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新風向|我們研究了100個小程序,這裡有一份9億流量紅利的淘金秘籍
| 文 林魯比 一九鄧痕痕韓旭 思齊 盧曉明
| 編輯 苑伶 林魯比
從1月9日公測到今天,小程序還沒走完一年,按照互聯網速度,開發者的信心已經歷了一個峰值與低谷。Q1到Q2,開發者對小程序的預期經歷了過山車式滑坡,3月之後,微信開始密集發布功能點、開放系統資源,小程序在Q2又顯露出令人激動的徵兆:阿拉丁發布的報告顯示,相對Q2的增長遲滯,預計下半年小程序將迎來爆發期,Q3的流量數據將是Q1的三倍。
小程序的流量潛力,從以下數字可以管窺一豹(以下數據為36氪訪談以及公開報道所得數據):
「匿名聊聊」上線5小時獲得1700萬PV;
「群應用」目前有千萬用戶,月活超過百萬;
「小睡眠」上線3日積累用戶超100萬,截至9月覆蓋用戶超千萬,月留存率達到35-40%。
流量是互聯網時代創業的命脈,當前或許是創業者和投資人對流量最渴求的時點。線上流量已被互聯網巨頭瓜分殆盡。BAT佔據了搜索、電商和社交三大流量入口約80%的流量。對創業者來說,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剛剛興起時跑馬圈地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不僅自然流量被攫取殆盡,花錢買流量的成本也在不斷走高,營銷獲客的費用是toC類互聯網創業公司的大頭支出(可參考《買不起的流量,創業者每一天都是生死存亡|36氪深度》)。
線下流量的戰爭早就戰火紛飛,今年三大風口: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以及無人自助設備,無不是在搶佔線下流量。用設備獲取線下流量需要大量資金堆高密度,技術槓桿作用有限,並不是開發者擅長的戰場。
因此,新的流量窪地顯現,很容易引來創投圈亢奮的情緒。
36氪獲悉,數家一線投資機構已經投資了小程序相關項目。目前已經披露獲得融資的小程序相關項目有工具社交類如遞名片、金客拉、給贊;小程序第三方服務商飛燕、序多多、上線了、靠譜小程序、SEE等。對資本而言,這是一個非常早期、流量爆發點又非常可期的賽道。
我們研究了TOP100的小程序,發現這9億流量礦池,其實有特定的「受邀嘉賓」,而且需要特定的「撬動姿勢」。
(ps.小程序中能長出新形態的獨角獸嗎?這是我們希望能與創業者、讀者共同探討的問題。我們成立了「36氪小程序研究組」,歡迎各位與我們一起聊聊~聯繫方式見文末)
微信流量的基因、小程序的能力邊界以及小程序生態的想像空間在討論「為什麼小程序的流量紅利有特定的受邀嘉賓」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微信流量的特性。流量屬性跟場景形式、用戶心態有關,撬動流量的方式也不同。小程序的流量依賴微信生態,天生帶社交屬性,這意味著利用好社交心理,可以通過社交網路獲得裂變式的爆發。
就小程序的能力邊界來說,基本上WEB端能夠承載的功能,小程序都能夠實現,而且,因為基於微信生態開發,在微信內使用的用戶體驗更流暢。
微信生態中有完善的支付體系、卡券營銷體系、公眾號的內容體系。用戶可以通過40多個入口進入小程序,這些入口分布在搜索框、發現頁、訂閱號、服務號、二維碼等地,也就是說,小程序就像微信中的「任意門」,打通了微信的支付、卡券和內容體系。通過小程序,開發者可以非常靈活地調用微信生態內的基礎設施,完成各種高維度的交互。
