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度上學期七年級歷史試題答案(15)
1.【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能直立行走,頭部還保留猿類的某些特徵,使用天然火」應該是指北京人。其它選項:A選項元謀人,是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人類,距今約170萬年。通過考古可以推斷元謀人已使用天然火,但能否直立行走,體貌特徵等尚不清楚。C選項山頂洞人,其體貌特徵和現代人已經沒有多大區別,已經開始人工取火。D選項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約6000多年的陝西西安半坡村,半坡人應該和現代人基本一樣了。故本題答案為B。
2.【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1965年,在雲南省元謀縣,我國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兩顆遠古人類牙齒化石和一些有明顯加工痕迹的石器,在遺址的黏土層中還發現許多炭屑和呈黑色的燒骨。經專家鑒定,證明他們已經會製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這一遠古人類就是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故本題答案為B。
3.【答案】D【解析】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干欄式房屋復原圖」和「浙江省」。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流域潮濕炎熱,位於長江流域浙江餘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在干欄式房屋中;北方寒冷乾燥,位於黃河流域的陝西西安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因此,答案為D。
4.【答案】C【解析】從材料中「拍攝我國最早種植水稻的專題片」,首先排除A選項的半坡遺址,半坡人種植栗。結合所學可知,B.C.D選項都種植水稻,但位於湖南省道縣的玉巉岩遺址,距今約1萬年左右,反映了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的面貌。其中遺存的稻穀顆粒,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標本。因此,想拍攝我國最早種植水稻的專題片必須去玉巉岩遺址拍攝。故本題答案為C。
5.【答案】D【解析】河姆渡人不會製作青銅器,西周時才用一定數量的青銅器進行農業生產,據此可排除所有含②他們主要使用青銅農具的ABC三個選項。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浙江省餘姚市(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製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種植水稻。他們還飼養家畜,會製造陶器、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會挖水井,學會了製作舟船。故選D。
6.【答案】B【解析】根據課本知識,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動的展現了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的圖景。他們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故選B。
7.【答案】C【解析】根據課本知識,距今約七年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動地展現了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的圖景。
8.【答案】A【解析】黃帝號軒轅氏,生於有熊(今河南鄭州市),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華夏上古傳說時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因此,「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從黃帝開始的。故本題答案為A。
9.【答案】C【解析】堯、舜、禹是繼黃帝之後在黃河流域出現的部落聯盟首領,他們之間採用「禪讓制」的原始民主推舉的方式推薦首領,堯傳位於舜,舜傳位於禹,選出的部落聯盟首領沒有特權。其實質是民主推舉,推舉的標準是才德。因此,答案為C。
10.【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有效信息, 找出屬於黃帝的歷史功績,黃帝相傳是我國古代的部落首領,他建造宮室,教人製作衣裳,發明舟車,故①項正確;他被尊稱為「人文始祖」;故②項正確;治水英雄相傳是大禹;故③項錯誤;倉頡相傳發明了文字,故④項錯誤。
11.【答案】A【解析】根據課本知識,相傳黃帝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與炎帝打敗蚩尤,故材料中的軒轅即是黃帝。
12.【答案】B【解析】根據課本知識,傳說中的炎帝發明了耒耜,教會人們進行農業生產。黃帝則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挖井等,故後人尊稱炎帝和黃帝為「人文初祖」。
13.【答案】A【解析】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到此結束,奴隸社會開始了。因此,答案為A。
14.【答案】A【解析】①處指的是「約公元前2070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標誌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勝桀,夏朝滅亡,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經過牧野之戰,商朝滅亡,西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陽,史稱「東周」,故本題選A項。
15.【答案】B【解析】圖片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這是我國商朝著名的青銅器。故選B。
16.【答案】C【解析】根據課本知識,河姆渡原始居民飼養家畜,會製造陶器。半坡原始居民飼養豬狗等動物,能製造色彩鮮麗的彩陶。故選C。
