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3.8 婦女節】帶你走近嶺南中醫「三女傑」

嶺南中醫源遠流長,人才輩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羅頌平、李賽美、林麗珠三位女教授,連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國字型大小」殊榮。她們妙手仁心,潛心研究用中醫藥治療不孕不育症、糖尿病、癌症這三大疑難病,站在全國學術前沿,可謂嶺南中醫「三女傑」。

廣東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說,這三位女專家仁心仁術,傳承與創新比翼齊飛,醫療、教學、科研成就卓著,深得患者和學生愛戴,是當代嶺南中醫的傑出代表,應該大力宣傳學習。全省中醫藥系統要弘揚嶺南中醫優秀傳統,改革創新,培育更多中醫英才,傳播中醫好故事、正能量,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推動中醫藥強省建設。

今日婦女節,筆者帶大家走近這三位「女郎中」,近距離感受她們的仁心仁術,傾聽她們的「中醫夢」。

▲ 羅頌平醫學博士,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兒中心主任,婦產科教研室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兼婦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政協常委。

羅頌平:父女兩代「送子觀音」

在中國中醫界,「嶺南羅氏婦科」聲名遠播,父女兩代都成為有「送子觀音」美譽的名醫,更是罕見。

羅頌平眉目英氣逼人,談笑自信爽朗,「女漢子」外表下,是她愛飲早茶、愛聽古典音樂、愛旅行攝影,有「西關小姐」的老廣州情懷。她的成長軌跡獨特:家學、師承、院校教育、留學美國,四者齊全,還是廣東中醫界第一位珠江學者、中國中醫婦科界的「領頭羊」。

1. 父親是中醫泰斗,她是廣東中醫界第一位珠江學者

她出生在中醫世家,父親是我國第一位中醫教授、中醫婦科泰斗羅元愷。「父親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他對專業執著的精神,還有對病人從來不分貴賤。」羅頌平說,父親在抗戰期間顛沛流離,仍堅持在山區連縣(今清遠連州)創辦中醫講習所。從她懂事起,位於廣州寶華路的家裡就總是擠滿了病人,有高官也有農民,父親一視同仁,來者不拒。她從小就是父親的私人秘書,經常幫他抄稿子。

當年羅老出診,頌平隨診,給患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天,一名老婦人手拿一本舊病歷,找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要找羅元愷之女為其女診治。當她見到羅頌平時,激動感嘆:又找到羅醫生了!有希望了!羅家名醫輩出,福澤世人!

在父親的「光環」下,羅頌平坦言從不敢稍有懈怠。1997年,她成為繼羅元愷、歐陽惠卿後的中醫婦科第三代學科帶頭人,頂住壓力,帶領團隊,十幾年連拿四個「國字型大小」品牌——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學科、專科、課程和團隊建設齊頭並進,在同類學科中首屈一指,無出其右。她自己還是廣東中醫界第一位珠江學者。她笑著自嘲:「我就是一個『生產隊隊長』!既得給別人派工,也得親力親為,整天忙得不亦樂乎!」

羅頌平擅長用中醫藥防治不孕不育症特別是習慣性流產,從1988年去美國進修生殖免疫學就開始潛心研究。作為「現代中醫」,她致力於用科學研究來論證中醫藥的作用機理,首創「腎虛-黃體抑制」病癥結合流產模型用以研究中藥作用機理,為同行廣泛引用。

2. 「互聯網 中醫」,幫福建流產患者安胎

羅頌平多年堅持每周看診4次,出了名的「一號難求」、「早到晚退」。曾有一名37歲的東莞女性,做過四次試管嬰兒都未成功,經過羅頌平幾個月中醫調理後便順利懷孕。一名外來工卵巢早衰,羅頌平用養腎、活血中藥給她調養半年,成功懷孕。

「這個病例非常有意思!」羅頌平眉飛色舞地講起她第一個網路全程跟蹤治療的病例,「患者是福建的婦產科醫生,兩次晚期流產,給我發來了『求救信』。我讓她用相機把舌苔拍下來給我看,根據舌苔變化判斷她是濕熱為患,中藥治療後明顯改善。早上我都要打開郵箱看看她的變化,真是全程監控!她懷孕後順利度過了危險期,生下孩子以後還繼續請我指導產後康復。這就是中醫遠程『望聞問切』的優勢了。」