本質上來說,微信就像是準備好一切基礎設施和客流量的「大商場」,而小程序是創業者可拎包入駐的「商鋪」。
在阿拉丁剛剛發布的9月小程序TOP100排行榜中,工具、零售、內容、泛娛樂、旅遊、遊戲、公益等不同類型的小程序都有代表上榜,看似百花齊放,但實際上這些小程序都與微信流量屬性以及小程序功能匹配的「受邀嘉賓」。
阿拉丁發布的9月TOP100小程序榜單
深度挖掘社交需求,才是微信流量掘金的正確姿勢強社交相關的小程序可以低成本、最大化地抓取微信流量,爆發力最強,但從社交到社交,仍然缺少商業化的最後一環。
社交類小程序的爆發力最強,也是能夠最大化利用微信流量的小程序類別。
典型案例是朋友印象的一系列產品。朋友印象團隊曾發布了多個爆款小程序,從「匿名聊聊」(後更名走心聊聊)到「群印象」,再到最近再次刷爆朋友圈的「朋友猜猜」、「群老闆」,團隊堪稱爆款小程序製造機。「匿名聊聊」發布5個小時後,PV超過1700萬,獲得130萬用戶授權。而上個月刷屏的「朋友猜猜」,發布後一個小時達到PV達到20萬。
朋友印象團隊充分利用了社交場景中的用戶心理,通過爆款小程序低成本獲客。創始人栗浩洋告訴36氪,他認為99%的小程序無法充分利用微信流量紅利,要刺激流量爆發,必須有效利用社交心理學。
栗浩洋將用戶傳播的心理總結為三個關鍵詞:炫耀、俠義心以及競爭心態。
栗浩洋認為,炫耀是社交軟體分享最重要的動力,健身和背單詞類產品常常會設置「我堅持了XX天」的分享頁面,正是利用用戶的炫耀心理。朋友印象的第一款產品「點贊的心」可以讓好友無數次點贊,而用戶收到大量讚賞後,就會產生炫耀分享的心理。
第二個關鍵詞是俠義心,即幫助別人的心,問答、拼團、砍價等產品形態都是利用了用戶俠義心的產品。
第三個關鍵詞是競爭心態,栗浩洋將其類比為擇偶中的競爭,其中包含了荷爾蒙等因素,「走心聊聊」正是切中這一心理。
對朋友印象來說,小程序不僅僅是社交類產品的引流工具,未來也將是其社交產品的一部分,因此栗浩洋強調小程序功能必須有完整性,簡單將APP的某個功能搬到小程序上,做成「乞丐版APP」不可行。
朋友印象團隊將主APP的各個功能逐層拆分:
「前哨型」小程序有「群印象」,最具感染性,通過用戶打標籤,可以獲得大量用戶標籤數據;
「大將型」小程序有「朋友猜猜」,主要用於引流,同時也是APP的核心功能,可以吸引到更多好友流量;
深度小程序有「匿名聊天」,跟主APP的核心功能完全一致。
每一個層級的小程序,朋友印象都設置了導流到主APP的「鉤子」,例如要解鎖群印象的更多標籤功能,就必須下載朋友印象的APP。「未來應該是APP和小程序共存,組成完整的產品形態。」栗浩洋表示。
朋友印象的小程序流量無論是留在小程序上,或是引向APP,都是從社交到社交,而變現還需要再一步跨越。
栗浩洋表示,朋友印象未來的變現方式可能包括廣告、遊戲、電商、精準的搜索定位商戶服務等。
玩車教授、生日管家以及朋友印象三款小程序
我們認為:社交+電商,是小程序流量變現最暢通的商業模式,用小程序連接電商,乃至線下服務和零售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其實這個結論並不難想,已有先發者驗證了社交電商的可行性 —— 比如在電商流量極貴的時代,社交電商「拼多多」就依靠巧妙地利用微信生態中的社交流量,在正式上線一年半左右就拿到了 1 億付費用戶,月 GMV 超過 40 億。而 9 億流量能撐起的想像空間肯定不止於此,小程序電商無疑為更多創業者開放了成為下一個「拼多多」的機會。
