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鐘的變遷
航海鐘的變遷 2013-10-24 09:52閱讀:7,577 《鐘錶》2013年第5期 文_杜恆彥、唐西平 編輯_梁璐航海鍾又稱航海天文鐘或精密鍾,是高精度、可攜帶的機械計時儀錶。可以用來指示時刻、測量時間間隔、航海定位和野外天文觀測。隨著科技進步、電子技術的發展及晶體振蕩器的普遍應用,走時準確的石英航海鍾逐漸取代了機械式航海鍾。但現代工藝航海鍾因其獨特蚱蜢時計的造型和賦予的歷史文化價值,已成為現代貴重的工藝收藏品。航海鍾發明近三百年來,歷經了古代航海鍾、現代機械、石英航海鍾、現代工藝航海鐘的變遷。
X古代航海鐘的發明與發展遠洋航海中,為了確定船在海面的準確位置及航向,必須測定經緯度。通過觀測太陽或者北極星的高度可以確定緯度,沒有任何天體能夠用來直觀地顯示經度的差異。因此航海家們只能依靠測量航速來估算自己的相對位置。從科學上講,經度問題可以換算為時間。地球每天(24小時)轉動一周是360度,每小時的時差就相當於經度15(360除以24)。因此,只要知道兩地的時間差異,就可以知道兩者之間的經度差了。1656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台擺鐘,並於兩年後出版了一本描述擺鐘原理的專著《時鐘》。他曾經專門為航海而製作了兩台航海鍾,並曾經出海進行過檢驗。可是,鐘擺只能在平靜的海面上使用,一旦出現風浪,擺鐘就不準了。為此惠更斯發明了螺旋平衡彈簧,代替鐘擺,試圖利用這個彈簧,製造一種能夠在海上使用的擺鐘,但做出來的樣品鍾準確度仍然太低,海員們不可能依靠它來確定經度。因此科學界都認為只能依靠天文學家,通過觀測星相的辦法測出當地時間,但並未能達到有效精度,而且用起來也很麻煩。由於沒有準確的鐘錶來測定精度,經常發生航船迷航遇險的事情。1707年,一支英國艦隊在戰勝了法國艦隊之後勝利返航,卻在途中遭遇大霧,迷失了方向,造成4艘戰艦撞上了海島沉沒,1500多名水手喪命的慘重損失。這件事再一次讓英國政府意識到尋找經度的重要性。1714年,隨著英國政府海上霸主地位的確立,解決航海經度的難題迫在眉睫,英國國會通過了《經度法案》(Longitude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Act),規定任何人只要能找出在海上測量經度的方法,便可以拿到2萬英鎊的獎金。荷蘭、西班牙、法國也已懸出類似的巨額獎金。一位名叫「約翰·哈里森」(JohnHarrison)的英國鐘錶匠,為了得到這筆2萬英鎊獎金,通過自己掌握的製造鐘錶的原理和技能,充滿信心開始研究製造航海鍾。他經過多年研製,1736年終於造出了第一台航海鍾,後人把它命名為H1。這台1米見方、重達42公斤的龐然大物採用了哈里森發明的「螞蚱腿」裝置,即用兩根彈簧把兩個金屬鐘擺的兩頭連在一起,使鐘擺的擺動頻率擺脫了海浪顛簸的影響。哈里森帶著Hl進行了一次短途航海旅行,結果證明用它來測量經度比當時所有的方法都要準確。但是,哈里森發現一些不足之處,想出了自己能改進的方法,1741年又製作了一台H2。可還沒等H2完工,哈里森又發現了一個致命缺點,便又開始製作H3。H3花了他19年時間,H1、H2和H3都是龐然大物,因為當時的鐘錶界都認為只有大的鐘錶才會準確。一個偶然事件終於讓哈里森意識到,小型高頻振子才是避免受環境影響的最佳辦法。他毅然決定推倒重來,開始製作H4。1759年,哈里森終於造出了一塊直徑為13厘米,重1.45千克的比懷錶大一點的航海表。這H4攜帶方便,準確性也大大提高了。「經度委員會」讓哈里森的兒子帶著H4遠征牙買加,經過8l天的海上航行,H4隻慢了5秒鐘,大致相當於3公里,其誤差率遠小於「經度委員會」制定的最大限度。在國王的支持下,哈里森終於在80歲時候拿到了全額獎金。1769年,另一位鐘錶匠拉克姆·肯德爾在哈里森H4的設計結構原理上製作出H4複製品,被稱為肯德爾K1,他又繼續製造出K2、K3,進一步完善了航海鍾,並都經受住了長時間的航海考驗,得到推廣應用。