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羅斯之戰——盛唐在中亞地區的戰略博奕

我在把中亞的地圖貼出來,大家好好看看中哈之間的地緣關係,及新J的地緣結構就明白了,只是中哈之間能夠加強合作。新J地區並沒有地緣和政治上的機會分裂出去。

在整個亞洲的歷史上,西域的土著民族其實並沒有多少機會獨立展示自己的存在的。這一地區更多的是中亞、北亞以及東亞民族爭奪的地區。由於東亞華夏族離這一地區的距離有些遠,加上河西走廊的安全並不能長期得到保障。因此必須承認,在很長一段時間,這一地區是中亞及北亞游牧民族的天堂。另外青藏高原上的農牧民族,在他們強盛時期也曾經通過帕米爾高原將勢力向南疆地區擴張過(主要是唐時的吐蕃,後來他們改信佛教後,這種情況就基本沒有了)。  在歷史上中國曾經三次將勢力範圍擴張到西域,並越過天山進入中亞低地地區。分別是漢、唐、清。這三次所使用的方法有共通之處,又不盡相同。 漢朝主要是採用以夷制夷的方式,即主要以政治手段管理當地的小國,並使之互相牽制。如果需要再以遠征軍的形式直接展示武力(如那次著名的「汗血馬之戰」)。  唐朝則因為之前的南北朝時期胡漢相雜,本身就帶有更多的游牧民族的基因。因此採用的方法是直接招攬游牧民族加入國防軍,並一視同仁的政策。這些馬上民族的加入使得唐朝可以直接派軍進駐西域及西亞地區。這一時期的中國是非常具有擴張性的。  清朝本身就是馬上出身,因此對於西部的開拓是在情理之中。這一時期的貢獻是最終能夠將西域直接納入中央集權的範圍。  前面有朋友說應該把國防線推到巴爾喀什湖東岸。其實中國最強盛時期曾經將勢力範圍推至西岸地區,但都時間不長。為什麼會形成這種狀況,我們馬上就會分析到。 在很多資料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唐朝的勢力曾經達到巴爾喀什湖以西。那我們就來看看軍力最為強盛的唐朝最遠所到達的地區是哪裡。

