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養生----收穫養生秘訣(18)程凱
人,民眾也,指胸腹部。迎,迎受也。人迎名意指胃經氣血由本穴向胸腹以下的身體部位傳輸。本穴物質為地倉穴分流傳來的地部經水,其傳輸部位是頭部以下的胸腹手足。與大迎穴傳送上頭的氣血相比,頭部為君,其所受氣血為大、為遵,胸腹手足部則為民,氣血物質的配送方式不同,故本穴名為人迎。人迎穴,位於胸鎖乳突肌的前緣、與喉結相平。前頸喉結外側大約三厘米處。將拇、食二指併攏,用指腹輕輕放在人迎穴的皮膚上,可以明顯感覺到動脈的有力搏動,這裡跳動的動脈就是頸總動脈。輕輕用指腹按壓此穴,可以刺激到附近的頸總動脈竇而迅速降壓。
主治疾病:咽喉腫痛,氣喘,瘰癧,癭氣,高血壓。
收穫養生秘訣---打通陰陽內外關內外關
內外關包括內關和外關。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撓則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穴。外關穴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人體當中有好多的穴位像內外關這樣內外相應,或者是前後相應,或者是左右相應的,如果兩個穴位一起來治療刺激的話,治療作用可加倍。
內外關主治疾病:內關的作用叫胃心胸,胃的病,包括胃發脹,胃疼,孕婦暈車暈船引發嘔吐,胸膈里的問題,比如打嗝兒,膈肌痙攣、胸悶等,偏於上焦和中焦相交界這部分的問題,歸於胸腔,這一部分的問題都可以用內關穴來治療。外關可治療頭痛、頰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
懷孕期的婦女有時候嘔吐特別劇烈,必須要去輸液才能夠抑制的住,但是輸液或者是用藥物治療的話對孩子會有一定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一是可以用手指去點內關止疼止吐,另外還可在家裡面找一塊鮮的生薑,把它切成有點像五分硬幣大的片,貼在內關穴上。拿一塊膠布或者沙袋纏住,上車上船之前半個小時貼在這兒,暈車暈船的機率會大大的下降,癥狀得到緩解。
其實治療打嗝,或是孕婦暈車暈船,可把外關和內關一塊點揉,效果更好。內關和外關是內外相應的一條線,這兩個穴位按了以後,這兩側通於兩條經脈,我們就把兩條經脈把它通在一起,而且不僅僅是兩條經脈,它的作用還比它還要強,這兩個穴位,一個是通於陽維脈,外關通於陽維脈,維是維繫的意思,人體的一身的屬陽的經脈都歸陽維脈去維繫,這是七經之一,另外一個叫陰維脈,一身人體之陰經都會歸陰維脈去維繫,所以一個管人體所有的陰經,一個管所有的陽經,一個通於外關,一個通於內關,一按這兩個穴位人體的陰和陽打通了,人體所有的經脈的陰和陽在此打通了。 收穫養生秘訣-----婦科疾病三陰交三陰交先找到內踝尖,沿內踝尖向上推按,可以摸到脛骨的後緣,這裡就是足太陰脾經在小腿部的循行線。
內踝尖向上約一掌(四指併攏為一掌)處為三陰交穴,這個穴位是脾、肝、腎三條經脈交會之處,重點點揉此穴可以通暢三經,而脾統血、肝藏血、腎藏精主生殖。
三陰交穴,十總穴之一。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綜合症,更年期綜合症等,皆可治療;又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三陰交主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行,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尿瀦留、尿失禁、尿路感染、陰道炎、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配足三里、上巨虛主治腹脹、腹瀉;配中極、膀胱俞、三陰交主治小便不利。
自三陰交起,沿脛骨後緣向上依次點按,直至近膝關節的陰陵泉穴止,反覆治療10次後換另外一條腿,繼續點按。有月經不調、盆腔炎症等婦科疾病時,點按時多出現明顯酸痛或刺痛感,遇此位置要停留片刻,改點按為先點後揉,即用力點下10-15秒後,稍放鬆力量揉1分鐘,然後再繼續沿經脈向上點按。 收穫養生秘訣----排毒養顏足三里 足三里屈膝,沿髕骨向下循按,可以清晰地摸到脛骨。距脛骨外側邊緣一中指寬處就是足陽明胃經小腿部的循行線。在這條線上,髕骨與髕骨下方的韌帶(髕韌帶)外側凹陷內是犢鼻穴,自犢鼻向下約一掌(四指併攏為一掌),即為胃的下合穴足三里。
足三里:主治疾病為:消化器官疾病、頭痛、牙痛、神經痛、鼻部疾病、心臟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脹滿、嘔吐等一切胃腸、腹部不適之主穴。此外,對更年期障礙、腰腿疲勞、皮膚粗糙也很有效。
