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影響因子普遍上漲有無「通貨膨脹」?且聽科睿唯安中國區首席科學家岳衛平博士揭秘SCI期刊影響...

編者按

2017年6月14日晚9點(美國東部時間6月14日上午9點),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發布了2017年《期刊引用報告》(JCR),SCI和SSCI期刊的2016年影響因子可通過JCR和Web of Science進行查詢。

《中國醫學論壇報》14日當天發布了臨床醫學領域SCI影響因子TOP 10 榜單和腫瘤領域SCI影響因子TOP 20榜單,並採訪了《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JAMA Oncology)主編Mary L. (Nora)Disis教授及副主編Yu Shyr教授,我國ChineseJournalofCancer (CJC)雜誌副主編錢朝南教授(相關鏈接)。

今天,我們將繼續發布對科睿唯安中國區首席科學家岳衛平博士的採訪內容,希望能以此幫助廣大的臨床工作者與科研人員更好地理解和應用SCI影響因子。

岳衛平博士

Clarivate Analytics 中國區首席科學家

1

今年醫學領域JCR主要的變化有哪些?您認為,這些變化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岳衛平博士:2017年的JCR中,共有132本期刊首次獲得影響因子,其中有4本來自中國大陸(均非醫學領域專業雜誌)。

從整體趨勢上看,66%的期刊影響因子均有所上升,約33%有所下降。影響因子普遍上漲,反映出去年1年論文之間的的引用在增加,也顯示學術期刊在學術共同體作為主流傳播媒介的功用越加強大。

最新JCR的發布受到了多方的關注,包括期刊出版機構、科研人員、教師、科研管理人員和媒體,但請不要過度關注影響因子的升降,這只是一本期刊學術影響力的一個體現,JCR中有豐富的指標能夠讓我們深入了解期刊的發展動態,更重要的是在客觀數據的基礎上,對領域的發展趨勢擁有更前瞻、更廣闊的視野。

2

今年Tumor Biology雜誌由於同行審議造假髮生了大規模撤稿事件,其中雜誌編輯的失職和其審稿流程的不完善不容忽視。在今年的榜單的JCR中,Tumor Biology仍位列其中,影響因子為3.650。JCR會如何對待這類雜誌?

岳衛平博士:對稿件進行嚴格的同行評議是期刊編輯工作者的職責,而科睿唯安的引文資料庫的建立一直遵循嚴格的期刊遴選流程,從上世紀60年代加菲爾德(Eugene Garfield)博士創立至今,我們的選刊標準從未動搖,能夠入選資料庫的期刊,需要兼顧以下4點:

1

所選期刊的出版標準

為了保證所選期刊的學術價值,科睿唯安在美國費城的總部設立了由各領域專業人員構成的編輯發展部,對期刊的出版標準,包括時效性、編輯慣例、英文文獻編目信息和同行評議過程等方面等進行把關。

2

期刊發表內容前沿、高質量

科睿唯安編輯發展部的工作人員還需要仔細考察一個期刊的編輯內容,以確定它的文章是否是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成果,並能否使目前資料庫的內容更加豐富。

3

兼顧期刊的國際性與區域性

在定位上,SCI等引文資料庫面向的是全球科研工作者,因此在選刊時,非常關注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從作者、編審會、期刊的引用者等幾方面進行考核);與此同時,對於非英語國家的優秀雜誌,也會考慮其地域性,進行評估並納入資料庫。

4

引文分析——滄海遺珠亦可放光

對於目前未被SCI等引文資料庫收錄的期刊,我們也能夠通過引文資料庫的被引參考文獻檢索關注其被引用情況,通過定量的數據,動態評估。

綜上,前3條是定性標準,最後一條是定量標準,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來更完整更合理地進行選刊。但值得強調的是,SCI等引文資料庫是動態的,被成功選入資料庫並不意味會永遠存在,影響因子也會不斷調整和變化。一旦發現期刊存在不當行為(文章質量嚴重下降,自引率超過20%,或是和其他幾個期刊形成「引文俱樂部」互相引用等),均會提出警告,嚴重者進而可能被剔除出資料庫。

3

JCR每年的發布,都會引發學界內的密切關注。是否有過統計,JCR的使用人群主要包含哪些?

岳衛平博士:JCR主要使用人群的具體分類和數據暫時沒有。但根據既往的經驗,我們最主要的客戶群體包括各類出版機構,大學,政府科研機構、基金組織以及醫院等,使用的人群涉及到期刊編輯、科研人員、教師、研究生、科研管理人員和醫生等。

4

在國內,JCR與職稱評定等直接掛鉤,這與國外可能不太一樣,甚至在網上,有人形容我國的學術評定已經被「SCI綁架」,對此,您的看法如何?您認為對JCR的正確使用方式應該是怎樣的?