為了表彰英國天文學家在這個領域裡的功績,1884年國際天文學界召開會議,正式把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所在地定為本初子午線,也就是零經度。從此,地球被分成了東西兩個半球。如今普通人都可以很輕鬆地擁有衛星全球定位系統,哈里森的4台鐘表,以及肯德爾的K1,現在都被格林尼治天文台博物館收藏展出。國內艦船鐘的研發與更新我國是一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海洋國土,有過有海無防而遭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屈辱歷史。在全國解放前夕,為適應當時沿海軍事鬥爭形勢的需要,著眼於履行國家統一、保衛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的使命,中共中央作出了組建人民海軍的戰略決策。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省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人民海軍從此誕生。建國初期,為了有效地保衛領海,向蘇聯購買現成艦艇和通過轉讓方式引進技術進行仿製,就成了新生的人民海軍建設的主要途徑。通過購買了大批蘇聯海軍裝備,加上中國建造、改造的船艇,到1955年底,中國海軍已經初具規模,為中國海軍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質基礎。艦船用航海鍾全靠從蘇聯及東歐國家進口。1、機械航海鐘的研發與生產1957年初,根據國際形勢變化和國防建設的需要,煙台鐘錶廠遵照國家輕工業部的指示,開始研製國防急需的艦船用航海鍾。要求當年內試製完成產品,其技術指標要達到國外產品標準。航海鐘的精度指標和製造水平與當時煙台鐘錶廠生產的民用大鐘、鬧鐘差別非常大。從設計技術人員、加工設備、生產技術等都提出全新的要求。面對緊迫的任務、困難的條件、軍隊國防的急需,鐘錶廠技術人員毅然決然接受了研製任務。在試製過程中,研製人員參照蘇聯和匈牙利的船鐘樣機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刻苦攻關,終於比預定時間提前完成任務,1957年10月國內第一台艦船航海鍾試製成功。經過海軍艦艇安裝試用,其走時精度、防震、防水等指標均達到設計標準,填補國產艦船航海鍾國內空白。在樣機的基礎上,通過設計改進、工裝量具的更新以及關鍵技術設備的反覆試製、攻關,1959年國慶節前試製成功第二批艦船航海鍾,為建國十周年獻了一份厚禮。隨之將艦船航海鍾列入了軍工生產計劃,國家投資140多萬元,鐘錶廠進行專用設備儀器的技術改造,擴大了產品的生產能力,1960年10月將產品按軍工品統一編號定型為104型航海鍾。之後又試製了106、107、109等航海鍾。104航海鍾在1963年6月16日通過了由海軍裝備部、輕工業部、三機部聯合組織的技術鑒定,1964年獲得國家經委頒發的軍工新產品獎。1964年12月,山東煙台鐘錶廠試製的108潛水艇航海鍾通過山東省輕工業廳技術鑒定。根據國家調整工業布局及三線建設方針,1966年6月29日,山東省經委決定將山東煙台鐘錶廠生產航海鐘的軍工車間遷往聊城,籌建山東煙台鐘錶廠聊城分廠。1967年9月開工投產,專業從事軍用航海鍾生產。1970年更名為聊城鐘錶廠。至2000年累計生產9萬隻,最高年產量是1977年生產了7637隻,為國家海軍建設做出重要貢獻。1978年104、108航海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0年5月山東聊城鐘錶廠生產的104、108航海鍾安裝在參加我國發射運載火箭實驗的遠洋艦隻上,圓滿完成任務,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通令嘉獎。1985年12月104航海鍾先後獲山東省優質產品和輕工業部優質產品。