針灸治療感冒,是通過激發經氣、運行氣血、協調陰陽,發揮其疏通經絡、扶正祛邪的功能,使陰平陽秘,機體恢復到正常狀態。足三里穴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臨床常用的有效強壯穴。針灸足三里穴不僅能疏通經絡,激發經脈之氣,協調陰陽,還能調理中焦,振奮胃氣,胃氣旺盛則氣血得生,從而增強人體抵抗力。故可強身壯體、防病增壽,有預防和治療感冒的作用。
足三里再向下一掌為大腸的下合穴上巨虛,再向下一掌為小腸的下合穴下巨虛。便秘時,按壓上巨虛穴多有明顯的酸痛或刺痛感。如此反覆操作10次後換另外一條腿繼續治療。遇明顯酸痛或刺痛感處,不管是不是穴位所在,均要停留片刻,改點按為先點後揉,即用力點下10-15秒後,稍放鬆力量揉1分鐘,然後再繼續沿經脈向下點按。這種自助穴位按摩的「排毒養顏」法每日治療的次數沒有限制,工作之餘、茶餘飯後,均可自助按揉,有助運化,促進吸收,排毒養顏,延年益壽。
收穫養生秘訣---易怒抑鬱四關穴 合谷屬大腸經,屬陽明,合谷所屬的大腸經的屬性,屬金,即此穴為陽明燥金,以降為順。合谷位於上肢的末端,上舉及天,居於天位,本穴又處於陽經。其所稟者,天氣之降也,從天氣而下降於地。太沖屬肝經,屬厥陰,其所屬肝經屬木,即此穴為厥陰風木,以升為順。太沖位於下肢的末端,下踏於地,居於地位,本穴又處於陰經。其所稟者,氣之氣也,從地氣而上升於天。觀人體諸經,陽經下行,陰經上行。皆稟天氣地氣而或降或升,循行於自然天地之中。合谷之氣在陽,稟天氣自然下降;太沖之氣在陰,稟地氣自然上升。這就是天地陰陽,是自然之道。合於自然則長全,天地已經給了我們可以長全的物質基礎了。我們如果善加利用,豈不是可以呼吸於天地之間了嘛。人身有左右,即陰陽之道路也。厥陰居左,稟氣之升;陽明居右,稟氣之降。四關正好適合了厥陰與陽明的升降屬性,主我們機體的左升右降。不僅僅是氣機的上下。四關還關乎於陰與陽的上下問題。合谷屬陽而功在下降,太沖屬陰而功在上升。開四關可以交通上下陰陽,使天地泰。從這個意義上去講,在陰陽功能上還有交通作用。因此,可以說,四關穴即人體在四側位上的遠心端的四個關卡。這個關卡關於氣機的升降,對於陰陽的平秘,對於協調人體的「天與地」升降至關重要。或問曰:四關穴既然內含左右升降之理,臨床上是不是也能產生了不起的功效呢?1。人身任何地方的氣機不暢,開四關都是最佳的整體治療方法。《標幽賦》有句話:「寒熱痹痛,開四關而已之。」就是說,這四個穴位把天地上下給通暢了,身體各種痛症自然有減輕,更別說手腳不利、關節風濕疼痛了,甚至於象癌性疼痛也都有很多的效果。而且,對於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頭痛、目眩,四關清降血壓,引相火下行而能產生卓越的止痛效果。2。各種精神疾患。四關交通上下,即是交能陰陽。陽為上,陰為下。使陰陽上下通暢,則陽下交於陰,陰上合於天。天地陰陽交合,天地泰,自然神安。所以,象癲癇,象精神分裂症,象精神不集中等等神志病患,都可使神志自然地安定下來。3。失眠。陽氣處於陰之上,我們人就是清醒狀態,行使陽的功能,為陰之使。失眠就是陽不居於陰之下了。陽一直處於陰之上,處於釋放狀態。這就是失眠。四關可以潛陽於陰,提陰於陽,使陰陽平衡。對於各種煩躁,易於上火,易發脾氣等病症,也是這個機理,也可以應用四關穴。4。郁證。中醫有六郁之說,包括氣血痰火濕食等,其治皆在調整陰陽平衡。四關其穴正對其證,可以伸張陽氣,上提陰氣,平衡陰陽,以使陽道自降,陰道自升,左升右降氣機通暢了。收穫養生秘訣---腎陰腎陽明白補腎俞穴 挺胸,吸氣,在側胸部我們可以摸到我們的肋骨下緣,較胖的人可以用力吸氣,用力下壓,就可以摸到肋骨的下緣了。沿著肋骨邊緣水平向後面摸去,當我們摸到後腰部的肌肉的時候,這就是腎俞的部位。由於我們按摩的時候按摩的不只是一個點,所以可以不必強調腎俞這個穴位的準確的點,而只需要找到這個大概區域就行了。從中醫的術語上來說,腎俞位於沿章門穴水平線向後到達腰椎的上一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約平第十二肋遊離端處,在此處取穴。穴位主治作用:腰痛、婦女腎虛疾病,如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症、白帶異常等病證。足冷。泌尿、生殖疾病如淋證、小便數,遺精夢滑等證。腎虛耳聾、視力下降、面容缺乏光澤、頭暈、頭痛等頭腦失養證及虛勞證。黃疸。泄瀉。
按摩的時候先搓手,將手心搓熱,然後放到腎俞的部位,我們會感覺到有一股暖流。然後在腎俞部位進行擦動、按摩。我們在摩擦腎俞穴位置的時候,因為摩擦生熱,熱力就會傳到腎,腎氣得到溫煦,就會生長、生髮,會感覺到有一股暖流,自內而外的流佈於全身,讓全身都感覺暖洋洋的。
逐漸擴大擦的範圍,沿肋骨向前下方移動,可以摩擦到章門穴和帶脈穴。在側腹和腰部的範圍內進行摩擦、按摩。收穫養生秘訣---脾虛疲勞大包穴《醫源資料庫》:脾之大絡,十五絡脈之一。穴名大包。《靈樞·經脈》:「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該脈從淵腋穴(膽經)下三寸的大包穴處分出,散布在胸脅部。病變時,實則渾身盡痛;虛則全身關節鬆弛無力。
