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瓶進口紅酒的身價暴漲路徑·每日商報

3.
2012-03-15

一瓶750毫升進口紅酒,到達口岸時均價僅15元

批發時暴漲20倍,零售均價飆升為口岸價的37.5倍

一瓶進口紅酒的身價暴漲路徑

省工商、消保委昨還公布了進口紅酒產銷環節「十大亂象」

國內灌裝勾兌、合法外衣下的「進口原瓶」均列其中

2.

所謂合法的「進口原瓶」現象值得關注

作為溫州瑞成貿易有限公司銷售假冒「CASTE」、拉菲系列葡萄酒一案的經辦人員之一,王章益至今還記得當初邁進小徐倉庫所見到的「壯觀」一幕——數千箱紅酒幾乎把倉庫擠爆,紅酒的品牌十分顯赫,不是「CASTE」就是拉菲。事後調查得知,小徐從河北昌黎購入「CASTE」葡萄酒364箱,從北京購入拉菲系列葡萄酒1185箱,總案值242420元,經鑒定,這些都是假酒。小徐被依法判決,這個時候離他成立公司僅一年多一點點。這也成了昨天浙江工商發布進口紅酒十大典型事件的案例之一。

鋌而走險的不僅僅是小徐。王章益曾辦過一起案件——做了多年酒水生意的陳某,眼看進口紅酒市場日漸火爆,於是也將重心轉向這裡,但他經銷紅酒的方式很特別,他先是委託國外廠家或是國內廠家生產紅酒,然後自製盒子和標籤銷售,用的還是「CASTE」的牌子。同時,陳某還經銷「艾斯卡特」葡萄酒,這些酒來自煙台。王章益的同事辦案時專程趕赴煙台調查,發現原來那家公司就是一個小酒廠,老闆在香港註冊了一家「法國艾斯卡特酒庄有限公司」,然後使用「艾斯卡特」英文商標進行經銷。事實上香港的公司只是一個空殼,實際生產、經營均以煙台為核心。

在進口紅酒這個行業里,有經營者還虛構品牌歷史和品牌文化,「一夜」間將剛剛創立的商標就包裝成百年品牌。有的經營者花上不多的錢,到國外註冊一個葡萄酒商標,然後在國內灌裝國外很多不知名的小酒庄甚至小作坊的葡萄酒,從而在市場上賣起大品牌的價格。

浙江省消保委根據近年來國內及浙江出現的消費投訴案件,將進口紅酒市場亂象概括為以下十大類。除了王章益所說的炮製洋品牌外,還有傍名牌問題,在進口紅酒市場,「拉斐」和「卡斯特」是被傍得最多的品牌。僅「LAFITE」,就發現有「大拉菲」、「拉菲正牌」、「拉菲副牌」、「拉菲傳奇」等上百個品牌。「CASTEL」也一樣。有經營者甚至別出心裁地將「LAFITE」、「CASTEL」直接拼湊成「卡斯特拉斐」虛假品牌。

此外,國內灌裝勾兌、國內灌裝冒充「原瓶進口」、合法外衣下的「進口原瓶」等問題也被列入十大亂象。國內不少保稅區新建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國際分裝中心」,保稅區法律意義上屬於「關外」,在這些生產線上灌裝葡萄酒仍可打「境外」擦邊球。大桶進口原酒在這裡小瓶分裝,貼上「原瓶進口」標籤,出了廠大門就算「出口」到中國。

進口紅酒可能危害人們的健康,調查顯示,通常原瓶進口紅酒沒有任何添加物。但國外大量低質酒進口後,都進行添加劑勾兌。除了兌水,還在原酒里添加二氧化硫防腐,還有進口紅酒被檢出含致癌物合成著色劑「莧菜紅」。

商報記者 葉根琴 實習生 謝文倩

通訊員 沈雁 張益平 俞世明 攝影 詹逾

昨天一早,溫州市工商局甌海分局經檢隊工作人員王章益專程去了一趟法院,處理有關溫州瑞成貿易有限公司銷售假冒「CASTE」、拉菲系列葡萄酒一案留下的其他事宜。他也許還不知道,他所經辦的這件案子,這個時候正被「廣而告知」。在昨天浙江省工商局、消保委聯合召開全省消費維權情況通報暨紅酒專項整治執法實務公示會上,浙江工商發布的進口紅酒十大典型案件之一就是此案。

在這個塵埃落定的案子里,當事人小徐是一名80後小伙,他於2010年註冊公司步入紅酒行業,只是葡萄美酒沒有給他帶來似錦前程,他因銷售假冒「CASTEL」、拉菲系列葡萄酒而被判刑。

是什麼讓一名年輕人為此鋌而走險?是進口紅酒的暴利空間嗎?調查顯示,到達口岸的一瓶進口紅酒,以750毫升一瓶計算,每瓶平均口岸價約為2.19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5元(以1美元折6.7元人民幣計),進口紅酒批發價約為口岸價的20倍,零售均價約為口岸均價的37.5倍。

當紅酒變身成「健康」、「高檔」、「情調」甚至「奢侈品」的代名詞時,它吸引了大批像小徐這樣奮不顧身的入行者,它也催生了一個又一個的財富夢想,同時它也醞釀新一輪的酒市泡沫。

