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護理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情緒的分析

心理護理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情緒的分析

近年來,隨著體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技術的迅速普及和蓬勃發展,貫穿於這項治療過程中的護理技術也得到不斷的完善和提高。通過適宜的護理,特別是心理護理,能夠明顯緩解IVF-ET患者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疼痛感,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自願原則,選取2009年11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完成IVF-ET治療的患者90例,隨機分為心理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各45例。在治療過程中,心理護理組2例、常規護理組4例中途取消周期,分別餘43例、41例。心理護理組平均30.79±3.83歲,不孕4.11±4.58年,原發不孕21例,繼發不孕22例,大專及以上學歷23例;常規護理組平均3O.98±4.02歲,不孕3.98±4.67年;原發不孕22例,繼發不孕19例,大專及以上學歷2O例。2組年齡、不孕年限、原發不孕症與繼發不孕症構成比以及學歷構成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給與常規護理;心理護理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實施心理護理。心理護理主要是針對很多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的一些不良情緒,如悲傷、疑慮、敏感、焦慮、抑鬱、內疚、孤立等,採用溝通、理解、解釋、同情和鼓勵等措施[1J給予心理護理。重點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實施。① 認知干預:針對患者的各種疑惑,與患者充分溝通,耐心講解患者提出的各種疑問,儘可能消除患者疑慮。② 情緒干預:向患者講解情緒與懷孕的關係,說明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不利於受孕,愉悅的心情有利於受孕。為了增加患者的認同感,同時還邀請已經成功的病人介紹自己的親身體會,增強患者信心。③ 社會支持:鼓勵患者相互交流,相互鼓勵,緩解壓力。同時,與患者家庭成員溝通,盡最大限度爭取他們的支持,尤其是丈夫的更多支持。

1.3 評價方法

在進入周期前和胚胎移植日採用漢密頓焦慮量表評定2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在胚胎移植日採用McGill疼痛問卷評定2組患者的疼痛感受。

2.結果

2.1 2組患者進入周期前後心理狀態比較在胚胎移植日,2組患者焦慮、害怕、緊張、失眠四項因子評分與進入周期日比較,均有明顯下降(P<0.05),且心理護理組較常規護理組下降更為明顯(P<0.05);2組患者認知功能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

2.2 2組在胚胎移植日McGill疼痛問卷評定結果比較在胚胎移植日心理護理組自身感受優於常規護理組(P<0.05),見表3。

討論

本研究中心理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年齡、不孕年限、原發不孕症與繼發不孕症構成比以及學歷構成比無統計學差異,同時2組患者在進入周期前,焦慮、害怕、緊張、失眠、認知功能評分無統計學差異無差異,說明本研究根據病歷單雙號隨機分組,2組間取得較好的均衡性,從而使2組間具有較好的可比性。

本研究中2組患者在胚胎移植日,焦慮、害怕、緊張、失眠四項因子評分與本組進入周期日比較,均有明顯下降,且心理護理組較常規護理組下降更為明顯。這提示通過一系列的多種形式的常規護理宣教,使患者對IVF—ET技術的各個環節有了初步了解,一定程度上緩解了IVF—ET患者焦慮、害怕、緊張、失眠等不良情緒。常規護理配合心理護理,能夠進一步緩解了IVF—ET患者焦慮、害怕、緊張、失眠等不良情緒,同時還能減輕患者疼痛感。由於傳統的生育觀影響,多數不孕症患者背著沉重的心理包袱。她們顧慮較多,如擔心能否受孕,孩子是否健康等,採用供精治療者還擔心是否影響家庭關係等等,再加上環境的變化、自我活動的限制、治療的影響,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焦慮心理在整個治療過程都表現得比較明顯。Domar等[9]提出,患者的精神衛生治療是不孕症治療整體的組成部分。Smeenk等_1 0_認為,更加關注接受IVF—ET治療的患者的心理反應,通過更為個性化的途徑,提供更好的醫學與精神衛生治療,儘可能地使患者滿意,最終可以提高成功率。本研究的心理護理主要採用認知干預、情緒干預和家庭支持三個方面得以較好實現。認知干預主要是在與患者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與患者建立並保持良好的醫患關係,同時通過健康教育和典型病例的示範作用,引導患者正確認識IVF-ET,以正確的認知來代替曲解的認知,從而達到解除患者心理障礙、減輕焦慮的作用。情緒干預主要是幫助患者以積極向上的情緒替代不良的情緒,使患者身心得到有效的調解[11]。家庭支持是以親情的體貼、關心、支持和幫助,儘可能地穩定和強化患者針對疾病和治療的心理防線。

本研究提示,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聯合應用,常規護理配合心理護理能夠明顯緩解IVF—ET患者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疼痛感。