此脾胃之大絡也。大絡者,統領陰陽也。十二正經之絡,多橫走以各絡表裡,任脈之絡下行,督脈之絡上行。脾之大絡下行,胃之大絡上行。上行者,統陽主氣,下行者,統陰主血。
持續勞作的人,特別是腦力勞動者很容易發生頭昏體沉、腰背酸困疼痛的感覺,頭腦昏昏沉沉不說,眼睛酸脹不適,記憶力也下降了許多,有些人伏案工作,不注意適量活動,肌肉疲勞時間過長,再起身或者提重物時還會造成腰背四肢肌肉的扭挫傷。配合理大包、拿肩井,可幫助你在較短的時間裡恢復精神,戰勝疲勞。
疲勞理大包
脾失健運,人易疲勞,振奮脾氣,當理大包。
大包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終止穴位,又稱脾之大絡,在腋窩直下約兩拳的位置上,位於我們身體的側面。
理大包時,將兩手握拳,拳頭正面頂在腋窩下大包穴上,輕輕用力在穴位及穴區附近旋轉按揉,同時吸氣挺胸、向後收縮兩肩,並盡量向後仰頭。操作十幾秒鐘後,放鬆幾秒鐘,再重複操作約5-8次,可以迅速緩解疲勞,解除睏倦,餐後犯困的人不妨試試。收穫養生秘訣---湧泉肩井穴妙用湧泉穴
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湧泉穴的尋找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蹺足的姿勢,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湧泉穴的功能很多,簡而言之即「骨耳水氣精」。骨即骨骼是否健康有力,骨頭怕冷、勞損這些問題都可以用腎,因為腎主骨生髓。第二個耳,腎開竅於耳,所以耳聰目明與腎中的精氣有關,第三個水,人體大部分由水組成的,所以一定要讓身體當中的水活動起來,如果湧泉這個地方比較茂盛的話,旺盛的話,這個泉眼湧出的水量足,力量大,就會通過腎主水的功能,讓一些下焦淤滯、水腫、小便不利癥狀得到緩解。第四是氣,腎中所講的氣是呼吸之氣的根,能不能把呼吸之氣沉到元氣所跟的兩腎之間的位置,就靠腎中這個氣墜的力量,它越足,這個氣就吸的越到底。第五是精,人體各個臟腑的功能都依賴於腎中的精氣充足,精還代表生殖功能。對於男性也好,對於女性也好,只要關係到生殖功能相關的病症都可以用湧泉這個穴位來進行一些補養調理。
對於按揉湧泉穴,包括其他的足穴乃至全身其他的所有的穴位,在做按揉的時候,一定講究取穴準確、力量柔和、按揉持久、深透這幾個事項,這樣穴位裡邊才會受到刺激。
搓湧泉。對於湧泉穴的按摩,最常見的是推搓湧泉穴,俗稱「搓腳心」,它是我國流傳已久的自我養生保健按摩療法之一。通過對湧泉穴的推搓可以加強它和人體各個組織、器官、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繫,有效地改善局部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的通透性,和有節律的運動性,從而促進了血液、淋巴液在體內的循環,調整人體的代謝過程。搓湧泉的專業術語也叫擦湧泉,強調用手掌心擦,用掌心來擦磨身體的一些重要的穴位,就會起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互相刺激的作用,因為掌心有一個勞宮穴,管心臟,把手掌翹起來,掌心能夠盡量的凸起,因為這裡是個凹陷,抱起自己的腳,然後搓時就把手掌心對著腳心,可心腎相交,
掐湧泉。用手指去掐,而且是抱著那腳時,用兩指放在上面用力掐。至少堅持15秒鐘再鬆開。然後再掐。掐湧泉穴可治療頭頂疼。因為頭頂痛在針灸裡邊把它叫做絕陰頭疼,這是腎陰虧的表現,陰虧了,那腎中的經可以轉化為肝中的陰血,所以它們倆之間相互轉換是通過湧泉來刺激,所以按了這個穴位以後,巔頂因肝陰不足,肝陽抗,血壓高引起的頭痛,包括眩暈都可以通過它來緩解。
三步泡腳法。第一,建議用桶泡腳,這樣水可以沒倒膝關節以下,小腿這個位置上。因為人是直立在天地之間的,濁氣是沉在下面的,所以下肢這個地方最容易出現一些氣血循環的一些障礙,這個部位在經絡裡邊叫做經絡排毒的地方,即下肢這個部位經常會把毒排到腳上,通過腳把它排到地上去,因此通過下肢的氣血循環可以讓這種排毒的機制變得通暢起來。第二鋪石頭,石頭的大小要均勻一致,可以起到對足底穴位的按摩作用,第三是撒花。用普通的紅花和磨碎的艾葉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
泡腳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作為保健使用都是可以的,但是對於糖尿病的患者而言需要注意,因為糖尿病患者如果他已經有了糖尿病足,這時候是不適宜泡腳的,如果他是糖尿病患者,但是沒有糖尿病足,沒有併發症,但是可能他的肢端對溫度感覺可能會出現異常,因此在水溫上需要注意,糖尿病患者泡腳的時候需要拿一個溫度計去量一下,或者用手量一量;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下肢已經有了水腫,而且腫的很明顯,這時候也不適合燙的水。
