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功與武功
07-18
內功與武功 王安平老師 內功是在意識誘導下身心合練的高級運動,是練功者的心理活動,也是古往今來人們最理想的一種德育、智育、體育運動。 高級武功必須以內功為基礎,外氣擊人又是武功最高的表現形式。平常訓練稱為內功的訓練,擊人時稱為武功。從這個意義上講,內功、武功是一個東西:用則為武功,不用時為內功。 高級武功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特徵,即「兩個條件」、「五法合一」和渾厚篤實的功力。「兩個條件」:一是身體健康,無疾病;二是具備超人的力量、速度、靈敏度、韌性和耐力。身體健康是練武功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人的本能。數年來,筆者調查了近千名武術愛好者,年齡最小的20歲,最大的70多歲,80%的人都有這樣那樣的慢性病,如高血壓、心臟病、氣管炎、腸胃病、關節炎等。由於這些武術愛好者患有不同的慢性病,身體處於失調狀態,發揮不了本能的作用。為什麼要具備超人的力量、速度、靈敏度、韌性和耐力呢?因為武術是搏鬥的功夫,是一種特大運動量的功夫,雙方格鬥關係到得與失、利與害、生與死的大問題,如不具備特殊的身體素質是不行的。只有具備了超出常人的身體素質才能進入高級武功的行列。從來沒有聽說過高血壓病人或心臟病患者是武林高手,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得嚴重關節炎或腸胃病的人武功達到爐火純青的造詣。身體素質如何,直接影響武功的高低。「五法合一」:五法者,「眼、身、步、手、法」,做到這五法合一方為高手。一般人認為,高級武功者必須會的「招」多,所謂高手比武論勝負必須在千招以上。實則非也,高手比武一兩秒鐘便結束戰鬥。眼、身、步、手、法五法合一的運用者方是高手。五法中眼為首,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眼是人類內心世界的窗口,一個人武功如何,往往從眼神上可以看出。高深的武功老師,運用眼神可以使對方失去戰鬥力。筆者有多次實作體會。雙方搏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眼力對敵手的判斷能力,身步手法的運用完全根據眼神的指令而行。敵手是用拳、用掌、還是用腳向你進攻,你若看不清,又怎麼進行還擊?有的人一見對手出拳兩眼就發花,不知拳是怎樣打到自己身上、臉上的,說明武功平常;真正的武林高手,不論對方是出拳、出掌還是出腳,悉數收於視線之內,看得清清楚楚,這樣對方如何能擊住呢?身是身法,身體的運用方法。雙方搏擊時,正確地運用身法是武林高手必須做到的。前進後退、左歪右斜,旋轉、沉浮、開合都以身為主宰,身帶動上下四肢。要做到身似游龍,如猿猴,又如烈馬奔騰。薌齋先生說:「身動揮浪舞,身動如山飛。」評論武林高手(小成)時,能否運用腰的中樞作用是主要標準之一。步是步法,步法的運用是身法的反應,講步法離不開腿。薌齋先生說:「提拔縮蹚,提胯屈膝,踏雪蹚泥,如風卷席。」說的是練習步法的要領,還要注意雙腳的提踩、虛實,步大不靈。打人要求身到、步到、手到、力到。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步亦到,打人如拔草。平時訓練應注意運用「手三腳七」的意念。步法練習好了,實踐中身體才不致於失去平衡,並且能夠靈活多變。「手」指手法,運用手的方法,其化境是「出手如放箭,落手如zhadan」,「出手如鷹爪,回手似鋼鉤」。手是接觸對手、殺敵制勝的先鋒,平時須多注意手部的意念,大小魚際的伸縮。「法」是指「眼、身、步、手」共同運用的方法、法則。五法的共同運用是協調、同步,不能分開而論。「法」又叫「術」,指技術、技巧,力量的科學運用,是拳學的智慧反應。五法合一,是高級武功的表徵。最後來談渾厚篤實的功力。達到「五法合一」是否就練就高級武功了呢?是,也不是。按照社會上一般拳家的水平絕難達到「五法合一」:他們的手腳動得多,軀幹動得少,即使軀幹會動也不管實際運用。因此說「五法合一」者算是高級武功了。而按照高標準要求,只有具備渾厚篤實的功力才算真正的拳學家。猴子雖然竄蹦跳躍靈活多變,一旦遇上功力雄厚的大象就只好逃之夭夭。真正的武術家,既有像猴子一樣的靈活性,又具備像大象那樣渾厚篤實的功力。不少拳術流於形式,人們稱之為「舞台藝術」、「拳八股」。其表現大致有下述6個方面。(1)套路多、招式複雜,增加大腦思維的負擔,分散精力,消耗了體力。社會上流行的套路,綜合起來僅手型就有76種,手法79種,還別說腿法、步法了。要學會這麼多手型、用熟這麼多手法,沒有三五年的時間恐怕不行。學會是一方面,實作起來管不管用又是另一回事。實踐證明,雙方搏擊起來,全憑直觀本能反應,根本來不及思考。我的經驗不是想好了再打,而是打過再想,想剛才是怎樣打的,總結經驗。(2)套路招式不實用,所練非所用。什麼「二郎擔山」、「金絲纏喉嚨」、「黑狗鑽襠」、「仙人指路」等,全是人們胡編亂造的花架子。從國內舉辦的那些搏擊擂台賽看,優勝者好像沒有一個「武林新秀」,而都是半路殺出來的「山野村夫」。(3)講形式尚美觀,不講力道內含的功夫。常言道:「好看不好用,好用不好看。」現今的拳家甚至將體操、雜技的動作都摻進了武術中,還美其名日「引進」、「創新」,怪不得有人說練十年拳打不過練一年西洋拳擊的。拳擊的好處就是講打,很實用。(4)用拙力,講蠻勁,消耗大。拳學根本在於自然,發揮本能。天天練拳天天消耗,反而沒有增長功力的可能。