2013年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主任委員以來,羅頌平更忙了。她打破門戶之見,牽頭成立中醫婦科流派聯盟,推動不同流派之間的合作交流。去年廣中醫一附院50周年院慶之際,羅元愷、羅頌平父女同獲「傑出中醫一院人」殊榮。她為父親舉辦「紀念羅元愷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出版研究專著與紀念文集,國醫大師劉敏如親臨講話。她還把「嶺南羅氏婦科流派傳承工作室」的分工作站開到了深圳、中山、台山、番禺和香港。令她欣慰的是,雖然女兒沒從醫,但在德國的侄女現在歸國跟她讀博士,羅氏婦科薪火相傳,繼續造福患者。

▲ 李賽美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傷寒論教研室主任,經典臨床研究所所長。世界中醫聯合會經方專業學會副會長、方藥量效研究學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方藥量效關係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賽美:國內首倡純中藥治糖尿病

近年來,「中醫西化」現象相當嚴峻,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卻有一個全國獨一無二的「金字招牌」——「中醫經典回歸臨床」,用一千多年前「醫聖」張仲景的經典藥方(稱為「經方」)治療現代病人,療效顯著。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臨床基礎學科帶頭人、經典臨床研究所所長李賽美教授擅長《傷寒論》教學醫療,在國內首倡用純中藥治療糖尿病,主持開辦「經方班」享譽海內外,吸引了大批「洋弟子」。

作為教師,她年均課堂教學超過400學時,等於幹了兩個人的任務,連續14年獲「最受學生歡迎的任課老師」;作為醫生,她每周4個半天臨床,延時兩三小時才下班是「家常便飯」。

1. 運用「醫聖」經方治療疑難病症

為什麼如此執著推廣中醫經典?「這得益於老前輩的前瞻與魄力!」李賽美說,1984年熊曼琪、陳紀藩、彭勝權等廣州中醫藥大學老一輩教授的倡導「中醫經典回歸臨床」,率先在第一附屬醫院開設獨立臨床基地——仲景學說病區、熱病病區,運用經方治療各種疑難病症,在全國中醫界產生深遠影響。1994年她從湖南調來廣州,跟隨熊曼琪教授一頭扎進病房。1997年她接任傷寒論教研室主任,克服困難,引進人才,搭建平台。2010年成立經典臨床研究所,國醫大師鄧鐵濤為榮譽所長,她任所長。研究所分傷寒論、溫病學、金匱要略三個教研室,對應內分泌科、腦病科、風濕病科三個病區。「經方現代運用的臨床與基礎研究」201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李賽美擅長運用經方辨治糖尿病、肝病、甲亢、抑鬱症及疑難病症。很多人認為中醫對於糖尿病只能是輔助治療的作用,她卻敢於挑戰,在國內首倡純中藥治療2型糖尿病,全程跟蹤與客觀指標動態觀察。

據統計,近12%的中國成年人患有糖尿病,50%有糖尿病前期癥狀。李賽美的夢想是研究純中藥治療2型糖尿病的適宜人群、方法與機理,最終可以減量、停葯,在社區可以推廣。她說:「中醫就是全科大夫,我願意接受各種疑難病的挑戰,展示經方的魅力。」

2. 她努力給病人省錢,「忠實患者」寄來暖心禮物

李賽美有很多病人「粉絲」。他們說,李教授是出了名的給病人省錢,能用便宜的葯絕不用貴的,不開大處方。為了方便患者,她留下手機與家裡電話,家人變成了接線員。

有的患者一家四代都找她調理,外省、外國患者也不少。有個美國男孩患甲亢多年,經人介紹來診治,把治療方案帶回美國,2個月後檢查結果正常,美國醫師大為驚訝,他家人自豪地回答:我們用了中藥!有個老闆患者為表感謝,要送她10萬元,她勸說老闆轉贈醫院,建立「派南振興中醫獎勵基金」,表彰優秀老師及貧困學生。

「我很感恩患者!平日點滴之勞,他們沒有忘記!」李賽美經常收到溫暖的小禮物。有天收到一個包裹,滿滿的紅辣椒。內附一張紙條:他是一名保安,患憂鬱症多年,經李賽美治療恢復得很好,從網上了解到李教授是湖南人,他家鄉就種辣椒,特地挑了最好的送來品嘗,信後沒有留姓名,只是「您的一名忠實患者」。

為了讓中醫經典「活在當下」、讓年輕人接受,李賽美有很多新潮的做法:帶領本科生「小徒弟」出版創意十足的漫畫版《圖說傷寒論》;病區查房帶教拍攝8年,留下200多個教學視頻,建立經方傳承網站免費讓全球同行分享,在微課、慕課教學趨勢中大派用場.....