揭秘一瓶進口紅酒的身價暴漲史,撥開進口紅酒行業亂象背後的疑雲,本報將力求為您還原一個真實的進口紅酒市場——

15

562

元 人民幣

到達口岸時身價

312

批發售價

漲20倍

差價高達37.5倍

揭秘進口紅酒暴利空間

杭州一名資深紅酒經銷商透露,市場上的進口紅酒出廠價普遍只要2—3歐元,摺合人民幣約20—30元。假設這瓶紅酒來自法國,按正常的交易程序,採購商採購一瓶紅酒,先向廠家支付貨款20—30元(以下按20元/瓶計算),運到海關後,需要支付2.5元—3元的費用,小計為22.5—23元。經歷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這瓶紅酒到達杭州海關,採購商需支付消費稅、增值稅、進口關稅,三筆錢加起來是貨款48.5%,加上損耗支出,約50%,到達岸口後,酒的身價需要加上10元,累計為32.5元—33元。

「一瓶酒,從國外的廠里訂貨到杭州倉庫,大約要3個月時間,有時甚至更長,對於商家來說資金必須被佔用3—4個月。」這位經銷商在接受採訪時反問記者:「這種酒賣到什麼價格合適?」他的答案是,市場上人們普遍會賣到300—400元,也就是10倍左右的價格。這應該只是一個保守的數字。

事實上,僅經銷商這個環節,有時利潤差價高達100%。杭州市工商局蕭山分局查處的一起進口紅酒案中,工作人員在商家的台賬中發現,一瓶大拉菲的進價為4500元,售價高達9000元,翻了一倍。

進口紅酒的利潤空間到底有多大?浙江省消保委與金華市、義烏市三級消保委聯合就進口紅酒價格鏈開展專題比較試驗,消保委隨機選取一個口岸,從中得到的確切數據顯示,該口岸2011年從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羅馬尼亞、黑山等5個國家總計進口紅酒42個批次,共40萬升,總值117萬美元。以750毫升一瓶計算,每瓶平均口岸價約為2.19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5元(以1美元折6.7元人民幣計)。

在該口岸批發市場,抽查的威邦帝國、皇家莊園、約貝拉莊園等73種不同規格進口紅酒,平均批發價為312.04元/750ML。

而在當地零售市場,這73種紅酒平均零售價為562.12元/750ML。其中,批零價差最高的進口品牌為皇家莊園2004經典珍藏干紅,其批發價為2188元,而零售價格達到了5470元。

同在該口岸的批零市場,抽查的張裕、威龍、長城等57種國產紅酒,平均批發價為60.21元,平均零售價為90.68元。其中,最高批零價差的國產品牌是張裕特選級卡斯特莊園,其批零價分別為320元和486元。

根據以上數字簡單計算即可得知,進口紅酒批發價約為口岸價的20倍,零售均價約為口岸均價的37.5倍,零售均價是批發均價的1.8倍;進口紅酒批發均價是國產紅酒的5.8倍,進口紅酒零售均價是國產紅酒的6.2倍;而進口紅酒最高批發價為國產紅酒的6.8倍,進口紅酒最高零售價為國產紅酒的11.3倍。

由此不難看出,不管是從口岸到批零環節的進口紅酒價格鏈縱向比較,還是與相近檔次國產紅酒價格的橫向比較,進口紅酒都可謂暴利。

1.

浙江人去年喝掉6975.26噸紅酒

教你五招識紅酒

數據顯示,作為沿海發達地區,長三角年葡萄酒消費量佔全國1/3,其中浙江年消費量增幅達60%以上。據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數據,2011年,浙江省進口紅酒共計699批,總重量達6975.26噸,總金額達到3785.99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0.32%,67.71%和92.46%。

在昨天的發布會,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說,相對而言,血燕事件情況單一,可以釜底抽薪。進口紅酒市場卻是魚龍混雜,只能進行長期過濾式監管。為此,浙江省工商局專門制訂並出台了《規範流通環節酒類企業經營行為若干舉措(試行)》(以下簡稱《若干舉措》)。

鄭宇民同時呼籲消費者要理性消費。「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紅酒也要豪飲嗎?也要快飲嗎」鄭宇民並不提倡這樣的英雄氣概,他認為面對紅酒消費,一定要警惕價高質次的問題,要警惕品牌無品,不要盲目喝酒。

昨天,浙江省消保委發出消費警示:消費者應理性消費,切勿崇洋媚外、跟風消費、炫富消費。在識別方面,可參考開瓶驗酒五招。

一看酒液:看葡萄酒顏色是否自然,是否有不明懸浮物,酒質變壞,顏色有渾濁感。

二看酒塞:打開酒瓶,看軟木酒塞上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籤文字一樣。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

三聞酒味:好的紅酒有頗為複雜的氣味,不會攙雜壞氣味或怪味。

四試口感:將紅酒倒入酒杯,輕輕搖晃觀察酒體是否有掛杯。飲第一口酒,酒液經過喉頭時,正常葡萄酒是平順的,問題酒則有刺激感。

五看色素:將紅酒滴在上好的紙巾上,原汁紅酒的紅色是天然色素,顆粒非常小,在紙巾上擴散開的濕跡是均勻的葡萄紅色,沒有明顯水跡擴散。而假酒是用莧菜紅等色素勾兌,色素顆粒大,會沉澱在紙巾中間,而水跡不斷往外擴散,紅色區域跟水跡之間分界明顯。

消費環節

推薦閱讀:

男同胞們,口紅色號都買齊,不如給她做豬蹄!
《舌尖3》里的中藥自製口紅,看完我一臉震驚
kiko9系口紅最全試色!35支找的已累傻!
男友月入2萬,連支口紅都不給我買
如果你男朋友送你100支口紅……

TAG:進口 | 口紅 | 紅酒 | 身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