對於華夏族的特點我們必須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就是相比於草原民族的機動性,華夏族其次是更精於防守的。即使是融入了許多胡人在內的唐軍也並不可能在無險可依的草原地區長期堅守。  對於中亞地區我們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北部為哈薩克丘陵,南部為圖蘭平原。而巴爾喀什湖以西地區正是哈薩克丘陵地區。這一地區的地形相對限制了草原民族的機動性,使得唐軍有可能獲得一些地形上的幫助。所以在軍力最為強盛時,將這一地區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並駐紮是有可能的。不過這畢竟只是一些海拔不太高的丘陵地區,並不象西域有的高大的山脈作為屏障。從地緣上講還是非常容易受到來自北亞蒙古高原,中亞圖蘭平原,乃至東歐平原上的游牧民族的攻擊。因此並無可能做為長期經營之地。 當然還有一條可能的防線就是巴爾喀什湖,在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防守的壓力會大為減少,由於絲綢之路最主要的通道是從河西走廊——準噶爾盆地一線向西,然後延著天山以北進入中亞。因此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的戰略位置就變得很重要了。無論是唐朝還是清朝,對這一地區的經營都要長些。  在這條通道上有一個在世界史上很著名的城市叫「怛羅斯」。唐朝軍隊曾經在這裡與阿拉伯軍隊展開一場決戰。最終的結果是阿拉伯人(大食人)取得了勝利。我並不認為這戰役後唐朝就退出了中亞,不過唐朝在這之後停止了向中亞地區的滲透,而將經營重點放回西域卻是。因此西方的史學家將這一戰役做為東西方文明碰撞的標誌性事件還是有一點道理的。 那我們就以「怛羅斯戰役」為例,分析以下地緣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當時唐朝在西部的基地是在南疆塔里木盆地周邊的綠洲上,稱之為安西四鎮(安西都護府所在地),因為漢朝最開始選擇的通西域的道路就是通過這一地區,或沿天山南麓西行,或沿昆崙山北西進。總而言之就是圍著塔里木盆地走,最終越赤帕米爾高原進入伊朗高原或南亞(唐三藏就是走的這條路)。由於這條路線可以較少的受北亞游牧民族的侵擾,因此雖然跨越帕米爾高原的道路十分艱險,但直到唐朝這一地區仍然是主要的東西方交通要道。之後唐朝破東西突厥,解除了北方的壓力,終於可以佔據北疆地區,打通天山北麓的道路,並在這一地區設立北庭都護府管理至巴爾喀什湖以西的事務。由於通過準噶爾盆地穿過西邊那些斷續的山脈進入中亞地區更為通暢,因此直到現在都是中國通往西亞的重要通道(目前等於是中哈在掌控兩邊) 怛羅斯之戰的背景實際上就是唐朝需要將天山南北兩側的通道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上。在此之前,唐朝已經成功的讓帕米爾高原以及巴爾喀什湖地區的小國臣服了。不過由於這些處在邊緣地區的國家很容易從另一側受到其他勢力的干擾,因此經常會出現搖擺。  絲綢之路在南疆的兩條線路最終都要越過帕米爾高原,因此保證高原上那些部落(史書上稱之為「國」)的忠誠度就變得至關重要。很不幸,唐朝所處的時代不僅是華夏族在古典期的一個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藏族的祖先)最為強盛的時候。出於地緣上的原因,吐蕃人一般向東侵擾河西走廊,甚至直接攻擊黃土高原上的政治中心——西安。不過他們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向西攻取帕米爾高原,然後進入南疆地區。  在怛羅斯戰役的主角高仙芝鎮守安西四鎮之前,吐蕃人就成功的使帕米爾高原上的主要部落倒向了他們(用的是聯姻的方法,當然是有實力做後盾的)。事實上帕米爾高原上的部落有足夠的理由選擇吐蕃人做為他們的保護者。畢竟同為高原上的民族,吐蕃人的威協會更為現實一些。何況高原民族如果能夠形成聯盟,那些從中原而來的漢人似乎並無可能發揮他們的軍事優勢。  不過高仙芝並沒有將這種地緣優勢看做是可逾越的障礙。在這種聯盟剛剛開始,吐蕃人尚未真正進入帕米爾高原的時候展開了一場史詩式的攻擊。用一萬人深入帕米爾高原,平定了反叛的部落,並將吐蕃深入興都庫什山脈的據點一併拔除。至此大唐帝國的聲望達到一頂峰。南線的絲綢之路掌握在了帝國的手中。 實際上在高仙芝西征之前,唐帝國由於對佔據中亞地區的西突厥已經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這一地區本來已經被納入帝國的勢力範圍了的。當時除在南北疆地區設立安西、北庭都護府直接控制這兩個盆地地區以外,對於帕米爾——天山——阿爾泰山以西的地區則採用的加封當地部族首領官職的羈縻手段控制,事實上只要他們臣服於大唐帝國,不侵害大唐的利益,並不需要承擔太多的義務。  當時不僅中亞的低地國家,包括帕米爾高原以西的興都庫什山脈地區(阿富汗北部)亦皆臣服於唐帝國。由於7世紀阿拉伯人的興起,伊朗高原的波斯人正處在衰弱期。所以甚至有一個波斯王接受了唐帝國的封號。  不過要想跨越這些高大的山脈去實施影響力始終是一件困難的事。在唐帝國內部陷入混亂時,帝國便失去了對這些地區的影響力。  帝國的敵人主要有兩個,一個就是老對手吐蕃人,他們主要是在帕米爾以西的高地上給帝國找麻煩。當然他們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能夠進入西域,這些在唐帝國衰弱時都曾經做到過。  昨天講到的高仙芝的那場高原之戰就是為了不讓青藏高原上的勢力繼續向西向北擴張。  高仙芝實際上在這一地區共進行了兩次遠征。由於兩次遠征的連續性,我們稱之為「第一次西征戰役」。這次戰役的結果是帕米爾地區——興都庫什山脈地區——克什米爾地區的戰略要地又重新回到帝國的掌控之中,那些生活在高地上的小國也重新臣服於大唐。吐蕃的勢力暫時被壓縮在青藏高原上了。  這次西征的戰略意義在於重新打通了絲綢之路的南線(經帕米爾高原南部的「瓦罕走廊」進入伊朗高原及南亞的路線)。我們說過絲綢之路一共有三條。那麼處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以北的中線就成為高仙芝下一個目標了。為了試探這條通道周邊小國的政治忠誠度,必須在天山以西尋找一個合適的目標。這個目標最終被鎖定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據點——石國(現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市)。做為唐朝的屬國,這個國家似乎有倒向新興的阿拉伯帝國的跡向。這種擔憂並非沒有道理,阿拉伯帝國已經完成了對伊朗高原的征服,也正有意圖向中亞的低地地區擴展勢力。  於是高仙芝決定越過帕米爾高原進行他的第二次西征戰役。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走的是帕米爾高原北部與天山之間的那條通道,也就是絲綢之路的中線。由於這兩次戰役都是延著帕米爾高原西進,因此很容易被人誤解成為使用了同一路線。事實上很多在介紹怛羅斯之戰的資料上都對此語焉不詳(這兩次戰役一般是作為怛羅斯之戰的背景資料而出現的)。大部分人只是對高仙芝兩次跨越「蔥嶺」進行遠征感到不可思議,並認為更多的只是高仙芝的個人行為,卻沒有對其中的地緣因素加以分析。事實上沿著這兩條絲綢之路的通道進行遠征是完全可行的,如果唐帝國想繼續保有對中亞及興都庫什山脈的影響力,保障絲綢之路的安全,這種遠征是必須的。  附:怛羅斯位置示意圖。從圖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三條西進的路線,這也正是高仙芝三次西征的路線。