同期,1964年上海手錶廠608車間研製成功並投入生產的105型航海鍾,搬遷到西安後由風雷儀錶廠接續生產。上海中國鍾廠應上海市國防工辦要求而開發艦艇航海鍾,為江南造船廠的潛艇和滬東造船廠的快艇配套,截止2000年共生產105快艇鍾3501隻。2、石英航海鐘的研發與生產1966年邢台地震發生後,輕工業部給煙台鐘錶廠下達了研製日差小於±0.5s的高精度石英鐘與地震記錄儀配套,用於地震觀測。鐘錶廠技術人員以較短時間研製成功SY1型指針式石英天文鐘。第一批5隻石英天文鐘於1967年10月交到地震觀測第一線,這也是國內研製的第一隻石英鐘。1971年煙台鐘錶廠試製成功艦船用110石英報房鍾,隨之精準的石英航海鍾逐步取代了機械航海鍾。1)100A、100B型石英航海鍾天文鐘1968年,由西安風雷儀錶廠與輕工部鐘錶研究所共同研製出100A型石英航海天文鐘,用於航海、天文測量及實驗室中作時間標準,標誌著艦船航海鍾研製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1970年試製200隻,1971年至1988年約生產2000隻。1974年,西安風雷儀錶廠開始研製100B石英航海天文鐘,1981年11月通過輕工業部組織的技術鑒定並正式投產,至1988年累計生產1286隻。1983年獲輕工部科技成果四等獎。2)航海測天表航海測天表是海軍艦艇和遠洋輪船上航行時進行測試定位用的配套儀器之一。1972年輕工業部提出了研製指針式石英測天表的任務,由輕工業部鐘錶研究所承擔。1975年5月試製出第一批117A石英指針式航海測天表樣機提供海軍使用,各項指標均達到使用要求。1977年,海軍提出研製半秒跳式的測天表,輕工業部鐘錶研究所於1980年研製成功,命名為117B指針式航海測天表。經1981年鑒定會認為,該產品使中國的航海測天表又上了一個新台階。輕工業部鐘錶研究所從1981年又開始研製117C型數字式航海測天表,可滿足既能顯時又能測時的要求。1984年試製出樣機,1985年通過部級技術鑒定。3)高頻石英航海天文鐘高頻石英航海天文鐘是一種精度很高的計時儀器,其運針的方式為半秒跳,長三針。它適用於航海、天文、地震、大地測量和實驗室作為時間標準。由輕工業部鐘錶研究所於1981年至1983年研製成功。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已達到國外先進的瑞士歐米茄公司80年代初生產的1525精密石英航海天文鐘的水平。截至2000年已生產1435隻。該產品於1986年獲輕工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4)SY5C型石英船鐘1981年煙台鐘表研究所在研製成功SY5型指針式石英鐘的基礎上,試製生產了SY5C型石英船鐘。機心採用了金屬夾板和輪系,外殼為磨光黃銅殼,晶體採用了高頻石英諧振器。它具有計時精度高,工作可靠,使用方便,耗電省,防潮、防濺等特點。SY5C型石英船鐘於1982年獲山東省科委科研成果三等獎。
北極星BKJ-1 B-5雙面船鐘子鍾5)SY5B1型石英報房鍾SY5BI型石英報房鍾是1980年代煙台鐘表研究所研製並生產的艦船無線電室必備的計時儀器,是電子技術與機械鐘錶製造工藝相結合的新型產品。機心使用了頻率高、溫度係數小的石英諧振器作頻率基準,通過集成電路的功能驅動步進電機帶動指針指示時間,所用的晶體經過精心篩選老化處理。該鐘具有計時準確、工作可靠、防潮防濺等優點,可以同時指示北京時間和格林尼治時間。6)艦船用石英子母鍾系統為適應我國海軍裝備建設和船舶工業發展的需要,1990年煙台鐘表研究所承擔了煙台市科委下達的「艦船計時子母鍾系統」研製項目。經過一年的努力,完成了研製任務並投入了試生產。艦船子母鍾系統已成為煙台鐘表研究所的BKJ系列定型產品。1991~1992年,煙台鐘表研究所研製成功THZM-1型高精度石英子母鍾系統,用于海軍艦船上。該產品中的報房用鍾可指示格林尼治時間,填補了國內空白。子母鍾系統屬國內首創,達到國際八十年代水平。