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不只是一個傳奇 | 文化

黃頭鮮卑入洛陽,

胡兒執戟升明堂。

晉家天子作降虜,

公卿奔走如牛羊。

唐人張籍《永嘉行》一詩所詠乃西晉末年北方各少數民族進入中原,滅中原西晉王朝之事。鮮卑族即位列北方各少數民族之一。

在由各少數民族建立的十六國北朝中,鮮卑族建立政權最多。由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更是統治中國北方長達一百多年。

在歷史的星河中璀璨一時的鮮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民族?讓我們揭開帷幕,去細細探尋他們的蹤跡吧。

族稱、族源及遷徙

鮮卑,學者從音轉的角度進行詮釋後,認為其是古代《禹貢》析支的音轉。由此分析,鮮卑與東夷族有著淵源關係。

文獻的記載也說明了這一點,鮮卑的活動見於西周時期。《國語·晉語八》有云:「昔成王盟諸侯於岐陽,楚為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三國時韋昭對《國語》註解說:「鮮卑,東夷國。燎,庭燎也。」周成王時大會諸侯於岐陽,來自東夷的鮮卑和南蠻的楚人是諸夏之外的蠻夷,不能參與會盟,只能守護拜祭山川神靈的火堆。

東夷指山東半島和淮河以北一帶的鮮卑部落,後來向東北遷移。1960年,在內蒙古東部呼倫貝爾發現的鮮卑早期墓群,據考證時間約為2900年前到公元1世紀。墓葬形式說明了墓群與黃河流域文明有著聯繫。鮮卑遷到北方後融入當地的東胡部族,成為東胡的一支,史書上也說他們是東胡余種,居住在大興安嶺中部與北部。

東胡在商周時期就活躍於我國北方地區,到戰國時期主要活動於燕國東北。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擊敗,鮮卑亦從屬於匈奴。漢朝擊敗匈奴後,鮮卑從大興安嶺一帶南遷至西拉木倫河流域,另一部分遷至呼倫貝爾草原。

公元1世紀,北匈奴被漢擊潰,鮮卑人乘機進入匈奴故地,將當地遺留的匈奴人同化為鮮卑人。公元2世紀中葉(東漢後期),鮮卑出了個偉大的首領檀石槐。他「勇健而有智略」,被推為「鮮卑大人」(編者註:據日本學者船勝木馬《關於匈奴、烏桓、鮮卑的「大人」》一文介紹,當時鮮卑人「推舉勇健而能排難解紛的人為『大人』,每個邑落各有『小帥』,並非世襲;幾千幾百個邑落形成一部,而統御邑落的小帥者是『大人』」),在高柳(今山西陽高縣)北300里之彈汗山(今內蒙古商都縣附近)建立政權中心,形成了一個鮮卑部落軍事大聯盟,「盡據匈奴故地」。檀石槐將鮮卑分為三部:右北平以東為東部,右北平以西為中部,上谷以西為西部,各置「大人」為首領。鮮卑不斷侵擾中原邊郡,殺略吏民,劫奪財產。由於各部之間的軍事聯盟組織上較為鬆散,公元181年檀石槐死後,鮮卑軍事聯盟迅速瓦解,分為眾多不相統屬的分支。

公元3世紀初,「小種鮮卑」首領軻比能因勇健、處法公平被推為「大人」,建立了一個較小的部落聯盟。235年,軻比能被曹魏政權所殺,局部統一的鮮卑各部進一步瓦解。鮮卑族重新回到了原來各自為政的狀態之中。

輝煌一時的鮮卑各部

西晉以後,鮮卑各部落逐漸形成主要的幾個部落——慕容部、宇文部、段部、拓跋部、禿髮部、乞伏部以及慕容部分出的一支吐谷渾部。

拓跋部拓跋北魏。拓跋部鮮卑起源於大鮮卑山(今黑龍江省額爾古納河南岸大興安嶺北段),後來南遷大澤(呼倫湖),經過「山谷高深,九難八阻」,才到達了「匈奴之故地」。在首領拓跋力微掌權期間,勢力開始強盛。

△圖為大鮮卑山。《魏書·序紀》中提到,拓跋部的祖先最初生活在「大鮮卑山」。然而,大鮮卑山何在,無憑查考。千百年來,史學界眾說紛紜,以至於有人乾脆認為「鮮卑山乃具神話之意味,未必能指出今為何地」,而成了千古之謎。直到1980 年7 月,我國考古學家米文平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興安嶺北段鄂倫春旗阿里河鎮嘎仙洞內的石壁上,發現了北魏大臣李敞於公元443年來此致祭時刻下的祝文,確定了大鮮卑山就在大興安嶺,嘎仙洞就是《魏書》記載的北部鮮卑祖廟石室。中國歷史地理學泰斗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和第四冊據此修訂再版,在大興安嶺北段標上了「大鮮卑山」。昵圖網供圖

