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北伐的目的,我們都弄錯了,而失敗的原因,全因一個人

(說歷史的女人之三國系列第30期)

導讀:劉備臨終之時,劉禪年十七歲,蜀漢集團還不穩定,能夠選用的人才除了大將趙雲、魏延,就是重臣諸葛亮和李嚴。那麼在這些人中,劉備選擇託孤重臣,自然首選諸葛亮。而選擇諸葛亮的原因則是因為諸葛亮的個性與追求有關,諸葛亮不是一般的謀臣,他是一位有理想的政治家,在東漢、魏晉時期,名士都有理想,做人做事也都有底線。而忠誠於正統,是他們出仕的底線。所以劉備選擇諸葛亮的時候,還加了一條,說劉禪若是不成器,你就自己取而代之。當然,劉備如此說,不過是試探,是為了確保諸葛亮更加忠誠,而諸葛亮自然是跪地發誓,眼淚直流。就這樣,劉備閉上眼,算是放心了。

諸葛亮輔佐劉禪之後,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具有開府的許可權。這個政治許可權在三國時期只有一代梟雄曹操有過,諸葛亮是第二人有此政治待遇。那麼諸葛亮輔佐劉禪期間,主要做了什麼呢?總的來說,有兩件主要的核心事:一是依法治國,二是以攻為守。

依法治國不僅是劉備和諸葛亮的政治理念,更是蜀國的國情需求。因為蜀國是有三大利益集團組成,一是劉備舊部、二是荊州集團、三是益州集團。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權衡各利益集團的利益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所以不如實施依法治國。這樣以來,至少能夠獲得老百姓的擁戴。關於這一點,詳細情況比較複雜,「說歷史的女人」將另做文章專門來寫。

諸葛亮除了對內實施依法治國之外,對外則實行以攻為守。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以攻為守?蜀國的國情和國力允許嗎?曹魏真的是那麼好打嗎?我們且回到歷史之中,看看這些原因。

從地理上看,蜀國並不適合發兵攻打曹魏。因為益州地理偏狹,不便用兵,糧草運輸也極為困難,出來一趟都極為不易。而曹魏又是三國中最強大的一方,蜀國根本沒有打贏曹魏的任何有利條件。但是這一點,後來的史學家能夠看到,相信當時的諸葛亮肯定也很清楚。那麼他為什麼還要發動北伐?

其實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諸葛亮的政治理想,因為劉備的口號一直都是以復興漢室為目的,而這一點跟諸葛亮一樣,但這一點喊一喊就可以了,想復興也得看時機,而且後來劉備都乾脆自己稱帝了,所以這一政治理想基本上都已經化為泡影了。那麼看第二點,這一點很重要,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不得不面對。

那麼這個現實問題是什麼?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得很明白:「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意思就是益州地域偏狹,十分弱小,目前雖然能勉強存活,但若不去主動進攻,開拓進取,早晚都會有被滅掉的危險。那麼既然如此,諸葛亮索性就選擇北伐,通過武力去碰碰運氣。

但是諸葛亮的運氣不怎麼好,因為諸葛亮需要面對兩個問題:第一是蜀國內部反對北伐的呼聲和阻撓,第二是司馬懿。這兩個原因,尤其第二個,幾乎讓諸葛亮耗盡心力。正所謂:「諸葛亮北伐,有心無力。」而後面還有一句就是:「司馬懿掌兵,大禍臨頭。」

司馬懿真正掌握兵權是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佔領武都、陰平兩郡之後,魏明帝任命司馬懿為大將軍、大都督。此後,司馬懿一直成為曹魏對抗諸葛亮北伐的堅固堡壘。一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也沒有撼動曹魏任何一寸防線,而自己也累死在五丈原。

關於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其實除了地理劣勢、糧草問題等問題之外,諸葛亮還要防備蜀國成都方面隨時發生不利的情況。史書的記載可跟演義不同,在歷史上,劉備的蜀國政權以及諸葛亮的蜀國執政,雖然諸葛亮十分清廉,但益州士族、富豪並不買賬,根本原因是他們的利益受到侵害最嚴重,諸葛亮每次北伐都要徵兵、征錢、征糧,而諸葛亮又以體恤百姓為要,於是這些大頭都要這些益州士族、富豪來承擔。而這些士族、富豪又在當地根基深厚,所以他們的反對聲音對於諸葛亮來說,也很可怕。這些原因都讓諸葛亮在北伐的過程中,不斷出現「有心無力」的情況。

當然對諸葛亮產生最大困擾的還是司馬懿,所謂「司馬懿掌兵,大禍臨頭」,其實不僅是諸葛亮的困禍臨頭,更是曹魏政權、甚至東吳政權的困禍臨頭。司馬懿個人才能出眾,又深懂韜略,韜光養晦很多年,忽然一日掌兵,情勢非常不同。首先他耗死了諸葛亮,蜀國最強大的頂樑柱。其次,曹魏的災禍也在慢慢臨近,最後司馬懿架空了曹魏皇帝,大權全部落在司馬懿家族。最後,司馬懿的兒孫們消滅了東吳,統一了三國。而這一切的轉折點,都由司馬懿掌兵開始。為何?

司馬懿非等閑之輩,他掌兵之後,表面上看似在對抗諸葛亮,實際上還幹了一件事,就是籠絡軍心,他籠絡了一大批將士,最終這些將士都成為他攛掇曹魏政權的最可怕的力量。

所以說「諸葛亮北伐」是真的「有心無力」,而「司馬懿掌兵」也真的是「大禍臨頭」。因為他的掌兵直接影響和間接改變了三國的歷史走向,促成了三國歸晉的這一結局。

推薦閱讀:

我們了解嗎:哪些風水會帶來野桃花
黃柳霜,來自電影世界的,我們的老相識
【人物誌】當我們談論杜甫,怎樣才算真正的了解他?
《趁我們還年輕》
無論原諒還是不原諒,來世我們都不會再見

TAG:原因 | 失敗 | 目的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