我們能看到的是,「玩車教授」、「心生家族」這兩個案例已經邁出了他們的第一步。「玩車教授」原為汽車資訊內容生產商,通過在小程序中添加社群以及電商功能,增強用戶粘性並完成流量變現。
「玩車教授」旗下三個微信公眾號「玩車教授」、「玩車TV」、「車買買」在成立至今的三年時間裡,共積累了1500萬粉絲。「玩車教授」的小程序上線4個多月之後,截止到2017年9月,日活達到100萬,日新增4萬,小程序停留時間超過30秒的用戶超過50%。「這些數字驗證了小程序的用戶接受度沒問題的。」玩車教授創始人姚俊峰告訴36氪。
事實上,「玩車教授」最初的形態是內容,小程序的多種交互功能幫助「玩車教授」完成了變現的跨越:從內容到內容+社群+線上線下銷售/深度會員服務。原本內容平台(公眾號)和社群(微信群)是割裂的,銷售需要通過外部鏈接完成,而小程序則將這三個環節都串聯在一起。姚俊峰表示,小程序推動了自媒體商業模式的轉化,自媒體不再局限於賣廣告和賣內容,電商和線下服務都有更多發展空間。
36氪曾報道過「心生家族」圍繞熟人社交、職場社交以及送禮場景,開發了上百個小程序,形成小程序矩陣,以情感消費的各種關鍵詞為節點,連接用戶,並在小程序中轉化銷量(可參考《用小程序矩陣做「萬向鏈接」,「心生家族」嘗試用非閉環思路做情感消費平台》)。「心生家族」總裁蘇穎表示,旗下小程序「訂蛋糕+」上線以來,每天自然增長流量上萬,月增長達到100%,銷售轉化率在節日期間可以達到10%以上,目前心生家族10%的電商銷量由小程序貢獻。
心生家族也在嘗試,通過小程序與線下零售商合作,拓展服務邊界:通過以自有蛋糕品牌與線下蛋糕店合作,進行線上線下的雙嚮導流。
微信作為社交工具,引爆流量的最佳形式也是好友分享,小程序可以完成社交到電商的無縫銜接,進一步聯通線下服務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什麼小程序能夠在微信流量中掘金?長尾零售餐飲門店:不可錯過LBS入口福利,順便帶飛第三方服務商
「附近的小程序」對長尾零售,尤其是餐飲門店擴大服務半徑將有明顯的幫助,小商戶沒有開發、運營小程序的能力,第三方服務需求應勢而起。
沿著「微信首頁搜索框—小程序—附近的小程序」的路徑,可以看到LBS佔據了小程序頁面的頂部入口。生活服務類線下門店+微信LBS入口,這看起來是要跟新美大搶地盤。
36氪採訪的「幸福西餅」是線下零售通過LBS拉新的典型案例。
「幸福西餅」本身是互聯網蛋糕品牌,在 110 多個城市擁有超過 300 個衛星工廠,但沒有門店直接面對用戶,也就是說,無法從線下獲取自然流量。「幸福西餅」基於地理位置開發小程序,在幾乎每一個衛星工廠都登記了位置信息,所有工廠附近的用戶都能在「附近小程序」里看到「幸福西餅」。「幸福西餅」介紹說,在小程序新增用戶中,有20%是通過附近小程序得來的。基於這種獲客的紅利,獲客成本目前也比較低。
據了解,微信正在對LBS推廣和服務進行試點,用戶可在特定地址體驗到微信「發現-小程序-附近」中LBS推廣的小程序,但開放時間未定。一個小程序第三方開發服務商告訴36氪,在 LBS 推廣服務中,商戶獲取單個點擊的成本為 1 元。
微信體系內不僅有支付系統,還有卡券票營銷系統以及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平台。線下門店還可以藉助微信的卡券營銷體系增強用戶粘性。微信公眾號、訂閱號中又可以內嵌小程序優惠券,在內容營銷同時藉助優惠折扣、最短路徑激勵用戶轉化。