對於老年人而言,年齡越高越需要注意,另外也需要注意體質虛弱的程度,比如說剛剛大病初癒,很虛弱的人,還有年事過高的人,在泡腳的時候第一時間要短一些,不要泡得時間長,第二泡的時候最好你旁邊放一杯熱茶,畢竟他會發汗,會有一個脫水的情況,喝水可以補液。
肩井穴
肩井穴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取穴時首先找到肩的外側,然後找到大椎穴,肩井穴就在兩者的中點上。肩井穴屬於足少陽膽經,如果把身體看做是一口井,肩井穴就相當於一個井口,要保持井口通暢不受賭,才能讓經脈通暢,因此平時需要按摩這個穴位,保持井口的乾淨,身體很多經脈是否通合都與肩頸所在的經脈有關。平時精神太集中或者壓力太大的時候,頸部會不自主的往前探,這時候整個肩部就會拘謹,收緊,造成肩部肌肉過度的緊張,或者是痙攣,肩頸這個位置就會出現酸痛這樣一個感覺,按揉肩井穴會感到放鬆舒服,頭暈頭痛都得到緩解。
主治疾病:肩酸痛、頭酸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耳鳴、高血壓、落枕等。
在肩井治療里,除了按揉肩井穴外,還有一個方法很好,即拇指和四指併攏放在肩這兒。捏起來,再放下去,再捏起來,這樣反覆做,會感到肩部很舒服。
除肩部疲勞外,很多工作的人會感覺全身疲勞,睏倦,氣色不足,這種情況往往是脾虛導致。脾虛的表現在腹脹、無食慾、消化功能差,倦怠、疲勞,頭暈,四肢無力,大便稀,怕冷,面色萎黃,腹瀉,肥胖浮腫,女性還可能出現月經不調。判斷脾虛最簡單的方法,是從鏡子里照看自己舌頭邊上是否有齒痕,舌頭胖瘦如何,有無白色的苔,顏色是否正常,還有身體是否疲勞。
治療脾虛,可用肩井穴緩解疲勞提高脾氣,並通過與大包穴配合治療。大包穴是脾經最終末的一個穴位,叫脾之大絡,脾管人體的後天之本,氣血升化之源,這個氣血升發出來以後,由這個大絡把它散布到身體的各個地方去,所以若脾的整個運化有問題了,就找大包。大包穴在腋下6寸、腋中線上,第六肋間隙處取穴。該穴位深部相對應的器官有胸膜腔、肺、膈、肝(右側)、胃(左側),故不可深刺。
做的方法首先把雙拳相握,對在一起。然後手叉腰,放到腋窩下,一般是放到根乳頭相平的這個位置,用你的拳頂在這個地方,頂住的時候,拳的手指的縫隙剛好頂到肋骨的縫隙,以這兒為支點,往裡稍微用力一點,轉肩,順時針轉,逆時針轉都可以,這個方法其實是以大包為支點清理肩井穴,因為自己很難摸到肩井穴。這個動作讓肩部轉起來,刺激到了大包穴,也刺激到了肩井穴。在做這個姿勢的時候,若能轉肩以後再收肩,堅持十秒鐘,然後再做仰頭,再堅持十秒鐘放鬆再轉兩分鐘,如此反覆,就連頸椎都鍛煉了。最適合於在辦公室工作的中年人。收穫養生秘訣---抵禦風邪靠風穴翳風穴是被耳垂保護不被風邪入侵的穴位,能夠阻止從前面吹襲而來的風邪。而風池,是保護風府的城池,就是說,即使是風邪入侵,也要先經過風池這一關,只有風池這個護城河被攻破以後,才能夠侵害到風府,直中腦竅。而風邪一但越過風池,深入風府,就是嚴重問題了。
風邪入侵的時候,首先從翳風穴進入,然後沿著經氣循行的方向進入足少陽膽經,到達風池穴。如果風邪比較旺盛,在風池穴沒有被阻擋住,風邪就繼續向前,從大椎穴進入督脈,沿督脈的經氣流行從風府進入大腦……
●防風三穴的排兵布陣
野戰排頭兵——翳風
要注意經常搓摩、點揉翳風穴。搓摩穴區局部發紅,可以祛風預防感冒面癱;點揉翳風看其疼痛程度,可以判斷風邪是否侵襲身體,以採取更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將風邪扼制在城池之外的野外之地。
城牆守衛兵——風池
有一點外感癥狀了,如頭痛、頭暈、頸部緊張不適等,記著要點揉風池穴,止痛、散寒、祛風,緩解癥狀的同時,守住城外這道護城河。
政府禁衛兵——風府
不禁被風邪直中,我們還有最後的一道防線,雖然兵力少,但對緩解危重癥狀,危及救命還是可以做到的,就是用上面的輕揉手法。
也許你會說,單兵做戰不如集團合擊,三穴的防風兵力能否集合在一起呢?當然可以,下面就是這樣的方法:
將雙手搓熱以後,四指併攏,放於後頸部,左右交替自翳風經風池到風府,來回摩動,直到頸後部發熱。通過加強這幾個穴位的氣血運行,加強人體防禦風邪入侵的能力,不失為集團作戰的好方法。
