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茶油行業不差錢,差的是規則

在油茶產業飛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茶油加工行業卻爆點不斷,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標陰霾未散,廣西莫老爺食品有限公司和廣西金茶王油脂有限公司的茶油產品再被曝出致癌物超標的醜聞。 如果這些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那麼南方農村報記者經過深入調查,則發現了隱藏於水面之下的鮮為人知的暗礁。無資質、衛生條件無保障的小油坊遍布油茶產區的各個鄉鎮,農民自行榨油出售比將茶籽賣給大型茶油加工企業更划算,這導致大型油企加工原料極度緊張,普遍開工不足,只能靠收購小油坊的下腳料勉強「充饑」。而小油坊出產的未經質檢部門檢測,質量難以保證的茶油則流向鄉鎮市場,大行於世(11月2日《南方農村報》第7版)。 茶油有東方橄欖油的美譽,它最大的賣點在於健康,而非價格,因此瞄準的是高端消費市場。而要樹立茶油產品在消費終端優質高價油的形象,加工行業的整體信用至關重要。如果說,偶發的茶油致癌物超標事件只是引起消費者對某些品牌的質疑,那麼目前茶油加工業所顯現的「劣幣驅逐良幣」的行業逆向選擇趨勢,則讓消費者看到了偶然背後的必然,這種現象不能有效控制,則有可能吞噬消費者對茶油這一新興食用油的信任,那麼剛剛興起且頗具發展前景的油茶產業甚至將面臨傾覆的危機。 大油企競爭不過小油坊。文章將問題歸結為政府的扶持政策不到位,而且大油企對政府的資金扶持也充滿期待。事實上,茶油加工業的問題癥結不在於缺錢,而是缺少規則。整個行業在失管的狀態下運行,優質油茶企業在生產和銷售環節受到雙重擠壓。一方面,處於灰色地帶的小油坊由於管理和生產成本低於大油企,因此更容易得到農戶的青睞,獲得源源不斷的原料;另一方面,在銷售環節,茶油調和油無標準難辨別,偽劣茶油可以輕易流入市場,且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優質茶油反而得不到市場應有的回報。很顯然,大油企和小油坊並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規則的缺失在削弱正規企業競爭力的同時,降低了劣質企業的投機成本,對從業者給予了逆向的激勵。由此可見,整個行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並不奇怪。規則不確立,滋生行業疾病的根源就難以消除,各類茶油企業的投機行為就難以制止。 萬丈高樓平地起。橄欖油之所以能夠享譽全球,背後是發達、堅實的產業鏈的支撐,從研發、種植到加工、銷售各個環節缺一不可。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植物,它一方面符合國家「不與糧爭田」的食用油發展戰略,另一方面健康、低碳的品質也迎合了市場需求,因此,無論政府還是投資者都看好其發展前景。在政府的扶持政策和農戶的積极參与下,近年來,油茶種植面積突飛猛進,但在繁榮的表象背後,是並不牢靠的產業鏈。優質種苗奇缺、種植管理模式粗放、加工企業良莠不齊等問題相繼暴露,也時常被媒體提及。 這背後所反映的深層次問題是傳統的小農生產經營模式與目前茶油高端定位的不相適應。油茶在中國早有種植,而鄉村小油坊也一直是鄉鎮食用油的主要提供者。但油茶產業要獲得更大的發展,必須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因此,茶油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中國高端油的代名詞,要與橄欖油試比高。歸根結底,產品高端不高端,比的不是品種本身的優劣,而是整個產業鏈的發達程度以及農業生產經營水平的高下。 茶油產業前景如何,關鍵在於油茶產業鏈的產業化水平,而提高產業化水平的關鍵則是建立完善的規則,而非單純地出台扶持政策,一味鼓勵擴大種植面積或資助優勢企業盲目擴張。建立公平的市場秩序,在主管部門有效的監管下,讓大小企業和農戶在同樣的平台上公平競爭,扶優汰劣,才能真正產生優質的企業和優質的茶油。
推薦閱讀:

銀行業還有多少龐氏騙局上演?
李新創:智能製造是鋼鐵行業未來最核心競爭力
為何網紅瑞幸咖啡的「碰瓷營銷」,不僅失敗,更是拉低行業下限
揭「剩男剩女」泛濫的7大高薪行業
資管新規落地在即 100萬億元資管行業面臨大洗牌

TAG:行業 | 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