17.【答案】C【解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禹成為夏朝第一代國王,從此家天下也就代替了公天下,夏朝的建立是我國早期國家產生的標誌。因此,答案為C。
18.【答案】C【解析】西周實行分封制,目的是為了鞏固政權。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封給諸侯,讓他們鎮守疆土,保衛王室。因此,答案為C。
19.【答案】D【解析】分封制也稱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狹義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貴族和功臣分封領地,屬於政治制度範疇。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在家庭範圍是為宗法制,在國家範圍是為分封制。中國古代帝王分封諸侯的制度。周滅商和東征以後,曾分封同姓和功臣為諸侯,以為藩屏。諸侯的君位世襲,在其國內擁有統治權,但對天子有定期朝貢和提供軍賦﹑力役等義務。因此,「諸侯」產生於西周的分封制,答案為D。
20.【答案】C【解析】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由關鍵詞齊魯和時間提示西周,可知是分封制,故選A。行省制是元朝開始實施的,科舉制是隋唐才開始的,郡縣制是秦國才推廣到全國。
21.【答案】錯誤:河姆渡原始居民;訂正:半坡原始居民
【解析】半坡聚落位於陝西西安半坡村,是黃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居民飼養豬、狗等家畜,還打獵、捕魚,已經學會紡線,織布和制衣並且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陶器是那時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文明中發現了粟的種植痕迹,中國是最早種植粟的國家。半坡文明建築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採用地穴式建築。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干欄式房屋,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因此,題干中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則是錯誤的,應改正為「半坡原始居民」。
22.【答案】(1)√(2)× 商紂改為盤庚
(3)× 涿鹿改為牧野(4)× 鎬京改為洛邑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識記能力,難度較低,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夏朝建立者是禹,由於夏桀的暴政,夏朝被商朝取代,所以該題說法正確符合史實。(2)商朝多次遷都,最著名的是盤庚把都城遷到殷,,即歷史上有名的 「盤庚遷殷」,此後商朝的統治穩定下來,所以該題說法錯誤,應該將商紂改為盤庚。(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軍在牧野與商朝軍隊展開激戰,商朝滅亡,牧野之戰是西周取代商朝的關鍵戰役,所以該題說法錯誤,應該將涿鹿改為牧野。(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遷到洛邑,後人把周平王東遷以後的周稱為「東周」,所以該題說法錯誤,應該將鎬京改為洛邑。
23.【答案】(1)象形文字(2分)甲骨文。(2分)
(2)圖一: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徵。圖二:古羅馬建築多採用圓柱和拱頂。
圖三:商朝甲骨文多用來占卜(寫出任意兩個即可給4分)
(3)和平交流:東羅馬曾經派使者到東漢洛陽;中國的絲綢在古羅馬非常受歡迎;絲綢之路可以達到古羅馬等(2分)暴力衝突:羅馬帝國擴張曾佔領古埃及部分領土(2分)
【解析】(1)圖一反映的是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人使用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圖三反映的是我國的甲骨文,它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文字。
(2)除了文字外,上面三幅圖片所顯示的遺址和文物還可以使我們獲取哪些歷史信息包括:圖一: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徵。圖二:古羅馬建築多採用圓柱和拱頂。圖三:商朝甲骨文多用來占卜。
(3)古代人類文明交往的兩種形式分別是和平交流和暴力衝突,如和平交流:東羅馬曾經派使者到東漢洛陽;中國的絲綢在古羅馬非常受歡迎;絲綢之路可以達到古羅馬等;暴力衝突:羅馬帝國擴張曾佔領古埃及部分領土。
24.【答案】(1)黃帝。
(2)相傳黃帝教人們建造宮室,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
(3)禪讓制;用人要發揚民主,重視賢人;做事要持之以恆,應通過民主的方式選舉幹部;要以天下為己任,選拔人才應以德才兼備為標準。(只要答出一點,言之有理即可)
(4)圖三、一、二;堯節儉、樸素、愛民,舜吃苦耐勞、孝順父母,禹治水有功。
(5)在古代認為兩者沒有區別,近代隨著考古學的興起而出現了區別。如今,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考古資料證實的傳說為「史實」,沒有經過考古證實的傳說仍為「傳說」。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史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取材料一中的關鍵信息即可回答第(1)題。鏈接課本表述的黃帝的貢獻回答第(2)題。根據材料二中選賢用能、材料三中的人物名稱即可判斷這種制度是禪讓制。從禪讓制民主推舉的角度回答對今天的意義即可。圖片中三位傑出首領的先後順序是堯舜禹,鏈接有關他們的具體史實,進行言之有理的評價即可。考古資料證實者為「史實」,至今未經過考古證實者為「神話傳說」,據此回答第(5)題。
推薦閱讀:
※2016年最值得收藏的東京咖啡館全書
※2016財運旺,富得流油的四大生肖
※20161212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有哪些監督職責?
※2016年中國女明星人氣排行榜(1)
※健康之路20161028越「男人」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