛之父原修橋於兩岔河口,竣工後不久毀於洪災。1766年,張榛與叔父、二哥、小弟於二水交匯之下重修建人行橋。但因山勢和水猛等,新橋再次被狂瀾所傾。吸取前兩次修橋失敗的教訓生後,張榛自籌銀兩重新選擇於上流峽谷臨高築橋,使橋樑巋然至今。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經此橋北上,迂道配合主力部隊進取黃平縣城。1989年,黃平縣人民政府將此橋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瓮埋橋 瓮埋橋亦稱烏梅橋,位於黃平縣城西南的上塘鄉烏梅河村(原名瓮埋鋪)。原湖南到貴陽的驛道經此被烏梅河所阻,一邰姓善士憫惜人們旅行之艱,以大鐵鏈扣右肩骨四處募化銀兩修建跨河橋樑。10餘年後橋毀於洪水。清乾隆45年(1780),黃平州人劉漢芳、劉碗西、劉濟川等募捐重建。橋為雙孔石拱橋結構,橋面長26.3米,寬6.8米,高7.5米,橋欄中部嵌石一方,長135厘米,高37厘米,上錫「神禹王在此」五字,陰刻楷書。現鋪墊為公路橋,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萬福橋:位於縣城西南的上塘鎮駐地蛇場街南端,單孔石拱結構,長16.3米,寬7.2米,高11.2米,橋跨里溪河。兩側有石欄環護,望柱鐨有橋名及建橋時間。清道光7年(1827)黔垣8省捐銀修造,該橋為黃平州(今舊州)經平越府(今福泉)至貴陽驛道重要橋粱,建造堅固,跨徑達16.4米,現完好,現為黃平縣文物保護單位。

四靈橋 四靈橋位於黃平縣城南20公里的重安觀音閣遺址旁,橋墩鎮以石龜、石龍,與東、西金風,玉麟二山合為麟、鳳、龜、龍「四靈」,故易此名。四靈橋橫跨皎沙河口,為連接興隆街與南街的橋樑。據黃品超撰《重安四靈橋碑記》,橋原建上流,時名「鍾靈橋」、屢壞屢修。光緒19年(1893)10月,以令址「河面既寬、水勢較緩」移建平橋三眼,中堅二墩,以木作梁,上覆瓦房七間。光緒29年復修,旋即重建雙孔連拱石橋。橋面長16.2米,寬6.4米,高8米,南、北各有踏垛25級與13級,沿河兩岸綠樹垂蔭,屋舍櫛比。此橋頗具江南水鄉橋樑風韻,為山區少見。

龍角橋 崇仁龍角橋在縣城西南12公里的野洞河鄉龍角村,為單孔石拱橋。相傳,清代金姓老嫗,憫惜行人涉河之苦,在彌留之際,將遺產120挑田全部獻出修建此橋,人們為感謝老嫗樂善之舉,將該橋落成之日正月十五定為「踩橋節」。每年這天,約3000餘各族群眾,身著盛裝聚集於此,對歌吹笙,物選佳人。人們在踩橋時,還撿石子投入河中「驅邪鎮蚊,消災保橋」。同時採摘橋頭「爆虼蚤」樹葉焚燒,以示燒盡跳蚤,避免疾病。「龍角橋」是當地各民族和睦團結的象徵。

崇德橋 位於舊州城北門外,跨於東門河面。在為石砌三孔拱橋,又名「三拱橋」。起始建築年代及情況無可稽考。民國十一年樂源(舊州)紳商李庶重修,更名「崇德橋」,並刻有橋記:「此下伏有老橋一拱,以昔年河形低下,水流直達大河,後修對岸碼頭勒(攔)堵,沙泥漸積深厚,其存拱故被溺,茲就老橋接修,較前高丈余,寬四尺,略紀情形,以□萬世,如親目耶。經手□紀。民國壬壬戌□□□□□□。現為舊州溝通白子橋、石牛等村寨的重要交通要塞。

重安「三朝橋」 「三朝橋」位於重安古鎮南1.5公里處的重安山峽谷口,由於三座橋樑分別修建於不同年代,彼此之間的距離不到50米,故名。其中:一座為鐵索橋,修建於清朝同治12年(1873),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此橋長36.5米,寬3.55米,距水面10米,有鐵索19根,其中17根為橋底鏈,2根為橋欄,橋鏈上全鋪設木板。重安鎮原是湘黔滇古驛道上的一處雄關和黔東水陸要津,水運直達洞庭湖,為湘黔邊區的重要貨物集散轉運地。因此,歷來為兵家所重,又被文人所詠。公元1873年,時任貴州提督的周達武,奉命率兵到南方「平亂」,路經重安遇洪泛濫,舟楫不通,兵將受阻,周提督心急如焚。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搭渡橋得以過河。「平亂」結束後,周提督籌措白銀12000兩建造了鐵索橋。此橋的鐵鏈的打造時,均通過桐油熬制,鏈子至今光滑鋥亮而無銹痕。它與水西大渡橋、赤水大恩橋、福泉葛鏡橋合稱為「黔地四大鐵索橋」;中間為鋼樑結構公路橋,始建於1938年。此橋長30餘米,寬5米多。1938年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政府修建舊州機場,馮玉祥將軍率大軍南下途經重安江,看到重安江汽車難以通行,於是就撥10萬銀圓在鐵索橋下方10米處修建鋼桁梁橋。橋由中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設計,工程師程萬恭負責施工,所需鋼材均法國購進,用飛機運輸抵越南河內,轉火車運至昆明再抵重安江。1939年5月5日建成通車,橋面鋪木板、單行道,可通過一輛載重為10餘噸的汽車。1949年11月9日凌晨,國民黨第49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追擊下,從鎮遠逃往貴陽方向,為阻止解放軍過江,逐用炸藥將鋼桁梁橋炸毀。1950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五兵團十七軍搶修鋼桁梁橋,1951年初恢復通車;另一橋樑為曲拱橋,鋼筋混凝土結構。1994年秋,貴州省交通廳為適應現代繁忙的交通運輸需要,撥專款120萬元人民幣在鋼樑鐵橋下方40米處修建了鋼筋混凝土大橋。橋長60米,寬10米,設有人行道;橋面扶欄高80厘米,可同時容兩輛汽車通行,承重力為25噸至30噸。

「三朝橋」是中國路橋歷史變遷的見證,也是不同朝代橋樑建築史的在一大奇觀,有中國「橋樑博物館」之稱。現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總之,上述黃平縣的古橋文化只僅僅是境內傳統橋樑建築史上的冰山一角,許多藏身於深山的古代橋涵還需要人們探索、觀賞和保護,讓這些「橋族」祖先們更加「老有所為」,發揮餘熱。(廖尚剛)
推薦閱讀:

每日小情書,我終於可以不問歸期,不用聯繫,不再想你,不再等你
如果歷史上宋朝沒有被元朝所滅,我們今天的文化科技水平會有什麼不同?
新華社批圈子文化:汾酒會大部分人被調查
鄭永年:「解放」與中國的文化崛起
看到這「高大上」的形象照,我卻瞬間感到噁心!

TAG:文化 | 品味 | 健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