對於線下商戶,小程序的意義還體現在幫助它們實現和線上的聯動。小電鋪「SEE」的創始人Tree曾經舉過例子,深圳一家線下海鮮店,花5千元做了一個小程序,進行當天到貨的海鮮小視頻的發布,顧客也可以直接選貨、下單,上線小程序後,這家海鮮店的月營業額提升了 30%。
隨著小程序功能的不斷拓展和開放,無論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商戶對於小程序的開發和運營的需求也不斷升級,因此,圍繞零售工具的小程序做第三方服務、做一個」送水工」或許會蘊藏著機會。如果只是以工具開發的形式為需求方提供服務,那本質上仍是一個踩時間窗口紅利期的事情,增值服務才是最關鍵的那部分。
原本就提供三方技術服務的公司開始向小程序業務延伸,如有贊、上線了、序多多、SEE等,另外也有完全因小程序而生的服務商飛燕。
社交、內容電商:社交流量、內容體系和支付體系三方加持的最佳模式
TOP100小程序中有電商類小程序數量眾多,用社交和內容刺激買買買,很OK。
TOP100的小程序當中,零售類小程序持續走高,9月阿拉丁榜單中有20個零售類小程序。
微信本身也在推進社交對零售的刺激。今年 7 月,微信小程序開放了社交立減金功能,當用戶在小程序支付成功後,就會自動生成小程序立減金,用戶通過邀請好友進行領取,用戶領取後在下次微信支付時候就能夠進行兌換,除了能獲取到更多新用戶之外,也能激勵用戶的二次購買。
母嬰類內容電商「小小包麻麻」介紹說,目前他們小程序每日新增用戶8000-10000,大部分來自公眾號內容,而社交立減金是除公眾號之外的主要拉新來源。
心生家族更是All-in小程序,開發了過百個小程序形成矩陣,用「萬向鏈接」的思路通過小程序為其核心平台「生日管家」和「心意點點」引流。
除了社交立減金,今年 7 月同時上線的還有CPC 廣告,這一功能讓微信公眾號在內容中插入廣告小程序電商的廣告,系統會根據文章內容匹配適合的廣告進行展示,自然也能夠通過不同內容展示入口更精確地監測轉化率、復購率,而這些本身也是電商在用戶運營和選品上需要關注的內容。
原本內容電商通過公眾號「閱讀原文」為入口的流量漏斗相對單一,平均點擊率在 5% ~10% 之間。而小程序除了可以進行好友分享、置頂聊天對話框之外,也可以被嵌入到公眾號文章中、直接進行推送等,當入口增加之後,漏斗自然也被拓寬。因此,小程序之於 H5 商城的「存在感」要更強,對於微信內流量的利用率更高。
小程序的二三層頁面可以通過好友對話、群對話分享。而過去我們在與好友的購物交流體驗是:「轉發HTML5鏈接→好友點擊跳轉到APP外部→回到微信交流」,天貓淘寶則更加麻煩,必須複製口令再打開鏈接。
通過小程序與好友共同購物,APP內與好友「同逛商店」的體驗跟強。
分享之後,好友可以在對話框內看到商品的信息,點擊進入小程序的體驗也比跳轉到外部的體驗更流暢
工具類小程序:最符合小程序的「插件」設定,獲得流量容易,但變現還是問題
工具類小程序最符合小程序即用即走的「官方設定」。
工具類小程序分為兩種,一種是使用頻率不高,但在特定場景下被需要的工具,如匯率轉換、計算器、日曆、天氣、翻譯等;第二種既有APP又有小程序的工具,小程序形式作為APP的補充或是完全替代APP,如打車軟體、訂餐軟體等。張小龍對小程序的定義是「觸手可及、用完即走」,工具類小程序是最符合設計的產品形態。
TalkingData 移動數據研究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工具類小程序獲得新增用戶最多。工具類產品線上流量來自朋友分享、口碑傳播、公眾號導流;線下主要是周邊小程序、小程序碼掃碼使用等場景。目前來看,以線上朋友群、微信群等傳播方式為主。不過隨著線上獲取成本的提高,線下也會是不錯的導流方式。
