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轉載——感受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樂》

感受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作者: 李近朱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晚上,在音樂名城維也納,一個歷史性的偉大時刻,銘刻在音樂藝術的輝煌史冊上。在這座講究禮儀的藝術之城,就是皇族駕臨,人們也不過行三次鼓掌禮,而在這個晚上,如果不是警察的出面干涉,也許這個掌聲會有十次、二十次…這是一個何等恢宏壯偉的場面!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難忘的時刻!在這裡,一部不朽的音樂傑作第一次出現在歐洲樂壇上。羅曼·羅蘭用激動的筆觸寫道:「黃昏將臨,雷雨也隨著醞釀。然後是沉重的雲,飽蓄著閃電,給黑夜染成烏黑,挾帶著大風雨,那是《第九交響曲》的開始—— 突然,當風狂雨驟之際,黑暗裂了縫,夜在天空給趕走,由於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還給了我們」。是的,當人們從這震撼寰宇的音響中蘇醒過來,當人們從這歡樂之聲的轟鳴中站立起來,片刻沉默之後的暴發,竟壯觀得使皇族駕臨的威重禮儀暗然失色。人們狂熱地歡呼鼓掌,涕淚交流地湧上舞台,向這位為人類鑄造出如此驚人的藝術傑作的大師奔去…但是,有誰想像得到,這位偉大作品的作者 ——這位在音樂世界中創造了一座又一座英雄群峰的作曲家貝多芬,此刻卻背向狂熱的觀眾毫無所聞。當女低音歌唱家翁格爾拉著他的手轉過身時,他不是聽到,而是「看到」了聽眾強烈爆發的熱情。雙耳失聰的作曲家激動得當場暈倒了…從這個驚心動魄的首演之夜開始,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向著無限的空間與時間擴展著、延續著,以至於許多音樂藝術家竟然也急不擇詞地對這部巨作加以熱情的讚美。舒曼說:「我從來沒有象對這首交響曲那樣入了迷。」斯塔索夫說:「貝多芬的最偉大的創造是什麼呢?不是《第九交響曲》嗎?這是一幅世界歷史的圖畫。」柏遼茲說:「貝多芬完成了這部作品,就可以死而無憾。」瓦格納說:「 《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登峰造極的作品 … 我已經形成了這樣一種信念:貝多芬之後在交響樂領域裡不可能有任何什麼新的和重要的作為了。」構思《第九交響曲》這部宏偉巨作的歲月,正是貝多芬的垂暮之年。那時,英雄的作曲家正在悲苦的深淵中奮擊。1814年9月,維也納會議開始了歐洲封建反動復辟的時代,貝多芬痛苦地嘆息:「共和國的精神在滿是塵埃的角落裡腐朽了。」在窒息的低沉氣息下,貝多芬也發出向暴君的挑戰,他說:「象這樣的傢伙,應該首先弔死在第一棵最好的樹上。」這時,維也納的藝術風尚也有了改變;上流社會認為「莫扎特和貝多芬是老學究,只有荒謬的老一輩才贊成他們。」在這種氣氛下,貝多芬的朋友和保護人,有的離去,有的喪亡,加上完全的耳聾,清貧的作曲家「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他在筆記本上憤激地寫道:「沒有朋友,孤零零地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但是,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是不屈的英雄。他聲言,自己要以「有力的心靈去鞭策那些膽怯的人」。作曲家在維也納的郊外密林峽谷中漫步,他挾著筆記本,大聲歌唱著心中湧出的音樂主題;有時忘記吃飯,有時連續三天在森林原野中徘徊,他那滿頭亂髮,猶如雄獅的蓬毛在風雨中飄搖…此刻,他倍感德國偉大詩人席勒的《歡樂頌》同自己心中的音樂是那樣的接近。席勒的詞作表現了十九世紀上半葉資產階級啟蒙的烏托幫式的理想,也就是讓全人類實現自由與解放,達到勝利與歡樂。這對終生對法國大革命有著「史詩般狂熱」的貝多芬來說,正好合上他所信奉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共和國理想的節拍。經過近十個年頭的醞釀與思索,1823年,貝多芬終於譜出了他一生傑作之中的頂峰巨作——《第九交響曲》,表現出億萬人民撥開黑暗,走向光明;步出痛苦,走向歡樂的悲壯歷程。