BKJ系列艦船子母鍾1995年通過了海軍裝備部的軍檢,廣泛用於人民海軍艦艇和民用船舶上。母鍾部分以微電子機處理器作為母鍾核心,軟體設計採用了模塊式結構。考慮到艦船上電子干擾信號強,採用了自動複位措施,即遇到強幹擾時,能重新啟動微機處理器工作,以確保母鍾正常運行。為保證計時精度,振蕩部分的核心部件選用了特性優越的進口高頻石英晶體。該系列產品完全可以滿足計時準確,工作可靠,維護方便,耐衝擊抗振動的航海及實戰要求。其特點和性能是:①母鍾發出標準時間信號,控制所帶子鍾同步運行。為適應艦艇、船舶在遠洋航行中跨越時區的需要,該系統增加了獨特的正反針快速撥針功能,使其可以方便的調整時間。為滿足雙向撥針需要,子鍾採用了雙向運動步進電機。在母鍾信號的驅動下,子鍾可正反兩個方向運轉,且雙向運轉性能一致,運行可靠。②根據艦船上不同的使用場合,設計了壁掛防水子鍾、集控檯子鍾、廚房子鍾等十幾個類型的子鍾。其中發光鐘面採用了發光EL板,照明效果明顯,亮度可調,適用於戰時及夜航的需要。③子鍾分針輸出力矩可達1.1×10-2Nm,大大提高了走時可靠性。BKJ1型艦船子母鍾可帶40隻子鍾,BKJ2型艦船子母鍾可帶100隻以上的子鍾。北極星精密航海計時儀和艦船子母鍾系統應用在我國「遠望」號(遠望一號至四號)綜合性遠洋測控船上,保障監測船的同步時間為零時差。「遠望」號擔負我國衛星、飛船、和其他航天器全程飛行試驗海上測量和控制回收任務,是我國航天測控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神舟飛船保駕護航。2011年由煙台北極星股份有限公司、煙台鐘表研究所等有限公司起草制定了國家輕工行業標準QB/T 4251—2011《船舶用石英子母鍾》。
北極星BKJ-2船鐘母鍾
北極星BKJ-1 B-8照明子鍾現代工藝航海鍾研發與生產目前,世界上隨著鍾文化的推廣,英國肯密狄鍾廠(根據航海家哈里森發明「H1」型航海鍾)推出世界上第一個工藝航海透視鍾,此鐘的零部件均為單件製作,經精工打磨,由高級鐘錶匠精心裝配,調試而成,是集計時與觀賞,收藏於一體的古樸,典雅的精美工藝機械時鐘。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理念的不斷更新,以及國內外鐘錶市場上機械式鐘錶的復甦,人們對高檔機械鐘的需求越來越大,為適應這種需求,煙台北極星研製開發了蚱蜢式航海鍾高檔產品,完成了座(台)式、落地式航海鍾產品研發。產品經過國內外用戶的使用反饋,性能效果良好,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了設計和產品標準要求,2011年11月項目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現代工藝航海鍾主要創新點:1、蚱蜢式擒縱機構裝置和座(台)式航海鐘的研製。蚱蜢式擒縱機構是一種特殊的擒縱機構,它由兩個蚱蜢爪形狀的擒縱叉及定位簧和兩個左右並排的啞鈴狀平衡擺及擺軸和與之連接的雙扇形齒組成,構成了擺桿連動機構。平衡擺與擒縱叉通過定位簧彈性連接,時鐘運行時,平衡擺以擺軸為中心作往複聯動擺動,使該時鐘能基於任何一個位置互相進行補償,即使時鐘放置位置不在靜止狀態,也可以消除傾斜和搖動的影響,實現準確計時。根據蚱蜢式運行原理,設計人員對蚱蜢式擒縱機構進行了動力參數計算和結構優化設計,同時進行擒縱機構裝置與傳動部分的結合研究以及如何保證主要零部件加工精度的研究。保證了機心的走時延續性要求和工作可靠性。在加工中嚴格控制和精確調整相配合零部件的徑向和軸向間隙,保證各零件裝入夾板的同軸度,從而保證擒縱調速機構和輪系的傳動效率,提高擺幅的穩定性。在裝配中嚴格的地裝配、調整定位簧的修圓調平和擒縱機構間隙的調整,有效提高擒縱機構的效率。普通機械鐘發條輸出力矩呈曲線形不斷衰減問題,導致時鐘走時誤差大。均力輪系統能保證蚱蜢式擒縱機構裝置對發條平穩性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發條輸出力矩的平穩性,時鐘走時誤差小,精確度比普通時鐘提高一個檔次。