心理護理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情緒的分析

近年來,隨著體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技術的迅速普及和蓬勃發展,貫穿於這項治療過程中的護理技術也得到不斷的完善和提高。通過適宜的護理,特別是心理護理,能夠明顯緩解IVF-ET患者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疼痛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自願原則,選取2009年11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完成IVF-ET治療的患者90例,隨機分為心理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各45例。在治療過程中,心理護理組2例、常規護理組4例中途取消周期,分別餘43例、41例。心理護理組平均30.79±3.83歲,不孕4.11±4.58年,原發不孕21例,繼發不孕22例,大專及以上學歷23例;常規護理組平均3O.98±4.02歲,不孕3.98±4.67年;原發不孕22例,繼發不孕19例,大專及以上學歷2O例。2組年齡、不孕年限、原發不孕症與繼發不孕症構成比以及學歷構成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給與常規護理;心理護理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實施心理護理。心理護理主要是針對很多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的一些不良情緒,如悲傷、疑慮、敏感、焦慮、抑鬱、內疚、孤立等,採用溝通、理解、解釋、同情和鼓勵等措施[1J給予心理護理。重點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實施。① 認知干預:針對患者的各種疑惑,與患者充分溝通,耐心講解患者提出的各種疑問,儘可能消除患者疑慮。② 情緒干預:向患者講解情緒與懷孕的關係,說明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不利於受孕,愉悅的心情有利於受孕。為了增加患者的認同感,同時還邀請已經成功的病人介紹自己的親身體會,增強患者信心。③ 社會支持:鼓勵患者相互交流,相互鼓勵,緩解壓力。同時,與患者家庭成員溝通,盡最大限度爭取他們的支持,尤其是丈夫的更多支持。

1.3 評價方法

在進入周期前和胚胎移植日採用漢密頓焦慮量表評定2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在胚胎移植日採用McGill疼痛問卷評定2組患者的疼痛感受。

2.結果

2.1 2組患者進入周期前後心理狀態比較在胚胎移植日,2組患者焦慮、害怕、緊張、失眠四項因子評分與進入周期日比較,均有明顯下降(P<0.05),且心理護理組較常規護理組下降更為明顯(P<0.05);2組患者認知功能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

2.2 2組在胚胎移植日McGill疼痛問卷評定結果比較在胚胎移植日心理護理組自身感受優於常規護理組(P<0.05),見表3。

討論

本研究中心理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年齡、不孕年限、原發不孕症與繼發不孕症構成比以及學歷構成比無統計學差異,同時2組患者在進入周期前,焦慮、害怕、緊張、失眠、認知功能評分無統計學差異無差異,說明本研究根據病歷單雙號隨機分組,2組間取得較好的均衡性,從而使2組間具有較好的可比性。

本研究中2組患者在胚胎移植日,焦慮、害怕、緊張、失眠四項因子評分與本組進入周期日比較,均有明顯下降,且心理護理組較常規護理組下降更為明顯。這提示通過一系列的多種形式的常規護理宣教,使患者對IVF—ET技術的各個環節有了初步了解,一定程度上緩解了IVF—ET患者焦慮、害怕、緊張、失眠等不良情緒。常規護理配合心理護理,能夠進一步緩解了IVF—ET患者焦慮、害怕、緊張、失眠等不良情緒,同時還能減輕患者疼痛感。由於傳統的生育觀影響,多數不孕症患者背著沉重的心理包袱。她們顧慮較多,如擔心能否受孕,孩子是否健康等,採用供精治療者還擔心是否影響家庭關係等等,再加上環境的變化、自我活動的限制、治療的影響,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焦慮心理在整個治療過程都表現得比較明顯。Domar等[9]提出,患者的精神衛生治療是不孕症治療整體的組成部分。Smeenk等_1 0_認為,更加關注接受IVF—ET治療的患者的心理反應,通過更為個性化的途徑,提供更好的醫學與精神衛生治療,儘可能地使患者滿意,最終可以提高成功率。本研究的心理護理主要採用認知干預、情緒干預和家庭支持三個方面得以較好實現。認知干預主要是在與患者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與患者建立並保持良好的醫患關係,同時通過健康教育和典型病例的示範作用,引導患者正確認識IVF-ET,以正確的認知來代替曲解的認知,從而達到解除患者心理障礙、減輕焦慮的作用。情緒干預主要是幫助患者以積極向上的情緒替代不良的情緒,使患者身心得到有效的調解[11]。家庭支持是以親情的體貼、關心、支持和幫助,儘可能地穩定和強化患者針對疾病和治療的心理防線。

本研究提示,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聯合應用,常規護理配合心理護理能夠明顯緩解IVF—ET患者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疼痛感。


推薦閱讀:

人的屬相與性格及預測分析?3(牛—1)
(12)文強偏才格八字馬後炮分析98例
眉者兩目翠蓋 連心眉面相分析
淺談旅遊類網站的網路營銷分析
如來藏與唯識學關係問題之分析(慧仁)

TAG:情緒 | 心理 | 護理 | 胚胎 | 患者 | 分析 |