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勤快」的家長,常養出平庸的孩子
不少Jo媽公號老讀者的孩子已上了幼兒園,最近接到的問題多到我快變成復讀機,比如分離焦慮、膽小怕生、不敢交流……每個問題背後都代表了更深層的問題。
今天特別想聊聊心裡話,給小月齡的娃媽們提個醒,等大了再改太難了。
1普遍問題之一是,不敢說話。比如說上廁所,本來在家排便好好的,到幼兒園裡常憋尿憋便,憋到尿褲子也不和老師說。
有個小男孩,在教室里憋了很久,去操場上活動時再也控制不了括約肌,一股熱流下來,濕到襪子。誰也沒發現他深色褲子上那片尿漬。可憐的小男孩,在深秋的寒風中,人肉烘乾了褲子!
孩子,你這麼能忍,一定是成大事的人。可你真這麼怕老師,還是怕表達?
他媽媽說,小男孩在家有上廁所的獨有暗號,只要跑過去拉拉奶奶的衣角,奶奶問:是想噓噓了嗎?孩子點頭說:嗯。奶奶就幫他脫褲子、端尿盆。
原來又是一個家長太「懂」他,而老師「不懂」他的孩子。
有多少孩子因為家長太勤快,小手指指,不費力的就拿到了玩具、得到了零食、坐上了尿盆,久而久之喪失了表達的意願。
2另一個普遍問題,孩子們似乎吃不飽、喝不夠。
有一天,我們幼兒園媽媽群里炸了似的在刷屏,大家都說孩子們回來狂喝水、狂吃飯。原來,除了三餐和加餐,園裡只統一給三四次水,其他時間渴了需找老師要,吃飯亦然,結果很多孩子都不會主動要。
我能感到她們的怨怒:怎麼可以只給三四次水!難道老師都不主動問孩子渴不渴?難道老師都不問問孩子需不需要加飯嗎?
嚇得我第二天一早,趕緊跑去問老師,生怕Jo挨餓受渴。老師先詫異了一下,告訴我Jo挺好的,總要水喝、上廁所也主動告訴老師,除了不太愛吃青菜,吃飯也可以放心。
我心裡偷笑:原來殊死跟老人鬥智斗勇,不喂飯、不追著喂水的堅持,沒白費。
有多少小寶寶被喂下了太多的飯,她們也根本無需考慮渴不渴、餓不餓,奶奶拿著水壺追在屁股後面呢。這樣的孩子,胃有幾乎18個小時是滿的,最陌生的事就是飢餓感。加上家長代勞的太多,他們不愛張口表達需求,到了入園,老師又不是你家保姆,孩子自然覺得這裡不是個好地方。
3還記得嗎?前幾天我在推文中說過,在小Jo入園前幾個月,為了發現我們家庭教育的問題,明確他的個性特徵,從而確定他適合公立園還是蒙氏園,我參加了一個為期五周的親職(Elternbildug)互動課。由兒童心理學者觀察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遊戲模式,從而發現教養中的問題。
去之前,我信心十足,畢竟做了這麼久的育兒公號狗。沒想到,第一次評測的結果,是我們家庭中代勞的太多。
測試開始前,老師發給Jo一塊小麵包,讓他熟悉環境。Jo試了兩下打不開包裝,很自然的遞給我,說:「媽媽幫」。我也自然的接過來,是膠條貼上的,撕開並不難。我撕開、扒開一半包裝,再遞給他,這是母子間很平常的互動。
測試開始以後,我們和助教一起做了幾個諸如給花葉洗澡的小遊戲,由老師在一旁觀察。
到了與親職學者溝通的環節,老師在我的報告上寫下了「代勞過多」的評語。比如,快3歲的孩子撕開包裝、自己吃東西是很基本的能力。確實他特別愛說:「媽媽幫,我自己不會的。」而我們,幫他做,成了習慣。
老師留給我的作業之一是:一周內讓孩子自己獨立做10件事(父母常代勞的,比如穿衣服)。
之後的一周,很痛苦。改變那些習慣面臨的是撕心裂肺般的反抗與哭鬧,也常在堅持和妥協間搖擺。可咬牙完成作業以後,我收穫了一個全新的小Jo。他飯後可以自己洗碗,會洗小襪子,不但能剝好自己的雞蛋皮,還能剝好全家人的。
4
常常聽人說,「你看哪個大人不會吃飯、說話、睡覺、穿衣?長大了自然就會了。」於是,這些大人心安理得的替孩子做、替孩子說。
這樣的家長大概都不懂本能與潛能的關係。
比如,寶寶想夠柜子上的氣球,抬手去抓是他的本能。夠不到,他試著坐起來去夠;還是夠不到,他會想辦法扶著柜子站起來去夠,他的思維在飛轉,各組肌肉在協調,這就是潛能;還夠不到,怎麼辦呢?他會努力咿呀開口叫媽媽幫,媽媽假裝聽不懂他的意思,他會調動更多辭彙、動作讓媽媽明白,大腦里負責語言的部分被激發了;媽媽不在旁邊怎麼辦,他會想辦法推個小凳子來夠!
這就是由本能到潛能的過程。可如果你代勞、代說呢?「寶寶你想要氣球?媽媽來幫你拿。」掃興吧,孩子身體里所有的潛能一下子冷下來,獃獃的看著你拿。
等大一些,這樣的家長反而抱怨孩子懶、連穿衣服都不會;到了青春期,抱怨孩子什麼家務都不做;到了成年,孩子們被人看做是媽寶男、公主病。多殘忍。
前幾天跟幼兒園小夥伴秋遊時,孩子們在車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3歲的孩子磕磕巴巴再正常不過,那邊大人們忙著訓斥:「想清楚了再說!是白楊樹!不是白rang樹!」不一會,孩子再沒什麼興趣說,昏昏睡去了。
最近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華人教授林曉東一篇文章被廣為傳播,他採訪了美國頂尖大學35位教授,幾乎所有教授對中國學生的印象都是,「無論怎麼鼓勵,他們就是不說話」。林曉東歸納,中國孩子最亟待提升的,是公開展示自己獨立觀點的能力。
這固然與應試教育有關,可學校教育不是全部。我有許多不安於平凡生活,創業成功的朋友,有著最活躍的思維、敢跟投資人大吵拍桌子,他們背後多有鼓勵他們表達自我的開明父母。
而我們這些新手爸媽,不妨這樣:當孩子說錯了,你不急著糾正;當孩子磕磕巴巴,你微笑說:「慢慢說,媽媽等你」;當孩子指著東西想要,你假裝不懂,「逼」著他表達;當孩子研究褲子怎麼穿,不急著幫他;當孩子讓你幫他撕開包裝,告訴他「你先自己想想辦法」……
太「勤快」的家長,常常養出平庸的孩子。別替孩子說、別替孩子做,別埋沒他們的潛能。Jo媽也給你們留個作業——用一周時間,讓孩子獨立做10件符合年齡的事。
下周告訴我,你們的成績,好嗎?(完)
推薦閱讀:
※人販子的自白:用這幾招,孩子乖乖跟我走!請家長們務必教給接孩子這些東西!
※缺乏家庭關愛的孩子容易早戀
※孩子眼中的「輸」和「贏」
※從八字看你會有多少孩子
※育兒經:成為家裡的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