當然,更為簡單的呵護方法就是一條圍脖啦,你要是年老體虛,自覺兵力不夠,不如把三個容易受風的穴位保護起來吧,象本篇開始介紹的我的那位朋友一樣,小心呵護,養生於細節。收穫養生秘訣---陽中之陽大椎穴大椎穴位於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低頭的時候我們用手順著脖子向下摸,在脖子和背部交接的地方,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突起的骨頭,那個就是第七頸椎。如果骨頭突起不太明顯,我們可以活動活動頸部,用手摸著頸部的下端,不動的骨節即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大椎穴主治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呼吸系統疾病,嘔吐,虛勞症,乏力,瘧疾,背部拘急不舒服,頸項強直、活動不靈活,感冒等症。
在中醫針灸理論中,大椎穴為督脈之穴。督脈具有統率和督促全身陽經的作用,故督脈有「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大椎穴是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穴,無論是手三陽經還是足三陽經,都有絡脈分布到大椎穴處,和督脈相交會。故大椎被稱為「陽中之陽」,具有統領一身陽氣的作用。《針灸甲乙經》謂:「大椎,在第一椎陷者中,三陽督脈之會。」而陽氣,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當中具有溫煦、推動、防禦、固攝的作用。按摩大椎穴,可以起到疏通督脈和手足三陽經經氣、補充人體陽氣的作用。因為大椎是督脈上的穴位,而督脈、任脈和沖脈都是從胞宮(男性是精室)中起源的,稱之為「一源而三岐」。而胞宮,和腎臟相鄰,並且腎中精氣是充養女性胞宮、男性精室,維持人體生殖功能的重要物質保障。所以通過按摩大椎穴位,調整督脈氣血,補充人體陽氣,可以間接的補充人體的腎中之陽-元陽。腎中元陽充盛,就可以保持強有力的抗禦外邪的能力。
按法:深呼吸,在氣止時用食指緩緩用力按壓穴位,緩緩吐氣;持續數秒,再慢慢放手,如此反覆操作。
搓摩法:用食、中、無名指輕揉,壓力均勻放在穴位上,盤旋撫摩。
揉法:以食指和中指或其中一指著力於穴位上,做輕柔緩和的環旋轉動。
大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用上述一種方法或兩、三種組合起來,每次按摩10—15分鐘為宜。此法適用於各種人群,而且不拘於時間,一天做1—2次即可。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年幼、年老和骨質疏鬆的人在按摩過程中手法一定要輕柔,避免挫傷頸椎。
另外,在我們洗澡時,利用淋浴的噴頭,將水溫適當調高,然後用熱水對者大椎穴的位置持續沖洗沖,也可以起到類似溫灸的作用,可以通絡散寒,用於感冒預防或癥狀初起,方法就是前面我介紹過的。現代研究也表明,對大椎穴刺絡放血則可以清瀉熱邪,用於治療以發熱熱度比較高,甚至高深而昏迷、說胡話的病症。(刺絡是以三棱針為針具,根據病情刺破患者身上特定部位的血絡(即淺表血管),放出適量的血液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收穫養生秘訣---溝通天地神闕穴神,尊也、上也、長也,指父母或先天。闕,牌坊也。所以神闕的意思就是指先天留下的標記。我們知道,臍帶是胎兒與母體聯繫的系帶,胎兒是靠臍帶獲得營養並排出代謝產物的。胎兒出生離開母體後,臍帶即被切斷,與先天的聯繫也被切斷,所以位於肚臍眼裡的神闕也就成為了後天的我們曾經與先天溝通的證明。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經絡是人體的調控系統,那麼人體最早的經絡將匯聚於神闕,通過臍帶接受母體的調控,因此也可以把神闕這個位置理解為先天經絡系統的核心位置,以及先天經絡與後天經絡相溝通的特殊標記。
腹部可分天地,以神闕為界,臍以上為地,臍以下為天。
地在上,是因為臍以上為中焦,居脾胃,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主化生水谷精微物質,供應人體後天營養,為後天之本。中脘穴為六腑之會,胃之募穴,穴居胃之中部,為呵護後天脾胃的重要大穴。
天在下,是因為臍以下為下焦,居肝腎,腎藏先天精氣,主生長發育,而肝藏血,精血同源,相互資生,所以肝腎合稱為先天之本。關元穴為丹田所在,內存元氣,關乎先天,為滋養先天之氣的重要大穴。
臍在中,臍水平線就是先天與後天的分界線。
兩手重疊,邊按邊揉,穿越先後天的分界線,刺激先後天的代表穴,可收溝通天地,先後天同補的神奇作用。
雙手掌心相對,用力搓動,直到能夠感覺到手心明顯發熱為止,至少搓動一分鐘以上。然後將發熱的掌心緊貼於神闕上,使肚臍感受到溫熱刺激。然後快速摩動,範圍要小,頻率要快,只局限在肚臍周圍,一隻手操作累了,可以換另外一隻手,堅持摩動3-5分鐘,直至臍內發熱並開始向四周放散為止。收穫養生秘訣---消化不良中脘穴
中脘穴
中脘穴:脘指的是胃,中脘即胃的正中間。具體位置在前正中線上,臍中上4寸。中脘叫後天之本,這個位置是六腑,人體的五臟六腑,還有胃,它們的精氣都會匯聚到中脘這個位置。取穴從胸骨向下去找,找到兩乳之間偏下的位置,會感覺到這個骨頭變軟,這個位置胸骨丙的末端變粗的位置到肚臍的中間,取它的中點。
