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那些發現不了的危險,我們只能靠運氣了嗎?
你怎樣理解「人生的成敗和努力往往無關,只和關鍵時刻的關鍵選擇有關」這句話?
田吉順,來問丁香醫生
幾年前,我在產房負責處理急診接收的孕產婦。那天臨近下班還有不到半個小時,接到助產士電話,說待產室收了一個新病人,孕 37 周,因為考慮胎兒窘迫急診收住入院的,讓我過去看一下。
胎兒窘迫意思很簡單,就是胎兒在子宮裡缺氧了。但是胎兒窘迫的診斷不容易下,就是說你憑什麼判斷胎兒現在就是缺氧了呢?
隔著肚子去判斷胎兒有沒有缺氧,一直是醫學上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多年來,很多醫生想出來很多種方法,企圖通過各種檢查來發現胎兒在子宮裡面的危險處境。但是遺憾的是,並沒有什麼理想的方法,可以根據某種檢查就明確判斷出胎兒在肚子里的安危。
所以,經常會有門診產檢發現胎心監護可疑的孕婦,為了保險起見被收住入院進一步檢查,但實際上胎兒情況是正常的。就好像當年非典的時候,大家學會一個詞叫做「疑似」患者,很多人有咳嗽或者發熱就被隔離起來,但其實很多「疑似」最終診斷都不是非典。所以,有不少門診檢查懷疑胎兒窘迫的患者,其實只是「疑似」,進一步觀察監測之後,可能就會發現其實是正常的。
這是一位已經懷孕到足月的孕婦,那天是按要求來醫院進行常規產檢的。結果門診做了一次胎心監護有異常,就被急診收住入院了。我來到她床邊的時候,她正在複查胎心監護。
「今天自己感覺胎動情況怎麼樣啊?」既然考慮有胎兒窘迫的可能,在看各種報告單之前,我想自己心裡先有個底。
「胎動情況?」她一臉茫然的重複了一遍我的話,「呃,我好像沒怎麼注意過胎動情況。呃,好像今天一直沒怎麼動過。」
「今天一直沒有胎動?」這樣的回答讓我心裡沒底了。
「呃,好像是。好像早上動得挺多,然後就一直沒有動了。」
「你是說先是胎動很多,然後就不動了?」
「醫生,我也沒怎麼注意,真的不記得了。不過好像是有一段時間沒有動過了。」
「那你是因為感覺沒有胎動所以來醫院看的嗎?」
「不是啊,上周就約好今天來產檢了,我還什麼都沒準備呢,就讓我來住院了。」
這可不是我所希望的回答,於是我轉向在產房輪轉的住院醫生,我負責她的帶教:「這個孕婦門診的胎心監護是怎麼樣的?」
「呃,田老師,我正在寫交接班記錄,這個孕婦的情況我還沒有看過。」
「沒有看過?胎兒窘迫急診住院的孕婦,怎麼還沒有看過情況?」
「她編在六號床,本來我想按順序把前面幾個床位的情況先寫好,然後再看她的。」
「急診處理的順序什麼時候是按照床位編號來的了!」我一邊質問著住院醫生,一邊自己翻看門診病歷。
門診做的胎心監護顯示了一次大幅的胎心減速!
「門診的胎心監護看上去很不好啊!」邊說著,我邊看她正在複查的那張監護單。
就在這個時候,胎心突然又發生明顯減速,心率減到只有正常時的一半,而且持續了足足一分鐘。
「你現在有宮縮嗎?」
「肚子一直沒有痛過,沒有任何不舒服啊。」孕婦一臉無辜的回答。
「不對!這個孕婦情況很急,快通知手術室要手術台,馬上術前準備!」
很快,寶寶經過剖宮產被生了出來。臍帶繞足一圈,在小腳踝上緊緊的繞了一圈。可能是被憋壞了,所以在生出來經過簡單的復甦處理之後,小傢伙報復性的放聲大哭。
我們的心總算落了地,不過我還是感到了陣陣的後怕,因為幾年前的一位孕婦非常應景的在我記憶中冒了出來。
那位孕婦一直是在我們科主任的門診產前檢查的,用主任的話說,這是一個正常得沒法再正常的孕婦了:到孕 38 周門診產檢的時候,胎兒沒有過大,也沒有發育遲緩;胎心監護正常,B 超顯示胎位、羊水量都正常——一切情況良好!然而,就是在這次產檢之後的第三天,也是在快下班的時候,主任接到急診室電話,說有個她做產檢的孕婦,發現胎心消失了!主任馬上衝到急診室,看到了這位孕婦,以及圍在身邊的家人。
我忘不了主任在複習過門診病歷之後,臉上略過的那一陣茫然與無助的表情,因為那是幾乎從未在她臉上出現過的表情。
作為一個產科醫生,你可以經常看到緊張或者焦慮,而不是那樣的茫然與無助。但是就在那一刻,我確確實實地看到了。
不過,也只是出現了很短的時間,隨即,主任就需要回答孕婦和家屬的問題了——為什麼?
一個正常得沒法再正常的孕婦,為什麼在足月之後竟然胎心消失了?
為什麼!
主任自然要根據醫學專業知識,來一條條的分析各種可能的原因:母體因素,胎兒因素,胎盤臍帶因素……但是,就像後來主任給我說的,其實,在那個時候,她自己也想知道到底是為什麼!