36氪採訪了「群應用」、「群通知」和「小打卡」。
「群應用」目前由獨立公司運營,主體公司之前的業務主要做開源軟體,協同辦公的產品IBOS的推出為公司積累了一定的企業級用戶資源。後來公司與微信企業號進行深度合作,但微信企業號功能上有一定限制,即每個用戶都需要微信註冊企業號,每個企業號有用戶數量限制,10人以上需要認證,認證流程又很複雜。而小程序的優點則是顯而易見的:用戶體驗和交互較好,以前是H5嵌入,現在則更接近APP原生體驗,用戶賬號與微信打通,感知不到登陸過程。
「群應用」流量源於微信本身的社交流量,工具型產品在一定場景下是剛需,群應用98%的流量源於朋友間分享。
創始人楊芳賢告訴36氪,微信小程序是重運營的產品形式,區別於傳統的APP,微信小程序產品及運營。在這方面,「群應用」版本迭代頻繁,更重視產品細節和交互體驗。「群應用」目前有千萬用戶,月活超過百萬。短期來看,「群應用」沒有盈利計劃,產品更看重用戶規模和粘性,盈利模式更看重社交的價值,因為每一張名片背後都是企業和公司,這些數據間的交互和利用將來會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公司的另一款小程序「玩社群」將來的變現模式則類似知識付費、打賞、商會、社群等。
「小打卡」是一個打卡應用,定位於早起、運動、閱讀等習慣的養成。「小打卡」創始人調查了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時間管理工具。「小打卡」利用微信生態,抓住了微信的流量和社交價值,增強了用戶的互動和參與,小程序形式也降低了用戶「打卡」門檻,簡單易用而且及時。「小打卡」創始人徐佳義看重小程序現代化的前端開發,開發「小打卡」的時候是想試水小程序技術發展。「小打卡」目前沒有獨立APP,現在用戶有不到百萬,留存超過50%。
「小打卡」是一款團隊協作、共同完成的小程序。在推廣時,徐佳義找一些較大的學習類社群,這有兩個好處:1、通過B端社群可以裂變成更多C端用戶,提高「小打卡」影響力。2、能直接獲得更多用戶使用體驗,方便及時優化。現在已經有100個社群運用「小打卡」做社群管理,這100個社群主就成了「小打卡」的外援產品經理。打卡目前也沒有開始變現,仍然在功能完善、提高用戶產品體驗等方面,今後的變現方式參照APP變現形式。
工具類小程序更看重用戶規模,工具本身帶有不同功能和屬性,天然可以區分不同需求的使用人群,從這點來看,社群以及符合場景的營銷是比較具有價值的投資方向,工具使用度、體驗、功能契合度以及數據質量是需要考慮的重點。
因為有美圖秀秀、墨跡天氣的案例在前,工具類應用的變現之路一直頗有非議。在商業變現方面,36氪採訪的「小睡眠」正在進行多樣化嘗試。
「小睡眠」是一款提供助眠內容的工具小程序,1月9日推出後,當日就獲得了70萬用戶,截至9月總覆蓋用戶超千萬,已提供了上億次超過5分鐘的助眠音頻服務,其用戶留存表現也相當不錯:次留45%-50%,周留35%-40%,月留35-40%。
商業模式上「小睡眠」目前有三方面的試水:1. 虛擬服務付費;2、心理諮詢等線上諮詢;3、線上線下的互相賦能,目前主要是toB的合作,展開來說包括①與酒店合作,目前已合作兩個高端品牌,②與智能硬體合作(睡眠燈、床);③線下活動的合作,目前主要是與社區服務,為老人和媽媽群體辦講座。
工具類小程序的變現渠道可以是虛擬商品、衍生線下服務、硬體產品等