主治疾病: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之功。主要治療脾胃的問題,大多數胃病都能治療。脾胃的問題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情況是虛,就是脾胃功能差,另外一種情況是脾胃堵塞,其實現代人很多時候是吃得太多太好,結果造成了脾胃功能消化功能被阻滯,中醫裡邊認為叫做脾腸不足,引發胃脹,打嗝,氣不順等癥狀。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揉中脘穴。
對於常見的脾胃功能差,不運化,導致不欲飲食,同時還因生氣引發斜肋脹滿,這裡面涉及兩個臟腑,一是脾胃,二是肝,脾胃是主導消化功能的一個臟腑,生氣傷肝,平時肝對於脾胃起到管理的作用,若肝火太旺,便加強了對於脾胃的管理,脾胃功能就變得比較差,所以一方面要讓脾胃功能健運起來,另外一方面還要舒肝氣。可用灸中脘的方法來提升脾胃的消化功能,運化功能,但這是一個治標的方法。可以中脘穴與章門穴配合按摩,可起到治本作用。
章門穴位於肋骨的下緣,這個穴位叫做五臟匯聚的位置。主治疾病包括腹痛,腹脹,腸鳴,泄瀉,嘔吐,神疲肢倦,胸脅痛,黃疸,痞塊,小兒疳積,腰脊痛。在乳房的下面兩肋間有一個穴位期門穴,是肝經的穴位,管情緒。在做的時候,從中脘這個位置開始捋下來然後往上到肋骨的邊緣,然後沿著肋骨捋下來,這樣能按摩到這個三個穴位。
若腹脹還伴隨著胃痛,則需要按揉梁丘穴。該穴位位於膝蓋上,也就是髕骨外側上緣和髕骨最上面的這個平行線這個垂直線,兩者相交的這個位置。併攏三指,按這個穴位,兩側交替五分鐘,胃疼就可以得到緩解。
對於成年人的脾腸不足,積食,還可食用焦三鮮來保證消化道通暢。焦三鮮用的是麥芽、山楂、神曲這三樣東西,然後把它炒焦。這個三樣分管成年人不同的積滯,也就是說哪樣東西吃多了,就吃那一樣東西來消化。吃肉吃多了可食用山楂。山楂是專門消肉食的,比如你自己買點山楂以後,回來以後把它晒乾了,切成片,然後把它炒一到微焦就可以。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比如土豆、紅薯、山藥這類東西都是碳水化合物,就可以用炒麥芽。如果是吃面吃多了,比如饅頭、包子,這些吃多了。就用神曲。這三樣東西一塊買或單買都行。
對於脾胃功能不好,還有肝氣瘀滯的情況,尤其是有更年期的早期表現,除了上述所言中脘穴和章門穴、期門穴配合按揉外,可用一味葯叫木香順氣湯,這個葯有木香,有青皮、陳皮,都是舒肝理氣的,所以如果有脅肋脹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食用.
收穫養生秘訣---補益先天關元穴元,指元氣,即稟受於先天的原始之氣。為人體的元陰元陽。關,則有關注、關藏的意思,關元是靜坐養氣者特別「關注」的地方,是養生家聚氣凝神之所,在呼吸間將精氣「關藏」於此,從而長養元氣,亦即老子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此穴也稱作「下玄關」,既然有延年益壽之神奇功效,古時多秘而不宣,故顛倒著讀,就成了「關玄」,古時「玄」又與「元」通,於是「玄關」就成了「關元」。
關元,是任脈上的穴位。
任脈,為陰脈之海,管理著人體的陰經。它起於腎下胞中,胞中指內生殖器,明代張介賓在《類經》里這樣解釋胞中:「在女子乃孕育胎兒之所,在男子當藏精之所」,即女性為胞宮,男性為精宮。這裡正處於兩腎之下,是人體元氣的根本,生長生殖的關鍵,關元正對應於此,可見其作用之關鍵。
不光任脈始於腎下胞中,還有兩條奇經始於此關鍵部位,一條是管理著人體陽經的督脈,為陽脈之海,一條是管理著人體十二經脈的沖脈,為十二經脈之海。三條重要的經脈均起始於元氣所根的地方,同出於前陰與後陰之前的會陰穴,而分開異行,稱為「一源而三歧」。
關元,可守養人體元氣,元氣充盈,則人體陰經、陽經,乃至全身經脈都可以得到滋養而功能旺盛,延年益壽自然不在話下。
摩關元:
將手掌掌心(勞宮穴)附著在關元穴上,以腕關節為中心連同前臂作節律性的環旋運動。
操作時肘關節自然屈曲,腕部放鬆。
著力面應向順時針方向,沿圓形軌跡迴旋運行,周而復始。順時針摩為補益之法。
摩法的動作要緩和而協調,正常頻率一般每分鐘120次左右,摩關元時動作可再緩和一些,保持頻率80-90次/分鐘為宜。力量輕、頻率慢稱為緩摩,亦有補益的作用。
每次操作時間應不少於5分鐘,以關元穴局部有溫熱感,並持續向腹內滲透為度,有補益先天元氣的作用。
收穫養生秘訣----通暢氣機膻中穴
膻中穴被稱為「氣會」,就是人體的呼吸之氣、消化之氣、脾胃之氣都會匯聚到這個特定的地方。在胸部,在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平第四肋間隙。
