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易)象觀
易象觀易辭根於象,以象定辭。尚氏認為,易辭皆從象生,「周易卦辭爻辭,無一字不從象生」,「易說即失傳,有吾人不知其象者矣,斷無象外之詞」(《焦氏易詁》卷二,第35頁),甚而認為「易經所有人名、地名,無不從象生。如泰五之帝乙,以震為帝,坤為乙;明夷之文王、箕子,以坤為文,以震為主,故曰文王,震為子,為箕,故曰箕子既濟之鬼方,以坎為鬼也」。如果說,《周易》六十四卦辭,三百八十四爻辭,皆觀象而系,那古今治易之人往往會認可;然說易經涉及的所有人名、物名、地名都從象生,而忽略了其中可能蘊含的歷史故事及至哲理,則未必能為古今治易之人所認可。而尚氏卻始終秉持「《周易》字字從象生」的觀點,以之為治易大綱,並細化為各各讀易、說易的條例。如:(1)讀易者須先從六十四卦象入手,弄清諸卦得名之義。而卦名皆因卦象而生,卦名者不解,因而卦爻辭亦不解。(2)讀易者欲明諸卦爻辭之含義,須先知卦爻辭從何象而生,然後象與辭方相屬。辭而吉,象吉也:辭而凶,象凶也。(3)不同卦者其辭同,則其象必同。如,小畜六四,井初六象傳皆曰「上合志」也,乃因二者都處三畫卦巽的初爻,且與該卦三爻陰陽相應。(4)同一卦者其辭異,則其取象不同。如:困卦辭上名雲「貞,大人吉」,下名卻雲「有言不信」,乃因該卦二、五陽剛居中之象故云「吉」,三至上正反兌相背故云「不信」。(5)同一爻者而爻辭吉凶不同,則由此爻上取而象吉,下取而象凶,或下取而象吉上取而象凶。(《周易尚氏學》卷首說例,第8頁)如,頤六五曰「居貞吉」,下又曰「不可涉大川」,則由此爻趨上從陽補陰,依仗上九陽剛賢者故吉,臨下則與二爻不相應故凶。(6)凡易辭,有其象而不必有其事(《焦氏易詁》卷十,第170頁),故讀易者不能執其解。為事之所必無,理之所難有,然在易則在惟妙惟肖之取象(《周易尚氏學》卷首說例,第9頁)。如,豫九四雲「朋盍簪」,上卦震為發,二至四艮為簪,三至五坎為穿,陰以陽為朋,以及陽橫貫於群陰之間,猶若簪之括髮,故云朋盍簪。易象既有「舊貌」,又呈「新顏」,自古以來處於發展之態勢。尚氏認為,《說卦》所敘乃自古相傳之象,然它只舉其綱領,並示其推廣之義。也就是說,《說卦》之象,旨在使人類推演,非謂象止於此,故至周文王時,又曆數千年,其所演易象,又益廣益精迄西漢,焦延壽《易林》所用易象之多,更是發展到登峰造極之地步。以發展觀看待易象,把易象看成變數,這是尚秉和治易的顯著特點,也是其易學能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由辭取象,以象正名。尚氏認為,今之易辭,皆古聖人瞪目注視卦象而為者。(《焦氏易詁》附卷二,第205頁)然自東漢以來,易象即失傳,後儒所知卦象,皆以漢魏人所用者為範圍。對此,尚秉和先生痛心疾首,遂以發掘易象為已任,畢其晚年之心血,從《左傳》、《國語》、《逸周書》,從《焦氏易林》、郭璞《洞林》等書中,易抉爬梳,廣泛搜求易象。在他看來,易師莫先於左氏,說易之書莫古於《左傳》、《國語》其所取象,純正無訛。故尚氏治易取象,除以易證易外,首本之《左傳》、《國語》占辭,以明此中乃有最古最確之象。次求之《焦氏易林》、郭璞《洞林》,在尚氏看來,西漢釋易之書,其完全無缺者,惟有焦延壽《易林》與揚雄《太玄》。而《易林》之辭仍不外觀象而已,故其無一字不從象生,且無一象不本之易。它於《說卦》象、九家逸象、《左傳》、《國語》象,無不用之,實為易象之淵藪。然《易林》所用之象,與《周易》有關者,皆為東漢人所不知。故自東漢迄清二千年來,以卦象釋《易林》之辭者,竟無一人。鑒此,尚氏考稽《易林》四千零九十六條林辭,從中搜求《易林》逸象,其與易有關,可以解經,並可以正易注之誤者,凡一百七十餘象。對這些易逸象,尚氏逐一加以闡發,註明其所本,以證它們仍原本於易。「於是久已晦盲的易象,始昭然若揭,可謂發幽闡微,集象學之大成。」解易以象,象出多門。尚氏治易,以注《焦氏易林》《周易》及釋《左傳》、《國語》易象為主。《易林》是書雖不明解易,然能注易者,莫過於《易林》。故疏通《易林》之大義,「不但為焦氏之功臣,實於易學所關至巨,其有功於後學甚大」。(《焦氏易林注》卷首仵墉敘,第2頁)而要準確詮釋《易林》、《周易》之辭,關鍵是明象,只有弄清它們從何象而生,方能揭示其真諦。否則,「隔靴搔癢」,終不得其當。為此,尚氏把「明象」作為其解易的前提,並在考慮《易林》、《周易》逸象的過程中,發現並總結出易用象的條例,為後人解易指明路徑,極獲學界之稱賞。