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選舉」為何選出了希特勒?
1919年7月31日,德國國民議會以262人支持、75人反對、84人缺席通過了一部以馬克斯·韋伯為代表的自由主義精英們傾注大量心血鑄成的憲法——魏瑪憲法。這部糅合了英、美、法限政成熟經驗,集合自由主義所關切的個人權利和社*會主義所追求的經濟平等的憲法,甫一出世,就贏得知識分子的滿堂喝彩,被譽為「最民主的憲法」。
但就在14年後,在這部憲法的秩序之下,「元首」希特勒登場了。
這不禁令人困惑——期望與結局,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反差?
截至目前沒有任何單一的因果關係,可以解釋魏瑪憲法為何失敗。後世史學家將有可能導致魏瑪體制崩潰的原因歸結為:
《凡爾賽》條約的沉重負荷、1928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等大氣候因素;
興登堡總統的判斷昏聵、希特勒超凡的個人魅力等小氣候因素。
而在這一系列的衝擊之下,必須注意到一個顯在的結果,即魏瑪政體結構的多重分裂。
魏瑪共和國誕生之初,就繼承了德意志帝國的先天畸形,一直沒有理順帝國與各邦的關係,直到1918年巴伐利亞王國還在德意志帝國各邦內派有外交使節。魏瑪共和國成立之後,各邦又保持相對的獨立性,成了各種顛覆勢力活動的溫床。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就是納粹黨活動的中心——臭名昭著的啤酒館暴動即在此發動。即使在共和的末期,普魯士邦國還在憲法法院起訴聯邦政府凍結普魯士政府違憲。這種地緣結構撕裂的局面,嚴重削弱了國家能力。
德意志軍隊在德國有著民族先鋒隊的超然地位,代表著國家的崇高榮譽,是民族高貴品質的象徵。然而也正是這樣的超然性,決定了軍隊存在自己的意志,它的搖擺隨時可以左右政治力量的天平。法國、比利時因賠款問題派軍隊進入魯爾工業區向德國施壓,在這主權遭受侵犯的時刻,魏瑪政府卻選擇了妥協退讓。巴黎和會以來所累積的屈辱終於爆發,德意志的民族主義情緒激烈反彈,巴伐利亞州政府借口進入緊急狀態,聲稱隨時可能退出聯邦。總統艾伯特憂心忡忡地試探軍隊究竟站在哪一邊,陸軍司令馮·西克特冰冷地回答了一句:「總統先生,陸軍站在我的背後。」
縱觀魏瑪共和全局,雖然陸軍一直非常克制自己的政治衝動,但是一個政府沒有屬於、忠於自己的軍隊,也就註定了軟弱的性格。
共和國還在襁褓時就贏來各方勢力的詛咒,在各種反對勢力的夾擊中風雨飄搖。社會民主黨內的激進分子成立了德國共產黨,領導人李卜克內西發動幾十萬人在柏林舉行總罷工,繼而轉變為武裝起義,要求建立蘇維埃政府,另一領導人羅莎·盧森堡斷然拒絕了國民和解:「要麼就是反革命得勢,要麼就是無產階*級專*政。」
來自德國共產黨方面的抗爭,因為領袖被處決一時?間偃旗息鼓。但來自右派的政變趁機粉墨登場,國防部長諾斯克宣布解散一支軍隊,然而這支軍隊的長官隨即開進柏林,發動軍事政變,他們打出第二帝國的黑白紅三色旗為國旗,顯然是為了迎接君主制的回歸。雖然政變因為各地軍隊宣誓向合法政府效忠而匆匆落幕,但任何政治秩序都經受不起這接連不斷的政治動蕩。
希特勒先後導演啤酒吧暴動和國會縱火案
社會嚴重分化,離心性驟減,即使魏瑪議會中也是紛爭不斷。席位佔據第二的納粹黨和第三的德國共產黨均以廢除這部憲法為己任——也就是顛*覆政體。擁護魏瑪政體的,只有天主教中央黨和社會民主黨在左支右絀。希特勒上台前,最後三任總理在議會中的支持率從未超過35%,最後兩任總理帕本與施萊歇爾則只有個位數的支持率。民主政體庇護自己的敵人,則屬於玩火自焚。
以上種種原因可以看到,一個政體如果充滿異質化,缺乏權威主導,沒有形成足夠的向心力,那麼就是十分脆弱的。正是因為這樣的脆弱,導致了納粹崛起的基礎。
一位來自奧地利的一戰下士阿道夫·希特勒,敏銳洞察了德國社會中的種種矛盾。他利用德國當時盛行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股潮流,對外鼓吹民族主義,反對凡爾賽體系,對內鼓吹反猶主義,統戰工人階級。通過乖戾的肢體語言和極富煽動性的演講,這位天才演說家迅速凝聚了一支強大力量。德國民眾為這位強硬的愛國者狂熱不已,堅信日耳曼民族是最優秀的種族——世界必須由他們來統治,也只有他們才配統治。通過黨屬的准軍事武裝衝鋒隊,希特勒不斷衝擊脆弱的魏瑪體系,終於,1933年初,老而昏聵的興登堡總統任命其為政府總理——第三帝國的序幕就此開啟。
1932年,希特勒在群眾游*行集會上演講
上台之後的希特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自編自導了一起「國會縱火案」,嫁禍於人,製造社會恐慌,進而宣布緊急狀態取締了德國共產黨。在解決了第一大對手之後,希特勒解除了掣肘,在尊重私人經濟的基礎上,通過政府大量投資公共工程,管控市場,加大工業產出等政策,迅速解決了就業和動蕩問題,為興登堡總統去世後,集總統權於一身、自封「元首」奠定了基礎。
啟蒙運動以來,理性精神興起的同時,反理性的思想也對應而生,尼采宣稱的「權力意志」就是一種合理的本能,弗洛伊德又在尼採的基礎上提出決定人的不是意識和理性而是情慾。相較於通過極端理性和嚴密的邏輯學說建構而成的極*權體制,納粹的極*權體制是通過反理性的情慾建構出來的另一套秩序。正是依賴這種情慾思維,納粹在建構了一個「雅利安」的崇高性的同時,強化塑造了一個劣等的「他者」,這是納粹運動展開的思想基礎。
魏瑪共和政體的失敗,讓我們意識到一點:自由民主政治絕非胡適所認為的那樣,是一種幼稚園的政治,而是存在高度政治技藝,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才能得以維持的秩序。今人絕不能認為這是水到渠成之事,並對此等閑視之。
推薦閱讀:
※他欺騙了全世界:希特勒死亡之謎
※希特勒和他的納粹軍官(一套清晰照)
※普京讓制裁者記住希特勒下場是何用意
※為何希特勒要處死愛將隆美爾元帥,卻以最高禮遇為他舉行國葬
※戰爭狂人希特勒鮮為人知的怪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