主治疾病:通過按揉、針刺膻中穴,可治療鼻炎、咽喉炎、心病、乳腺疾病。
通氣:雙手合十,把手大魚際的這一側頂在自己膻中的位置上,即兩乳之間的胸骨上,稍微往裡用力,然後上下搓動,速度由慢到快。實際上對這個穴位的刺激不僅僅是刺激膻中一個穴位,而是刺激到任脈上的穴位,從膻中開始向上,有玉堂、子宮、華蓋、玄機等穴位,這一串穴位都是對呼吸非常有幫助的。上下去搓動,讓它加熱,三五分鐘之後,就能感覺到這種熱是由內而外的發散,由外而內的滲透,有一種上下通氣的舒暢。
原理:這個穴位有一個獨特的位置,叫肺之間,胸之內,心之外,胃之上,是一個交通要道,人的氣都匯聚到這個部位,堵塞了就會覺得不舒服。容易患鼻炎的人,或者患上鼻炎的人,一般是由於氣虛引起,而氣虛一般指肺氣虛。兩肺之間的氣都會觸及到膻中穴,如果經常對這裡進行刺激的話,就可以補益肺氣,包括咽喉的問題,喘的問題,心臟的問題,譬如氣短、胸悶、冠心病、心臟供血不足等,都可以通過經常性按揉這個穴位作為保健。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疾病發作時按揉,而是把它當作日常性的保健,可減少癥狀出現的幾率。
心病急救方法:有時候遇到突發性心悸,或者是勞累引起的心慌、氣短、胸悶,上述方法並不管用。可用此處的急救方法。上臂內側即從腋窩上來這一側,有一條呈溝狀的肌肉的縫隙,把自己的拇指水平放到這個溝裡邊,從上向下依次去橫向彈撥,去刺激這個地方,上下彈撥兩三下後,很快就能感覺到胸通暢起來,心悸的癥狀得到緩解。
很多的中年女性都會有乳腺增生的問題,甚至有些人說乳腺增生不嚴重,但是就是月經前乳房脹,痛,這些癥狀可能都會有,這種情況可用下述方法。
1、在胸部的正中線,這個胸骨和我們的肋骨之間都會有相交的位置,也就是兩者的縫隙,用四指的方式,手指立起來,呈爪狀,依次點這個位置,每天堅持,點的時候還可以揉,這樣可以保護乳腺。
2、這種方法是針對產後缺乳、乳腺發育不良情況。胸部對應的後面是肩胛區,在乳房對側的後背有一個投影區,這個區域是一個同心圓,在和肩胛骨重疊的部分,可在這個部位上用刮痧板做刮痧。這個投影區就在我們肩胛岡的下面這個窩裡邊,刮痧的部位就重點在這個地方。如果按揉的話這裡有個穴位叫天宗穴,位於肩胛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約肩胛岡下緣與肩胛下角之間的上1/3折點處取穴。天宗穴也是一個通乳的穴位,正好刮痧的時候把這個穴位就包括在裡面。
收穫養生秘訣--巧通鼻塞迎香穴人體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間。迎香。迎,迎受也。香,脾胃五穀之氣也。該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經供給的氣血。大腸經與胃經同為陽明經,氣血物質所處的天部層次相近,迎香與胃經相鄰,所處又為低位,因而胃經濁氣下傳本穴,故名。
主治疾病: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
止鼻血:可取迎香穴與孔最穴共同治療。孔最穴位於人體的前臂部位,前臂內側,在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的上5/12處,中醫上也叫隙穴,是氣血非常深的位置,不僅可運化氣血,它還專治血病,止血,按這個穴位可以止子宮出血、月經崩漏出血等崩漏出血現象。所以在做這個穴位的時候,用對側的手拇指點住孔最穴,然後用患側的手的食指伸出來以後,點在自己的迎香穴上。然後同時再做仰面朝天的姿勢,一兩分鐘之內鼻血就不流了。
通鼻塞:1、迎香穴、通天穴。鼻炎的人經常鼻塞,但即便是沒有鼻炎的人,在秋冬季節也容易有鼻子不通氣的感覺,這時候也可以點按迎香穴三分鐘來通氣。但是如果單按迎香覺得效果慢,或者沒有通氣的話,還可以配合按揉頭頂的另外一個穴位,即通天穴。肺之氣通於鼻竅,但是鼻之氣通到天,它得呼吸天之氣,通天穴就是管鼻子通氣的,該穴位於人體的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通天穴和迎香穴配合在一起,鼻塞也可以得到及時的緩解,不管是由於鼻炎引起的鼻塞,還是感冒引起、空氣干引起的鼻塞,都可以用這個方法。
2、針對鼻炎引起的鼻塞或者長期的鼻塞不通氣,還可以通過按揉上迎香治療。上迎香穴在鼻部,手陽明大腸經迎香穴之上方,鼻孔這個弧度剛好跟鼻柱相交的這個位置。如果治療慢性鼻炎可以按揉這個位置,而臨床上一般採用針刺的方法。
自己在家一般不太敢針刺,即還可用雙手刺激迎香和上迎香。把手伸出來找到大魚際這個位置,這裡正好是肺經經過的地方,而且這個大魚際這個地方有一個穴位就叫魚際,它是泄肺熱的穴位,咳嗽、痰黃,咽痛,都可以通過它,所以先把兩個魚際放在一起搓,搓熱了之後搓迎香穴和上迎香穴,做三分鐘,可以使鼻子通氣。其原理是通過你的熱力滲透到穴位裡頭去,讓這兩個穴位通暢起來,鼻竅就通了。
收穫養生秘訣--神清氣爽印堂穴
