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家長該怎麼教育孩子?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前段時間,中國教育報在網上開展了「家庭教育大家談」的討論,從兩個家庭教育的故事出發,請各位家長、教師、學生談談家長該怎麼教育孩子。很多家長、教師、學生積极參与互動,並發表了個人見解。小編認為,「教育」是一種多者參與的、多向性的活動與過程的總體概括。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雖表面看似是「家長該如何去做?」這樣一個問題,但是,我們細細分析,就廣義的「教育」方面,大致可以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等。那麼,「教育」活動的參與者至少需要三類人——學生(子女)、教師、家長。下面,我們通過讀者的互動發言,從三個當事人的角度來共同分析「該如何教育孩子?」。

  當事人一:學生

  @魚兒

  從傳統角度而言,「有出息」的孩子是在考試成績上可以取得高分的學生,但從我個人的角度看來,「有出息」與高分並不相等。

  前一段讀了一些薛涌的書,個人比較喜歡那種教育方式。給孩子以自由,給孩子以尊重,注重引導,而非強制或溺愛。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母在小時候給了我很大自由,以至於現在回想起我的童年是快樂的。與我產生鮮明對比的,是我的堂弟,他的父母對他要求較高:得高分、考名校;補習功課、上培訓班……

  就結果而言,雖然,當時我的父母並沒有在成績上苛刻要求,但如今,我已即將讀研究生。相反,處處對成績被嚴格要求的堂弟,結果卻並不理想。

  @劉小甜

  從小父母對自己學習成績都是要求而不苛求。何為「要求」?即自己必須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學業,付出努力並有所收穫;何為「不苛求」?即成績良好即可,無硬性要求。

  現在我一直感謝爸媽,在我成績處於最低谷的時候寬慰我說:「只要你在一直努力地成長便可。」很榮幸,在高考那年,我考取了國內綜合排名第二的大學。

  當時我在沉思,是否只是我的父母這樣教育子女?在和大學同學聊天過程中得知,周圍的同學中,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採取與我父母雷同的方式。我想,在將來的某一天,當我擁有了自己的子女,我將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傳承給下一代。

  @採薇

  看到這兩個家庭教育的故事挺有感觸。回想自己的童年,覺得還是很幸福的。我的成績在學校一向只能算中上,爸爸媽媽評判的標準是「孩子是否努力過了」,而不是「能否拿到第一名」。在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子女中,常常提及「別人家的孩子」,並將自己的孩子與之相對比,而我的父母去從不這樣做。考入重點中學後各方面壓力比較大,有時候考試成績不理想,此時,我的父母並沒有意思責怪之意,反而安慰我:「考試不過是檢驗學習的手段而已,分數低一點沒關係的。」

  如今碩士畢業馬上要走上教師崗位,回想當初,發現學歷不高的父母其實無意識地踐行了某些教育理念。寬鬆的學習環境,雖然沒能幫我變成最優秀的孩子,但是讓我有著極大的幸福感。因為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人無條件愛著我,不管怎麼樣都會支持我,所以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情況,想到他們就會覺得很安心。基於這樣的體驗,我覺得以後為人師長,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然後加以引導鼓勵要比單純強調成績的重要性更有效。當然,為人父母后更會努力秉承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

  @小紅^O^

  七歲的時候,我在村子裡讀書。那時我只是在讀一年級。那時的我,考試的分數沒超過過20分。8歲那年,我隨父親轉入鎮子上的小學,第一次期末考考了80分。那時的我,心裡充滿了從未體驗過的快樂,拿著試卷直奔到父親面前,想將這份喜悅帶給父親。但,父親的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樣激動——父親表情很平靜,對我的興奮沒有任何回應。

  從此以後,每當得獎,我也變得異常平靜。直到今天,研究生即將畢業了,我依然是那個平靜的自己,準確說是自卑的自己。

  基於自己對家庭教育的長期體悟、觀察和思考,我認為好的教育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1.完整和諧的家庭氛圍(不到一歲母親離世,這大概是我自卑的根源)

2.父輩自身的品格特點(父親的善良、樸實、樂於助人是我這一生受到的最根本的教育);3.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創造閱讀條件(於我而言,閱讀是寡言的父親給我的最重要的禮物)

4.放手的勇氣

5.親近大自然(感謝大自然,我在大自然的懷抱里,獲得了另一種母愛!)

