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五千步兵遭遇八萬騎兵:犀甲漢匈斗弩弓!
公元前99年,中國處於漢武帝時期,漢匈衝突不斷,也正是在這年發生了一場足以載入世界戰爭史冊的戰事...
李陵(李廣之孫)率步兵五千深入匈奴腹地,不幸遭遇匈奴主力騎兵......這場毫無懸念會被迅速解決的戰鬥竟激戰十天之久,匈奴最終參戰騎兵更是達到八萬!五千漢軍轉戰千里,殲敵上萬後盡數被殺 ...... 李陵被俘前感嘆:「再給士兵每人三支箭,漢軍就可以堅持到漢朝邊境!」
這是一場雖敗猶榮之戰,足以載入世界戰爭史冊!以人數處於劣勢的步兵,對抗十數倍於己的強大騎兵,無論是堅守時間還是殺敵數量,都創造了一個後世無法超越的神話!
五千對八萬,步兵對騎兵......在數量懸殊、 兵種差距的情況下漢軍為何仍能如此纏鬥匈奴?原因正是弩!
弩弩的具體起源是一個歷史學家和軍事學家爭論不休的問題,時至今日仍無定論。但對比中外史料,可以確定弩為中國人發明。
何為弩?弩(nǔ)是用機械力射箭的弓,由弓發展而成,是步兵反制騎兵之利器,被稱作「窩弓」、「十字弓」,主要由弩臂(弩身)、弩弓(弩翼)、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比弓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瞄準命中率更高,是一種大威力的遠距離殺傷武器。
弩的關鍵部位是弩機,其機件主要有望山(瞄準器)、懸刀(扳機)、鉤心和銜接鍵。裝箭時,手拉望山,牙上升,鉤心帶起,牙扣弓弦,置箭於箭槽內,使用時通過望山瞄準目標,扳動懸刀,牙下縮,箭射出。
望山
弩之威力強弩的射程可達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達千米,威力非同小可。
戰國時期的韓國是弩的主要生產國,有「天下強弩皆出於韓」之稱。秦滅六國先取韓國,橫掃六國之利器正是強大的秦弩!
中國古代遠程部隊一直是弓弩並重,一直到明代火器部隊的出現,弩才逐步被淘汰。關於中國火器部隊,請點擊:神機威四方!人類史上第一支槍炮部隊到底有多牛?
界橋之戰無獨有偶,至東漢末年,弩兵與弓騎兵的對決再次上演:
白馬義從白馬義從為公孫瓚所建(趙雲故主),部隊清一色白馬,口號 「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因而得名白馬義從。
白馬義從是典型的輕騎兵部隊,擁有強大的機動力和遠程打擊能力。公孫瓚依靠這支輕騎部隊長期威震塞外,可謂東漢末年第一輕騎。
據史料記載,胡人極其懼怕白馬義從:「追不虛發,數獲戎捷,虜相告云:『當避白馬』。」
先登死士
先登死士為袁紹所建,「 紹令麹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陣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斗,兵皆驍銳。」
先登死士屬於配備強弩的步兵,遠程打擊和近戰肉搏能力均不容小覷。
白馬義從VS先登死士界橋之戰是東漢末年公孫瓚與袁紹爭奪冀州的首次會戰,白馬義從和先登死士等雙方精銳盡數上陣:
瓚(公孫瓚)見其(袁紹之先登死士)皆為步兵,便放騎欲蹈之。八百先登皆伏盾下,直前衝突,強弩雨發,所中必倒,臨陣斬瓚所署冀州剌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
此戰,公孫瓚輕敵冒進,以輕騎兵沖踏有所準備的弩兵,導致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實力大為削弱,公孫瓚也因此逐步轉攻為守,被袁紹所滅。
弩之發展春秋戰國春秋戰國時主要有夾弩、瘦弩、唐弩和大弩。
漢朝漢弩有「具弩」、「二石具弩」、「三石具弩」、「五石具弩」、「六石具弩」、「八石具弩」、「十石具弩」以及三國時期的諸葛連弩,種類多達十餘種。
唐朝角弓弩
《太白陰經》記載,唐弩有7種,分別為臂張弩、角弓弩、木車弩、大木車弩、竹竿弩、大竹竿弩以及伏遠弩。
宋朝床弩
宋弩京師設有弓弩院,床弩盛行,《五經典要》中記載有「雙弓床弩」、「斗子弩」、「大合蟬弩」等。
明朝蹶張弩
明朝時期,見於《五備志》的弩有神臂弩、蹶張弩、腰開弩、雙飛弩、窩弩等。明中後期以後,由於火器的發展,弩逐漸被擠出戰爭舞台。
「橫風高弓弩,殘溜細鳴琴」,作為兵器史上的傳奇,弩在戰場上的威力不容小覷。在中國弩發光發熱之時,西方世界使用的還只是矛、盾、弓,遠距武器的使用遠遠不及中國。然而,小編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現今對於弩的詳細記載實在是少之又少,很多細節無從下筆,只能進行側面猜想,如有疏漏,敬請指正。
往期精彩神機威四方!人類史上第一支槍炮部隊到底有多牛?
雅稱薈萃:稱謂也可以這麼美!
甲光向日金鱗開:中華鎧甲文化盤點
五千年文明對決:華夏文明永不滅!
推薦閱讀:
※漢匈百年戰爭背景、經過以及影響
※《地緣看中國》之歷史篇第五目《西漢》 總第八十八回 漢匈終結
※怪談世界史:漢武帝與美利堅(全)
※漢匈戰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