內容產品不適合做小程序?他們在嘗試內容+社交/本地服務
小程序賦予內容生產者更多的交互能力。
微信自有的社交分享傳播方式,跟內容這種形態不謀而合,看到一部好電影、一篇好文章,隨後分享是人之常情。愛奇藝、騰訊視頻和今日頭條等登上了熱門小程序榜單似乎也為此附上註腳。
創業公司中,榜單排名前列的「輕芒雜誌」是內容型小程序的代表。「輕芒雜誌」新一版的小程序設計,就進一步強化了「人的作用」,利用Mark(書摘)這個概念,讓大家分享,同時將用戶Mark的內容抽出來,讓演算法和人同時幫用戶挑選推送內容,有趣的是,選內容包括選文章和選片段,AI能做到前者,卻很少會做後者。
「輕芒雜誌」是非常典型的借小程序起來的創業公司,小程序剛出來之時就依託此建立,一直以來都是小程序first,如今成為熱門小程序之一。據「輕芒雜誌」聯合創始人范懷宇透露,產品2.0上了兩周,每個人每周會貢獻十幾個Mark。用戶每日使用時長超過5分鐘,30%安卓用戶從桌面啟動。這意味著小程序非常像原來的APP。
范懷宇認為小程序的關鍵是更輕,打通了線上的六成,讓整個微信生態里的體驗更好。比如你要分享一個文章給朋友,最好的方式還是小程序。
同樣是內容為主,「二更」的思路則是更看好小程序未來對本地生活服務的價值。目前「二更」有三個小程序產品:
「二更視頻」,主要是內容聚合,本質意義還是做內容集中展示,鏈接粉絲;
「二更美食地圖」,從內容環節切到消費環節。用小程序碼打通線上線下;線上提供用戶印象和優惠信息;線下利用小程序來引流、賦能,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更上海」、「更杭州」等地方城市站,「二更」正在布局中;目前每個城市站的視頻都嵌入了小程序;下一步會把地方城市站的內容都遷移到小程序中,未來要做的是本地生活服務的小程序電商。
輕芒、二更視頻和二更美食地圖
知名品牌、連鎖零售:大公司的防禦性布局也能躺著獲取流量
大公司已經擁有品牌知名度,用戶可以主動搜索進入小程序,而品牌連鎖還享受了LBS入口的福利,「大公司+小程序」是1+1>2的組合。
如果說小程序是某些創業公司的全部,對於大公司而言就是標配。
為什麼不呢?正如途家高級產品經理孟凡業說的,「微信的力量是所有創業者都不能忽略」,同時小程序友好的開發環境降低了試錯成本。對於財大氣粗的大公司來說,開發小程序的成本不值一提。
36氪採訪了轉轉、途家、同程、藝龍、攜程、愛奇藝等大公司。即便小程序剛推出之初並無迎來萬眾期待的紅利爆發,在前景不明、不知道什麼內容合適小程序的情況下,他們還是選擇了覆蓋小程序。大部分做法是將原有APP上的核心功能遷移到小程序上。
藝龍營銷副總裁白志偉的回答可能代表了不少大公司的想法:首先是要有,「消費者有可能使用的平台,都要覆蓋」。對於旅遊業來說,20年前,電話是第一入口,所以呼叫中心要做好。後來有了PC、APP和h5,甚至微信錢包也專門給了藝龍入口,這些渠道都不會放過。因此,當微信開始構建小程序這個生態的時候,藝龍就是第一批。「我們在這個入口,首先要有一席之地和先發優勢。」在京東和攜程等巨頭看來,小程序就是原有入口的又一補充。
事實證明,小程序這個入口的表現並不差:用戶留存僅次於APP並優於H5、訂單量已達到主程序的一成、GMV的產出上跟H5已基本持平……這些表述說明小程序很有潛力成為一個粘性頗高的渠道。
無論誰做小程序,都會面臨著一個問題:流量從哪裡來?雖然張小龍在發布小程序之初不斷強調「線下掃碼,用完即走」的理念,然而根據各家公司的反饋,線下這個入口在各大公司的小程序中存在感幾乎為零。