功力的增長源於自然、肌肉放鬆,在於精神內含而不在於外形動作。一味追求猛打猛摔,過分地消耗、損傷了內力,看起來虎虎生風,豈不知外強中乾空架子一個。筆者曾遇到數十人打沙袋、舉石鎖苦練十幾年,拳背面都打平了,結果拳頭打在筆者身上如幼兒玩耍一樣,沒有殺傷力。(5)平時訓練沒有敵情觀念,只在動作造型上下工夫。實踐用得上的不去練,用不上的動作卻死下工夫,豈不悲哉!(6)一味追求速度快,豈不知機械性運動速度再快,在實踐中也用不上。如此等等,還有一些弊病不必贅述。 正確的武術訓練途徑,拳學先輩已給我們確立了榜樣。郭雲琛先生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王薌齋先生的武功達到了「遍體皆掙力,無點不彈簧,立感即應,一觸即發」的程度,凡交手者無不如彈丸一樣被他彈飛出去;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先生功力高深莫測,其高足程廷華先生身似游龍,跟數人搏鬥如入無人之境。總結拳學老師們的訓練方法,有以下幾個要點: 1.從靜式(靜內功)訓練入門。古人云:「靜為養,養則壽。動則為耗,耗多則虧,虧則損。」靜式訓練謂之看不見的運動,實際上是外靜內動,靜中求動,以意識行氣,氣行血液動。拳學先輩把這種靜式訓練統稱為樁功。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武當拳、峨眉拳等諸拳都設有樁功。這種靜式訓練的作用是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使紊亂的神經系統逐步達到統一、穩定、有規律,調養精、氣、神。體弱多病者可以消除疾病,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意識誘導下的靜式訓練優於其他的體育鍛煉,但多數人並不理解已為千百年來的實踐所證實了的這一結論。武功內力又稱內勁,真力的增加主要靠靜式訓練,叫做靜力運動。從松靜中去求力是拳學最佳途徑,拳學先輩謂之靜式蓄力。靜式訓練以運動意念誘導為核心,稱內視,古人又稱「返觀內照」。用精神意識體察內部各器官、各系統、各部位內動的情態,從皮下肌肉層到內臟器官,到各個骨骼,都要「內視」體察,天長日久,年復一年,內力增長,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便可達到渾厚篤實的功力。2.微動(動氣功)的訓練。這是在靜式訓練的基礎上,逐步進入高級武功的關鍵一步。靜式訓練增長了功力,但其功力尚不能使用,必須經過微動的試力,把內力引發到體外空間,方可作用於客觀對象。微動的訓練須從個別單式動作開始,待有了體會,對空間客觀對象發生了效應以後,再進行第二個動作的訓練,依此類推。選擇所學動作的標準應該是,一個動作代表一種力,或一個動作能代表兩個力或多種力;這個動作也應該是在實際搏擊中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動作,也就是說有普遍意義的動作。高級武功常用的有豎、直、橫、斜四種力。平時訓練什麼力,實踐中才能應用什麼力。在微動中能體現出內力來,小動、中動、大動(快動)起來是否也能表現出強大的功力,這都需要在小動、中動和大動(快動)中進行實踐,在對手功夫中進行實踐。對手功夫,一般分為單推手、雙推手和自由搏擊三種形式。在實踐中要隨機應變,不做虛假動作,按實際要求去做,總之要真做。微動、小動、中動和大動的訓練,以假設敵情精神意識為主,身肢訓練為輔。 3.在靜式訓練、微動訓練的基礎上,體內慢慢產生了內氣,引內氣外發,即可擊人。內氣擊人是武術發展的最高形式。內氣的形式分為:(1)不接觸對手,用拳、手指、掌或眼睛擊人;(2)用拳、掌剛剛接觸對手皮膚或衣服擊人:(3)用思維擊人。 渾圓功的力按層次分為整體力、爆發力、渾圓爆發力和渾圓力。每一個層次又分多種力,如整體力分為豎、直、橫、斜四種力。每一種力又分為不同角度的力,如斜力分為上斜、平斜和下斜力。爆發力分為彈、抖、潑、揚、螺旋幾種力,其中彈力又可分為整體彈、肢體彈、上下左右彈等。 無論靜式訓練,還是微動訓練,都需要思想放鬆、肌肉放鬆。放鬆才能調節神經、暢通氣血、活絡筋骨、積蓄力量。微動、小動、中動、大動(快動)均須做到柔和自然。總之,凡是練功都不可用力,要用意去做,用意就是用力,叫做「從無力中求有力」。靜式訓練以精神內視為主,動功訓練以精神假借為主。筆者常常遇到習練者提出這類疑問:不動中能練出拳嗎?微動的訓練能適應迅雷不及掩耳的對抗性運動嗎?松靜自然、不用力的訓練能產生巨大的力量嗎?回答是肯定的。人們之所以有這樣那樣的疑問,與他們所受的教育、所掌握的科學知識的局限性有關,這並不奇怪。 綜上所述,高級武功必須以內功為基礎,內功的訓練主要是以心法為主,形法為輔,意念精神為核;內功和武功都必須以靜式訓練為根本,動功中微動是關鍵;靜動功訓練以鬆柔自然為條件,意念誘導為核心,只有注意精神、意識、思想方法的訓練,充分發揮神經系統的作用,調動人體的積極因素,才能達到武功的高深境界。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少林寺以武功名揚天下是在明清時期
※天下武功出少林,還是少林武功源於中華普天之下?
※絕世武功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歷史背景越久遠,武功越神奇?
※六脈神劍和降龍十八掌這兩種武功哪個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