公元310年,拓拔猗盧建立代國。376年,代政權被前秦攻滅。386年,拓拔珪重新建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第三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燾時,先後攻滅赫連夏、馮氏北燕與沮渠北涼,統一北方,結束了自公元4世紀初開始的、為時達一百餘年的北方分裂割據狀態,與南朝劉宋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北魏歷時148年,後分為東魏和西魏,後又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滅,政權前後持續了170多年。

△拓跋燾畫像。昵圖網 供圖

孝文改制。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富有遠見卓識的改革家。他在位期間,大刀闊斧地推行了一場影響深遠的改革,包括整頓吏治,嚴懲貪贓枉法,實行均田制、三長制和改革戶調製等。公元493年,孝文帝將北魏的都城由平城遷到了中原腹地洛陽。孝文帝改革鮮卑舊制,提倡接受漢文化、鮮卑與漢族聯姻,穿漢服,禁鮮卑語,將鮮卑拓拔氏改為元姓,步六孤氏改為陸氏,賀賴氏改為賀氏,等等。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消除了鮮卑與漢族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入主中原的鮮卑人很快同化於漢族之中。

禿髮南涼。禿髮鮮卑是拓跋鮮卑的一支,公元219至256年間,由禿髮匹孤率部眾遷到河西、隴西以北,後再遷至河西走廊東部及青海湖以東一帶,與當地的漢、羌雜居。396年,禿髮烏孤擺脫後涼控制,建立南涼政權,後為西秦所滅。

慕容部莫護跋在檀石槐建立的軍事大聯盟中擔任中部「大人」,他所轄的慕容部正於此時開始形成。《晉書卷·一百八·載記第八》中記載了慕容氏的來歷:「時燕代多冠步搖冠。莫護跋見而好之,乃斂發襲冠,諸部因呼之為步搖。其後間訛,遂為慕容焉。」說的是曹魏時期,燕、代地區的漢人多戴步搖冠,莫護跋看到這種走起路來一搖一搖的帽飾後十分喜歡,也戴起了步搖冠。由於這個原因,後來鮮卑其他各部的人見了他都稱他為「步搖」,把他所率領的部落也叫「步搖部」。可能鮮卑語「步搖」讀音與「慕容」兩字相近,久而久之,以訛傳訛,慕容就成部落的名稱了。

慕容部後來向西南發展,在棘城(今遼寧錦州市附近)建都。289年(晉太康十年),慕容廆遣使歸附於晉,被封為鮮卑都督。在晉的支持下,慕容部逐步強大。

333年(晉咸和八年),慕容皝自稱燕王,史稱前燕。前燕北並宇文部,西滅段部,「開地三千里,人口增加至十萬戶」,築城於柳城以北,龍山以西,都城名為龍城(現今遼寧朝陽市)。370年,前燕為前秦所滅。此後,慕容部又建立了後燕和西燕、南燕政權。

宇文部宇文部本是匈奴南單于遠屬。公元1世紀,北匈奴兵敗後西遷,留居漠北的匈奴人十餘萬戶,東遷至遼東與鮮卑人雜處,宇文部即東遷的匈奴部之一。檀石槐建立部落大聯盟,宇文部成為聯盟中的東部「大人」,被稱為宇文鮮卑。

宇文鮮卑在西晉時居住在濡水(今灤河)以東至遼西西部。部屬里有所遙攆氏、迭刺氏、大賀氏等。大賀氏部族,就是以後中國複姓中賀蘭氏、賀樓氏、賀岳氏、賀連氏等姓氏的始祖。

344年,宇文部為前燕所滅,部分部眾被俘掠,部分逃脫「遠遁漠北」。這兩部分宇文部後來都歸附了拓跋北魏。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後,西魏被宇文泰控制,後宇文氏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定都長安,並統一了北方。581年,北周為隋所滅。