印堂穴:位於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取定穴位時,患者可以採用正坐或者仰靠,仰卧姿勢,印堂穴位於人體的面部,兩眉頭連線中點即是。印堂這個位置如果飽滿,就代表了先天的腎氣充足,髓海比較茂盛。印堂穴清頭明目,通鼻開竅。
主治疾病:1.頭痛、頭暈。2.鼻炎、目赤腫痛、三叉神經痛。適用於頭痛,前頭痛,失眠,高血壓,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病症。
印堂的顏色能夠反應身體上存在的一些疾患。健康的身體可以表現在印堂飽滿,光亮,潤澤,日常可採取一些按揉印堂穴的方法作為保健。
開天門:天門就是印堂,點揉從兩眉之間的印堂這個位置開始,向上一直到前髮髻的邊緣這兩條線。這兩條線依次往下,如果是母親給孩子催眠做按揉的話,就輕輕地用自己兩手的食指放到他的前額印堂處,然後慢慢的做螺旋狀按摩,慢慢點上去。由印堂向上,點到前髮髻,這叫開天門。這個方法會有助於安神和睡眠。成人平時自己做的時候,就把兩個手指頭並起來,從印堂這依次螺旋狀旋轉,往上去按揉就好了。這個方法適合於睡前做,如果是白天自己做,就換一個動作,即從印堂往兩側點揉。做的時候把兩指張開。點在眉頭印堂稍微往上一點的位置上,點這開始沿著眉毛的上緣輕輕的捋,到眉毛的根部,就是太陽穴這個位置,止住,然後再回來,再做。按摩手法的原則都是柔和,持久,滲透。
杴針治療:有一種針叫做杴針。這種針很短,有一個圓形針柄,刺入皮膚的時候,疼痛感很輕,刺入印堂穴有助於精神煥發。
使用杴針治療需走四部曲:第一,必須用鑷子夾住針柄部位,讓針尖朝下,以防感染。第二,要對治療的局部印堂穴稍微消毒一下。第三,用自己的另外一隻手,把印堂穴這個位置的皮膚提捏起來,然後找准捏起來後的穴位,在兩眉中間的正中點,平行去刺,刺完後用膠布把這個位置貼好。第二天起來感覺神清氣爽就可以把針摘下來。這個針用完一次就丟掉。收穫養生秘訣---百會穴
在經絡裡邊把頭叫諸陽之匯,也就是人體所有的經脈分成陰的經脈和陽的經脈,屬於陽的經脈,全部都會走到頭上來,屬陰的全部經脈都有一個叫經別的分支,然後也走到頭上來,所以頭部是所有經脈匯聚的一個地方,兩條膀胱經,督脈,兩條膽經這五條經脈,就是和我們的神質功能有密切聯繫的經脈,而百會穴就是這些經脈最重要的一個穴位。百會穴,意為百脈於此交匯。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故百會的治症頗多,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是人體當中陽氣最聚集的地方。百會標準的取穴的方法是這樣的:如果從前髮髻的正中點到後髮髻正中點之間,畫一條弧線的話叫前五後七,就是前面的十二分之五,後面的十二分之七,這樣一個位置。簡單的方法是從正中間往上,大約找到頭部正中點,頭頂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凹陷,這就是百會穴。
點揉法:如果已經有了脫髮跡象或者想保養好頭髮的時候,就要採用點揉法。把尺梳先點到前髮髻這個位置,點住了以後,用力向下按,按住堅持5秒鐘,然後揉5下,這叫先點後揉,揉就是局部揉,不要移動。揉5下之後鬆開一點再往上,沿著這條正中線再往上,移一點點的距離,就是相當於把第一根頭髮按揉了,接下來按揉第二根頭髮,這樣一直按揉到後腦勺的枕外隆突,即後腦勺那有一塊非常隆起的骨頭,在這個突起的上方。這只是第一條線,是督脈,然後側過來,往旁邊移一點,就是在髮髻和正中線之間的位置上,一般是三七分的那個分水嶺的位置,按同樣的方法再操作一遍。如果按這個方法去做,正中一次,側面一次,會刺激到身體的五條經脈,也就是正中的督脈,兩條膀胱經脈,兩條膽的經脈。
若手頭沒有梳子,也可以用手指代替。把手做鷹爪狀,每個手指第一指尖關節一定要立起來,然後每個指頭都均勻的分開,中指放到自己的前髮髻的正中,這樣五指正好放到剛才所述的頭部的五條線上。
梅花針:梅花針是古代針具的一種特殊的針具,通過叩刺穴位激發經絡功能,它不需要刺入皮膚,可用最輕的刺激來解決問題。可用梅花針治療近視眼,痰盛之體,老年性痴呆的輕度認識障礙等,一般用靠淺刺法,就是針挨到皮膚,等於這個針掛在皮膚上,似掉非掉,不扎到皮膚里去。在治療近視眼方面,除了取百會穴外,還有頸部的夾脊穴,手部的合谷穴這些地方。先叩刺手部的合谷穴,再以百會到前頂,後頂為半徑做圓叩刺,頸部的夾脊穴在上面平風池穴,下面從平大椎穴,這兩側的兩條經上,一邊敲穴位一邊抹葯,通過刺激把葯刺進去。
對於痰盛之體,可用梅花針叩刺身體的穴位,以百會穴為主,就是從頭頂督脈這條線,到頸部的夾脊兩側,然後一直到夾脊穴,就是脊柱兩側這個地方一直叩刺下來。
推薦閱讀:
※中里巴人健康大講堂筆記和找穴位?二
※4個「生髮穴」
※點揉穴位巧解牙齦腫痛
※子午流注法——穴位按摩乳汁多
※牙齦腫痛按什麼穴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