岳衛平博士:我國的學術評定已經被「SCI綁架」這種說法,我認為是對SCI引文資料庫、JCR和期刊影響因子的最大誤解。

期刊影響因子誕生之初,主要是為了幫助圖書館在有限資金的條件下合理購買最符合其需求的學術文獻,進行館藏的管理。但隨著其運用的擴展,逐漸被用於科研評估中。目前對期刊影響因子的應用,存在幾方面的常見的問題:

1.期刊影響因子常被誤用作為單篇文章或作者的評估指標。

事實上,從期刊影響因子本身的名稱可以看出,其評估的對象是學術期刊,而非單篇文章,更不是文章作者。其計算方式為——某一時間段內的引文量/論文總量,其反映的是期刊中論文的平均引用值。在統計中發現,幾乎所有引文分布都是偏斜分布,很大一部分文章其實都處於分布的尾端,引用量不高。因此,SCI影響因子不適用於單篇文章,更不能用於作者科研實力的評估。

2.即便是評估期刊,期刊影響因子由於直觀易懂,在諸多指標中最知名,也最常被孤立地片面誤用;事實上,SCI影響因子的只是JCR諸多指標中的一項,利用期刊影響因子評估期刊,也應該綜合期刊的歷史、規模、綜述發表量、出版頻率、其所屬學科特性等諸多因素綜合考量。最為重要的是,SCI影響因子對期刊的評估也必須與同行評議相結合,定量評估的同時加上高質量的定性評估,才能真正呈現評估價值,這也是SCI影響因子絕不能忽視的使用原則。

3.在日常工作中,存在跨學科間將期刊影響因子進行比較的誤用。

期刊影響因子是一個數值(絕對值),用這一指標比較兩門完全不同學科的期刊,存在顯而易見的不合理性。每個學科都自身的特點,不同學科的引證行為存在差異行,因而不同學科的期刊影響因子在數值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但這一差異並不能代表兩者之間的學術影響力差異。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有以下建議:

  • 對於評估某一具體領域內一篇文章的引文影響力,或是跨學科比較不同文章的學術影響力,事實上存在比期刊影響因子更適合的以下幾類相對指標:

    1. 學科規範化引文影響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CNCI):該指標可對同學科、同年度、同文獻類型、刊登於不同期刊中的論文進行歸一化處理後,作為相對指標來揭示文章的引文影響力。

    2. 「高被引(Highly-Cited)論文」概念:高被引論文是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對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機構在SCI和SSCI資料庫中近10年多的論文數據進行統計,同學科同年度發表的論文按被引頻次的從高到低排出的居全球前1%的高被引論文。

    3. 期刊規範化引文影響力(Journal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JNCI):這是一個可對在同期刊、同年度、同類型文章的引文影響力進行比較的指標。

  • 考慮到臨床醫學這一大領域內,學科分類較多,我們資料庫中,共37個「Web of Science subject category」,與臨床醫學有關,因此,如果要對隸屬不同分支領域的學術期刊進行評估,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式:

    1. 分區對比:從JCR中篩選出具體專業領域內的期刊,根據排名僅行分區(前25%、前50%、前75%、後25%),將不同領域期刊根據所處的分區來進行對比。

    2. 期刊影響因子的平均百分位(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SCI創始人和文獻計量學之父尤金·加菲爾德博士與亞歷山大·普多夫金及科睿唯安的科學家團隊一起開發了這一頗具價值的新指標。期刊影響因子百分位是規範化的指標,其價值在於實現不同學科領域的期刊間更為恰當的且更有意義的對比分析。

    綜上,我們希望學術期刊都能夠通過提升期刊質量來提高其影響因子,但也建議:

    不要將關注點禁錮於影響因子的升降。JCR涵蓋包含影響因子在內的諸多指標,希望所有的應用者,能多了解這些指標的意義和應用範圍,合理地將各定量指標與同行審議相結合運用。其中,同行審議是至關重要的定性評價,JCR定量指標必須與同行審議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功能。

    5

    近期,Elsevier也發布了自己的年度期刊引用分數榜CiteScore,以挑戰傳統的JCR,您如何看待這一新系統的衝擊和挑戰?

    岳衛平博士:JCR從產生至今40多年的歷史,其中最著名的期刊影響因子一直伴隨著一些質疑的聲音。其中一類疑問,針對的是SCI影響因子計算公式中分子分母的來源並不完全一致這一問題。針對這一質疑,我們也開展了研究,結果發現,在完全篩選出一致來源進行計算後的影響因子值與之前的演算法結果高度相關。可以說,我們一直以科學的態度回應疑問,堅持選刊的高標準,及優化的期刊匹配法生成JCR。因此,這麼多年來,JCR的地位難以撼動。

    CiteScore從演算法上看,沿用了SCI影響因子計算公式同樣的理念,並無創新。在納入計算的時間上,CiteScore採用3年,而我們分為用戶提供了2年和5年的期刊影響因子。

    我們之所以區分2年和5年,原因在於根據我們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一些發展速度較快的學科(如生物醫學類),2年可達文章的引文高峰;但對於像數學、社科這一類發展速度較慢的傳統學科,延長至5年更能體現其文章的引文價值。可以說,我們在演算法中所考慮的因素都基於堅實的數據支持。

    從我個人角度,任何同類指標都不可能衝擊到JCR的地位,但我們依然會保持創新,不斷優化,讓JCR更加優秀。


    推薦閱讀:

    中國唯獨他獲得1克月球土壤,80歲仍是中國探月首席科學家!
    Oculus Connect 2 首席科學家 Michael Abrash 發言實錄|極客視界

    TAG:科學家 | 中國 | 科學 | 博士 | 通貨膨脹 | 期刊 | 影響 | 首席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