   

  當事人二:教師

  @一諾(幼兒教師)

  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們很注重「家」「園」聯繫和教育的一致性。可是現在很多家長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出現問題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因於學校,從不在自身找問題。「愛」孩子,需要用行動去愛。我想,當這部分家長的孩子讀小學、中學等時候,家長一定依然只關心孩子在學校客觀的表現,也就是學習成績,而依然不會關心孩子個人。 

  @歲月靜好

  我是一名高二孩子的家長,同時也做教師,我對孩子的要求小學時家長既要管又要放。成績盡量往前考,但不要去要求考前幾名。就我的孩子而言,他在市重點中學就讀,我對他的要求只是班級20名即可。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我們不需要去對孩子(或者說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要去過高。這個階段,更重要的是要去給與孩子個人更多的愛。 

  @wy

  如果家長只看重孩子的成績,就會走入誤區。今天剛在讀者上面看了一篇文章,核心科目(語,數,外)的考試成績有58%取決於基因,基因在理科中所佔比例比文科高。相比之下,孩子的學習環境,包括學校,老師個家長等等因素在影響考試成績的因素中所佔比例只有36%。因為中國的國情,家長都比較看重孩子的成績。但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家長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每個孩子都是有差異的,學習成績只是一定的客觀,而並非完全客觀。

當事人三:家長

  @破曉

  我覺得家長對待孩子不應過於嚴厲。就像《小孩不笨》里一樣,電影中的母親總是體罰她的孩子,並且,差點造成孩子自殺。同時《小孩不笨2》中也是一樣,家長並沒有因為孩子的成績和進步而感到驕傲,只是一畏地關心學習成績,而並不關心孩子是否是在進步,是否應該多給與孩子一些愛。當孩子取得一定的進步之後,他們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或是保持現在的成績,是並不容易。孩子們需要的是我們的鼓勵,而不是我們的嚴厲;需要的是我們的加油聲,而不是我們的斥責聲;需要我們多關心他們,而不是那張成績單。

  @山花爛漫

  我的孩子小時候經常生病,我常想孩子身體健康,我們該多幸福啊!我想「愛孩子」就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樂,孩子善良、懂得珍惜、懂得心疼父母、懂得尊重體諒別人,就是好孩子。至於成績,那只是學習的一部分內容,孩子儘力即可,家長只需欣賞孩子的成長進步即可。家長如果再下些功夫,就每天擠出時間分享孩子生活中發生的事,這樣就更好些。如果再與孩子建立共同的正當愛好,那麼孩子長大生活肯定是快樂的。因為這樣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充滿了父母的愛、肯定、欣賞!如果象盧十四父母只盯孩子成績,那麼即便盧十四將來成了他父母眼中「有出息」的人,盧十四能快樂生活嗎?

  @亞姐

  作為父母,如果眼裡只有分數,那對於孩子的成長將是一個災難!

  其實,現在的社會是多元化的,對人才的要求也是多元化的。很多家長不願意承認自己孩子學習比別人差,或者說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沒有別人聰明。其實我也不承認,雖然她在班裡的成績排到了20名左右,我還是不承認。因為我覺得她的聰明表現在其他地方。我的孩子今年15歲了,從小我就致力於培養她的音樂方面的興趣和愛好,並且一直支持鼓勵她的專業學習,現在,她在聲樂、舞蹈、鋼琴方面都表現不錯,比身邊的同齡孩子都要好,人也很自信,樂觀。現在她給自己定下要走音樂這條路,作為父母我們一定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將要經歷很多的困難,我們將和她一起努力、一起奮鬥。

  @雲朵

  我和我的愛人對我們的孩子從小的教育就是:「快樂成長」。

  從3歲起,我們經常帶著孩子旅行,增長見聞。去過廈門、香港、廣州、深圳、西寧、揚州、上海、杭州、西安、成都、重慶等地。

  女兒現在正在讀一年級,是班裡最小的同學,天天興高采烈,傻乎乎的快樂著,問她今天老師上課講什麼啦?和同學玩得開心嗎?有什麼搞笑的或是不開心的事情要和媽媽分享嗎?回答通通是:「不知道,忘記了。」但她就是覺得很快樂,老師說她考試成績居中上,學習能力也不錯,和同學相處也愉快,就是有點粗心。我想,成長有個過程,女兒才6歲,我們只希望女兒健康、平安、快樂。

  

  本報綜合消息

小編歡迎各位童鞋、老師到中國教育報微社區「家長匯」做客,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關注並留言參加中國教育報正在開展的「家庭教育大家談」欄目。

﹡﹡﹡﹡﹡﹡﹡﹡﹡﹡﹡﹡﹡﹡﹡﹡﹡﹡﹡

中國教育報——您身邊的教育資訊專家,我們將提供個性化資訊定製服務,無論您是教育管理人員、教師、家長還是學生,根據您的職業代碼發送到中國教育報,我們將定期發送您所關注的資訊。


推薦閱讀:

正念父母之打破教育孩子的自動導航 | 優兒學堂 019 課
他培養出了「哈佛史上智商最高天才」,快學學他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華人萬花筒 | 在美國,教育孩子時是應該側重母語還是英語?...雙管齊下!
給家長們推薦一本好書《美國人教育孩子的22條黃金法則》
單親家庭如何教育孩子?|單親家庭|教育方式

TAG:教育 | 孩子 | 怎麼 | 互動 | 教育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