「你知道么?因為離上次門診沒隔多久,所以我還記得她看完門診臨走的時候,我對她說『你就等著做媽媽吧!』想想真是覺得造化弄人。」說到這裡,主任苦笑了一下。
之所以要提這位孕婦,是因為她有著和前面提到的那位胎兒窘迫患者幾乎相同的經歷——前一天晚上自己覺得胎動少,第二天胎動就消失了,但是自己沒有在意,直到下午才反應過來到醫院檢查;而胎兒娩出來之後,都是一樣的臍帶繞足!她們的區別僅僅是一個運氣好一點,到醫院的時候胎心還在,讓我們有機會做剖宮產手術,於是,她們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兩個結果。
那位胎心消失的孕婦給我們主任的觸動非常大,主任說如果換做是她,她也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懷孕到足月,胎心消失!於是,她去翻閱了醫院 10 年來的病例資料,找到所有足月或者近足月胎死宮內的病例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大約 70% 的情況是胎盤臍帶因素,比如臍帶扭轉、臍帶打結、臍帶脫垂,等等等等,當然,還有像那位孕婦那樣的,臍帶繞足。
而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情況,通常在分娩前是很難被發現的,除了可能會有胎動變化,孕婦本人不會有任何不適感。
我們了解臍帶情況,更多的是通過 B 超檢查,而平時的 B 超檢查僅能發現臍帶繞頸,卻不能發現其它異常。但是,「臍帶繞頸」其實不會造成臍血流阻斷,這種自然現象倒是沒什麼好擔心的。
真正帶來危險的,其實是那些我們發現不了的。
「真是太可怕了,這種事情只能靠運氣了。」聽完我關於主任的那位孕婦的講述,我們的住院醫生髮出了這樣的感慨。
「你覺得只能靠運氣了嗎?」我問。
「是啊,我們這個產婦之所以最終皆大歡喜,就是因為她運氣好啊。剛剛好是今天要來醫院做產檢,然後剛剛好就被發現了,然後我們馬上做了剖宮產。不然的話,她也要經歷主任的那位孕婦同樣的悲劇啊!」
「嗯,我們這位產婦確實是運氣好了很多,不過,要說只能靠運氣,好像又有點絕對了。」
「不靠運氣還能怎麼樣?大多數的臍帶異常產檢是沒辦法發現的啊。」
「整個孕期對於胎兒在宮內的監護,不是只有每個禮拜的醫院檢查,即使沒有去醫院,在家裡也可以自我監護。你有沒有發現,她們兩個都沒有重視自己的胎動情況?如果她們都更關注一下自己的胎動呢?如果主任那位孕婦,在前一天晚上感覺胎動減少的時候就到醫院了呢?或者第二天胎動消失以後,不至於拖到下午才來呢?會不會結果就不一樣了?要知道,從胎動消失到胎心消失,可能還會有一個時間間隔,就像我們這為產婦這樣,可以讓我們有機會去搶救新生兒。」
「哦,我明白了,如果孕婦可以注意自己的胎動情況的話,就有可能減少這種悲劇的發生。」
「不僅如此。你有沒有感覺不只是我們這位產婦,你自己的運氣也挺好的。」
「我的運氣?」
「是啊,可能是可疑胎兒窘迫但最終其實正常的病人太多了,但是,如果不是助產士及時彙報了這位產婦的問題,而是等你按照床位寫好交接班才去處理,我們的這位產婦會不會就不是現在這個結果了?」
「田老師,我明白了。」
很多事情的發生,其實是「實力」和「運氣」綜合作用的結果,只不過我們好像總是會忽略其中的一方。比如一個球隊贏下一場足球比賽,我們會覺得就是獲勝的球隊完全靠實力取得的成績,但實際上這裡面還是有運氣成分的。再比如我們這位孕婦,可能會覺得她是運氣好才得到這個皆大歡喜的結果,但實際上也是有「實力」成分的。這個實力,就是我們醫生對於特殊情況的識別和反應能力,如果你發現不了、處理不了,恐怕也得不到現在的結果。
其實我剛工作的時候,也是犯過錯誤的(可以看看這篇),這都很正常,醫生都會犯錯。而且,醫學上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絕大多數情況我們也都沒辦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把握,我們的工作也需要好運氣。
但是,我們不能完全靠著運氣工作,不能把結果都交給運氣。不管怎麼說,我們也是醫生,我們得有自己的專業能力,我們要靠自己的專業能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
醫生一直在做選擇:是繼續觀察,還是馬上治療?是做手術,還是藥物?而且,不僅要選擇,還要快速做出選擇,不容猶豫。而醫療上確實有很多運氣成分,就算我們盡了全力,可能也沒法避免最壞的結果出現。就像當初主任的那位孕婦那樣,她做了她可以做的全部工作,也還是沒法阻止悲劇的發生。即使是經歷過千錘百鍊打磨過的專家,有時也難逃運氣對他們的嘲弄。但是,這並不是說明我們醫生就沒什麼好努力的了。
我們的努力,就是要讓好運氣真的光臨我們的患者的時候,不至於因為我們專業上的不足,而影響到最終的結果。
查看知乎原文(627 條討論)推薦閱讀:
※新條例是危機還是契機,基督教會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呢?
※面對趕不走的壓力
※面對南京屠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反思?
※面對「超級細菌」,人類怎麼辦 12
※面對稍不順心就摔東西哭喊的熊孩子,這樣做超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