高仙芝的第二次西征取得了完勝,對於絲綢之路中線的安全他應該感到滿意。不過對於帝國來說這些小國從來不是問題。自從對西突厥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後,這一地區並沒有強大到足以對抗唐帝國的力量。  不過現在情況又有所不同了,阿拉伯人已經開始從伊朗高原向中亞低地地區滲透了。在兩個強大帝國面前,中亞的小國不可避免的出現分化。  對於阿拉伯人,唐帝國在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把它當成對手。因為無論是阿拉伯人還是波斯人,出現在唐帝國面前的形象更多的是商人。對於中國人來說,絲綢之路的西端很大程度上就是伊朗高原。至於再往西的路線是由阿拉伯人還是伊朗人控制並不重要。中國對於西域乃至中亞的軍事行動,更多的是為了消除北亞及中亞的游牧民族的侵擾。因此做為這種商業活動的最大受益者,伊朗高原上的商人們一般並不會與中央之國發生矛盾。商人嘛!求財不求氣。  不過這次阿拉伯人和唐帝國都處在鼎盛時期,在突厥人構築的游牧帝國解體後。大家都希望用自己的勢力填補中亞的空間。因此矛盾不可避免的產生了。  起因是石國的王子投奔了阿拉伯人,於是阿拉伯人決定為他出頭。當然這只是個由頭,沒有這個石國王子,這場仗也是要打的。由於前兩次西征的勝利,大唐帝國的信心達到了頂峰。於是高仙芝決定主動出擊,這次的目標就是「怛羅斯」(今哈薩克江布爾城附近)。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對於這種跨越天然屏障的遠征,一二次的成功並不代表你一直會幸運下去。事實證明高仙芝的好運氣到頭了。  儘管這次戰役在世界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但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事。史家們更關心的是中國核心區內的政治鬥爭。因此這次戰役被很多後世的研究者認為又是一次跨越「蔥嶺」的遠征。  對了,我忘了說明,蔥嶺就是帕米爾高原的古稱。  如果我們肯靜下心來研究怛羅斯的地緣位置就會發現,無論高仙芝走帕米爾高原南北的哪條路線,都不符合地緣上的選擇。事實上高仙芝應該選擇是從北線進攻怛羅斯。也就是說是走的絲綢之路北線,沿天山之北西行進入中亞的。如果這場戰役取得了勝利,那麼唐帝國就用實際行動宣示了對這三條絲綢之路所擁有的控制權。  這一次雙方除了自己的主力部隊以外,還各自加入了許多小國的部隊。事實上這時阿拉伯帝國已經將圖蘭低地地區的小國們納入勢力範圍了。因此願意唐帝國的盟軍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天山上的拔汗那人(在吉爾吉斯,也就是漢代的大宛國),一個葛邏祿部,他們的那時還在阿爾泰山及北庭附近遊盪(也就是北疆地區)。  這兩個國家加入唐帝國的陣營可以理解。如果帝國獲得勝利,前者可以幫助管理巴爾喀什湖以南的地區;後者則可以獲得巴爾喀什湖以東的地區。  現在就有一個問題,這兩個盟軍一南一北,由於高仙芝所在的安西四鎮是在塔里木地區,似乎應該走讓葛邏祿部向南與之會合,然後走第二次西征的路線會更為合適。這也是後世的研究者們認為高仙芝又一次跨越了蔥嶺的理由。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上一次通過這條通道進攻石國實際上是一次奇襲。而現在阿拉伯人已經派軍來保護這些小國了。如果再走一次這麼艱險的道路,以逸待勞的阿拉伯聯軍不會給唐軍任何機會的。  因此更大的可能是唐軍沒有翻越蔥嶺,而是從塔里木盆地出發進入北疆,然後與葛邏祿人會合,沿天山以北的路線進入中亞,並最終在怛羅斯展開激戰。  關於這場戰役的實力對比有不同的說法。其中葛邏祿人的臨陣倒戈是導致唐軍失敗的直接原因。在此之後葛邏祿人仍然得到了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對於他們來說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至於這種利益是誰給的,並不重要。  高仙芝的第三次西征以失敗告終,這也喻示著唐帝國還是把勢力範圍控制在西域的山地——盆地區會更為現實。怛羅斯之戰只是華夏族在西域與中亞地區博亦的一個典型。事實上在之前和之後還發生過很多類似的事件。  1000年以後的清朝也曾經在中亞地區做過類似的努力,在這一地區沒有強大勢力出現時,巴爾喀什湖以西地區、帕米爾高原地也都成為了中央之國的勢力範圍。但當取代北方游牧民族成為北亞新主人的俄國人開始強大時,中國又很自然的退回了帕米爾高原——天山阿爾泰山系以東地區。  我們可以為幾千年來的類似博弈找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理由,但在西域與中亞地區形成現有的分割線,更多的是地緣方面因素起著決定性作用,特別是在兩邊的力量能夠形成平衡的時候。當然由於西域目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這一戰略平衡線已經成為中國和中亞地區的邊界了。

