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養生三要點:養陽、春捂、護脾胃!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
」
雨水的原意是指冬去春來、冰雪融化為水,雖然稱為"雨水",但是並不是就要在這一天降雨,只是從雨水之後,降水開始增多。雨水節氣一到,樹梢輕拂微風,樹間陽鳥起伏和鳴,春雨至矣。
初春乍暖還寒,這種變化無常的天氣及較大的溫差,很容易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那麼雨水節氣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養陽護脾臟春季是陽長陰消的開始,此時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逐漸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
春天萬物復甦,中醫認為肝主生髮,故春季肝氣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養生不當容易損傷脾臟,從而導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節氣之後,隨著降雨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濕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
古代著名醫家李東垣提出:「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
按摩艾灸天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可以健脾祛濕、養生保健。
天樞穴
位於臍中旁開2寸。天樞是大腸之募穴,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
脾俞穴
位於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脾俞穴是脾臟散熱除濕之要穴,脾臟的濕熱之氣,藉由此處向膀胱經疏散,艾灸此穴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濕之作用。
足三里穴
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足三里歸屬於胃經,艾灸它可以調節經絡氣血運行,激發胃部功能。
要注意「倒春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雨水季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
所以,艾艾君提醒大家,雨水期間要注意「倒春寒」現象。雨水之後空氣中水分增加,導致氣溫不僅偏低,而且寒中有濕。這種濕寒的氣候對人體內臟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大家不要過早減去外衣,應多捂一段時間,以緩慢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適應新的氣候條件。
同時,在初春乍暖還寒的時節,更要將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肢。與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絨服,下身的衣褲鞋襪卻過於單薄,不如加強腿和腳的保暖,腿腳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飲食少酸多甘、健脾抑肝
春季氣候轉暖,早晚較冷,風邪漸增,常見口舌乾燥現象,為此,我們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少食油膩之品。
本期編輯穴位君:小木子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只做公益分享,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不代表本平台意見。
推薦閱讀:
※秋季養生要喝粥
※「嘉園知味」食之有方——黃芪鱔魚湯
※【太極養生】要懂得怎麼練太極
※2月吃西芹、3月吃菠菜?老中醫說每個月都有一份最養生的菜!
※養生常識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