▲林麗珠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腫瘤學教研室主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腫瘤醫學會首屆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廣東省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林麗珠:「中西合璧」挑戰癌症

中醫治腫瘤,哪家技術強?同行會說起,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國內領軍單位。這種「江湖地位」,源自學科帶頭人林麗珠與恩師周岱翰兩代人的奮鬥。

前不久,2015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在京舉行。林麗珠與她的患者、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輸電管理所輸電部班長陸浩臻同台受到表彰,在人民大會堂合影,傳為佳話。

1. 在國際舞台為中醫治癌「發聲」

都說潮汕女性善良、勤勞、任勞任怨,見到林教授,還要加上一條:聰慧執著。1987年,廣中醫一附院開始籌建腫瘤科,成為全國最早創辦中醫腫瘤科的醫院之一。林麗珠在周岱翰教授等專家言傳身教下投身科室建設。經過兩代人數十年的努力,逐步創出了一條西為中用、中西結合挑戰癌症的新路,益氣除痰法治療肺癌,保肝抑瘤法治療肝癌,祛瘀解毒法治療腸癌.....

如今的腫瘤中心,已發展成為擁有超過180張床位、在全國同行中處於領先地位、稱得上華南地區首屈一指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創造了許多行業「第一」:率先在全國中醫系統開設本科腫瘤方向班;開展中醫腫瘤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開設中醫腫瘤學方向卓越人才班;連續10年召開國際、全國性學術會議,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高級研修班;撰寫《中西醫腫瘤治療學》等書籍,為中醫腫瘤學的發展培養後備人才。林麗珠還多次在國際舞台上就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發聲」,使中醫藥治療腫瘤走向了世界。

「幸虧有林主任,我現在還經常逛街呢!」在腫瘤中心病房內,患者陳阿姨讚不絕口。6年前她因乳腺癌晚期,出現了骨轉移、肝轉移、腦轉移,被擔架床抬進醫院;去年又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全靠林麗珠採用化療加中藥「中西合璧」的辦法,讓陳阿姨平穩度過這幾年。

林麗珠有很多像陳阿姨這樣的「粉絲」。他們大多是中晚期腫瘤患者,尋求中西醫結合的個體化治療,延長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質量。根據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在此治療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中,有100多人生存期超過兩年,有20—30人生存期超過5年,對於這種被稱為「癌中之王」的疾病而言,治療水平已處國際領先地位。

2. 她累倒了,患者每天給她送飯

在做好臨床工作的同時,林麗珠還十分注重開展中醫藥治療腫瘤的研究。她帶領團隊,承擔科技部「十五」攻關項目、「十一五」支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幾十項課題,與國內外多家機構聯合開展中醫藥治療腫瘤的機理研究,如證實中醫藥對老年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優於單純化療,中醫藥對於早期腫瘤術後的患者具有抗複發轉移的作用,對於中晚期的患者可實現帶瘤生存等。相關研究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中醫藥科技進步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

患者都說,林教授是真正的勞模、「老黃牛」,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多少次出差回來,她都不顧勞累直接回科室查房,她一出診,診室外面總是站滿了等著加號的患者。同事和學生都勸她不要太勞累,不要加號太多,她說,看著病人千里迢迢來到廣州看病,實在不忍心拒絕.....

終於有一天,她也累倒在門診了。令人感動的是,患者及家屬紛紛搶著照顧她,買生活用品,幫忙抹汗、量體溫。甚至有的每天做好飯菜,穿過大半個廣州送到病床前,像照顧親人一樣照顧著她。她時刻為她的病人著想,病人也牽掛著她,這種和諧的醫患關係,也是勞模精神的寫照。

【來源: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推薦閱讀:

中醫護理與婦女保健要點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精彩段子集錦 【圖文】
送38朵鮮花.送38片彩霞 祝福婦女節
民國時期的「失足婦女」執照:日本婦女亦在列 組圖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群里的男人們聽好了!

TAG:中醫 | 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