段部段部鮮卑出於遼西,始祖姓段,名為日陸眷。日陸眷因戰亂被賣到漁陽烏桓大人庫辱官家當家奴,以口接主人痰唾,很會討主人歡心。一次,漁陽發生饑荒,庫辱官因日陸眷身強體建,派他到遼西「逐食」,即招納流亡和反叛的人。日陸眷所招誘的「亡叛」,都是一些零星分散的、沒有組織的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成員,或者是和日陸眷同樣身份的奴隸。他們沒有領袖與部落,很容易便統一於日陸眷的旗幟下,成為段部部眾,久而久之形成了段氏鮮卑集團。

日陸眷的侄子務目塵執掌段部時,臣服於晉,被封為遼西公。到務目塵的孫子就陸眷掌權時,段部已據有遼西之地。公元4世紀初,段部較為強盛,所統三萬餘家,軍隊有四五萬騎。此後,段部分為匹磾、末波兩支。匹磾歸降後趙武帝石虎,被殺。末波仍居遼西,後為前燕所滅,部眾融於慕容鮮卑之中。

乞伏部乞伏鮮卑最初居住在漠北,由鮮卑與高車部落融合而成,有乞伏、斯引、出連、叱盧等部,東漢中後期遷到陰山。265年,乞伏部向西遷移,最後定居於高平川(今寧夏清水河)。十六國時期再遷至苑川(今甘肅蘭州榆中縣),勢力漸盛。385年,乞伏部首領乞伏司繁之子乞伏國仁建立西秦。431年,西秦為夏國赫連定所滅。

永生於中華民族之中

尚武是鮮卑人的古老習俗。上至君主,下至部民婦孺,均以尚武為榮。東魏、北齊時期,不僅武士尚武習戰,鮮卑文人亦尚武習戰,善於騎射。這與追求穩定和平的中原農耕經濟及文化教育形成了強烈的對照。

隋唐以後,鮮卑漸漸成為歷史名詞。鮮卑族作為一個內涵複雜的民族共同體,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進入中原的慕容部、拓跋部、段部、宇文部等都融入了漢族,至今漢族姓氏中仍有慕容、宇文等姓。拓跋部則在孝文帝漢化政策後,大都改為漢姓,如元姓、賀姓、陸姓。隋唐時代的政壇,仍可見到這些鮮卑人活躍的身影,他們中的不少人在朝廷中居於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國者楊、李二家的母、妻都是鮮卑人,擔任官職的鮮卑人也非常多,位至丞相的便有20多人。不僅如此,鮮卑的優秀人才在當時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出色表現,如隋代築造學家宇文愷,《切韻》作者陸法言、唐初權相長孫無忌、中唐詩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等。正如元人胡三省所說,「自隋以後,名稱揚於時者,代北之子孫十居六七矣」。

遷移發展中,有的鮮卑族人則和其他民族融合。禿髮南涼滅亡後,其後裔一部分融入吐蕃,一部分進入青海、甘南與羌族雜居,後形成党項的拓跋氏。乞伏鮮卑有部分與吐谷渾融合。

鮮卑的後裔——錫伯族。錫伯族最初游牧於大興安嶺東麓,世代以狩獵、捕魚為生。這與北部鮮卑的活動地域基本相同。大興安嶺的嘎仙洞便是拓跋鮮卑的起源地。在錫伯族的民間傳說中,鮮卑南遷時,在鮮卑山迷失了方向,被困于山中,經一神獸指引才得以出山。這隻神獸就是鮮卑的圖騰——鮮卑獸。錫伯族一直就有供奉鮮卑獸的習俗。在婚俗方面,錫伯族與鮮卑族也存在著相似的特點,如結婚前新娘要理鬢盤發,新郎要刮臉剪髮,很可能與鮮卑婚前髡髮習俗有關。

語言方面,錫伯是民族自稱,是鮮卑的轉音。清代許多學者都進行過考證,認為「鮮卑乃部種,非地名,今錫伯及俄之西伯利亞皆鮮卑之音轉」。學者們從地域、風俗習慣以及考古、語言學、歷史文獻等方面進行分析,普遍認為錫伯族是古代鮮卑的後裔。鮮卑從大興安嶺南遷時,有部分留在嫩江左岸的綽爾河、洮兒河一帶活動,後來便成為錫伯族的祖先。錫伯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還融入了一部分室韋、女真族等民族。

(作者系貴州師範學院檔案館館員、雲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專門史專業2013屆碩士,本文經雲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郭飛平教授審定)


推薦閱讀:

歷史上人才輩出的鮮卑族,後來去哪兒了?
永遠的鮮卑17
你好,我叫鮮卑(六)
拓跋鮮卑:悄然而至的強鄰
鮮卑:消失的佛國

TAG:文化 | 鮮卑 | 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