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藝術欣賞》教案(3)中國民族民間舞---蒙古族舞蹈

「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 蒙古族以「馬背上的民族」著稱。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大多是游牧,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他們逐水草而居,創造著輝煌的草原文化。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游牧生活的伴侶。

【舞蹈特點】

蒙古族舞蹈的特點是節奏歡快,舞步輕捷,熱情奔放,風格獨特。表現出了蒙古族勞動人民純樸、熱情、精壯的健康氣質。手臂、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語彙十分豐富,其特點是手腕、臂部、肩部鬆弛柔韌,舒展屈收,特彆強調圓和遠的感覺,腿部動作屈伸有控制,靈活多變,剛柔相濟。

女子舞姿端莊、典雅、雍容大度,多以抖肩、翻腕動作來表現蒙古族姑娘歡快優美,熱情開朗的性格。

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邁,步伐輕捷洒脫,於一揮手、一揚鞭、一騰跳間,表現出蒙古族男性粗獷、強健、驍勇,剛勁有力之美。

由於受生活空間的影響,蒙古族舞蹈在室內外有不同的表現風格。蒙古包內空間狹小,舞蹈主要表現在手腕肩膀腰身上,動作溫婉輕柔。草原寬廣遼闊,舞蹈則多展現在腰腿部,動作舒展豪放。

蒙古族舞蹈歡快、明朗、新穎,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蒙古族熱情、開朗、剽悍、豪邁的民族個性。

【著名的傳統舞蹈】

《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等

《安代舞》---是一種集體舞蹈。"安代"為"欠身起來"、"抬起頭來"之意。最初是一種用來求神治病的儀式。

相傳很久以前,科爾沁草原有父女二人相依為命,姑娘突然得了一種怪病,神智恍惚,舉止失常,幾經醫治不見起色,老阿爸只得用牛車拉上女兒前往它鄉求醫。行途中車軸斷裂,女兒病情加重,奄奄一息,老阿爸急得繞車奔走,以歌代哭。歌聲引來附近百姓,見此狀無不潸然淚下,皆隨老阿爸身後甩臂跺足,繞行哀歌。不料哀痛的歌聲驚醒了姑娘,她悄然走下牛車,尾隨眾人奮力而舞,待大家發現時,她已跳得汗如雨注,病癒如初。消息不脛而走,以後,人們皆仿效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為患有類似病症的的人治病,取名「安代」。又在求雨、祭敖包、那達慕大會等群眾集會中採用,並廣為流傳,逐步發展成為自由地表現思想感情和生活的集體舞。

依據習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場地,中間立一斷軸車輪或木杆(意為鎮妖避邪之物),參加者圍成圓圈,右手握一塊綢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擺,隨領唱(領舞者)邊歌邊舞。曲調悠揚婉轉,韻味醇厚,善於表達情感。唱詞內容豐富,活潑生動,富有即興色彩。舞蹈動作主要有:原地踏腳擺綢或向旁輕移;前傾身甩綢立起後向前「小踢步」邁動;邊繞圈奔跑邊甩綢;連續做「吸腿跳」步並用力向兩旁甩綢等。 安代舞》在蒙古族傳統民間舞蹈中,以其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健康活躍的特色,為各族人民所喜聞樂見。

《筷子舞》---多用於喜慶歡宴的場合表演。

舞者原地單手或雙手握一把筷子,隨著腿部韌性屈伸、身體的左右晃擺,快速抖動雙肩。兩臂松馳流暢地用筷子敲打手、肩、腰、腿等各個部位,繼而繞圈行進或直線進退。舞姿洒脫利落,擊筷動作靈巧多變。至高潮時,邊舞邊呼號助興。 《燈舞、盅碗舞》---節慶歡宴、親朋相聚時所跳的一種女子獨舞,主要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