座(台)式航海透視鐘頭輪設計採用發明專利技術的內棘輪均力輪和限位片保險結構的動力系統,通過實驗計算測繪發條的力矩曲線圖,由曲線圖理論計算出塔輪形狀尺寸,最後確認一種理想的發條和塔輪參數,解決了座(台)鍾發條力矩平穩性的問題,滿足了技術要求。2、單發條雙輸出動力機構和落地式航海鐘的研製。工藝航海透視鍾,蚱蜢腿裝置的擒縱叉進、出瓦與特大擒縱輪的設計本身存在技術不足,走時精度較差,時鐘日累計誤差平均在±5分鐘之間;工藝航海透視鍾創新設計採用單發條雙輸出動力機構以陀飛輪機構指示時間的設計,在前夾板內側的發條軸上設一方軸並固裝一走頭輪組件,走頭輪組件中的頭輪片與所設置的走時傳動機構相嚙合連接,走時傳動機構是由走二輪組件、走三輪組件、走四輪組件、走五輪組件和走六輪依次嚙合連接組成的齒輪傳動輪系;走時控制機構由走四輪組件、過輪組件與套裝在其軸端上的時針管嚙合連接;走六輪軸端部安裝的陀飛輪機構,通過合理的選取走時和擺動輪系傳動比,滿足走時和擺動的同步運行。計時平均日差提高到±30秒/日。落地式航海透視鍾則採用重鎚為動力繩纜驅動,使時鐘的走時誤差達到最小化,精度比普通發條驅動時鐘提高一個檔次。走時平均日差提高到±15秒/日。在落地式航海透視鐘的上鐘體首次嘗試採用設計先進的氣動升降與控制裝置。升降與控制技術指標及性能可靠,方便了用戶使用。該落地鍾機心與座(台)鍾機心零件通用率為90%以上,符合標準化要求。
落地式航海鍾氣動升降示意圖3、表面處理的新工藝研究。該產品屬於高檔透視系列,表面處理要求很高,因此座鐘鍾殼外觀精選高檔紅木,漆面採用生漆處理工藝,色澤光亮,抗老化,不退色。落地鍾鍾殼外觀精選高檔硬楓木,並制定水油結合油漆新工藝。水色塗裝工藝缺點是木材易變形,噴漆後光澤暗淡,油色塗裝工藝缺點是木材花紋不明顯,類似於塑料表面的感覺。而水油結合油漆新工藝則可以克服以上兩種工藝的缺點,可達到色澤鮮艷,亮度柔和適中,漆層飽滿,給人一種渾重大氣、雍容華貴的感覺。鍾針和夾板柱螺釘的槍藍顏色採用電泳漆新工藝、機心金屬件表面鍍24K純金。採用單件加工、手工打磨等手段,做到了件件晶穎剔透。可視的外觀設計,將時鐘擒縱裝置裸露安裝在鐘面外面,工作時從時鐘正面可看到擒縱裝置不停地轉動顯示動感,提高了時鐘的觀賞性。結語鐘錶產品更新換代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裝飾符號,一種身份、文化的象徵,因此鐘錶的外觀裝飾至關重要。航海鍾設計最初目的是增加計時的準確性,而現在工藝航海鍾出現在鐘錶中是為了顯示製造鐘錶的高超技藝和精美工藝。工藝航海鍾帶動了鐘錶從設計理念、加工工藝、外觀裝飾技術的全面提高。目前國內外銷售的工藝航海鍾均為座鐘,以發條為動力,採用蚱蜢式擒縱機構具有雙擺聯動和走秒功能,上條周期為3~7天。與國內外同類技術對比,北極星公司產品有座鐘和落地鍾兩大系列,分別以發條和重鎚為動力,均採用蚱蜢式擒縱機構,不僅具有雙擺聯動和走秒功能。同時座鐘還具有單發條雙功能輸出和陀飛輪計時功能。落地鍾還具有氣動升降及控制裝置。上條(升錘)周期為7天。工藝航海鍾很大的提高了機械鐘(特別是座(台)、落地鍾)的檔次,將現行的機械鐘製造技術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從技術上保證對機械鐘高檔產品的要求。獨特的透視機心結構極具觀賞性,帶動了高端機械時鐘的發展。產品已應用推廣到國內各銷售網點並出口到歐盟市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市場前景廣闊。 165 男生如何才能長高
分享
3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中國南海有多少區域是可以自由行駛的,會不會阻礙海上貿易?
※你的航海經歷中有些什麼可以分享的嗎?
※祈福郭川 | 在航海界他是神一樣的存在!了解船長的征途,才知男人的偉大!
※在船上工作是什麼體驗?
※孤閥重洋,我在智利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