正如他在札記中寫的那樣:「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席勒在1785年寫的《歡樂頌》作為當時德國人民爭取自由的呼聲,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歌。這個響徹在作曲家心靈世界中的洪鐘之聲,使貝多芬產生了一個藝術上的大膽設想,他要在交響曲這種器樂形式中引入人聲,用最富有感情色彩的人聲讚頌自由、謳歌歡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在古典交響曲中,是一部篇幅十分龐大、結構十分複雜的大型作品。全曲共有四個樂章,作曲家在第一樂章中表達人們在艱苦磨難中的奮鬥精神,經過振奮向上的第二樂章和充滿抒情沉思的第三樂章,通向最終結論性的第四樂章,在這裡,貝多芬用《歡樂頌》作為歌詞譜出了億萬人民結成兄弟的時代強音。這部交響曲的第四樂章是一個概括了整部交響曲思想內容的著名樂章,它不但綜合了前幾個樂章的音樂主題,而且深刻地表達出「用痛苦換來歡樂」的悲壯歷程。如果說,在前幾個樂章中,貝多芬只是用音樂表達尖銳的鬥爭和嚴峻的思考,那麼,在這個終曲樂章中,作曲家開始向著他終生嚮往的理想世界進軍了:穿過黑暗到達光明,戰勝痛苦取得歡樂,這個偉大的時刻就要到來了!驚心動魄的強大序奏揭開了第四樂章沸騰熾熱的第一頁,這是黑暗與痛苦的最後掙扎,還是人們為爭取光明與歡樂的決勝一擊?我們從管樂器疾馳而來的暴風驟雨般的樂句中,感受到這兩種力量的聚合與較量。接著,大提琴與低音提琴象英雄巨人一般吟詠出一句有力的宣敘性音調。貝多芬原想從這裡開始歌唱,但他還是決定用器樂來作出對殘酷現實否定的結論!接著,貝多芬把前面三個樂章的主題一一引到這個終曲樂章,喚起人們對艱苦奮鬥歷程的回憶。在第一樂章主題片段以快板再現時,隨即被用威嚴的大提琴聲部奏出的那個變化了的宣敘調主題所打斷,貝多芬曾為這段旋律寫下這樣的歌詞:「不,不,不要這個,要別的更愉快的!」於是,第二樂章主題便以輕捷的身姿跑過來。但對於這個活躍的主題,英雄巨人輕輕一瞥,說道:「不,也不要這個,這只是開玩笑罷了,要更好些、更美些的東西。」於是,大提琴的宣敘調又驅散了戲虐的浪花,第三樂章的抒情主題登場了。這個主題剛剛依偎到英雄巨人的身邊,就被推開了:聽,大提琴上的宣敘調焦躁地陳述了自己的否定態度:「這太溫和了,應當找到更有力的東西」…經過幾個回合的選擇,人們看到,前三個樂章中那勝負未決的奮鬥,那匯聚力量的召喚,以及那浸透傷感的抒情,都不是理想的彼岸。在緊張的探索之後,作曲家終於找到了那個能體現全人類的勝利與歡樂的基本主題。這時,從木管聲部隱隱傳來《歡樂頌》的主題音調…當歡樂主題動人心魄地暴發之後,管弦樂隊突然終止,彷彿天地陷入一片沉寂。這時,男中音用大提琴那支宣敘調旋律唱出了貝多芬自己寫的歌詞:「啊,朋友,不要舊調重彈,讓我們來唱一些愉快歡樂的歌吧!」接著,歡樂彷彿從天而降,光輝的《歡樂頌》終於在人聲鼎沸的高潮中高歌而至。貝多芬用生命之筆譜寫著自己神聖的共和理想,謳歌著「自由、平等、博愛」的歡樂,他用合唱、重唱、獨唱,以及多種樂器的變奏手法,充分表達了席勒的偉大詩篇——《歡樂頌》的思想!「歡樂女神聖潔美麗,燦爛光芒照大地。我們心中充滿熱情,來到你的聖殿里。你的威力,能把人類重新團結在一起,在你溫柔的翅膀下,一切人類成為兄弟。」「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一切生靈都吸吮著歡樂,人不分高低善惡,都循著玫瑰香蹤歡樂地求索。」「有如長空里的太陽,在瑰麗的的天際飛奔,兄弟們快樂地在征途上高歌猛進!」「擁抱起來,億萬人民!讓全世界接個吻。兄弟們,在那群星之上,必有一位仁慈的天父,去尋找吧!他一定在那兒住。」「歡樂,燦爛光芒照大地」的主調高唱著,和聖詠主題中「億萬人民擁抱起來」的熱情呼聲輝煌地交織在一起,將音樂推向震徹寰宇的高潮,貝多芬用畢生心血凝結的《第九交響曲》在宣告人類團結友愛的勝利歡樂的時代巨響中結束。


推薦閱讀:

千里共嬋娟【情感美文】
愛你,我化作了相思雨【情感美文】
讓我抱一抱你,我的媽媽,感動了上億人的美圖美文!
一縷情思指尖飛歌(美文欣賞)
(1)美文

TAG:交響樂 | 轉載 | 感受 | 合唱 | 美文 | 貝多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