目前來看:主動搜索和好友分享是最大的兩個途徑,通過附近的小程序和公眾號進入的流量也很大。京東和同程透露主動搜索佔大頭,途家和攜程則表示好友分享和公眾號非常主要,藝龍小程序則主要來自附近的小程序和社交紅包分享。轉轉估計,約兩成用戶搜索進入;兩成從公眾號進入,一般流量來自好友分享。
主動搜索和依靠原有公眾號粉絲是創業公司想都不敢想的入口。由於互聯網大公司已經有了自身的用戶基礎,線下切入並不是一個好入口,還不如依靠原有流量。孟凡業認為,作為民宿宿預訂平台,用戶在入住時有很多線下場景,但是並沒有特別剛需的點是程序來解決的,另外線下布點的成本高周期,因此途家沒有貿然嘗試,而是選擇了途家原有的兩個有近百萬粉絲的公眾號。
除了互聯網大公司,另一類已經具有線下門店規模的公司,如麥當勞、星巴克、愛鮮蜂也小程序中獲益。自阿拉丁統計平台的數據顯示,麥當勞小程序所有新用戶中,來自「附近的小程序」的比例達到23%,而愛鮮蜂在北京所有門店接入「附近的小程序」之後,一周所有的時間,小程序端的註冊用戶和成交單量增長10倍。
也有大公司在小程序上採取了比較積極主動的策略。從36氪的採訪看來,小程序帶給大公司的可能並不僅是渠道的補充,而是撬動了某種創新。
即便目前大多數公司只是單純將核心功能搬到小程序上,但大多認為未來可能會針對微信平台做定製和創新。最明顯的是轉轉。據轉轉開放事業部總經理於波表示,將手機拍賣和主程序功能做到小程序後,針對微信的社交特點,轉轉在8月份上線了「小集市」小程序,微信群用戶可以利用「小集市」在發布二手商品,在群里形成小集市,這是一個跟轉轉主程序形態完全不一樣的「去中心」小程序,短期內難以融合。
於波認為,微信中有很多閑置商品轉讓信息以信息流存在,需要轉轉這樣的平台將它們集中起來,所以小程序對轉轉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目前,轉轉已經在廣州微信總部旁邊租了一個辦公室,跟微信一起工作。
另外一個有趣的變化是,平台型的大公司因小程序的出現而做起了服務商。京東除了將自身核心功能進入小程序,還會幫平台上的商家做小程序。白志偉也表示,對於B端商家而言,原來很多酒店想做自己的CRM和會員體系,但沒有能力和開發資源做的,小程序大幅降低了開發門檻,藝龍就可以幫他們做小程序,聯合推廣,不需要一個酒店一個APP,對B端和C端來說都輕了很多。
小結成功收割微信流量紅利包括兩方面的內涵:獲得大量低成本流量+成功變現。
微信天然帶有社交屬性,只有深挖用戶社交心理才能引發裂變反應,而在變現方面,零售類小程序最具優勢,工具、內容、社交類產品都有需要補齊的變現短板。
看完這份萬字秘籍,小程序掘金的正確姿勢,你GET到了嗎?
---------------------------------------------------------
小程序中能長出新形態的獨角獸嗎?這是我們希望能與創業者、讀者共同探討的問題。我們成立了「36氪小程序研究組」,歡迎各位與我們一起聊聊~
歡迎小程序方面創業者、感興趣的投資人,添加36氪小助手(微信ID:report36Kr520,務必備註公司-職位-姓名)。小助手將審核通過後拉入36氪小程序交流群。
推薦閱讀:
※孫中山的國際戰略思想研究
※研究稱婚姻有助提升幸福感 中年更加明顯!
※倉頡造28字的研究與詮釋
※一句話經典語錄:偷一個人的主意是剽竊,偷很多人的主意就是研究
※唐代崔氏詩研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