下面略舉一二。(1)易用正覆象。尚氏認為,《易林》所取之象,仍本之易,而尤要者,則在其正覆象並用。而正覆象並用,以示卦爻辭之義,乃古聖人作易之初衷。在自正覆象失傳後凡易之言正覆象者,多不得解。(《焦氏易林注》卷首例言,第4頁)唯《易林》知之並用之,能補二千年易注之窮。而發現易用正覆象求義這一規律,正是尚氏治易的一大創穫,並成功地運用於注《易林》、《周易》中。如,解《易林》蒙之節辭「三夫共妻莫適為雌。子無名氏,翁不可知」,云:「節長中少三男俱備,只兌為女象,故曰三夫共妻。適,主也。莫適為雌,言兌女無所適從也。震為子,艮為名,坎隱,故無名氏。震為父。翁者,父也。坎隱,又二至五正反皆震,故曰不知。」(《焦氏易林注》卷一第79頁)這是尚氏求索林詞知其用象之始,也是其用正象解《易林》之範例。而其中取象多源自《說卦》。在《說卦》象中,節卦上坎、上互艮、下互震,分別為中男、少男長男,故曰三夫;下兌,為少女,為妾,故曰妻;震為長子,坎為隱伏,故曰子無名氏艮為壽,故曰翁,坎隱伏,故翁不可知。又解蠱之艮辭「天之所壞,不可強支。眾口嘈嘈,雖貴必危」,云:「艮為天,陽在上而窮,故壞。初至五,正反兩震言相背,故曰嘈嘈。艮為貴,艮窮於上,故雖貴必危也。」(《焦氏易林注》卷五,第238頁)這是正覆象兼用釋林詞之例。其中艮為天、為貴,分別取象於《周易》大畜上九、隨初九爻辭;而「眾口嘈嘈」,乃艮初至五正覆象為兩震相背之故。(2)易用對象。蓋對象者,陽與陰相對,陰與陽相對。陰陽既相對,即常往來流通合而為一,不能分析。(《焦氏易詁》卷二,第23頁)故對象亦稱伏象,於伏象取義,亦本之易旨。然東漢以降,儒者多不知,致使易義多晦澀。尚氏在注《易林》中發展了久已失傳的對象有應用規律,驗之於《周易》卦象及卦爻辭,也大體吻合。這也是尚氏對易象的一大發明。如,解剝之巽辭「三人俱行,一人言北。伯仲欲南,少叔不得。中路分道,爭鬥相賊」云:「巽通震,震為人、為行,二至四覆震,上下震,故曰三人同行。叔一人不南而北也。坎為中,震為道路,伯仲南,少叔北,故曰分道。艮為手,二至上正反艮相背,故曰爭鬥。坎為盜賊,故相賊。」(《焦氏易林注》卷首例言,第8頁)這是尚氏用對象解《易林》之範例。這裡除了個別用覆象、互象外,幾乎全用對象上下震,二至四覆震,用的是巽的對象;二至四艮,二至上正反艮,用的是兌的對象。他以《易林》為例,用對象詮釋《周易》諸多卦爻辭,取得可喜的成就。如,解小畜卦辭「密雲不雨」,云:「對象豫,中爻坎,坎為雲雨,坎上下皆重陰,故曰密雲。坎之下,坤土艮山,高燥無澤,故不雨。」(《焦氏易詁》卷三,第41頁)顯而易見,這裡用對象解《周易》卦辭,比用本象求之,是高明得多。(3)易用互象。用互象釋林辭,在尚氏《焦氏易林注》中比比皆是,此亦本之易。如,解旅之大壯辭「獨夫老婦,不能生子」,它(以大壯上震為夫,伏巽為寡,故曰獨夫),以互兌為老婦、折,震為子,故曰不能生子。這裡兌為老婦,乃本《周易》大過九五爻辭「老婦得其士夫」(上卦為兌);而兌為折,則本《周易·說卦傳》:「兌為毀折」。解夬(guai)之中孚辭「道路不通,孩子心憒」,則以中孚互震為道路,互艮為止故曰道路不通;又以互震為孩子,互坎為心,卦中虛無心,故曰孩子心憒。這裡震為道路,乃本《說卦傳》:「震為大途」艮為止,則本《周易》艮卦彖辭:「艮,止也」;而震為孩子,乃本《周易》隨卦六二爻辭「系小子」與六三爻辭「失小子」,這兩爻辭皆為下卦震而設。至於坎為心,則依《說卦傳》「其於木也堅多心」。(4)易用大象。大象者,即以頤為大離,大過為大坎。此其義至東漢亦失傳。唯尚氏知之,並用之解釋《易林》。如,解夬之大過辭「久陰霖雨」,雲坎為霖,為雨,是以大過為大坎。解蹇之頤辭「張羅百目」,雲離為網羅,為目,是以頤為大離。(〈焦氏易詁〉卷二,第29頁)其用大象之多,不勝枚舉。(5)易用半象。尚氏認為,易用半象之處不多,故《易林》用之亦少。如,渙之未濟云:「三虎上山」,尚氏釋為:未濟有三半艮形,故曰三虎上山;半震為登,為上。又如,震之既濟云:「游居石門」,尚氏釋為:既濟中爻有半艮象,故曰居,曰石,曰門;半震為游。(《焦氏易詁》卷二,第25頁)以上二例皆用半象也。 象棋中的易象
推薦閱讀:
※【轉載】桃林桃花開
※[轉載][女式毛衣] 【ty】蝶翼
※八字六親秘訣錄?(轉載)(10)
※[轉載]人的狗性
※[轉載]八字怎樣看財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