它的形成,元代就有記載,足見其歷史悠久。對此,清.陸次雲在他所作《滿庭芳》一詞中曾有所描述:「舞人矜舞態,雙甌分頂,頂上燃燈。更口噙汀竹,擊節堪聽。旋復迴風滾雪,搖絳卉,故使人驚。哀艷極色藝心誠,四座不勝情」。其溫雅婉約的技巧,可見一斑。此舞因受地點(蒙古包)道具(燈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立而舞。主要賃藉手、腕、臂、肩的樟、挑、拉揉和以腰為軸的前俯、後仰進行表演。技藝精湛者,亦能雙手各托燃燈,邊快步奔走邊作流星般盤繞動,此時燈焰飄忽搖曳,舞姿輕盈流暢,富有獨特魅力,堪輿雜技相媲美。

蒙古族人民有了高興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與美酒有不解之緣。在民間,幾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興。說蒙古族是以歌舞為伴的民族一點都不為過。每年舉辦的「那達慕」盛會,吸引了四方之客前往參加。

【民族樂器】 馬頭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傳統樂器。又名"胡兀兒"、"胡琴"、"馬尾胡琴"、"莫林胡兀兒"等。為擦弦類弦鳴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為裝飾而得名。

它由共鳴箱、琴桿、琴頭、弦軸、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多為梯形,也有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質木板製作,兩面蒙以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桿用色木、梨木或紅木等製作,上部左右各有一個弦軸,頂端為琴頭。拉弓多用藤條或木杆與馬尾作成,兩條琴弦分別用40根(裡弦)和60根(外弦)左右馬尾合成,兩端用絲弦結住,繫於琴上。馬頭琴的演奏方法與其它拉弦樂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夾在琴的里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像小提琴)。多用作獨奏或自拉自唱。其發音柔和、渾厚而低沉,音色悠揚、醇美,富有草原風味,因而有人形容說: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直接。

蒙古人愛馬,對馬頭琴也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關於馬頭琴的來源,草原上至今還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在察哈爾草原上,有一個蒙古族青年叫蘇和。蘇和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靠放羊過活。一天,蘇和在牧歸的路上撿到了一匹小白馬,便將其抱回家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小白馬一天天長大。它渾身雪白,美麗健壯,深得蘇和祖孫倆的喜愛。它也整日與主人形影不離。一年春天,王爺舉行賽馬大會。並許諾誰取得冠軍便把女兒嫁給誰。在朋友們的勸說鼓勵下,蘇和也騎著自己心愛的小白馬去參加了比賽,而且獲得了冠軍。可王爺不但不兌現諾言,反而打傷了蘇和,搶走了他的小白馬。一天晚上,睡夢中的蘇和被外面的聲音驚醒,他走出蒙古包一看,原來是為擺脫王爺、回到主人身邊而身中數箭的的小白馬跑了回來。因傷勢過重,小白馬第二天便死去了,蘇和悲痛萬分,幾天幾夜茶飯不進。一天夜裡,蘇和夢見了小白馬,他撫摸著它,它也靠近主人,輕輕地說:"主人,你若想讓我永遠不離你,還能為你解除寂寞的話,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隻琴吧!"蘇和醒來以後,就按照小白馬的話,用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做成了一隻琴,在琴柱頂部按小白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每當他思念小白馬時,便拉起琴來。從此,馬頭琴便傳遍了草原。 【舞蹈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上衣高領是特點,男子穿長袍和圍腰,腳蹬長靴,頭裹頭巾。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為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金銀製成。

腰帶是蒙古族服飾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綢緞製成,長三四米不等。色彩多與袍子的顏色相協調。扎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持韁時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穩定垂直,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飾。男子扎腰帶時,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洒。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鄂爾多斯等地區扎腰帶還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未婚女子扎腰帶,並在身後留出穗頭,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貴渾"(蒙古語,意為"不扎腰帶的人"),代替腰帶的是緊身的坎肩,以此來區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


推薦閱讀:

攝影藝術欣賞要素——4個方面
張旭華:以書入印,方得金石之味
當我們看「臉」時,我們在看什麼
莫蘭迪·如果溫柔有顏色
精美絕倫的食品雕刻藝術欣賞—花鳥

TAG:中國 | 民族 | 藝術 | 舞蹈 | 藝術欣賞 | 國民 | 蒙古族 | 民間 | 舞蹈藝術 | 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