最後要說一下,唐朝最終退出中亞地區以後,這一地區不可避免的伊斯蘭化了。事實上在更多的時候,中央之國也很難保有西域地區。唐之後的宋、明兩朝基本上都是屬於內斂的朝代,無心也無力經營西域,因此在華夏族勢力退回河西走廊以東地區後,西域也隨之步中亞後塵伊斯蘭化了。  直到清朝,中央之國才又一次從蒙古人手中奪回了西域的控制權,由於這也算是「故土新歸」,因此北京的皇帝給這一區域取名為新疆。如果東亞文明能夠早於西方文明進入現代社會,也許中央之國能夠保有巴爾喀什國以東地區。不過這一切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即使沒有俄國,也還會有英國或其他勢力,處在衰弱期的中國還是很有可能會喪失在中亞的土地。  事實上當時西域也很有可能會失去,不過中國退出中亞,更多的是因為那裡無險可守。而西域的那些高大的山脈則對善於防守的中國人來說更有利。因此僅管這一次外部的勢力非常強大(俄國的支持),中國還是保有了西域這塊「高山——盆地區」作為自己的戰略縱深。在此需要向左宗棠大人表示敬意。
推薦閱讀:

俄外長:俄羅斯將「伊斯蘭國」視為主要敵人
俄羅斯基地差點被無人機炸了!誰家的無人機膽兒這麼肥?
困境與前景:俄羅斯與沙特戰略關係述評
這10本書,讓你走近俄羅斯
俄羅斯閱兵

TAG:地區 | 中亞 | 戰略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